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气囊传感法对4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食管功能测定,并和其他年龄组对比,旨在观察正常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的特点。结果显示:老年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下降;食管体部下段蠕动压下降,蠕动时间缩短;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各年龄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双侧脑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特点,采用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和SWB-3型三腔三囊管对48例双侧脑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侧脑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降低,上括约肌松弛不良,食管体部中段蠕动压增高,持续时间延长,可出现病理性蠕动波,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食管下段运动功能正常。提示双侧脑其底节区腔隙性梗塞可导致食管运动异常,其特点为: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降低,上括约肌松弛不良,食管体部中段蠕动压增高,持续时间延长,可出现病理性蠕动波,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食管下段运动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常成人食管运动功能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正常成人的食管运动功能。方法:用消化道压力检测仪对2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食管压力检测。结果:正常成人食管上括约肌的静息压力为4.76±2.07kPa。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静息压分别为0.75±1.17kPa,0.72±0.48kPa和0.64±0.62kPa。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为2.55±1.27kPa。食管原发性蠕动波的平均传递速率在食管上括约肌至食管上段为55.58mm/s,下段至中段为22.15mm/s,中段至下段为41.12mm/s,下段至下括约肌为14.09mm/s。结论:食管上、下括约肌的压力值明显高于食管体部,食管原发性蠕动波的传递速率在食管各段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Auerbach神经节数量减少或萎缩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食管蠕动减弱,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增高,松弛率降低,从而导致食管扩张所引发[1].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正常成人食管功能的测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省正常成人的食管运动功能。方法用消化道压力检测仪检测38名健康成人食管不同部位的压力。结果食管上、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分别为4.78±2.05kPa和2.56±1.25kPa。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的静息压分别为0.71±1.15kPa、0.68±0.49kPa和0.63±0.59kPa。食管原发性蠕动波的平均传播速率在食管上括约肌至食管上段为53.89mm·s-1,上段至中段为22.13mm·s-1,中段至下段为40.32mm·s-1,下段至下括约肌为15.06mm·s-1。结论食管各部位的压力值及原发性蠕动波的传播速率明显不同,食管的两端存在高压区。  相似文献   

6.
冯琳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109-110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蠕动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增高、松弛障碍,食管体部失蠕动为主要特征.临床上通常指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病因仍未明了,可能与食管壁内神经系统不可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食管及其下括约肌长度在胃食管反流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灌注式多导测压系统对正常组63例受试者及胃食管反流组53例病人进行食管压力测定。结果:正常人各年龄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长度差异无显著性;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长度及腹段下括约肌长度均显著下降;正常组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组身高与食管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00,r2=0.798。结论: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在抗反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在正常人群中不随年龄而变化;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未伴食管长度缩短、上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压力改变及经腹改良Heller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SGY-3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9例贲门失弛缓症术前及其中的7例术后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同时与8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贲门失弛症患者的食管体部静息压和下括约肌静息压分别为8.72mmHg和48.17mmHg,显著高于健康人的1.18mmHg和17.52mmHg,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食管体部均无原发性蠕动。结论:经腹改良Heller手术能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的吞咽困难,但不能恢复食管的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食管扩张时下食管括约肌发生松弛状态下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方法 :12例健康志愿者在餐前和餐后同时检测食管压力和 pH ,食管扩张是通过快速和缓慢的气体注射诱发。 结果 :引起完全的下食管扩约肌松弛的气体阈值量平均为 (11 0± 1 0 )ml。只有极少的松弛伴有继发蠕动。快速注气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时间为(13.0± 1.5 )s;慢速注射时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时间是 (16 0± 2 0 )s。由快速阈值量气体注射引起LES松弛并伴有胃食管反流率 ,在餐后为 (2 2± 6 ) % ;缓慢注射时为 (2 3± 10 ) %。对于快速食管扩张 ,单独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伴随反流的百分比显著高于伴有继发蠕动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出现的胃食管反流情况。结论 :(1)胃食管反流可以发生在由食管扩张引起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期内 ;(2 )食管扩张可以引起不伴随继发蠕动的单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3)单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伴有继发蠕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与其他年龄组小儿不尽相同。新生儿胃容量较小,食管括约肌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及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1.
