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海权 《临床荟萃》2005,20(3):172-172
患者,女,45岁,以“发作性心前区闷痛5天,再发4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天夜间睡眠中突发心前区闷痛而醒,伴左背部放射痛,持续约10余分钟自行逐渐缓解。入院前4小时于凌晨睡眠中心前区闷痛再发,伴恶心、出冷汗,症状持续4小时无缓解而住院。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家族中无心脏病患者。体检:血压140/85mmHg(1mmHg=0.133kPa),双肺听诊正常,心界叩诊不大,  相似文献   

2.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超声心动图的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约占新生儿的 1/30万。大多数患者常在出生后 1岁左右因左室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而死亡,不到10%患者能生存到成年,而在成年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无任何症状,只是在正常健康体检中被发现。笔者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对来院所检查的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尹超  宋达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09,24(6):541-541
患者,男,51岁。间断胸闷心悸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心率70次/min,律不齐,偶可闻及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分析心搏数92005,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1320次/min,呈单发、2联律及3联律。室上性期前收缩7个,呈单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见: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粗大,近端发出海绵丛状分支引流至肺动脉,前降支近段发出粗大分支,远端呈丛状引流至肺动脉(图1,图2)。结论: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建议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住院2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26岁。头晕,胸闷,乏力6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5/82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所见:主动脉左冠状窦可见左冠状动脉起源,起始段迂曲增粗(9mm),其内为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及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频谱。右冠状窦内未见明显右冠状动脉起源。室间隔及心尖部心肌内可见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及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5.
6.
吕建琼 《临床荟萃》2012,27(2):88-F0002
动态心电图检测已用于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检测无痛性心肌缺血和评价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动态心电图是唯一可用于评价日常活动中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的方法.由于无痛型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及时记录心电图.因此,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其诊断的主要工具.笔者观察到典型患者1例.在长达1年的时间里均未得确诊,一直以消化道疾病治疗.本次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优势,捕捉到了短暂的急性心肌缺血发作,得以确认并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4个月,8个月,2岁。出生后均无明显紫绀,表现为呼吸急促及心率快,1例有二尖瓣反流(MI)杂音,2例示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2例小婴儿合并心衰体征。  相似文献   

8.
随永刚  姜芳  郝玉明  刘金明 《临床荟萃》2007,22(11):820-820
患者,男,68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呈闷痛,无肩背部放射痛、汗出、恶心呕吐,持续约10分钟,经休息可自行缓解,未正规治疗。此后胸闷、胸痛间断发作,以活动时为著,胸痛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近10天来患者休息时,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它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任一心腔、大血管或冠状静脉窦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0.5%,多数患者因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由于其临床征象类似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等,所以有时难以鉴别。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开展,尤其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日臻成熟,冠状动脉瘘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就我院近年来经行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的7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5岁,主因突发胸痛2小时人院.有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50/100mm Hg(1mm Hg=0.133kPa),间断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不稳定;2型糖尿病史10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王娟 《临床荟萃》2012,27(10):899-899
患者,女,34岁,2011年8月2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每日最高体温38.1~38.4℃,热峰出现时间无规律,伴轻度畏寒,无寒战,无关节肌肉酸痛,无咽痛、咳嗽等。2011年9月1日自服小柴胡冲剂(厂家,批号不详),9月2日晨起时出现皮肤水肿,全身皮肤散在多形性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就诊于天长  相似文献   

12.
李峰  蒋廷波  薛枫 《临床荟萃》2013,28(1):100-101,121
患者,女,73岁,因反复胸闷、气急1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2月21日入院,即往体健,患者入院前1年内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伴有双下肢水肿。3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全身水肿。近1个月来患者反复于体位变化时发生晕厥,持续约2分钟后自行清醒。查体:血压(Bp):102/74mmHg(1mmHg=0.133kPa),两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闻及  相似文献   

13.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2003—06-2006—12对76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毛艳阳  薛恩忠  金琴花 《临床荟萃》2011,26(18):1648-1648,F0003
患者,女,52岁,以心悸气短5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4月20日入住解放军总医院。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心悸气短,体力劳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无晕厥黑矇,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大汗,未正规诊治。  相似文献   

15.
康天  王新良  王小康 《临床荟萃》2010,25(5):408-408
患儿,男,6岁,主因双下肢无力7天于2008年9月29目入院。患儿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后波及双上肢,伴下肢疼痛。查体:四肢肌力4级,双侧膝、跟腱反射减弱,余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外观清晰透明,  相似文献   

16.
岳磊  张文慧 《临床荟萃》2011,26(5):404-405
猝死是指发生在24小时之内的不可预料的死亡,通常是指症状开始1小时内的死亡,猝死约有70%发生于院外[1],回顾洛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抢救的125例猝死病例的特点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诊治的3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状动脉异位开口于肺动脉4例,占13%;单支冠状动脉畸形3例,占10%;冠状动脉瘘23例,占77%,累及右冠状动脉12例(52%),其中多个瘘口1例,左冠状动脉11例(48%),瘘入右侧心腔11例(48%),瘘入肺动脉11例(48%),瘘入左侧心腔1例(4%)。冠状动脉畸形中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6例(26%)。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性93%,特异性100%。其中对冠状动脉瘘及瘘口的形态、数目、瘘入的部位准确性达100%,对冠状动脉异位开口于肺动脉及单支冠状动脉畸形各有1例误诊为弹力纤维增生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对心脏扩大、心内膜增厚、心功能弥漫性降低的弹力纤维增生症样超声心动图改变必须保持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警惕性,应仔细探测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并结合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宋安洋  江守洪  张明哲 《临床荟萃》2006,21(18):1315-1316
肺栓塞为临床常见病,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但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检查,其误诊率达70%~80%,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由30%降至8%以下。我们对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的52例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一些共性的诊断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梅  王晓云 《临床荟萃》2005,20(11):636-636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心肌细胞坏死的生物化学标记物释放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病理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NSTEMI的梗死相关血管(IRA)阻塞情况,摸清规律,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