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于田县儿童家长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宣传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于田县儿童家长的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知晓率为50.00%,主要获取途径是通过电视和广播(分别为89%和66%);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乡(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乡(镇)=13.10,χ2职业=25.57,χ2文化=25.28,P<0.05);农民及工人群体对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结论在开展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宣传时,应设计适合各个层次的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材料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脊髓灰质炎的抗体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控制和消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成功率监测要求,对辖区内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麻疹、脊髓灰质炎和风疹血清lgG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脊髓灰质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92.86%、91.52%、95.09%;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较低,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较高,三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6,P<0.01)。结论兰州市红古区麻疹、风疹同步控制较为可行且效果显著,有待提高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成绩,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头屯河区于2006年3月1~4日、4月1~4日在本区范围内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开展了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强化免疫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1993年以来新疆和硕县已连续开展14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至今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性病例.为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输入和传播,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的部署,2007年和硕县继续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脊髓灰质炎病毒(下称“病毒”)侵入机体到发展成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受病毒的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的制约。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  相似文献   

6.
脊髓灰质炎后进行性肌萎缩(PPMA)是指急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APP)痊愈后数年,某些病人发生新的肌无力和萎缩。作者研究了32例脊髓灰质炎后(PP)的肌肉形态学特征,试图确立新近无力肌肉的诊断标准,并提供认识多年后残存运动神经元再支配的程度及维持运动单位增大的能力。病人和方法 32例肌活检中27例为 PPMA,平均年龄49.1岁,儿童期均有 APP 病史。PPMA 的诊断标准是:脊髓灰质炎后运动功能部分恢复并稳定或痊愈15年以上;至少在一个肢体残留有肌萎缩、无力和腱反射消失,但感觉正常;出现其它与神经科及内科疾病无关的新症状,如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和肌疲劳。5例无症状 PP 患者平均年龄44.1岁。标本切片  相似文献   

7.
新疆《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规程》地方标准规定了鉴定对象、鉴定来源、鉴定方法、96孔板的合理使用及布局简介、曲线阴性与阳性的判定、最终结果表述规则与判定规则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区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实验全过程。本文对该地方标准的制定背景以及主要内容要点进行了解读,便于全区各实验室运用此标准开展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相关实验,规范实验流程,统一最终结果表述和结果判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精河县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2006年3~4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2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凡2002年1月1日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一律进行2轮普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儿童13 355人,其中外来儿童占总服药儿童的20.40%,零剂次儿童占总服药儿童的6.7%。强化免疫结束后现场随机抽查儿童180人,上卡率98.33%,普服率98.89%。结论本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不足,应长期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普服工作。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是美州脊髓灰质炎流行的最后一批城市之一。1991年鉴定出三例病例后,为了检测在高危区继续寂静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作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调查,即对健康儿童进行粪便检测和对社区污物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的病情轻重悬殊,尤其是热度的高低、瘫痪的有无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部位和范围大小,为最不一致,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在诊断脊髓灰质炎对,要密切抓本病的病程规律及其临床特点(如双相热、多汗、头痛、感觉过敏、烦  相似文献   

11.
特殊类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与脑脊液分析聊城地区人民医院(252000)聊城地区卫生学校侯秀荣李伊玲陆俊仪程风英林景珠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人体免疫机能差别较大,故感染后可出现瘫痪型、无瘫痪型及亚临床型;瘫痪型根据发...  相似文献   

12.
肠道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包括大约71个血清型,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3个型,柯萨奇病毒A组24个型,B组6个型,埃可病毒34个型,其他肠道病毒4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病变则范围甚广。本文拟将近年来国外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外的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8000万人患病,170万人死亡.脊髓灰质炎疫情继续扩大,阻碍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非洲埃博拉疫情被扑灭.登革热疫情较上一年明显缓解.年底欧洲和亚洲暴发H5N8禽间禽流感疫情.本文对2020年重要传染病疫情事件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疆阿合奇县0~14岁儿童五轮、15~39岁人群四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情应急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应急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方案》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应急强化免疫接种快速评估,AFP主动监测和相关病例主动搜索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免疫调查每个乡抽查60名儿童,县城30名,全县每轮次90人,五轮次共计抽查儿童450人,全程接种率85.78%,建卡率为94.00%;0~14岁儿童五轮接种总人数53 959人次,15~39岁人群四轮强化免疫总接种成人58 642人次;通过国家、自治区、自治州专家快速评估儿童接种率为99.78%,成人接种率99.72%;AFP通过查看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日常监测、主动搜索未发现AFP病例及漏报。结论通过儿童五轮次、成人四轮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阿合奇县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严防脊髓灰质炎传入阿合奇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型内鉴定,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WHO发放的PV株和实验室分离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TD)和疫苗衍生PV株(VDPV)筛选。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大部分相符,但有2株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类似株(SL)PV2-SL被错判为非疫苗类似株(NSL),假阳性率为3.03%;1株Ⅲ型SL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1.92%。结论在新疆脊髓灰质炎实验室rRT-PCR可以应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规监测及型内鉴定。  相似文献   

16.
脊髓灰质炎脑干型系指以延髓、桥脑、中脑颅神经运动核病变为主者,占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10%左右。脑干型病变严重,病死率高,成人比儿童多见。颅神经麻痹是脑干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全球传染病重要疫情事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肆虐全球,导致2.8亿人患病,520万人死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野生1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大幅减少,缩短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登革热疫情较上一年明显缓解,非洲埃博拉疫情仍有反复.一些不发达地区仍然遭受伤寒和霍乱的大规模侵害.本文对2021年重要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回顾.同时参考WHO在202...  相似文献   

18.
马沛然  张林 《山东医药》1992,33(7):50-51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自其广泛开展以来,虽然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减少,有的甚至消灭,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疫苗使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向作一浅述。一、广泛使用疫苗的问题和改进1.脊髓灰质炎疫苗:该疫苗在我国的接种率已超过80%。目前使用的有三种:①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即Salk型):此为无活力疫苗,其价格昂贵,须由专业人员注射。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即Sabin型):此为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识别甘肃省平凉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高风险地区及其风险因素,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甘肃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评估方案》进行评估,综合人群免疫状况、AFP病例监测和输入风险三项一级评估指标,评判出风险高、中、低县(区)。结果2011—2013年平凉市各县(区)OPV3常规免疫平均估算接种率灵台县最高(109.52%),崇信县最低(100.05%),崇信、泾川两县主要因AFP监测灵敏性不高及存在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评估赋值较高而判为高风险地区;灵台、庄浪和华亭三县分别因存在AFP监测灵敏性不高、DTP1变化趋势评估大于15.00%和存在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等主要危险因素而判为中风险地区。结论平凉市OPV免疫接种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持续多年无高危AFP病例,但其部分县(区)OPV常规免疫接种存在"两高一低"现象、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以及野病毒输入风险不容低估,一旦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介入,可能存在传播风险;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接种仍是维持该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对新疆防治肉毒中毒、霍乱、戊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流行进行了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