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亲和酶标法对4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63%,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56.5%。根据瘤细胞构成比、阳性细胞构成比、染色强度、受体定位类型等参数研究了ER、PR在乳癌中分布及定位,对其中37例乳腺癌测定结果与葡萄糖活性碳吸附法(DCC)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符合率ER为72.4%,PR为71.7%。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对30例甲状腺癌(甲癌)及43例非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进行测定。结果说明甲癌中ER阳性率76.6%,非甲癌中ER阳性率16.3%。ER阳性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性质有明显关系。提示ER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为使用ER竞争剂治疗甲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对30例甲状腺癌(甲癌)及43例非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进行测定。结果说明甲癌中ER阳性率76.6%,非甲癌中ER阳性率16.3%。ER阳性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性质有明显关系。提示ER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为使用ER竞争剂治疗甲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原发性肺癌和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荧光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种受体。结果肺癌ER阳性23.8%(10/42),PR阳性28.6(12/42);胚胎肺ER、PR阳性率男胚均为30%,女胚均为40%;非肿瘤肺ER、PR全部阴性。肺癌组中,ER、PR阳性肿瘤以鳞癌为主;组织分化好其ER受体有阳性表达倾向,低分化癌及小细胞癌表达倾向阴性。结论与乳癌相似,肺癌中PR是雌激素诱导合成的蛋白质和反映功能性ER的标记物;ER、PR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癌的分化程度,分化好的癌ER和PR阳性率高;ER和PR阳性的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与雌激素靶器官的恶性肿瘤一致,可试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接荧光组织化学法对300例女性乳腺癌进行三种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检测,结果ER、PR、AR阳性率分别为61.6%、38.3%和22%.PR与ER阳性一致率为98.3%,而AR与ER阳性一致率仅为57.6%.本组结果显示乳腺癌硬癌性激素受体(HR)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而通常预后较差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HR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型乳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40例腋淋巴结转移癌HR检测结果表明,转移癌HR状况绝大多数与原发癌一致。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癌上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5例胆囊癌上皮ER、PR。结果胆囊正常上皮ER、PR均阴性,癌上皮ER23例(65.7%)阳性、PR17例(48.5%)阳性。结论部分胆囊癌对性激素有依赖性;分化程度不同的癌其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卵巢恶性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对87例卵巢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50.6%和58.6%。在不同组织类型中,宫内膜样癌的ER与PR高于其它癌。PR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对牙龈瘤、牙龈癌及正常牙龈上皮进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牙龈瘤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82%和62%,牙龈癌为80%和60%,与正常牙龈上皮(15%和25%)对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纤维型龈瘤ER和PR阳性率高于肉芽肿性龈瘤(P<0.05);牙龈癌分化程度越高,其ER和PR阳性率越高(P<0.05);女性正常牙龈上皮中ER和PR阳性率略高于男性。结果说明,牙龈组织中存在有特异性性激素受体,牙龈瘤和牙龈癌ER和PR增高可能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激素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亲和酶标法对4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63%,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56.5%。根据瘤细胞构成比、阳性细胞构成比、染色强度、受体定位类型等参数研究了ER、PR在乳癌中分布及定位,对其中37例乳腺癌测定结果与葡萄糖活性碳吸附法(DCC)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符合率ER为72.4%,PR为71.7%。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的方法及其意义,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6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ER,PR的表达,其中28例还葡聚糖包裹活性炭法检测了ER,PR含量。结果显示,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阳性率分别为44.4%和52.8%,DCC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57.1%。两种方法测定ER的符合率为60.7%,相关系数法0.565,测定PR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方法:自然排卵妇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促排卵妇女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两组组内排卵前、后阴道脱落细胞ER比较均无差异;注射hCG 后阴道脱落细胞的ER在排卵前和排卵后均较自然排卵组有明显增高;自然排卵组PR在排卵后较之排卵前明显升高。结论:排卵前后阴道上皮细胞ER 无明显变化;hCG可提高阴道上皮细胞ER 水平;排卵后阴道上皮细胞PR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脊髓横断后在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mRNA在脊髓的改变,以明确CGRP对乙酰胆碱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麻醉后T8~T10水平行全脊髓横断术,所有大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手术组.对照组于手术时,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4、7天麻醉后将大鼠横断水平以下的脊髓和双下肢腓肠肌取出,分别用Karnovsky-Roots直接法染色检测骨骼肌乙酰胆碱酯酶、免疫组化法检测CGRP和RT-PCR法检测脊髓CGRP mRNA,Northern 杂交法测定骨骼肌中AChRγ、ε亚单位mRNA.结果: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显示在脊髓横断前后神经肌肉接头在数量、分布及着色上无明显差别,但脊髓横断后肌纤维有一定程度萎缩.