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美琳  张育君 《广东医学》1997,18(3):153-155
对9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HD)患者作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肌断层显像(ECT),55例作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monitor),结果显示CAG诊断CHD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100%,故阳性者诊断CHD无疑。ECT诊断CHD敏感性83.1%,特异性只有31.0%,故ECT阳性诊断CHD须结合临床。Holter诊断CHD敏感性只有45.2%,但特异性达79.2%,是诊断C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心电图(Dobu-ECG)与 ̄(99m)Tc-MIBI心肌显像(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69例拟诊冠心病而无心肌梗塞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显像检查。结果: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优于Dobu-ECG(91.7%对47.2%,P<0.018,5.5%对66.7%,P<0.05),特异性二者之间无差异。诊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Dobu-ECT优于Dobu-ECG。诊断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Dobu-ECT高于Dobu-ECG。在研究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Dobu-ECT对识别冠心病存在与否及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均优于Dobu-EC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心肌断层灌注显像(SPECT)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105例患者均行CAG和SPECT。结果 105例患者最终诊断:冠心病77例,非冠心病28例。77例冠心病中,有76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阳性,28例非冠心病患者14例核素心肌显像呈阴性。诊断冠心病,SPECT的敏感性为94.8%,特异笥为50%。结论 CAG与SPECT均阳性者,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活动平板(TET)、动态心电图(D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ECT)等无创伤性方法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法 对50便冠心病和50例正常人进行TET、DCG和ECT检查,同期行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TET及DCG对冠心病有相似诊断价值并明显高于ECT,ECT第三 较高,特异性较低。联合任何两项检查均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联合三项检查敏感性达89.47%,特异性100%诊断  相似文献   

5.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与核素心肌显(ECT)对冠心病(CAD)诊断的价值,本文以冠脉造影(CAG)为标准,将不包括心肌梗塞的27例临床诊断或疑诊CAD患者的2DE与ECT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种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异,ECT敏感性高于2ED,P〈0.01;2DE特异性(91.7%)高于ECT(50.0%)。  相似文献   

6.
罗耀武  唐安戊 《广东医学》1998,19(9):686-687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双盲法对189例^99mTc-甲氧异丁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99mTc-MIBI心肌SPECT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0.8%,特异性为85%,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70.2%、86.8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8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照分析,评价2-DE、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示:2-DE及ECG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0.1%和59.8%(P>0.05),特异性为94.6%和75.7%(P<0.05);冠脉狭窄<75%时敏感性分别为28.9%和36.8%(P>0.05),狭窄≥75%时则为92.8%和72.4%(P<0.05);对陈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二者均为100%。2-DE检出病变部位,范围较ECG所示更特异。更符合责任冠脉供血区。  相似文献   

