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性瘫痪儿786例高危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追溯出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家庭、母体、新生儿因素调查。认为多项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脑性瘫痪有明显偏相关。围生期的各种高危因素往往是脑性瘫痪的重要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多个重叠,也是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瘫高危因素与出生胎龄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脑瘫患儿的出生胎龄、高危因素与临床特征。结果宫内窘迫、先兆流产史、母孕期非感染性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溶血与患儿出生胎龄无明显相关(P>0.05);脑发育畸形、母孕期感染性疾病、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与患儿出生胎龄负相关(P<0.05)。早产儿及足月儿痉挛型双瘫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生胎龄越小,合并脑发育畸形、母孕期感染性疾病、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时,其脑性瘫痪患病率越高;早产儿患痉挛型双瘫比例大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的围产期高危因素:139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戬平  王帆  刘艳  黄绍平  邓艾林  刘慧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90-8291,8307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方法:对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并发癫痫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以痉挛型(66.2%)最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18.0%)和共济失调型(5.8%)。111例脑性瘫痪患儿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77.5%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围生期高危因素。64.8%的脑性瘫痪在6月龄前确诊,22.3%的在3月龄前确诊。84.7%的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0.5%)、脑积水(21.0%)、脑萎缩(15.2%)等。35.7%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息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4.4%,并且以典型痫样波出现的比例较高(54.2%);未合并者以背景慢活动为主(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l,P&;lt;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多数脑性瘫痪可以在6m龄前确诊。脑性瘫痪患儿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较高,对脑性瘫痪及癫痫的病因及预后可能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追溯出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家庭、母体、新生儿因素调查。认为多项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脑性瘫痪有明显偏相关。围生期的各种高危因素往往是脑性瘫痪的重要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多个重叠,也是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方法:对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并发癫痫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以痉挛型(66.2%)最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18.0%)和共济失调型(5.8%)。111例脑性瘫痪患儿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77.5%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围生期高危因素。64.8%的脑性瘫痪在6月龄前确诊,22.3%的在3月龄前确诊。84.7%的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0.5%)、脑积水(21.0%)、脑萎缩(15.2%)等。35.7%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4.4%,并且以典型痫样波出现的比例较高(54.2%);未合并者以背景慢活动为主(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1,P<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  相似文献   

6.
152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分类及脑电图与脑瘫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为152例脑瘫患儿做脑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152例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为40.13%;脑瘫分型中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为8.33%,痉挛型偏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为71.43%。结论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其脑损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2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院内感染患儿的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免疫球蛋白和住院时间等因素,分析感染原因。结果532例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11.4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6.89%),易感月份为3、4和11月份,发生感染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室内通风不畅、季节更换等可能是导致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瘫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00例脑瘫患儿及200例对照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医院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早产、新生儿窒息、ABO溶血、低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核黄疸等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医院级别、父亲文化程度、早产、新生儿窒息、ABO溶血、低体重、HIE为小儿脑瘫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脑瘫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生在产期、围产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虽然近年来产科和新生儿保健的水平不断提高,但脑瘫的发生率并无明显下降,因此对于其病因的研究更显重要。作仅从各型脑瘫患儿的出生史回顾性分析其与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营养状况与脑瘫型别,瘫痪类型,脑瘫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采用测量患儿体重,皮肤皱折的方法,为625例脑瘫患儿做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率为7.52%,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重度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结论: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与耗能过多,吞咽困难,食欲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46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院内感染患儿的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年龄、住院时间、喂养方式等影响因素,分析感染原因。