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颌骨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例鼻窦肿瘤行上颌骨切除,即刻用全额肌皮瓣、颞肌皮瓣、胸大肌皮瓣等修复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41例,切口一期愈合,无明显并发症,全部转移瓣存活,血供良好.皮瓣部分坏死4例,移植组织瓣边缘坏死,创面延期愈合.结论完整上颌骨切除仅有硬腭缺损可用赝复体修复,眶周及上颌骨的上部切除选择颞肌皮瓣,全额肌皮瓣修复,下部切除可选择局部皮瓣或黏膜瓣修复;眶底缺损选择颞肌区域性皮瓣、全额肌皮瓣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颌骨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选择修复方法的原则。方法:回顾分析45例鼻窦肿瘤行上颌骨切除,即刻用全额肌皮瓣、颞肌皮瓣、胸大肌皮瓣等修复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转移皮瓣均存活,血供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无明显并发症。皮瓣部分坏死4例,移植组织瓣边缘坏死,创面延期愈合。结论:完整上颌骨切除仅有硬腭缺损可用赝复体修复,眶周及上颌骨的上部切除选择颞肌皮瓣、全额肌皮瓣修复,下部切除可用局部皮瓣或黏膜瓣修复;颞肌区域性皮瓣、全额肌皮瓣则是修复眶底缺损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4.
保留硬腭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18例刘让1王小英2郭明丽1上颌窦癌的上颌骨切除术,术后弊端较多,影响进食、发音、形成畸形。为改善上述弊端,采用了保留硬腭功能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本文结合我院18例病历,对该术式的优缺点,病例的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5.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3):125-126
回顾外科修复重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随意型皮瓣,即以随意分布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管的皮瓣。因其受到长宽比例的限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局部转移的轴型皮瓣,即皮瓣区域有轴心动脉和静脉,只要轴心血管足够长,可不受长宽限制。1973年McGregor和Morgan[1]系统描述了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1979年Ariyan[2]首次报道用胸大肌轴型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从此开创了头颈外科修复重建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功能保全性上颌骨切除术治疗上颌窦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上颌窦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最佳方案。方法 对30例病人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根治性手术组14例,其中行根治性上颌骨切除术10例、上颌骨切除合并眶内容物摘除术4例;功能保全性手术组16例,均行功能保全性上颌骨切除术。两组病例术前均行辅助性短程化疗,术后均行放射治疗。病人出院前及术后半年以上随访期间,分别应用直接和间接收集法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术后2,3,5年生存率依次为64.3%(9/14),50.0%(6/12),45.5%(5/11);功能保全性手术组术后2,3,5年生存率依次为75.0%(12/16),60.0%(9/15),53.8%(7/13)。功能保全性手术组的2,3,5年生存率均高于根治性手术组,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根治性手术组病人心理反应评价为积极型3例、消极型11例;而功能保全性手术组病人心理反应为积极型12例、消极型4例。与根治性手术比较,功能保全性上颌骨切除术对病人的心理反应有积极影响。结论 功能保全性上颌骨切除术可作为晚期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皮瓣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皮瓣简称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TF),游离移植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缺损的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上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上颌骨全切除术16例,上颌骨下部切除术2例。全部患者均用ATF I期修复。结果全部病例均移植成功,成功率100%,外形满意率为94%。恶性肿瘤17例,3年生存率为68.8%。结论 ATF可作为上颌骨切除术后修复材料,较好的恢复功能与外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上颌骨肿瘤术后的缺损进行分型,以便精准的筛选各型缺损修复的合适组织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治的组织瓣一期修复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患者219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83例,年龄16~78岁。依据修复方式的选择,将上颌骨缺损分为4型,其中上颌骨下部缺损(Ⅰ型)22例,上颌骨上部缺损(Ⅱ型)44例,全上颌骨缺损(Ⅲ型)132例,扩大上颌骨缺损(Ⅳ型)21例。对皮瓣成活以及修复重建满1年的患者进行外观和功能的评价,并对恶性肿瘤患者(169例)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各组生存率差异。结果本组219例患者共行234个皮瓣修复手术,Ⅰ型缺损修复采用腓骨瓣频率最高(4/13)。Ⅱ型缺损采用颞肌瓣(11/24,45.8%)及股前外侧皮瓣(6/24,25.0%)频率较高,Ⅲ型缺损采用颞肌瓣(71/128,55.5%)、股前外侧皮瓣(32/128,25.0%)及腓骨瓣(12/128,9.4%)频率较高,Ⅳ型缺损采用股前外侧皮瓣(8/20,40.0%)及腹直肌皮瓣(8/20,40.0%)频率较高。局部带蒂皮瓣114例,成活率95.6%(109/114);游离皮瓣120例,成活率95.8%(115/120)。皮瓣吻合血管血栓发生率为4.3%(10/234),是组织瓣修复重建失败的主要原因。