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 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计算氧指数(PaO_2/FiO_2).结果 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 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_2/FiO_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 h达到最低点,实验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实验组的PaO_2/Fi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 min后P[_(A-a)]O_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 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 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这种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CAPG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 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指数(PaO2/FiO2).结果 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 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 h达到最低点(P<0.01);实验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实验组的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肺泡-动脉氧压力差(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 min后P[A-a]O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 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 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CABG患者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期间人工机械瓣置换手术中对老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30 min内输完),然后以1 000 U·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不使用乌司他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1 h(T2)、体外循环停止后1 h(T3)、体外循环停止后24 h(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实验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00U/kg(30min内输完),然后以1000U.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不使用乌司他丁。于CPB前(T1)、转流后60min(T2)、停机后60min(T3)、停机后360min(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分别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10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9项测验。结果两组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0.05);T2~T4时点试验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40%(8例)、试验组为15%(3例),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这可能与其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45、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0 mm、心胸比率>0.7、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肝、肾功能障碍和急症手术的患者不选。乌司他丁组:在劈胸骨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6 KIU/kg;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同时点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术前和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进行右肺中叶灌洗,采集肺灌洗液,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并在术前、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2小时和6小时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死腔率(VD/VT)。结果:①对照组肺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乌司他丁组肺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也较术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但乌司他丁组低于对照组同时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体外循环后各时点P(A-a)、DO2、VD/VT均较术前升高。P(A-a)DO2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主动脉开放后2小时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D/VT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高达峰值(P<0.05);乌司他丁组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P(A-a)DO2、VD/VT也较术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PaO2/FiO2体外循环后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均降低,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降到最低值(P<0.05);乌司他丁组PaO2/FiO2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也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可致肺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可抑制肺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弹性蛋白酶释放而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炎性反应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择期行常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于右外侧小切口方式下矫治缺损。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5万U/kg,于CPB前10 min缓慢静注0.5万U/kg,另1万U/kg加入CPB预充液中;对照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转机前(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 h(T3)及24 h(T4)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浆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对比观察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结果 T2~T4时两组IL-6水平均较T1时升高,乌司他丁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时两组CRP升高,乌司他丁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T4时乌司他丁组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a)DO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期间IL-6、CRP的过度释放,调控其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改善CPB后肺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保俊  邵峻  王东进  张杰 《山东医药》2007,47(13):37-38
将40例二尖瓣病变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经肺动脉持续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两组体外循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24h时仍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亦显著低于对照组。认为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能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围术期体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8 h、16 h、24 h、48 h和72 h记录体温(膀胱温)、评估SIRS评分、采集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组体温、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均在术后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至术后72 h仍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自手术结束即刻显著上升,至术后72小时仍未有下降趋势,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在术后8 h、16 h、24 h、72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8 h、16 h、24 h、48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SIRS评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体温、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围术期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2例。乌司他丁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乌司他丁6000 U/kg,30 min输完,然后以1000 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样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后0.5 h、术后2h、术后6h、术后18h采集患者血清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值,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NO值在术后2h、6h和18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0.01),而乌司他丁组NO值从血管吻合结束后0.5 h至术后18h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ET-1值在血管吻合后0.5h至术后18h各时点均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而乌司他丁组ET-1值在上述时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乌司他丁组ET-1值在血管吻合后0.5h至术后18h各时点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存在内皮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可降低血浆ET-1浓度,具有一定的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氢气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时吸入2%氢气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对照组),体外循环维持2 h,体外循环结束后继续观察2 h;氢气组,实验全程吸入氢气1 L/min。实验过程中在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结束时(T1)、体外循环结束后15 min(T2)、60 min(T3)及120 min(T4)记录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采集血标本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实验结束时监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肺组织湿干重比(W/D),并对肺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氢气组肺动脉压(PAP)、外周血管阻力(PVR)及氧合指数PaO2/FiO2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气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释放,减轻组织氧化损伤(MDA、MPO及W/D低于对照组组,而SOD显著高...  相似文献   

11.
