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后急性反应期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33%硫酸镁组(1组)、50%硫酸镁组(2组)和湿润烧伤膏组(3组)。对比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后不同护理方法下三组患者治疗区局部水肿、水泡、皮肤颜色改变等急性反应的发生率、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2组除舒适度优于1组外,其它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3组治疗区水肿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1、2组,舒适度明显优于1、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擦是聚焦超声治疗后局部护理较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时、治疗后症状、体征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时13例患者无不适、无痛,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基本缓解甚至可以完全消失,外阴形态、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治疗后局部皮肤完整、无疤痕,表皮及真皮层结构趋于正常。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4月在我科应用超声聚焦治疗15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周密护理配合,全部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超声聚焦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周密的护理措施是取得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循环水温度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治疗负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最佳的循环水温度设置。方法将21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1、2、3三组,即循环水温度30℃组、12℃组、3℃组。对比观察、分析不同循环水温度下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治疗区局部水肿、水泡、皮肤颜色改变等负反应的发生率、程度、持续时间。结果3组的水肿、水泡程度低于1组(t=2.500,P=0.007;t=2.292,P=0.011),舒适度2组和3组优于1组(t=1.991,P=0.024;t=2.732,P=0.003),水肿消退和水泡消失时间3组短于1组(t=2.682,P=0.004;t=2.306,P=0.012),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降低循环水温度,对减轻聚焦超声治疗后负反应具有一定的作用,采用3℃水温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外阴白色病变的超声聚焦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妇科外阴皮肤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海极星CZF-2型超声聚焦妇科治疗仪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13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病理学变化,评价超声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后根据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有效率达95.5%,不同病理学类型疗效间比较χ2=2.21,P>0.05无显著性差异。经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和后遗症发生,可多次反复治疗而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结论外阴白色病变经超声聚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总结31例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配合.认为治疗前重视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及用物准备;治疗后给予冰敷护理、外阴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31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7.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雪阳  邹焰  庞雯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52-2053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术后外阴急性期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后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病人外阴水肿、青紫、水泡等急性期变化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区水肿、青紫及水泡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后外阴局部急性期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及随访计划.3个月后超声治疗组治愈率42.9%,有效率96.4%;药物治疗组治愈率12.0%,有效率8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治疗组显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于药物治疗组,且人时复发率为14.3%,低于药物治疗组(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白色病变的疗效较药物治疗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76例临床诊断为外阴白色病变且病理检查均符合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治疗组40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按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区分).结果 40例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治愈12例(30.0%),显效 16例(40.0%),好转10例(2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6个月后第2次超声治疗后症状缓解,外阴色素沉着.36例药物治疗组中,治愈0例 ,显效9例(25.0%),好转10例(25.0%),无效18例(50%),总有效率3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聚焦超声治疗组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无创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组和液氮冷冻组。观察对比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聚焦超声组总有效率为92.5%,液氮冷冻组总有效率为5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施行聚焦超声治疗,予以治疗前心理支持、皮肤准备、治疗后外阴冰敷护理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后外阴症状、身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评定护理在该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术后6个月评估,150例患者临床治愈70例(46.7%),有效74例(49.3%),总有效率96.0%,无效6例(4.0%),外阴局部水疱12例(8.0%),无感染者。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过程中,临床护理相当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该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宫颈炎及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析聚焦超声技术治疗妇科病变的意义。方法 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对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22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愈率。对确诊的外阴白色病变6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宫颈糜烂面积为轻、中、重度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91.7%和83.3%;6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为100%。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在妇科病变治疗中具备优势,尤其对于难治性外阴白色病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5-07/2007-07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9例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外阴白色病变患者49例。年龄25~55岁。病变部位位于大小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和后联合,外阴活检为外阴皮肤慢性炎症改变,3个月内均未进行其他物理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单纯聚焦超声组(A组)64例和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加光疗组(B组)64例。A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B组在聚焦超声治疗基础上给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B组治愈率高于A组(P<0.05),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聚焦超声。  相似文献   

15.
寇桂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299-2300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收治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32例),传统药物治疗组(丙酸睾丸酮加鱼肝油混合制剂30例),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超声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明显,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个新的安全、无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对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30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治疗后6个月、1年、2年随访,评价其疗效.对复发患者情绪方面、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询问调查,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共随访到300例患者,聚焦超声治疗后6个月、1年、2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1.3%、74.7%、71.3%.对于30例复发患者,嘱患者避免影响预后因素后再次给予聚焦超声治疗,疗效佳.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方面聚焦超声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手段.饮食习惯、情绪等是影响该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姜玲  王正希  李劼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72-73,76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收治的白色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30例),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超声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66.7% VS 16.7%,93% VS 50%,均P<0.01);超声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7.14% VS 66.79%,P<0.05).[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明显,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陆红梅  谈敏珏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68-970
总结47例外阴白色病变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患者准备;治疗中协助医生操作,重视病情观察,使治疗顺利进行;治疗后,加强皮肤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重视出院指导。47例患者治疗均顺利进行,治疗后48h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廉嘧啶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病理变化,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聚焦超声治疗后,48例患者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区皮肤无瘢痕,弹性正常,皮肤色素逐渐恢复,病变区域逐渐缩小。6个月随访,48例瘙痒症状消失,皮肤色素弹性正常,达治愈标准,占96%。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超声聚焦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白色病变是因女性外阴皮肤营养障碍而导致的组织变性和色素改变的1组慢性疾病,以外阴奇痒、灼痛,病变区域皮肤色素减退或变白,皮肤粗糙、皲裂及溃疡等皮肤变化为特征,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了,临床常以药物外涂、微波照射和激光照射等方法治疗,疗效欠佳且易复发,是妇产科疾病的难治之症。本科近年来采用超声聚焦刀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