8.
42例患者作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临床和CAG诊断冠心病者37例,不符合冠心病者5例。37例冠心病,CAG阳性28例,敏感性75.7%,特异性100%,故阳性者能肯定诊断。同位素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86.5%,特异性60%,故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54.1%,特异性80%,而阴性诊断价值仅为19%,故阴性者也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心电图(Dobu-ECG)与^99mTc-MIBI心肌显像(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69例拟诊冠心病而无心肌梗塞患者在行冠状动脉影时进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显像检查。结果;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恶性循环 和准确度优于Dobu-ECG(91.7%对47.2%,P〈0.01,85.5^对66.7%,P〈0.05),特异性二者之间无差异。诊断冠状动脉单坛、双支、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钙化(CAC)定量积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病人同时进行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潘生丁介入试验)及EB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以决策矩阵法评价心肌SPECT及EB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肌SPECT显像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6%;EBCT以钙化积分≥100为阳性标准,则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100%及76%。结论心肌SPECT显像和EBCT冠状动脉CAC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各具优势及局限性,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高频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对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患者的高频心电图(HFEC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经CAG证实冠状动脉狭窄者,高频切迹数明显高于无狭窄者(P<0.01)。与运动心电图(EET)及动态心电图(DCG)相比,HFE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前两者(P<0.05),但特异性较之低(P<0.05)。7例PTCA术后患者HFECG高频切迹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冠脉阻塞的支数与切迹数及其分布导联无明确关系(P>0.05)。故认为HFECG是一项简单、经济、无创、安全、重复性好的心电图检查手段,对冠心病早期发现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报道12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HFECG)的变化,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50%者,HFN12导联平均数14.16±2.56。冠脉狭窄50%-74%者HFN平均数18.64±3.63,冠脉狭窄≥75%者HFN平均数为23.21±3.25,本文HF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88.4%,78.6%和81.0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1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平行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CAG阳性者68例(68.0%),平均运动试验阳性者53例(53.0%),CAG阳性者中运动试验阳性49例(72.1%),CAG阴性者中运动试验阳性4例(12.5%)。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88.9%,认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82例潘生丁99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了解SPECT对具体病变血管检出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法:对1995年6月~1998年5月疑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后,作CAG82例进行对比分析,按照SPECT分区与CAG所显示血管的关系进行同组自身对照。结果:CAG显示冠脉病变:左前降支50支,回旋支32支,右冠脉48支。SPECT缺血分区所代表的冠脉病变:左前降支:59支,回旋支:41支,右冠脉:53支。分析显示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被检出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78%、85%、8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91%。结论:潘生丁99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具体病变血管的定位诊断也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作为进行介入治疗和判断介入治疗后心肌血运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频心电图(HFEcG)和高速扩大心电图(HsMECG)技术,对234例冠心病患者和222例正常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HFECG六导切迹数正常值范围上限为3个,频率正常值范围上限为、78.5Hz,HsMEcG的PtfV1正常值范围下限为-0.0258mm·s;冠心病组的六导切迹数为5.17±1.99个,最高频率为114.6±67.4Hz。PtfV1为-0.037±0.017mm·s,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③对冠心病的诊断,若以六导切迹数>4个为标准则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为81.9%、98.2%、91.2%,若以最高频率>80Hz为标准则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为66.3%、94.6%、82.4%,若以PtfV1<-0.026mm·8为标准则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为69.5%、95.5%、80.1%;④不同ECG检测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排序为HFECG切迹计数法>HFECG频谱分析法>HSMECG的PtfV1法>常规ECG的PtfV1法。结果提示,HFECG和HsMECG是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无创伤性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患者在CAG检查2周内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EBCT冠脉钙化扫描。采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等指标对EBCT及SPECT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单独使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61%。在选取不同冠脉钙化积分(CCS)临界值时,所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45%~93%,特异性为30%~94%,准确性为60%~84%。取10分为临界值时,两种方法采用平行联合试验所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89%;采用系列联合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90%。结论: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脏EBCT冠脉钙化积分测定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数字荧光透视检出冠状动脉钙化(CAC)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14例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行数字荧光透视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存在1支以上的管径狭窄≥50%为诊断冠心病标准。结果:114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63例,无冠心病患者51例。冠心病组CAC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p〈0.001);以数字荧光透视有无CAC判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1.4%,86.3%,78.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TEAP)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并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MET)进行对比,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方法自1993年5月~1997年10月,80例拟诊冠心病的住院病人同期行TEAP、TMET及CAG检查;以CAG为诊断标准,确诊为CHD者60例,另20例为CAG正常者。CAG均为右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JudkinS法进行。TEAP、TMET以心率达到次极限水平,二阶梯运动试验方法记录ECG。结果TEAP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1.67%、90%,并且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其与TMET的敏感性、特异性相比更可靠(P<0.01)。结论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有效、简便的诊断CHD的方法。并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初略评估。  相似文献   

19.
总结近年经临床证实的5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HHE),其中经MRI检查48例,CT33例,超声(US)22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HAG)16例。结果发现: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HAG分别为65.9%,88.9%,83.3%。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HAG与病灶的血管丰富程度有关。对HHE诊断特异性:MRI由于原理独特,并采用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及Gd-DTPA增强等技术,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和HAG分别为48.5%,31.8%和94%。  相似文献   

20.
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T)、超声心动图(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冠脉造影(CAG)阳性及40例同期CAG阴性病人,分析其TT结果及U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值,阴性预值,准确性,结果上述项目在TT和UGC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若TT结合UCG(TT.UCG)结果分析,则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值、准确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敏感性(55.00%vs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