结果1646例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556例,感染率33.7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0.97%),感染对象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生感染的患儿在连续康复治疗过程中多数再次发生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抵抗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月份为每年的3月、4月和11月、12月。结论抵抗力低下、年龄小、住院时间长、季节变化、陪护家长多及室内通风不畅等是本组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对我院2005-06/2008-06脑瘫患儿167例脑电图改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8例,女69例,年龄4月龄~7岁,平均2.3岁。痉挛型99例(59.3%),肌张力低下型14例(8.4%),不随意运动型12例(7.2%),共济失调型5例(3.0%),混合型37例(22.2%)。痉挛型分类:双瘫59例(59.6%),偏瘫32例(32.3%),四肢瘫8例(8.1%)。脑瘫的诊断及分型根据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标准[1]。1.2方法应用T JS全数字视频脑电工作站(北京北冷通用电气公司),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仪器由专人操作,清醒状态检测44例(26.3%),睡眠状态检测123例(73.7%)。2结果167例脑瘫患儿124例脑电图异常,占74.3%,其中局部棘尖波棘(尖)慢综合波57例(34.1%)、广泛棘(尖)波棘(尖)慢综合波3例(1.8%)、背景节律慢化32例(19.2%)、阵发性慢波活动26例(15.6%)、高度失律5例(3.0%)、左右不对称1例(0.6%)。脑电图与脑瘫类型的关系显示:痉挛型脑电图异常74例(74.7%),肌张力低下型11例(78.6%),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住院脑瘫患儿及高危儿家庭复原力的现状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弹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的功能分量表,调查128例住院脑瘫患儿及高危儿的照顾者的家庭复原力、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家庭功能。结果:住院脑瘫患儿及高危儿家庭复原力的各维度得分中等偏上,在患儿的治疗时间、脑损伤严重程度、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形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家庭复原力与问题解决技能、精神支持、乐观坚韧、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弹性、积极应对、简易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总的家庭功能呈负相关(P0.01)。影响家庭复原力的因素为问题解决技能(β=0.294,P0.01)、积极应对(β=0.237,P0.01)、总的家庭功能(β=-0.178,P=0.030)。结论:住院脑瘫患儿及高危儿家庭复原力水平较好,提高家庭功能及照顾者的问题解决技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其家庭复原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脑瘫患儿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22例患儿采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 患儿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59.32%,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儿单项行为因子检出率从高到低前3位排列均以内向性行为问题为主;患儿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情绪反应、住院时间长短、教养方式、患儿年龄及参与社会活动情况.结论 脑瘫患儿行为问题突出,护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伴发视觉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06年至2009年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住院的163例脑瘫患儿,详细采集其围生期高危因素,同时进行屈光、视敏度、眼位、眼运动和眼底等检查,评定其视觉发育状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版软件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结果163例脑瘫患儿中,眼科检查结果异常61 例,异常率37.4%。其中39例患儿(23.9%)存在屈光参差,包括远视、近视和/或散光;50例患儿存在斜视(30.7%);眼球运动异常26例(16.0%),包括眼球震颤、固视困难和不自主眼球运动等;眼底异常13例(8.0%);37例患儿能配合视敏度检查,视敏度低下者19例(51.4%)。头颅磁共振结果显示以枕叶皮质受损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伴发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最高。早产、低出生体重为高危因素。 结论视觉障碍是脑瘫患儿的常见合并症,应早期进行眼科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管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脑瘫患儿由于缺乏自主动作 ,加上不正确姿势及动作影响 ,极易造成肌肉挛缩和关节变形。引导式教育创始人彼图教授指出 :“任何时间都是孩子学习的时间 ,任何活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所以 ,给予脑瘫患儿正确的日常生活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规范的日常生活管理可有效预防肌肉挛缩及关节变形的发生 ,同时有利于患儿性格、情感和智力的发育。1日常生活活动 (activitiesofdailyliving ,ADL)ADL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身体动作群 ,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 。日常生活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临床实践的总结,探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原则。方法 根据年龄、脑瘫类型、障碍程度和智力水平,为67例住院脑瘫患儿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训练3个月后,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脑瘫患儿训练计划的制定需以其年龄、脑瘫类型、障碍程度和智力等情况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疆贫困山区脑瘫患儿的全血细胞分析的结果和高危人群.方法 选取101例脑瘫患儿和101例健康儿童,用日本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样本,采用统计学的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汉族的患儿的发病率分别是45.54%,39.6%,3.96%,1.98%,8.91%.WBC(t=1.56),RBC(t=0.847),HCT(t =0.888),MCHC(t=1.9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t=3.99),MCV(t=3.91),MCH(t=3.88),PLT(t=8.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贫困山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是小儿脑瘫的高发人群,且患儿的PLT升高,Hb,MCV,MCH降低.对高危人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方法】以医院就诊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高危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有可能对脑性瘫痪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性瘫痪的分型以痉挛型脑性瘫痪最多,为76.04%;87.5%的病例有合并损伤,其中以脑性瘫痪合并智力低下的损害最多,为47.92%,有20.83%的病例有三重损害,8.33%的病例有四重损害;多因素分析示早产、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双胎妊娠与脑性瘫痪的发生有关联。【结论】多种因素可引起脑性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