88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随访,均恢复了正常的吞咽及语言功能,其中82例(93.2%)对外形较满意,75例(85.2%)对于视力视野较满意。恶性肿瘤患者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为66.5%和63.6%,3年及5年的无病生存率为57.1%和46.2%。结论根据上颌骨缺损各分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瓣,兼顾了功能和外形,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上颌骨骨髓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瘤体呈侵蚀性并膨胀性生长,无确切定位的骨痛和鼻腔反复出血.上颌骨骨髓瘤系高度恶性瘤,有多发和复发的倾向.结论行肿瘤扩大范围切除术并术后放疗,可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外科重建及贋复体修复。方法60例上颌窦恶性肿瘤术中采用带蒂额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颞肌筋膜瓣、胸大肌皮瓣及腭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8例,术后选用贋复体修复50例。结果术后语音、吞咽、通气功能及面容恢复良好者占68.3%,一般占20%,较差者占11.7%。胸大肌皮瓣与腭部裂开3例,边缘坏死1例,内眦部皮肤瘘口3例,开口受限8例。结论外科重建与贋复体并用即刻修复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方法简便、经济,贋复体周围软组织良好的固位形和封闭性是功能恢复及面容美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颊瓣重建硬腭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 ,我们对 6例上颌窦癌患者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颊瓣重建硬腭术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例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35~ 69岁。右侧上颌窦癌 5例 ,左侧 1例 ;病理诊断为鳞癌 4例 ,腺样囊性癌和上颌窦乳头状瘤癌变各 1例 ;TNM分类 :T2 N0 M0 2例 ,T3N0 M0 4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先行患侧常规上颌骨全切除术 ,保留软腭及健侧硬腭。然后用患侧颊瓣重建硬腭。其手术要点是 :①在颊瓣粘膜和面部皮肤间锐性切开分离 ,注意避免损伤腮腺导管。展开颊瓣 ,观其末端“L”形 … 相似文献
12.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关于上消化道和发音功能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8,(Z1)
报道113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咽胃吻合术、结肠代食管、游离空肠或前臂游离皮瓣以及残存下咽粘膜等方法重建上消化道,全组早期吞咽功能恢复率为94.6%。应用保留全喉或部分喉以及T-E分路等方法同时重建发音功能者25例,占总数的22.1%。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60.2%、40.7%。手术死亡2例,占全组的1.8%。作者认为所应用的上消化道重建方法是有效而可靠的,某些病例同时恢复和重建发音功能的措施也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主因右面部肿胀感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肿胀感,伴右面部轻度疼痛感,无面部麻木感,伴右侧鼻塞,流黄脓涕,无明显头痛,无鼻出血,无涕中带血,无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无牙痛及麻木感;曾就诊于外院,考虑鼻-鼻窦炎,予抗炎等治疗,肿胀感有所缓解,后再次出现右面部肿胀感,就诊于我科。鼻窦CT检查显示:右上颌窦占位,伴鼻窦炎症,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收入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情况可,进食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既往患2型糖尿病20余年,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等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营养状况可。右侧面部轻度膨隆,触之张力高,右上颌窦区轻度触痛,外鼻无畸形,鼻腔黏膜充血,鼻中隔轻度右偏,双侧中鼻甲及下鼻甲轻度肿胀,右侧中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未见明显新生物,鼻咽部黏膜光滑,右侧眼球运动正常,硬腭无膨隆,牙齿无松动,双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鼻窦增强CT显示: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内可见气体及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窦腔膨大,骨壁变薄,考虑息肉或真菌性炎症可能。增强MRI显示:右侧上颌窦内充满不规则软组织影,T1为等、略低信号;T2上颌窦内病变周边为不均匀较高信号,中央为较低信号,右侧上颌窦口开放。增强后上颌窦周边呈不规则环状明显强化,中央未见强化,邻近眼内肌及视神经显示清楚,信号无异常改变,考虑右侧上颌窦真菌性炎症可能性大(图1A,图1B)。胸部X片、心电图、腹部B超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上颌窦肿物,慢性鼻-鼻窦炎,2型糖尿病。入院后予监控血糖、抗炎等治疗,控制鼻窦炎症。拟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右上颌窦开放窦内病变去除术,备右上颌骨切除术。术中经鼻内镜扩大右上颌窦口,窦腔内为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灰白色真菌团块,清除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团块后检查上颌窦腔,上颌窦腔内前壁、后壁上局部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取新生物行快速病理检查回报:(右上颌窦)鳞状细胞癌。遂改行右上颌骨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见上颌骨前壁骨质部分破坏,侵犯部分皮下组织,眼眶、口腔、硬腭等其他部位均未受侵。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右上颌窦)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C)、(右上颌窦)真菌(图1D)。