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和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子女性别上存在差异,女生在母亲关爱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母亲控制和父亲控制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②母亲关爱、父亲关爱和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与子女的自我同一性获得有显著正相关,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控制、母亲控制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的关爱、鼓励自主有利于子女同一性获得。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自尊在性别、独生与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在学生性别、独生与否上有显著差异;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高分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高于低分组,而父母拒绝否认高分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分组;大学生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河北省 8所不同类型高校的 4 75 1名 (男 2 4 18名 ,女 2 333名 )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以及父亲的过度干涉对大学生自尊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而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大学生自尊有消极的影响 ;(2 )异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独生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更重要 ,而对于非独生大学生 ,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同样重要。结论 :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 ,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尊的影响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对481名大学生施测。结果: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通过性别、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攻击行为的发生。结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以及性别具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R osenberg自尊量表(SE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 BU)、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问卷(CTQ-SF)对5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①除过分干涉外,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r=0.25,-0.12,-0.13,-0.15;r=0.29,-0.13,-0.17);②大学生自尊与童年期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呈显著负相关(r=-0.14,-0.21,-0.13);③除父亲的过分干涉外,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相关(r=-0.43,0.36,0.26,0.10;r=-0.43,0.36,0.18,0.3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均会影响大学生自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自尊量表(SES)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人格中的内外向维度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②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③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对自尊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路径系数为0.13),父亲教养方式对人格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34,P<0.01),人格对自尊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62,P<0.001)。而母亲教养方式对自尊的直接效应和对人格的直接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人格在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亲教养方式能够通过影响人格的塑造而促进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修订版、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关系问卷(RQ),随机抽取湖南两所综合性大学的3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不存在城乡差异;②自我同一性的获得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③自我同一性的早闭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④自我同一性延缓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⑤自我同一性扩散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⑥安全型依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维度得分平均数高于忽视型、沉迷型和恐惧型依恋大学生;⑦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回避和父亲鼓励自主能更好地预测总体获得;父亲控制和依恋焦虑能更好地预测总体早闭;依恋焦虑和父亲控制能更好地预测总体延缓;父亲控制、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能更好地预测总体扩散。结论:父亲鼓励自主、安全型依恋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父亲控制、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以及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是(100.39±21.37);②男生的自我和谐总分(t=2.171,P=0.007)和自我刻板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557,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冒险性间的中介作用,为父母增强大学生冒险性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决策风险偏好问卷、自尊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天津市、沧州市、廊坊市3所高校3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亲无职业的大学生自尊心要显著低于父亲有职业的大学生(F=2.376,P0.01);自主选择对冒险性的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225,t=4.394,P=0.000);父母自主支持和自尊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108,ΔR2=0.056;P0.05)。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教养方式对冒险性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提升父母的教养水平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冒险性,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调查表(SEI)和抑郁状态问卷(D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面市随机抽取的477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独生子女有较高的自杀意念检出率.自杀意念检出丰与自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现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呈现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情感温暖理解比其它因子更能预测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结论 低自尊、更多体验到不良教养方式的高职大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自尊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特征。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随机抽取广州医学院330名学生作为被试,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88.6%的医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②医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存在显著差异(χ2=960.838,P<0.001);③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成就型(R2=0.035,P=0.05)和早闭型(R2=0.050,P<0.01)有影响,但影响不大;④男女生在人际获得上存在显著差异(t=22.779,P<0.05);⑤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在意识早闭上存在显著差异(F=4.876,5.060;P=0.01)。结论大多数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处于延缓状态,比普通大学生成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EM BU)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与大学生社会支持三维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并对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有预测作用;②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社会支持有一定影响,在主观支持方面有显著相关(P0.05);③大三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分数相对较高。结论①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②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大学生获得主观支持分越低;③女生社会支持三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关系,为高职院校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运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特制应对方式》问卷对深圳高职院校的5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受到父亲"惩罚、严厉"(t=3.959,P0.01)和"拒绝、否认"(t=2.213,P0.05)影响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受到父亲"过分干涉"(F=3.414,P0.05)和母亲"拒绝、否认"(F=4.726,P0.01)影响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积极作用,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有消极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应对方式影响显著,母亲教养方式对学生影响尤为突出,父亲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成就动机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3个维度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相关。②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3个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③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大部分维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④大学生人格特征,尤其是神经质、内外向两个维度是预测其成就动机的关键变量,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以及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度保护是预测个体人格特征的关键变量。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人格特征有显著影响,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成就动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方法对被试进行社交焦虑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的测量。结果样本的平均焦虑水平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男生和女生无显著差异(t=41.2±8.51/38.9±8.59;P0.05)。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t=-0.566,P0.01/t=-0.31,P0.01),父亲的拒绝、否认与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t=0.190;P0.05/t=0.372;P0.01)。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所差异且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职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能力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运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量表,气质类型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386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女生在情感支持得分高于男生(t=-2.022,P=0.040),而在主动交往上的得分均低于男生(t=2.089,P=0.040);城市高职生的主动交往和自我表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方法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 aM innen av B ard-ndosnauppforstran,EM BU)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不同民族的新生中,藏族学生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上分值高于汉族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t=2.72,2.350;P0.05);②在不同性别的新生中,男生在父母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上分值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t=2.540,2.716,3.549,2.326;P0.05)等。结论西藏自治区大一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特殊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黄石市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2,P0.01),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0,P0.05);2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亲严厉惩罚(r=-0.143,P0.01)、过度干涉(r=-0.150,P0.01)、拒绝否认(r=-0.179,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严厉惩罚(r=-0.132,P0.05)、过度干涉(r=-0.164,P0.01)、拒绝否认(r=-0.183,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显著。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对258名大学新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结果①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32.9%)、获得型(29.8%)、早闭型(20.2%)、延缓型(17.1%);②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承诺维度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③ANOVA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在学校适应总分及其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获得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好,扩散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差;④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同一性的4个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因子的预测力较大,其中意识承诺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学习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8,ΔR2=0.19,ΔR2=0.22),意识探索维度对角色适应起主要预测作用(ΔR2=0.16),人际承诺则对人际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2),人际探索对学习适应有负向的预测作用(B eta=-0.15,P<0.05)。结论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对其学校适应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高校师生关系状况.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实证研究证据.方法 采用屈智勇的<师生关系问卷>.进行适当修改,随机选取武汉市某高校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法.结果 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一般.在冲突性和支持性维度上,艺术类学生得分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有明显差异(F=4.82和3.88;P<0.01和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