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潜在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分析发现自尊和积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15~0.42,P0.05);自尊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r=0.48,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30,P0.001);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27,P0.001),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23,P0.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消极应对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8,P0.05)。结论自尊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初中183名农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8,-0.386,-0.286,-0.372;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解释等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5,0.169;P0.05),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与否认因子等指向情绪的应对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186,-0.210,-0.323;P0.05);3人际关系因子、忍耐因子、问题解决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R~2=0.167,0.047,0.054,0.040,0.064,0.025,0.014)。结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指向问题的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与慢性疾病、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应对方式问卷对55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有无慢性疾病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2.295,P0.05);2有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各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398,0.502,-0.630,-1.554,-0.178,-0.828;P0.05),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9.330,4.396,5.333;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7.547,2.930,4.611,5.329,8.562;P0.05);3慢性疾病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097,P0.05),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422,0.257;P0.01),与自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16,P0.01);4慢性疾病、解决问题、自责、求助能预测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结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等应对方式的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唐山地震截瘫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GWB)与应对方式问卷对111名唐山地震截瘫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唐山地震截瘫患者(t=0.086,P0.05)、不同婚姻状况(F=1.670,P0.05)的截瘫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的截瘫患者在解决问题(t=2.144,P0.05)、退避(t=2.061,P0.05)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截瘫患者在幻想(F=2.851,P0.05)、合理化(F=4.284,P0.01)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截瘫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解决问题(r=-0.209,P0.05)、自责(r=-0.428,P0.01)、退避(r=-0.428,P0.01)和合理化(r=-0.265,P0.01)相关,自责、退避、解决问题能预测主观幸福感25.9%的变异量。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主观幸福感较差,难以控制行为和情绪,对健康情况有更多的担心,培养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各因素在老年女性内外向人格和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28名老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外向人格与应对方式各因素均呈显著正相关。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r=0.372,0.243;P0.01);与自责呈显著负相关(r=-0.247;P0.01);与其他因素相关不明显。解决问题、自责和求助因子在内外向与总体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责和求助因子在内外向与总体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内外向人格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老年女性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尊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青海和宁夏两省2所高校20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①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t=1.98,P0.05)和消极应对(t=2.47,P0.01)存在显著性别差异;②自尊(r=0.346,P0.005)、积极应对(r=0.361,P0.005)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8,P0.01);③应对方式在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还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自尊与消防官兵总体幸福感的现状和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河北某地区11个消防中队144名消防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消防官兵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且两种应对方式均要高于其他部队军人得分,自尊水平低于其他陆军士兵得分;来源地在消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t=2.807,P0.05),年龄仅在积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F=3.572,P0.05);积极应对和自尊与总体幸福感均为显著正相关(r=0.538,0.974;Ps0.01),自尊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1);积极应对和自尊对总体幸福感产生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自尊在积极应对和总体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9.97%。结论:积极应对不仅能直接影响消防官兵的总体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消防官兵的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102所小学的307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职称小学教师在精力、忧郁或愉快、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弛与紧张4个维度差异显著(F=3.297,P0.05;F=4.101,P0.01;F=2.702,P0.05;F=5.208,P0.01);不同级别学校的教师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差异显著(F=3.093,P0.05);2男教师更多采用自责、退避的应对方式(t=2.283,P0.05;t=2.523,P0.05),女教师更多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t=2.272,P0.05);不同任教年限教师在解决问题维度差异显著(F=3.058,P0.05);中年教师较青年教师更多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F=40.013,P0.05);3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相关,自责、幻想和求助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29.8%的变异量。结论应对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必要对灾后教师的应对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尊问卷(SES),应对方式问卷(CSS)和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SLS),对大学城不同学校19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成正相关(r=0.38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368,P<0.01)、求助(r=0.261,P<0.01)成正相关,与退避(r=-0.146,P<0.01)成负相关;②大学生自尊(t=5.11,P<0.001)、解决问题(t=2.96,P<0.01)和自责(t=2.30,P<0.05)能预测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和解决问题起正向预测作用,而自责起负向预测作用;③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t=3.02,P<0.05)和求助(t=2.16,P<0.05)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即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随机调查210名硕士研究生。结果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t=-2.889,P0.05)、婚恋状况(t=0.83,P0.05)、年级(F=6.898,P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P0.01)都呈显著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β=1.934,P0.01)和自尊(β=0.895,P0.01)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受个体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各维度影响,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等对954名大学新生进行小团体测验。结果①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是否为师范类专业、家庭收入高低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②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尊是预测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尊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②大学生较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③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求助、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问题解决维度的相关达到极显著。结论大学生自尊的高低对应对方式的采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查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的现状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42名农村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农村高中生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7.76),总体情感指数存在年级差异(t=2.13,P<0.05),高二得分高于高一,生活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t=2.04,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②农村高中生同伴关系存在严重困扰的有13人(3.81%),存在较严重困扰有42人(12.28%),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有117人(51.75%),与异性交往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3.09,P<0.05),男生困扰多于女生;③农村高中生的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P<0.01)。结论农村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同伴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特点及社会支持、主观压力和人口学等特征对师范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为人口资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辽宁师范大学学生进行测量,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师范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较多采用的应对方式为有计划地直接行动(-x=2.8061)、较少采用的应对方式为否认性心理解脱(-x=1.9722);②师范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否认性心理解脱"(t=2.163,P〈0.05),"抑制无关活动"(t=2.254,P〈0.05)和"接受现状"(t=2.320,P〈0.05)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③性别和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P〈0.05),年级与主观压力间相关显著(P〈0.05)。结论师范大学生应对压力的方式总体上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和年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促进农村初二学生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某农村初中108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t=2.435,P0.05);而农村初二学生自尊水平不存在独生子女差异;社会支持也不存在性别和独生子女差异;②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r=0.230,P0.05);自尊也受到客观支持的影响(r=0.207,P0.05);自尊受到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影响较小。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自尊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特别是客观支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应对方式对焦虑状态的影响,为高考前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重点高中随机抽取的170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高三学生状态焦虑得分及各种应对方式得分进行t检验.然后对不同性别高三学生焦虑状态和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三女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EES)、归因方式量表(AS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00名在读高职高专学生施测。结果 1所测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整体水平偏高,其中女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2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各因子不同程度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3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事件内归因、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整体偏高,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