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虞勋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06,17(4):263-265
目的:建立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管理系统,借助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方法:利用微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TDM数据管理系统。结果与结论:TDM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为TDM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界面,实现远程数据访问,服务于临床和病人。  相似文献   

2.
治疗药物监测的现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药物种类和常用技术方法,阐述TDM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所遇到的困难,展望TDM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种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参考范围。方法:通过咨询已经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医院的工作人员,查询药品说明书,出版的书籍及检索相关文献,分析能够达到药物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浓度和出现中毒反应的最小中毒浓度,作为临床TDM值的参考范围。结果:初步确定了万古霉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地高辛、环孢素、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TDM监测指标及其参考范围。结论:药物TDM监测指标参考值可以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给临床医师个体化用药提供了药物调整剂量的依据,确保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4.
治疗药物监测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近年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回顾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发展与现状,介绍目前进行TDM的药物种类和常用技术方法,展望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未来的治疗药物监测模式是传统模式和药物遗传学监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个体给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浅谈医院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内容、我国现状的简介和临床意义的阐述,加深临床对TDM的了解,提高认识。方法参阅各种文献报导,全面阐述了医院开展TDM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开展TDM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等具有重大意义。结论医院应重视TDM工作,尽快建立和发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李欣  赵立子  黄民 《今日药学》2006,16(5):60-64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近年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回顾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发展与现状,介绍目前进行TDM的药物种类和常用技术方法,展望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未来的治疗药物监测模式是传统模式和药物遗传学监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个体给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375例次药物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分析375例次药物浓度测定结果及监测目的,探讨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山市人民医院2002年8月~2003年8月进行的TDM共375例次(302人次),统计患者基本情况,以及TDM的目的和结果。结果:375例次TDM中,监测目的用于判断是否中毒的13例次,判断是否曾经用药的55例次,判断疗效及调整剂量的286例次,去除毒物过程监测的21例次。未达有效浓度范围的158例次(42.1%),高于有效浓度范围的72例次(19.2%)。地高辛高于有效浓度例次最多。结论:TDM不仅能监测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而且能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1073人次丙戊酸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 073人次丙戊酸药物浓度监测的数据,并评价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04例患者1 073人次符合入选条件的丙戊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首次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在有效治疗窗内的仅占40.7%;TDM次数为1次、2次和3次的分别占总人数的70.86%、16.06%和4.47%;在所有测定3次或4次的患者中,第1次、2次、3次和第4次TDM结果在治疗窗内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55%、20.45%、54.55%和35.29%.结论:TDM虽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监测次数偏少,监测结果达标情况不理想,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治疗药物监测(TDM)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30年,监测的技术、方法、药物类别等已有很大发展,其为临床治疗提供的价值也逐渐被认可。为契合近年来的医疗改革精神,推动TDM工作进一步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总结TDM工作已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有以下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五年中,人们对治疗药物监测工作(TDM)的关心,以及发表论文之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分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在TDM工作中出现了一片新气象,其效果也日益得人心,现简述如下: 一、分析技术在TDM中最常见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11.
治疗药物监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加强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申请、取样、测定和数据处理等各环节进行预防性和回顾性质量控制 ,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结果 :建立了质量控制的工作规程。结论 :质量控制对提高治疗药物监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决定性作用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of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ISDs) with a narrow therapeutic index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ol for minimizing drug toxicity while maximizing the prevention of graft loss and organ rejec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rends regarding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 TDM of ISDs since 2011. The five most commonly prescribed immunosuppressive medications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cyclosporine A, tacrolimus, sirolimus (rapamycin), everolimus, and mycophenolic acid.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TDM and ISDs and present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and immunoassays for the TDM of ISDs. Finally, a future perspective for these analytical methods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文献,统计监测例次、监测依据、监测方法、给药方案、首次采血时间、谷浓度范围、不良反应。结果:纳入14篇文献,1273例新生儿的万古霉素TDM 1968例次。多数文献明确了以指南或专家共识作为监测依据,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71.80%),92.38%的TDM采用了说明书的给药方案,73.68%的TDM采用4~5个维持剂量采血;21.24%的TDM谷浓度平均值在10~20 mg/L之间,78.76%的TDM谷浓度平均值<10 mg/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4%。结论: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数量较少,且60%以上的谷浓度监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加强TDM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The potential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in neonates is discussed. The personnel performing neonatal TDM must be knowledgeable in the many clinical, analyt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variables used for measuring drug concentrations to formulate rational, individualized dosing regimens. Examples of variab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DM interpretations are given and some gaps in our knowledge are presented. The theoretical promise of neonatal TDM is contrasted with the practical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实施的三个阶段,即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主要技术质量要求。在分析前阶段,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窗采集而获得有效的生物样本;在分析阶段,分析方法要经过确证,还需评估可能的干扰物质;在分析后阶段,目标是最终的 TDM 报告,应包括正确的结果解释以及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弋  郑嫦云 《天津药学》2005,17(1):51-54
目的:为了提高治疗药物监测的结果,本文剖析了治疗药物监测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可能使监测结果变化的原因并运用全程化质量控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针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主要环节可能产生血药浓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变化的因素提出全程化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全程监测,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准确度。结论:除了血药浓度的分析中这一步骤,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治疗药物监测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Inaccurate documentation of sampling and infusion times is a potential source of error in personalizing busulfan doses using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Plann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89年3月~2004年3月共15年间的常规TDM15 733例有效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主要监测药物品种的构成、总体的监测结果分布情况、其中10年(1993~2002)的监测结果分布情况、监测样本的来源构成情况以及院内外样本监测结果比较。结果:在选择的有效数据中,地高辛测定次数占43.4%,其次为茶碱27.9%;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占45.04%,而低于治疗窗的为47.38%;10年13 345例中,监测例数逐年增加,而监测结果的构成比变化不大;样本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占75.03%,急诊室最少;院外样本占5.4%;院内样本监测结果在治疗窗内的比例略高于院外样本。结论:尽管监测例数不断增加,但监测结果分布在治疗窗内的比例仍然很低,有必要充分利用监测结果主动调整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812例/次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502例患者1812次符合入选条件的环孢素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在有效治疗窗内的仅占41.4%;治疗药物监测次数为1、2、3次者分别占总人数的44.8%、16.3%、11.6%;在所有监测次数为3次~4次的患者中,第1、2、3、4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在治疗窗内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0.6%、48.0%、50.0%、57.9%。结论:治疗药物监测虽然广泛应用,但监测次数偏少;即使监测多次,达标情况仍不理想,应高度重视这种不能很好调整患者用药的现象;同时,这与药费昂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对抗癫痫药合理应用的意义,关注临床科室对TDM的认识程度。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由监测结果计算的抗癫痫药有效浓度、高血药浓度、低血药浓度比例显示血药浓度监测极有必要,但患者的个体用药信息缺乏限制了抗癫痫药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结论:TDM虽应用日益广泛,但仍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抗癫痫药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