鲁春贤 《山东医药》2010,50(14):106-10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浆中TNF-α、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注乌司他丁6000U/kg(30min内输完),然后以1000U/(kg·h)的速度持续静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给予乌司他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及CPB停止后1(T3)、24(T4)h抽取动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8、IL-10水平。结果T2-T4时两组血浆TNF-α、IL-8和IL-10水平与CPB前比较,P均〈0.05;T2-T4时实验组血浆TNF-α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TNF-α和IL-8释放,促进IL-10的释放,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2次/d,监测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 d动脉血气,观察患者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两组患者PaO2、SaO2治疗后3d和7d均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3d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7d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减轻重症肺炎患者肺损伤,加强肺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D组和D组各25例。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D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地塞米松10 mg,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诱导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术后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术前(T1)、术后12h(T2)、术后24h(T3)两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DD组T3、T4时MAP、HR明显低于D组(P0.05)。DD组术后12 h、24 h、48h 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D组T2、T3时P(A-a)DO2明显低于D组(P0.05),而PaO2/FiO2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明显减轻拔管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将2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乌司他丁(12000U/kg,于麻醉诱导后静注),对照组不加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30分钟、手术结束时、术后1、2天抽取桡动脉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结果 两组血清ICAM-1基础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体外循环开始30分钟两组ICAM-1水平均下降,与基础值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手术结束和术后第1天,对照组血清ICAM-1值逐渐上升并超过基础值,观察组逐渐下降至基础值;手术后第2天,对照组血清ICAM-1开始下降但仍超过基础值,观察组无变化,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认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清ICAM-1的表达,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由体外循环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前列地尔组(n=41)、乌司他丁组(n=41)和联合用药组(n=41)。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前列地尔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经静脉微泵恒速泵入前列地尔,乌司他丁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经静脉微泵恒速泵入乌司他丁,联合用药组患者同时使用前列地尔和乌司他丁。比较4组患者硫酸鱼精蛋白用药前(T1)和硫酸鱼精蛋白用药后1 h(T2)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2)、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T1时4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及CD11b/CD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前列地尔组、乌司他丁组及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及CD11b/CD18水平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及CD11b/CD18水平低于前列地尔组和乌司他丁组(P0.05)。T1时4组患者Pa O2、A-a DO2、RI、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前列地尔组、乌司他丁组、联合用药组患者Pa O2、OI高于对照组,而A-a DO2和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减轻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肺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105例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51例治疗组患者中,39例显效(78%),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T、RR、HR和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3天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6天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及其各种炎性反应指标,对炎症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改良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乌司他丁组(U)、改良超滤组(M)和乌司他丁联合改良超滤组(D)。C组为空白对照,M、D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和D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万U/kg泵入。分别在转流前5 min(T1)、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记录气道峰压(P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OI);同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同时检测血清IL-6和IL-8。结果 T3、T4、T5时点U、M、D组Cstate均高于C组,Raw明显低于C组(P均<0.05);而T4、T5时点U、M组的Cstate低于D组、Raw高于D组(P均<0.05)。T3、T4、T5时点U、M、D组的A-aDO2均明显低于C组,OI明显高于C组(P均<0.05);T4、T5时点M、U组的A-aDO2明显高于D组,OI明显低于D组(P均<0.05)。T2、T3、T4、T5时点D、U组IL-6和IL-8明显低于M、C组(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改良超滤可明显改善婴幼儿CPB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者。其机制可能与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改良超滤降低肺组织IL-6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肺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早期循环血白细胞过滤对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病人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 5 2例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病人 ,随机分成实验组 (EG)和对照组 (CG)。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并行安装PallLG - 6白细胞滤器 ,白细胞滤器开放时间在心肺复灌前 5~ 10min至CPB结束 ;对照组仅用CPB常规动脉滤器。观察围术期循环血细胞计数的改变。结果 ①实验组过滤后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与过滤前相比呈显著降低 ;②心肺复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白细胞计数分别为 (4 2 82± 1 714 )× 10 9/L和(6 880± 2 997)× 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 (2 188±1 184 )× 10 9/L和 (4 115± 2 2 4 3)× 10 9/L、单核细胞计数分别为 (0 15 9± 0 137)× 10 9/L和 (0 30 9± 0 198)× 10 9/L ,P<0 0 1,心肺复灌后上述白细胞计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升高 ;③血液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所有观察时点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早期循环血白细胞过滤的效果表现在其使用的早期 ,主要体现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计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预冲液中加入UTI1.5万U/kg,B组不加。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及心脏插管体外循环(CPB)后30min、开放升主动脉后1h、6h及术后24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共5次,用放免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两组术后TNR-α、IL-6和IL-8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两组TNF-α和IL-8水平在术后24h后基本恢复正常.而IL-6仍保持较高水平。B组TNF-α、IL-6和IL-8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1h、6h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UTI能明显降二尖瓣置换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从术前3 d 起,皮下注射rHuEPO 200 IU/kg,1次/d.2组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于术前及术后3 d测定血常规.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2 h、6 h、12 h及24 h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术前、术后血常规无显著变化.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rHuEPO预处理 (皮下注射)能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