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方法:从针灸取穴的特点、各种疗法的分析、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减肥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该病取穴灵活、方法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张浩  王强  张二伟  张杰  刘健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9):120-123,145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针灸干预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文献,总结针灸治疗的特点,分析和讨论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 Med)自建库至2018年11月收录的针灸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中英文临床试验文献。对是否随机分组、盲法设置、诊断标准、干预措施/周期、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疗效随访等信息作提取和分析。结果:44篇临床试验纳入分析;文献采用9种不同诊断标准,以CCMD-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主,采用辨证分型的报告占43. 2%;疗效评定指标主要采用PSQI和HAMD,多数报告采用多重主观测量;盲法、不良事件、疗效随访等信息不全,影响证据质量;针灸干预方法多样,形式包括整合疗法与单一疗法;穴位频次反映选穴规律,多分布在任督二脉、膀胱经、手足阴经上;针灸的量效关系密切,有待深入研究。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试验还存在诸多不足,建议采用一致的诊断标准并辨证论治,主客观疗效评定标准相结合,参照临床试验范式修正不足;探索针灸的量效关系与最佳配穴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证据质量与临床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等收集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评价结局指标。结果:共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1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与西药舒乐安定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3,1.25),Z=6.33,P0.00001]。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西药舒乐安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计量学的方法对以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及总结,以期指导临床和科研.方法:确立文献的检索策略、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获取各大中文数据库建库-2019年9月国内关于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文献发表时间、省市分布、期刊分布、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计量学分析.结果:正式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特色和优势。结论中医治疗失眠症有独特的优势,但还需要规范研究过程和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毛兵  王丹琳  吴滨 《中国针灸》2007,27(2):79-83
应用广义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检索《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3种专业针灸期刊在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发表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及相关卫生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制定统一标准,筛选文献。初筛得到针灸临床研究文献1637篇,综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信息发现,尽管针灸治疗疾病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专科疾病(327种),但目前尚无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系统培养制度,不利于学科发展及与国际接轨。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应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针灸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提供较好的针灸治疗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以"慢性湿疹,针灸"为检索词,查阅2004至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毫针刺、火针、自血疗法、梅花针、针药结合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运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查阅针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其近10年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在2012年—2021年间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结果进行梳理、总结。结果 在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中,针灸疗法多样,包括普通针刺、电针、艾灸、穴位注射、耳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及综合疗法等等,且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中,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现状,为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十年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目前临床研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论针灸治疗产后缺乳有较大优势,有可提升、规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针灸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文献数据库,对针灸临床文献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目前的针灸临床研究方法灵活多样,以病例序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结论:随机对照试验作为临床研究方法的金标准,可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但回顾性研究、病例序列研究等方法对针灸临床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应努力研究并开展关于针灸决定效应性的研究方法,即真实世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关于针灸治疗OI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RCT 18篇,涉及患者1 655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治疗OIC在有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RR=1.23,95%CI[1.16,1.30],P<0.000 0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RR=1.31,95%CI[1.18,1.46],P<0.000 01;参照《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RR=1.21,95%CI[0.91,1.61],P=0.19)、痊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RR=2.36,95%CI[1.73,3.22],P<0.000 0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RR=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计量学方法对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文献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与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常用诊断标准、常用治疗方法、常用选穴等方面的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无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法和选穴均应遵循重视局部治疗、兼顾全身的两大原则,并根据辨证分型实施个体化治疗。结论:通过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总结了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用治疗方法、常用选穴和常用的诊疗标准,以及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两大原则,为今后规范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CD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选穴规律,为优化针灸治疗CD的临床方案、提高针灸治疗CD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Clementine 12.0软件,汇总分析针灸治疗CD的诊断标准、研究类型与分组、治疗方案、选穴规律、疗效评价与结局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主要与西药、针灸、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隔药灸、毫针刺、电针是针灸治疗CD的主要方法;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间存在较强关联关系,是临床常用穴;针灸治疗C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和大脑功能是当前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主要关注的效应机制。结论:针灸治疗CD安全、有效,推荐隔药灸、毫针刺、电针为主要干预方法,气海、...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RCT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国已发表的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RCT文献的质量(截止2004年7月)。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1966—2004)CBM(1978—2004.7)和Cochrane Library2004年第2期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手工检索《中国针灸》(1981—2004.7)、《针刺研究》(1976—2004.7)、《上海针灸杂志》(1982—2004.7)、《针灸临床杂志》(1985—2004.7),纳入符合“卒中后抑郁”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2篇,符合纳入标准11篇,仅3篇文献交待了随机方法,无1篇文献提及随机化隐藏及样本估算依据。提到基线可比的有5篇,仅1篇采用单盲法。2个研究中存在失访,但均未做意向性治疗分析处理,仅1项研究随访1年。统计方法正确的5篇,错误的2篇,不能肯定的4篇。结论我国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高质量RCT数量较少,研究质量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述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文献提取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文献的发表数量、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与结果、腧穴选择与操作手法、治疗时间与疗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结果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07年以来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5年针刺治疗中风的文献研究,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治疗原则进行综述.结果:肯定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效果,并提出现阶段针灸治疗中风治则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析现代针灸临床运用针灸疗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3月与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04篇文献,包括73个腧穴,共814次。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核心腧穴组合为关元-子宫-三阴交-中极-气海-足三里;经脉以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为主;选穴部位以腹部和下肢为主。结论:本研究总结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和相关内容,为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对照试验论文,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对1979-2010年发表的合格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检索到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19篇,有19篇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12篇文献有疗效判定标准;有3篇报告随访情况;有4篇说明了随机化方法。结论: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孙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69-69,71
目的:探讨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选择针灸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为后续针灸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意见。结果:目前关于针灸临床研究资料中,基本涉及了所有针灸临床治疗的所有疾病研究,但是国内的文献资料相对比较简单,研究方案设置比较简单、重复类研究较多,且大多方案缺乏科学性和经不起更进一步的推敲,主要表现在方法学和疗效评价标准上,同时很多针灸临床研究资料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单纯的套用西医的研究方法,使资料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结论:应发展出既能被严格的现代科学研究标准所接受,又不失中医针灸临床实践精髓的研究方法,从而恰当评价针灸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便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合计1 052例便秘病例,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便秘的治愈率优于常规药物组(RR=1.92,95%可信区间1.61~2.30,Z=7.18,P<0.000 01);针灸治疗便秘的总有效率对照常规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RR=1.26,95%可信区间1.18~1.34,Z=7.26,P<0.000 01);在对腹痛、排便时间及症状总积分的比较中,发现针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痛:WMD=-0.22,95%可信区间-0.32~-0.12,Z=4.28,P<0.000 1;排便时间:WMD=-0.47,95%可信区间-0.79~-0.15,Z=2.85,P<0.004;症状总积分:WMD =-0.41,95%可信区间-0.79~-0.03,Z=2.13,P=0.03).结论:针灸治疗便秘有效,对照常规药物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便秘疗效的判定指标比较单一,且纳入文献中RCT、CCT文献数量过少,特别是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文献报道极少,因此上述结果还需要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