免疫组化切片显示在脊髓横断前可见神经肌肉接头显示DAB的免疫阳性标记,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所显示的神经肌肉接头分布一致.在脊髓横断后各组大鼠腓肠肌的CGRP含量下降,到第7天降至最低值.脊髓横断后第1天CGRP mRNA含量即开始下降,到第4天和第7天降至更低,与CGRP变化趋势一致.脊髓横断后乙酰胆碱受体γ亚单位自第4天起显著增加,第7天达到最高值;而ε亚单位增加缓慢且幅度小.结论:CGRP可能参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靶肌肉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调控,比乙酰胆碱受体的改变更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鸦片肽对生殖系统的确切影响,研究了β内啡肽的子宫结合特性。作者用Sprague-Dawley大鼠子宫制成子宫膜制剂,用~3Hβ内啡肽20mmol/L与此子宫膜制剂温育(30℃)15min及2h,以10%HAc中止反应,离心取得上清液,经Sephadex G50柱层析,发现~3Hβ内啡肽已分解为碎片,表明子宫膜制剂对β内啡肽有酶性降解作用,从而解释了以往文献报道未能显示子宫鸦片肽受体的原因。本文在使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0.1mmol/L PMSF为保护剂的条件下,对子宫的β内啡肽受体进行受体分析,饱和实验表明,子宫膜悬液有β内啡肽结合效应,并对此种结合的特征作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油菜蜂花粉中雌激素含量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辨明油菜蜂花粉是否具有雌激素活性以及其活性物质是否是雌二醇,本文对油菜蜂花粉提取液作了高效液相层析、放免测定和雌激素受体活性分析。油菜蜂花粉抽提液经高效液相层析结果发现存在雌二醇峰;放免测定表明每克油菜蜂花粉的雌二醇含量为1.82ng;用培养的兔子宫内膜细胞ZMRUE-85作雌激素受体分析,发现油菜蜂花粉提取液能诱发培养细胞雌激素受体活性,其活性相当于每克油菜蜂花粉含雌二醇1.7ng。从而肯定了油菜蜂花粉中含有以雌二醇形式存在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雌激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胃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分布和梗阻性黄疸时密度的变化。方法:16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与黄阻性黄疸组,每组8只。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术。结果:大鼠胃粘膜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在胃粘膜下层动脉平滑肌细胞表面。正常大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在胃体大干胃窦,梗阻性黄疸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明显减少。结论:由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在胃体大于胃窦,所以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对胃体血流的影响大于胃窦。梗阻性黄疸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明显减少,可能是胃粘膜下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肝组织α_1-肾上腺素受体分布及密度。方法:光学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术。结果:每1000μm ̄2α_1-肾上腺素受体密度:肝细胞125.50±15.14、肝动脉70.50±18.86、门静脉40.99±8.87、肝静脉33.92±10.85。结论:α_1-肾上腺素受体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和肝内各血管壁,但前者受体密度明显高于后者(P<0.01);肝内血管中肝动脉壁受体密度显著高于门静脉及肝静脉(P<0.01),门静脉与肝静脉壁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含 NR2 B亚单位的 NMDA受体 (以下简称 NR2 B- NMDAR)与含 Glu R2亚单位的 AMPA受体 (以下简称 Glu R2 - AMPAR)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树突上的表面表达及共定位。方法 :以 FL AG- NR2 B、GFP- Glu R2及 CFP- Actin的表达载体共转染原代培养 5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 ,分别用抗 FL AG单克隆抗体和山羊抗鼠二抗 - Cy3(红色荧光 )、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山羊抗兔二抗 - Alex4 88(绿色荧光 )作活细胞双重染色 ,显示并计数表面表达的 NR2 B- NMDAR受体簇、Glu R2 - AMPAR受体簇以及两者共定位的受体簇。结果 :培养 7d和 19d时 NR2 B- NMDAR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39.7± 5 .0和 6 4.7± 6 .1(P<0 .0 1;n=6 ) ;Glu R2 - AMPAR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5 9.1± 3.3和 99.7± 6 .4 (P<0 .0 1;n=6 ) ;两者共定位的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2 9.9± 4 .5和 37.5± 2 .5 (P<0 .0 5 ;n=6 )。培养 7d和 19d时 ,与 Glu R2 - AMPAR共定位的 NR2 B- NMDAR受体簇占总 NR2 B- NMDAR受体簇的比例分别 75 .4 %和 5 7.9% ,而与 NR2 B- NMDAR共定位的 Glu R2 - AMPAR受体簇占总 Glu R2 - AMPAR受体簇的比例分别为 5 0 .6 %和 37.6 %。结论 :随着海马神经元的发育 ,成熟神经元比未成熟神经元树突表面 NR2 B- NMDAR受体簇、Glu R2 - A  相似文献   

18.
利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及离体大鼠乳头肌灌流实验方法分析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在心室中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β2选择性拮抗剂ICI118,551与受体结合包含高、低亲和性两个位点,K1值分别与β2-和β1-AR的亲和性相符,各占43%与57%。ICI118,551与CGP20712A均可使异丙基肾上腺素(ISO)的浓度-效应曲线显著右移,pKB值分别为7.36与8.54,均介于它们与β1-和β2-AR的亲和性之间。以上结果表明:大鼠心室中共存β1-与β2-AR两种亚型,约各占一半;β1与β2-AR均介导ISO引起的正性变力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西泮耐受的听源性惊厥大鼠中枢GABAA受体亚单位mRNA含量的改变及意义。方法:使用腹腔注射氟西泮2周,产生氟西泮耐受性而无依赖性的听源性惊厥大鼠模型。用竞争性定量RT-PCR测定大鼠脑皮质运动区和海马区GABAA受体α1、α3、α5、γ2L和γ2S亚单位mRNA的含量。结果:氟西泮耐受组大鼠皮质运动区的α1亚单位下降24%,α3下降17%,α5上升33%,γ2L下降35%,γ2S下降45%;海马区的α1下降33%,γ2L下降35%,γ2S下降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听源性惊厥大鼠的氟西泮耐受机制与中枢GABAA受体α1、α3、α5、γ2L和γ2S亚单位mRNA表达的适应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兔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生化特性,从家兔肝细胞膜分离得到LDL受体,用酶联免疫受体分析技术检测LDL与制备物的结合活性,通过A490-LDL定量转换标准曲线对制备物结合的LDL进行定量。实验表明兔肝受体制备物对LDL具有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与LDL的结合在2h内达到最大值;随着LDL浓度的增加,与受体制备物结合的量也逐渐增加,当LDL浓度达到50μg/ml时结合反应趋向饱和。饱和曲线分析表明:制备物特异性结合LDL的Kd值为5.9μg/ml,最大结合容量为222ng/mg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