术后明确诊断:右上颌窦鳞状细胞癌,右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2型糖尿病。术后监控血糖、抗炎、支持及对症等治疗,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平稳后出院,联系外院进一步行放疗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下咽癌切除术修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4例下咽癌外科治疗效果。介绍了两种修复重建下咽食管功能的方法及一种晚期病例的手术整复方法,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认为:①利用残存的正常喉气管粘膜修复缺损区取材方便、粘膜血供好,易成活,但不能保持部分喉功能;②应用胸大肌皮瓣联合替尔氏皮片修复缺损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下咽颈段食管环形缺损区的需要,使手术趋于简单;③对个别晚期病例行颈部大块组织清除,胸大肌皮瓣填补椎前组织缺损区,也是一种较积极的姑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与游离组织瓣用于全舌或近全舌切除缺损修复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舌癌患者行全舌或近全舌切除后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或游离组织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率、进食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8例患者中,行全舌切除5例,近全舌切除33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5例次(含游离瓣修复失败胸大肌肌皮瓣补救2例),1例术后肌皮瓣完全坏死,成活率96.0%( 24/25).游离组织瓣修复15例次,2例术后组织瓣完全坏死,成活率86.7% (13/15),两组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5).胸大肌修复组和游离瓣修复组术后恢复经口进食率分别为65.2%( 15/23)和100%( 13/13),气管套管拔管率分别为52.2% (12/23)和100% (12/1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进食功能游离瓣修复组优于胸大肌修复组(P=0.011).单因素分析显示,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和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患者术后恢复经口进食的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颌骨连续性的保留是影响恢复进食的惟一因素.术后言语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34).结论 保持下颌骨连续性是影响舌癌全舌、近全舌切除舌重建术后进食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采用游离组织瓣较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更有利于保留或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因此,建议首选体积合适的游离组织瓣进行全舌、近全舌重建.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实践中,耳鼻咽喉科医师常常发现上颌窦的形态与某些疾病存在着相关性。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人们对上颌窦形态的认识更加精准与简洁。本文将围绕上颌窦形态的测量、描述,上颌窦的发育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喉部分切除声带重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我院1994~1997年间共行喉癌手术31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22例,占全部喉癌手术的71%,全部病例1~4年均存活,拔管率100%。同时介绍垂直喉部分切除术20例,术中用颈前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同时行声带重建,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提出术时应注意重建喉正常形态,并促进新声带的形成,并对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和修复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外伤、先天性畸形等原因会造成上颌骨缺损,但绝大多数上颌骨缺损发生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后造成关键解剖结构的缺损,不仅严重损害患者外形美观,而且造成吞咽、言语、咀嚼等功能缺失,使患者遭受身心创伤。因此,上颌骨因解剖复杂性使得修复重建手术成为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但上颌骨缺损尚未有统一的分类系统和对应的修复方法。此篇综述回顾总结上颌骨缺损分类、修复类型及优缺点、修复方法等,并对上颌骨缺损分类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上颌窦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部位隐蔽,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症状明显,肿瘤多已侵入骨壁及周围组织,故临床上中晚期患者多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随着影像学、鼻内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上颌窦癌的癌前病变,如上颌窦炎、不典型增生、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上颌窦癌的发病率。国内外学者对上颌窦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对硬腭部分缺损进行术后修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上颌骨截除术后均采用一期鼻中隔修补硬腭部分缺损。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肿瘤切除后硬腭重建一期愈合,2例出现小裂隙,1例发生鼻中隔坏死。结论上颌骨切除术后,可利用鼻中隔一期修补硬腭缺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