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昌平区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今后中学生超重和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对昌平区中学生进行了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全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3):295-296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西城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抽取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问卷调查。结果2004年收回有效问卷1974份,2007年收回有效问卷1766份。2004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39.8%和30.6%,肥胖率为12.4%和14.3%,2007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43.8%和32.1%,肥胖率为10.5%和13.4%,不同性别人群超重、肥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004年、200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超重肥胖率是逐渐上升的,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4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0.9%、39.0%和42.5%,肥胖率分别为28.9%、22.1%和24.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8.6%、40.4%和47.6%,肥胖率分别为19.8%、20.8%和21.2%,两年纵向对比,高血压患病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4年锻炼人群与不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2007年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不锻炼人群,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体重、降低肥胖及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松江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状况,科学地指导学生超重肥胖防治工作.[方法]按有关标准对松江区2007学年松江区监测点学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评价其超重肥胖状况.[结果]松江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各群体都表现为年龄越小,流行率越高;随着年龄的长大,流行率逐步下降.超重、肥胖都表明城男最高,农村女最低(X2=429.85,P<0.01).[结论]松江区预防控制学生超重肥胖重点应在小学生低年级.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0年来,儿童肥胖以发达国家为首正在全球范围蔓延,儿童肥胖危害深远,不仅是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早期征兆,而且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即有危害表现。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760万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掌握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现将2009 - 2010学年辖区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来源于“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信息管理系统”2009- 2010学年昌平区学生体检资料.共计对125所学校48 79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其中小学生29 201名(男生15 573名,女生13 628名),占59.9%;初中生12 543名(男生6 491名,女生6 052名),占25.7%;高中生7 047名(男生3 355名,女生3 691名),占14.4%.男、女生之比为1.09∶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本地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21年石景山区7所学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血压偏高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 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2.5%。按体质指数(BMI)分组,血压偏高检出率表现为正常组(7.4%)<超重组(11.2%)<肥胖组(24.7%)(χ2趋势=106.472,P<0.05);BMI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和0.19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OR=1.543,95%CI:1.082~2.201)和肥胖(OR=4.280,95%CI:3.236~5.660)是石景山区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石景山区中小学学生血压偏高水平较高,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是有效防控血压偏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过去曾认为中老年人群易患2型糖尿病,目前由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㈨,该病发病率在儿童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笔者于2007年5-10月对昌平区中小学生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糖代谢等异常指标与某些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 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42所学校的65 3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测量学生身高、体重, 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筛查不同区划、年龄、性别、学段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结果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9%、9.03%, 其中男生分别为15.97%、11.58%, 女生分别为9.90%、5.8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26%、13.33%、11.34%, 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27%、6.78%、4.85%, 小学生最高, 初中生次之, 高中生最低;深圳关内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19%、10.15%, 关外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34%、7.85%, 关内高于关外;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 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现象较为明显, 小学生的超重与肥胖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0-2010年学生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开展相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0-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进行超重肥胖情况调查。结果 2000年,2005年,2010年北京市7~22岁学生人群"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8%,20.7%和21.3%,呈逐年递增趋势,但2005年后增速放缓。3次调查均显示,超重、肥胖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除2010年城、乡之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05年以来农村学生和7~12岁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最快。结论北京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升高,以男生和城市学生最为严重;近年来以农村学生和7~12岁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烟台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烟台市3个城区6所中小学8~14岁1052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1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7.59%,肥胖率为23.38%。男生的超重肥胖率(48.54%)高于女生(32.81%)(χ2=18.275,P<0.001)。睡前吃食物、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对超重肥胖的发生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7,7.123,24.895,P<0.01)。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超重肥胖、出生体重超重和父亲抽烟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6,28.565,20.886,4.6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超重肥胖、男生、睡前吃食物、母亲超重肥胖和出生体重≥4kg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2.032,1.865,1.790,1.725);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76,0.433)。