食管一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等。一般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和气囊扩张等。药物可松弛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降低LES静息压,但并不能改善LES的松弛。也不能促进食管的蠕动,且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多。手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患者食管动力学特点的差异.方法 纳入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测压检查并分型,观察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特点,同时对不同亚型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有吞咽困难不适,伴有反流症状13例(13/24,54. 17%),I型患者伴发反流不适症状更为常见(P=0. 015);②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均为食管同步蠕动,而且均存在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升高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完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升高的患者有5例(5/24,20. 83%), Ⅱ型患者的食管体部近端蠕动压力和食管体部远端蠕动压力均高于I型患者(P<0.05).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食管动力学特点,对于怀疑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建议进行食管测压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进行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酸反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实施健脾理气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酸反流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酸反流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酸反流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采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酸反流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伴有或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及反流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72例GE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食管外症状将纳入患者分为伴有食管外症状组(n=30)和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动力及反流的差异。结果 伴有食管外症状组患者4s完整松弛压(integratedrelaxationpressure,IRP)、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均显著低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蠕动中断显著长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食管裂孔疝比率显著高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LES)静息压、LES长度、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静息压及远端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食管外症状组患者的总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昌乐县中医院收治的14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切除后对游离胃腔是否行剪裁术处理分为两组,管胃组76例,全胃组66例,比较两组术前、后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术后3个月胸腔胃排空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管胃组术后食管胃腔的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频率均比全胃组高,且术后3个月在30 min、60 min、90 min后的胸胃排空率均比全胃组高(P<0.05).结论 管状胃替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学具良好的影响,可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食管胃腔内的压力及蠕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是否为返流性食管炎的诱因,作者测定了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和胃食管返流状况。对象和方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38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18例;对照组14例.内镜诊断依据日本门脉高压症研究会标准.测定食管下部括纣肌静止压,每次蠕动波的振幅及其传导速度,进行酸清除试验和24h食管PH监测. 结果:食管下部括约肌静止压在食管静脉曲张各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每次蠕动波振幅显著减低,传导速度减  相似文献   

17.
膈脚屏障及食管体部清除功能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膈脚屏障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功能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方法GERD组和健康(HS)对照组同步进行餐前1h和餐后2h食管pH值和食管动力监测。结果(1)pH监测结果:GERD组8例,餐后pH<4的百分比中位数为11.2%;而HS组8例,餐后pH<4的百分比中位数为0.4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GERD组和HS组餐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均较餐前下降(P<0.001);GERD组及HS组餐前或餐后LESP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GERD组餐前及餐后与吞咽相关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后蠕动收缩波幅(Post-LESRA)明显低于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4)与HS组比较GERD组餐前及餐后静息膈脚张力(Dia-A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5)餐前及餐后深吸气时膈脚张力(Dia-AM),在GERD和H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深吸气时膈脚张力可使胃食管交界处(EGJ)压力升高3~4倍。(5)GERD组餐前及餐后食管远端蠕动收缩波幅明显低于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1)静息膈脚张力、食管远端蠕动清除功能及与吞咽相关的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后蠕动清除能力在GERD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2)深吸气时GERD组和HS组膈脚张力均可使EGJ区域压力增高数倍。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41例食管癌切除,食管套入式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功能的研究结果。主要检测指标有食管动力学、胃排空、血中胃动素、胃泌素和胰高糖素水平等,结果显示病人术后Hb、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及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食管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除胃内压差并不显著(P>0.05),其余各部压力相差非常显著(P<0.01),食管腔内静息压增高,食管体部蠕动峰值、上端食管括约肌压力(VSEP)降低,吻合部位有高压区存在,为11.17±4.47mmHg,明显低于正常人末端食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例临床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和22例正常人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患病组UES静息压平均值、UES残余压平均值、LES静息压平均值、LES残余压平均值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食管括约肌压力较正常人有差异,食管动力障碍,清除胃内反流物的能力下降,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甲英 《中外医疗》2011,30(8):187-187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是一种以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不能正常松弛为特征,并伴有食管失蠕动和LES静息压增高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在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内镜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等特点,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综述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了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