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蒽环类药物致心肌病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英  易著文 《中南药学》2004,2(4):250-251
1病例 [例1]肖×,男,7岁,住院号289448,因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M3型于1992年10月用DOA方案治疗:柔红霉素40 mg·次-1,第1 d、第8 d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 mg·次-1,第2 d静脉注射,阿糖胞苷100mg·次-1,第1~6 d静脉滴注,间歇数天,15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复查骨髓象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即分为两组:A组40人、B组20人,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为正常宫内13~16周妊娠.首先对怀孕13~16周要求引产且无禁忌症者收住院治疗,完善各项试验室检查,确定孕周.A组患者,每日早晨8点、晚上8点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连服3 d,服药期间密切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第4 d早晨8:00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3 h后无规律宫缩者可重复放置,直到出现规律宫缩,最大剂量为1 200 μg.B组患者,使用利凡诺100 mg,经阴道行羊膜腔内给药法,用药后密切观察宫缩及用药反应.结果 A组所有病例均于24 h内成功引产,成功率为100%,A组患者接受2次给药者9例,末次用药至分娩时间平均为5~8 h;B组引产成功17例,成功率为85%,3例患者失败后改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引产成功,平均引产时间为36~48 h.A组所有病例表现为宫缩良好,无产后大出血出现,严格观察发现5例患者极少量出血,均少于50 ml.B组患者出现少量出血,平均约100 ml.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治疗,收到了良好的引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FL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中老年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采用CAG方案包括:吡柔比星10 mg/d,第1~8天,阿糖胞苷10 mg/m2,1次/12 h,第1~14天,G-CSF 200 μg·m-2·d-1;对照组采用FLAG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 mg/m2,第1~5天,阿糖胞苷0.5~2 g/d,第1~5天,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300μg/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7d、14 d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及总缓解率.结果 治疗后7d、14 d,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与71.4%,x2=0.011,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中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的优势,可作为中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损害的拮抗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S1P低剂量(0.5 μg/10 g小鼠体质量)、中剂量(1.0 μg/10 g小鼠体质量)、高剂量(2.0 μg/10 g小鼠体质量)组;环磷酰胺染毒组.腹腔注射给药5d,于首次给药后30 d处死.分别采集睾丸样本,小鼠睾丸病理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睾丸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环磷酰胺染毒组相比:各S1P剂量组病理学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经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出平均光密度值,各实验组与染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P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损害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通过活化Bcl-2和抑制Bax,抑制下游Caspase-3的表达来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胞必佳)加顺铂对恶性肿瘤患者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于胸腔积液引流后用胞必佳600μg,顺铂40~60mg,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mL,生理氯化钠溶液40mL,胸膜腔内注射,每周1~2次,连续2~6次.对照组除不用胞必佳外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给药后每周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心功能,详细记录胸腔内给药前后的有关症状;给药后3d和2周、4周分别作B超检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46 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呕吐、胸痛、发热和白细胞减少等,对照组发生率较低,但与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胞必佳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方法较为简便、安全,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致严重神经损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新碱为抗肿瘤药,仅用于静脉注射,误行鞘内注射可致严重神经损害,并常造成死亡。1968年Schochet等人首先报道了1例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引致死亡的病例。迄今至少有20例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引起死亡的病例,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据已发表的病例报告,长春新碱鞘内注射后患者迅速发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随后出现脑病、昏迷和死亡。早期体征和症状为震颤、定向力障碍,恶心和呕吐。患者在1周后出现反应迟钝。一些患者出现上行性麻痹。死亡时间为7~83d。患者在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后,应立即作如下处理:进行脑脊液置换,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稀释的新鲜冷冻血浆灌洗,给予谷氨酸、叶酸、维生素B6等。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可能由单一用药错误或一系列用药错误所致。预防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发生的建议包括长春新碱注射器或外包装的标签应有警示语"仅用于静脉注射,鞘内注射可致死",用小输液袋代替注射器进行配制和静脉输注,长春新碱应与鞘内用药分开贮存和配发,由经专门培训和指定的肿瘤科专业人员配制和给药。  相似文献   

7.