结论 烟台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史平  王丹  杜鹏  刘敏 《中国健康教育》2013,(1):39-41,60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石景山区1240名中学生,进行超重肥胖流行状况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应答的1232名学生中,超重学生有126人,超重率10.23%;肥胖学生有99人,肥胖患病率8.03%,超重肥胖共发生225人,检出率为18.26%。高中男生(8.33%)肥胖率明显高于高中女生(5.74%),超重(26.19%)和肥胖(21.21%)及运动锻炼60 min以上≥3 d/周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51.6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锻炼60 min以上<3 d/周(OR=6.92)、使用计算机时间每天超过2 h(OR=6.55)、经常吃路边摊(OR=5.65)、每天看电视超过2 h(OR=4.30)、每天玩电子游戏超过2 h(OR=3.88)、经常吃油炸食品(OR=1.86)和甜点(OR=1.54)等是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存在着程度不同静态生活方式和的不良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是引起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沈阳市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七城研究项目:中国境内烟草使用与控制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中沈阳市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和身体测量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判定标准筛查超重、肥胖。结果超重与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3.5%,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经济状况、喜可乐饮料、喜甜食、兄妹多和运动少是超重/月巴胖有显著意义的因素,OR值分别为0.8、1.1、0.8、1.1、0.5、1.2。结论沈阳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严重缺乏超重与肥胖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商洛市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及肥胖发生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市8所小学和中学的6 93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定BMI指数,采用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调查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分析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本市中小学生超重发病率为14.37%,肥胖率为10.69%。城市地区中小学生超重发病率为16.20%,肥胖率为12.71%,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发病率为12.24%,肥胖率为8.34%,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喜食甜食、西餐(OR=2.431,95%CI=1.171~5.846)、不爱运动(OR=1.106,95%CI=1.011~2.937)、熬夜(OR=1.347,95%CI=1.102~4.073)和不吃早餐(OR=1.122,95%CI=1.004~1.980)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运动锻炼(OR=0.819,95%CI=0.011~0.979)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经相关分析,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西餐食用次数、碳酸饮料食用量呈明显正相关(r=0.736、0.693,P0.05),与运动锻炼次数呈明显负相关(r=-0.814,P0.05)。结论商洛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城区学生发病率最高,与喜食甜食、西餐、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明显相关,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6.
中国24个少数民族学生超重和肥胖水平总体较低,但有的民族已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体力活动的情况,探讨中学生超重肥胖相关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9所中学59个班级1 930名在校生使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7 d中,有74.8%和59.1%中学生分别参加体育锻炼和中等强度运动;平均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超过2 h的报告率分别为24.9%,11.9%和31.9%。参加体育锻炼、中等强度运动、玩电子游戏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职高学生、自感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较低,静态行为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类型为核心或大家庭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越高,静态行为报告率越低。男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女生的3.207倍;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 h的中学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足1 h中学生的1.755倍。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健康理念,引导科学运动,控制看电视、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可以减少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近5 a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患率,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普查的方法,共调查22 226名适龄在校儿童;2007-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调查不少于全区适龄学生数50%的原则设立监测点;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测量适龄儿童1 771名(占该年适龄儿童总数的12.24%)。结果 2006-2010年男生超重率分别是14.85%,14.20%,14.25%,14.43%,17.91%,肥胖率是22.11%,20.63%,21.75%,19.16%,29.73%;女生超重率分别是10.13%,11.75%,12.83%,12.31%,13.59%,肥胖率是9.95%,10.68%,12.44%,11.06%,15.53%;男、女生合计超重率是13.02%,13.05%,13.57%,13.45%,15.75%,肥胖率是15.87%,15.97%,17.35%,15.43%,22.64%。结论上海市某中心城区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较高水平,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重肥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水平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小学生腰围、臀围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岁以前增幅迅速。腰臀比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各年龄组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值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臀围除10~12,13~15岁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体型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1)。男生腰臀比与身高呈负相关(r=-0.353,P<0.01),女生腰臀比与体重呈负相关(r=-0.084,P<0.01)。结论北京市不同性别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不同体型学生各指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健康行为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营养改善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度北京市全部在校1 024 47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采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3 82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78%。女生肥胖检出率(15.83%)低于男生(29.44%),营养不良率(18.13%)高于男生(9.76%);城区学生肥胖检出率(19.99%)低于郊区(20.76%),营养不良检出率(14.13%)高于郊区(13.27%);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0.70%)高于中学生(19.81%),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15.46%)高于小学生(12.42%)。郊区学生不健康饮食和运动行为发生情况普遍高于城区学生,更多的女生不吃早餐,更多的男生常吃西式快餐,男生运动锻炼行为好于女生,男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长于女生。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应依据不同性别、地区相关行为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