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认为,促炎/抗炎反应失衡及免疫细胞凋亡是脓毒症的重要发病机制[1].自主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AR),调节脓毒症机体免疫功能.目前认为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复杂,存在交互作用,称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2].现已证实AR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作用于不同受体亚型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3].对α2AR的免疫调节功能认识较晚,现有关α2AR对脓毒症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存在非常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尚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4-5].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广泛分布于人类固有免疫细胞膜上,是固有免疫细胞膜上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直接识别并结合各种病原微生物。近几年对其结构和分布、相应配基、胞内信号的转导及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对其结构和分布、相应配基、胞内信号转导及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硒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硒使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的功能受损,适度补硒能逆转这种作用。硒能影响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某些受体如IL-2R、TfR的表达,还能调节细胞内花生四烯酸代谢,含硒酶能保护细胞膜免遭氧化活性产物的损伤,保持细胞膜完整性,保证免疫细胞的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后全身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剧烈变化,并影响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发展和预后。本文对心肺复苏后参与固有免疫的血脑屏障、免疫细胞、补体、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以及参与适应性免疫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逐年增加,母胎接触面免疫紊乱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日益被关注。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可能导致流产。广泛存在于子宫蜕膜的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因其独特的排列组合及功能多样性被认为在妊娠免疫排斥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及其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检查点受体有紧密联系,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监视。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IGIT)是一种在免疫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 TIGIT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T细胞和天然杀伤(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本文将对TIGIT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7.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l—phosphate,S1P)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溶血磷脂,它作为第一信使与各种免疫细胞膜上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S1P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活化的CD4^+ T细胞分泌IFN-γ和IL-4。SIP对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都具有趋化性,其主要效应是通过其受体SIP1介导调节淋巴细胞再循环和组织分布。S1P对调节性T细胞趋化性弱,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最佳活性所必需的。新型免疫抑制剂FFY720进入人体后快速磷酸化,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FFY720-P,与SIP相似,是其受体S1P1、S1P3、S1P。和S1P,的真正激动剂,可影响成熟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组织分布与功能活性,具有低毒高效可逆的免疫抑制效应,能够预防异体移植物排斥及治疗自身免疫病。本文就S1P的合成、代谢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各种免疫细胞的影响、以S1PGPCRs为靶点的药物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庄洁  陈佩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28-3629
谷氨酰胺作为体内肠黏膜细胞及某些免疫细胞的重要燃料,与运动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运动对血浆谷氨酰胺浓度的作用以及伴随的免疫系统发生的变化,探讨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维持机体谷氨酰胺浓度和对运动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认为红细胞仅具有呼吸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功能这一新概念[1],拓展了免疫细胞的范畴。研究表明,红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具有多种功能[2],如参与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IC),红细胞内的超氧化物酶(SOD)参与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本研究检测58例静脉注射海洛因成瘤者的红细胞C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C3bRR,RBC-ICR),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旨在进一步了解阿片类毒品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作用。1材料和方法1.l研究对象:为广州市某戒毒所收治的…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宿主对炎症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免疫抑制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导致脓毒症患者二次感染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2],其主要表现为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数量减少.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l(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通过负向调节免疫细胞,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脓毒症免疫抑制机制及PD-1/PD-L1在其中的潜在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微小RNA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命运及功能。众多资料表明miRNAs 可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功能及凋亡进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树突状细胞作为重要的抗原提成细胞,其功能及数量的改变在脓毒症的免疫紊乱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主要综述miRNAs 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及凋亡的影响及在脓毒症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在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 ,IL 2通过与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结合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功能 ,发挥抗肿瘤作用。IL 2R可部分由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于血清中称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sIL 2R是一种免疫抑制因子 ,正常人血清中sIL 2R含量极微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sIL 2R水平将显著增高[1] 。我们通过对 6 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 2及sIL 2R水平进行检测 ,探讨两者与乳腺癌及预后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相似文献   

13.
心理应激过程中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当遇到紧张刺激,可影响生理、心理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免疫反应也可以影响其他生理功能及心理感受,导致生理和/或行为的反应。综述国外对应激刺激时机体分子水平变化的研究现状,探讨免疫功能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7-01/2003-12的与脑卒中早期康复相关文献,检索词“stress,immune,depression,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中选取包括应激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选择是随机临床实验的研究和实验室实验的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非随机临床实验研究,重复的同一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3篇关于应激刺激时机体分子水平变化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和实验室的实验研究,25篇纳入标准。排除的18篇中7篇是重复的同一研究,11篇为Meta分析研究。25个实验分别对心理应激刺激时免疫细胞的变化,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免疫功能变化的神经内分泌因素进行了评价。资料综合:应激刺激对生理、心理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基础包括多种直接的信息网和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细胞和免疫源性介质的反馈调节作用。①免疫细胞的变化:应激反应与神经激肽细胞活性抑制及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降低和IL-2、IFN-γ产生抑制有关;老年群体抑郁症与神经激肽-T细胞亚群升高有关;单核细胞的反应性氧作用系统细胞内水平与抑郁性紊乱患者的神经激肽细胞活性降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②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心理性应激反应和精神病学疾病可危及免疫功能的安全,此现象的发生机理可能与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活性和其他炎症调节因子有关。③免疫功能变化的神经内分泌因素:细胞因子主动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也从神经胶质细胞中释放,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产生其他的细胞因子;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经过下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结论:心理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只有寻求更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学和免疫学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改变及这些变化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扩大对应激、抑郁与健康、疾病的理解,才能增强防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TLRs)通过识别已知的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在宿主防御入侵的病原体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针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固有免疫应答的感受器.Toll样受体不仅在激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调节获得性免疫,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也表达在非免疫细胞上,如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细菌感染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影响这些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局部感染或炎症进程并因此来促进肿瘤发生;而且表达在肿瘤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被认为可以通过TLRs信号传导引起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抵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芬戈莫德(Fingolimod)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2010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芬戈莫德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主要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免疫细胞的生长代谢及调节免疫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一过程涉及到各种细胞受体、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本文综述芬戈莫德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发挥炎症免疫调节功能时可能的相关作用靶点,以及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手术、放疗、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经典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也在探索验证之中,但对某些肿瘤的性激素治疗,已有肯定的疗效。妇科肿瘤的发生与卵巢所产生的甾体激素及各种激素之间的平衡状况有关,同时妇科肿瘤本身也具有内分泌活动,并可通过激素靶器官的特征对肿瘤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女性生殖道肿瘤的性激素治疗基础是肿瘤对性激素的依赖性即肿瘤细胞内含有功能完好的性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作为脂溶性的皮质激素,主要由卵巢合成分泌,主要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在正常状态。研究表明,雌激素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两性在免疫应答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方面存在着差异,更年期后女性对某些疾病易感性也有差异。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免疫调节和致病。雌激素及受体能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雌激素及受体对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因子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雌激素及受体对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女性多于男性的良性肿瘤,已证实其发生发展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性激素受体与肿瘤瘤周水肿及生物学特性有关。瘤周水肿往往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症治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脑膜瘤性激素受体与瘤周水肿、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变化显示移植肾局部有免疫细胞渗出和血管及间质的病变。引起局部细胞增多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直接独立和/或与其相应的配体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介导免疫排斥。在移植肾损伤的不同阶段,各类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与作用不尽相同,因而检测其基因及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能够发现某些与移植排斥密切相关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具有NK受体和T细胞受体且显示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一类功能独特的免疫细胞群。因其可产生大量特异性的细胞因子,NKT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稳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KT细胞的特性、鉴别、体外扩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