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肝炎,由于证候变化多端,病机错综复杂,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是我们认为,本病证虽然千变万化,其病因病机不外“毒”、“瘀”两字,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变之本,而毒与瘀又互为因果,因毒虽为致病之因。若毒盛则必导致瘀盛,而瘀盛必定生毒,从而加重肝脏血瘀病变,形成恶性循环致瘀毒胶结难解的局面。因此其治疗的重要法则是,重在解毒,贵在化瘀。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肝炎为黄疸中难治之症,因湿热为患,蕴结肝胆,胆汁横溢,毒热瘀于血分,使肝内脉络瘀滞,此非一般清热利湿法所能奏效,其病机关键在毒与瘀,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变之本,治当重在解毒,贵在化瘀,毒邪解则热无所附,瘀滞化则气血通,黄疸易除。贾建伟教授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例,临证时强调抓住主证、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毒瘀神络”的角度探讨“毒”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毒”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毒瘀神络”是其主要病机.其中“毒”主要包括糖毒、代谢毒和瘀毒.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不同角度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毒(高血糖)、代谢毒(代谢废物)、瘀毒(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可以较形象地揭示该病的基本病机,指导临...  相似文献   

4.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总结郑绍周教授运用瘀毒理论辨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证经验。瘀毒热结,络脉阻滞为致病之要;风邪侵袭,直中头面为发病之引;正气亏虚,五脏失养为成病之因。谨守病因病机,立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治法,祛邪不忘扶正固本,加强情志调摄。治疗上,秉持“一方治一病”理念,自拟解毒活血止痛方为核心方,随证加减,灵活用药,尤善用大剂量葛根以解诸毒、通经脉,并配合补肾益气药祛邪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发展到4期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毒3个方面,虚证突出表现为肾阳亏虚,瘀侧重于癥瘕瘀结,毒则多为湿毒内蕴、浊毒上逆。虚为病机根本,瘀、毒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总体治疗原则为“补肾、活血、排毒”,补肾活血以治本、逐瘀排毒以治标,临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7.
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辨析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认为,毒邪是肝衰竭的病因,毒邪的范围应包括外毒和内毒两方面。在我国外毒主要指病毒性肝炎,内毒是因外毒入侵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所产生的对机体有特殊而强烈损伤作用的病理产物,可能涉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毒”、细胞因子“毒”、炎性因子“毒”、内毒素“毒”、脂质过氧化“毒”等。毒为致病之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瘀、痰为病变之本,并且毒与瘀、痰又可互为因果,“毒”、“瘀”、“痰”胶结为本病基本病机病理,故相对应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解毒、化瘀、祛痰。  相似文献   

8.
非典的中医命名、分期及病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非典起因于疫毒病邪,根据其病变部位及病变性质,建议称其为“肺痹疫”。其病机特点突现一“毒”字,外邪引致湿热蕴毒,表里郁闭,再致湿热毒盛,表里俱实。且根据其在病程中外邪引发内毒,诸邪交织,杂而为患的特点,将病程分为发热期、喘憋期、恢复期3期,按期论治,在救治过程中,视随时出现的变证,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9.
重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湿热瘀毒证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的病位在肝,与心、脾、胃、肺、肾、胆、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肝为刚脏、凝血之本、五脏之贼,肝木之病不仅表现为本脏的病变,而且会影响其他脏腑、形体官窍及精神。肝癌的发病是以“疫毒郁致病”为关键,疫因先天不足之基因病变;毒或因外传之毒,或因内生痰湿蕴久之毒,肝木以条达为顺,肝木郁于内,情志抑郁,日久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结积于胁下,形成结块。疫毒融合,肝郁气滞,引发气机不畅,脉道受阻,使肝胆、脾胃、三焦、心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湿、痰、瘀”等,胶结于肝形成肿块。疫、毒、郁是原发性肝癌的核心病机,也是决定肝癌发展与转归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重大型肝炎3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谌宁生  季晓良 《中医杂志》1998,39(3):165-167
为探讨和总结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方法和经验,按温病卫气营血瘀证、解毒化瘀、凉血化瘀3法治疗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104例,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1%、76.5%、72.2%解毒组与凉血组儿差异无显著性,疗效优于辨证组。本病病机关键在于“毒、瘀”二了,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病为之本,故治疗关键应重在解毒,贵在化瘀。  相似文献   