壮骨关节丸中肝毒性药材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壮骨关节丸及所含药材对Beagle犬的肝脏毒性,寻找和确定壮骨关节丸引起肝损害的原因。方法按照故障排除法将壮骨关节丸全方拆分为最可能组(补骨脂组)、可能组(淫羊藿加独活组、乳香加没药组)、最不可能组(熟地组、续断加狗脊和鸡血藤组、骨碎补加桑寄生和木香组),与对照组和全方组进行Beagle犬的肝毒性对比研究,初步寻找出其中引起肝损害的药材组。将壮骨关节丸去掉毒性药材与全方进行肝毒性比较,对毒性药材进一步确认,每周称动物体重,从第3周开始监测血清生化指标。连续给药6个月,实验结束后取肝、脾、肾和肾上腺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对相应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初筛发现乳香加没药组0.70g/kg犬血清中ALP、TC以及肝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1只犬肝脏汇管区有轻度胆管增生和胆汁淤积,熟地组犬血清TC水平升高,补骨脂组0.35g/kg犬血清ALP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壮骨关节丸全方组3.0g/kg从药后12周开始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给药6周后ALP显著升高,3周后TC显著升高,肝、肾和肾上腺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去掉乳香和没药后的去乳香没药组2.65g/kg在6个月的实验中体重和ALP基本正常,仅13~20周高于对照组,且显著低于壮骨关节丸全方组,但TC依然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全方组有3只犬肝脏内有轻度胆汁淤积,而对照组和去乳香没药组犬的肝脏均无胆汁淤积。结论壮骨关节丸中引起胆汁淤积的主要药材是乳香和没药,补骨脂对肝功能也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属于抑制分泌的药物,通过抑制H /K -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本试验通过观察重复静脉注射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后犬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效应关系、主要靶器官、毒性反应性质、严重程度及可逆程度;找出无毒反应剂量、毒性反应剂量;进一步了解毒性反应产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应时间,以及蓄积毒性、迟发毒性等。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和主要观察指标等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取健康Beagle犬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Veh)、低[L,2mg/(kg.d)]、中[M,9mg/(kg.d)]、高[H,40mg/(kg.d)]4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周给药7d,连续给药1个月(5周)。停药后留取1/3动物继续观察2周。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检查。结果Veh和L、M组动物未见明显异常,H组动物给药时即普遍流涎、自主活动降低甚至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腹卧或蹲位,头部节律性震颤,偶尔出现呕吐,药后1h动物状态可恢复正常。与Veh组比较,各剂量组动物眼科检查、体温、心电图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及体重均未见明显异常。给药结束血液学检查可见M组MCV、H组RBC、Hb和MCV降低,与Ve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与Veh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M组3/4只、H组4/4只犬甲状腺滤泡内胶质减少或吸收空泡形成,部分滤泡腔内含有细胞碎屑;滤泡上皮增生,由扁平变为立方状或高柱状,部分有乳头形成,恢复期以上病变可恢复。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Beagle犬长毒研究2mg/(kg.d)为无毒反应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6倍,9~40mg/(kg.d)给药可引起犬甲状腺损伤,此病变是可逆的,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一般毒性观察可见其对犬神经系统产生一过性影响,建议临床注意神经系统的症状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2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还原型谷胱甘肽、新鲜血浆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75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组4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甘利欣150mg.d-1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mL.d-1静滴,支链氨基酸250mL.d-1静滴;用药时间除支链氨基酸为15~30d外,其它药物以30~60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HGF(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0~160mg.d-1静滴,15~45d;还原型谷胱甘肽(重庆药友制药厂生产)0.6~1.2g.d-1静滴,28~56d;新鲜血浆200mL静滴,初每日1次,病情缓解后每2~4d1次,15~45d;2组病例中,有感染者加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酌用止血药,有肝昏迷者用精氨酸10g.d-1静滴,临床判断有脑水肿者,用200g.L-1甘露醇250mL每8h快速静滴,不再用其它治疗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对照组总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36.3%。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新鲜血浆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不同剂量或不同给药方式对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24例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分别接受泮托拉唑静脉点滴40mg,qd;80mg,qd;40mg,q12h.于用药后d2连续24h监测患者胃内pH值.结果3组起效时间均较快,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0mg,qd组24h胃内pH值>3的总时间、pH>4的总时间、pH>6的总时间及平均pH值均高于其他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40mg q12h与40mg q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泮托拉唑80mg,qd用药能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胃内pH值,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尤其是合并出血时治疗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