12.
张学文教授治疗热病急症经验之一——毒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学文教授认为热病急症多为六淫化毒,毒灼气血为瘀,毒瘀交挟为外感热病急症之病机;正邪相拒、气血壅盛为邪之化火成毒之始因;邪遏阳气,阻遏气机,灼津耗血为瘀为毒;血气败坏为毒瘀交挟之结果,可见于卫气营血之不同病理阶段,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其治疗大法.方用清解汤.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中医证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历代文献资料的记载 ,结合笔者临床工作的实践及体会 ,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其临床表现形式与“虚”、“痰”、“瘀”、“毒”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分为四个方面 ,“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和结局 ;“痰”可致瘤 ,瘤也常表现为痰证 ;“瘀”可致癌 ,癌可致瘀 ;“毒”是癌之因 ,又是癌之证 ,分别说明“虚”、“痰”、“瘀”、“毒”不但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成为肿瘤的致病因素 (即病因 ) ,也是肿瘤临床发病过程中常见的证 (即证型 ) 。表明“虚”、“痰”、“瘀”、“毒”作为癌因时的致病方式及途径和它们在癌症临床中的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病机,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表现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似非单一“血瘀” 病因病机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学因毒致病特点的认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当存在因毒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对早期识别冠心病高危人群,促进中医在冠心病防治领域发挥既病防变相关干预措施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施治乙型肝炎方法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乙肝发病与疫毒致病特性一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症状相似、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因此疫毒感染应是乙肝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乙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疫毒湿热瘀郁,肝脾肾失养是其主要病理环节。根据病因病机将分其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治疗乙肝应以清化调养为大法,但尚须辨清湿、热、瘀的熟轻熟重,是脾虚还是肝肾虚,以及标与本的缓急轻重等等具体问题,灵活组方用药。具体而言有解毒逐邪、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治法。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提出消渴肾衰核心病机为毒损肾络、邪伏膜原。消渴肾衰之毒繁杂,风、热、水、湿、痰、瘀诸邪内外相引蕴结于肾,皆能积而化毒。然瘀毒者,久病多瘀,瘀久成毒,审毒治瘀,当以“解毒通络保肾,活血化瘀导邪”为大法。根据瘀毒所在部位与性质,总结为“痰瘀上犯者,当复其宣肃”“湿瘀困中者,当调其升降”“浊瘀下注者,当引而竭之”“气滞血瘀者,当行气化瘀”“瘀从寒化者,当温阳化瘀”“瘀与热合者,当清热化瘀”“气虚血瘀者,当补气活血”,故消渴肾衰之瘀毒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文章总结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衰夹瘀毒的用药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学文教学治疗热病急症经验之一—毒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文教授认为热病急症多为辩证淫化毒,毒灼气血为瘀,青瘀交挟为外感热病急症为病机;正邪相拒、气血壅盛为邪之化火成毒之始因;邪遏阳气,阻遏气机,灼津耗血为瘀为毒;血气败坏为毒瘀交挟之结果,可见于卫气营血之不同病理阶段,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其治疗大法。方用清解汤。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痛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各异,病因繁杂,但其病机正如《实用中医内科学·胃痛》篇中所言:“气血运行受阻,是各类胃痛的基本病机”。各种致病因素最终导致气血不畅,瘀阻胃络而痛。因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有盛衰之别,病机亦有因实致瘀,因虚致瘀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机经历了从阳虚寒凝、痰瘀痹阻到瘀毒互结等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出发,认为慢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冠心病、非阻塞性冠心病可统一对应中医“心脉癥瘕”,基于癥瘕的病因病机特点,同时结合慢性冠脉综合征现代证候学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虚为心脉癥瘕之本,痰为心脉癥瘕之始,瘀为心脉癥瘕之基础,毒致心脉癥瘕之变。因虚可致痰、瘀内生,痰瘀互结日久酿毒,虚、痰、瘀、毒的互结互化构成了本病的发生及演变基础。在治疗方面,则应参考治疗癥瘕的温通之法,首辨气血之虚实,后辨痰、瘀、毒之偏重深浅,从补虚扶正、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解毒稳脉四方面,结合病机特点,随证侧重用药治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肿瘤转移病机的论述,多围绕正虚邪实进行探讨。且以正虚为主。然深究其因,因病致虚者多。因虚致病者少。孙秉严按八纲、气血津液辨证,将临床各种癌证分为气滞毒结、血瘀毒结、寒瘀毒结、热瘀毒结、虚瘀毒结、实瘀毒结、痰湿闭阻毒结、津枯液燥毒结共8个证型。其中寒瘀毒结型最为多见。占肿瘤病人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