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嗓音疾病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嗓音障碍疾病嗓音障碍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766例嗓音障碍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评估,并对其中227例嗓音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各种嗓音疾病患者VH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范围8.039~17.043,P值均为0.000).不同嗓音疾病患者之间评分也有差异,量表总分自高而低依次为痉挛性发音障碍、声带麻痹、功能性发音障碍、声带沟、声带良恶性肿瘤、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水肿、声带息肉、声带角化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痉挛性发音障碍组情感部分评分最高,其次为功能性发音障碍,而其他组生理部分评分均高于功能及情感评分.嗓音治疗后患者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术前术后VHI量表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教育程度、年龄分组间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8.701~27.371,P值均为0.000),受教育程度越高,VHI评分越高;少年组VHI的各项最低,青年组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VHI逐渐下降.结论 VHI量表评估作为嗓音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评估的有益补充,可以从患者角度通过生理、机能及情感三方面综合评估嗓音障碍对日常生活影响及治疗前后变化,但具有一定主观性,可能受到教育程度及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儿童声嘶及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的嗓音频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声嘶的特点,并对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患儿的嗓音频谱检查及诊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152例声嘶患儿(其中良性增生性病变98例,占64.47%)发病特点、嗓音声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①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较多;其中男性约66.3%;病变多为双侧,以声带息肉为最多,慢性肥厚性喉炎次之;②患儿嗓音分析结果为:变声期前,声带息肉和慢性肥厚性喉炎患儿的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谐噪比均明显异常;③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预后较好,慢性肥厚性喉炎预后最差。结论在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所占比例最大,以声带息肉最多,如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发音障碍(附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发音障碍又称功能性发音困难、癔病性失语等.是癔病的一种表现,综合其症状及临床表现,将其归纳分为:失音型、痉挛型、假嗓音型、开放性鼻音型、缄默型及类声带麻痹型.由于临床表现较复杂,往往以喉炎、声带麻痹及环杓关节炎误治.本文对158例病人,就其临床分型、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做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2009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同时合并反流性喉炎的8例患者,予以6~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反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嗓音主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以及反流性喉炎症状评分量表和体征发现量表的评估.结果 8例患者反流性喉炎均治愈,频闪喉镜、主客观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8例患者声带白斑完全消失,随诊3~5个月未见声带白斑复发.结论 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在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中应注意对声带白斑患者进行反流性喉炎的评估,PPI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5.
用声不当或过度致发声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声不当或过度可引起发声器官的病理改变,导致发声障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类交往增多,尤其职业用声人群的增加,此类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这类疾病常以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为多见。据木下等(1978)报告,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有过度用声史者占45%。国外有学者对898名教师进行嗓音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喉炎(包括慢性单纯性喉炎、慢性肥厚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共270例,占30.07%。而国内类似的调查发现仅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占所有被调查者的42.59%。可见用声不当或过度与声带慢性炎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该类发声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为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慢性喉炎局部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后喉镜观察及声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韩氏穴位刺激仪对40例慢性喉炎(单纯性:22例;声带小结:18例(早期8例,后期10例)]进行人迎、合谷穴位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喉镜检查及声学测试,观察喉部病变及嗓音声学特征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 14例(35%)痊愈,声带病变消除,声学参数及语图正常;18例(45%)好转,声带病变减轻,声学参数值下降,语图逐渐恢复;8例(20%)无效,声带病变及声学特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达80%。其中单纯性喉炎有效率为91%,声带小结早期为87.5%,后期为50%。结论 局部穴位电刺激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及早期声带小结,具操作简单,无创伤、痛苦及疗效较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过度用嗓及用嗓不当,特别是嗓音病变的早期,得不到合理的休息和治疗,使嗓音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1].嗓音疾病的防治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这类疾病常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为多见.我们这次选择对肥厚性喉炎(hypertrophic laryngitis)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利用嗓音声学分析进行治疗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ABCLOVE嗓音训练法治疗单侧声带息肉患者发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确诊为单侧声带息肉并伴有发音障碍的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BCLOVE嗓音训练法进行嗓音康复训练,每周1次,训练次数共6次。治疗前后应用电子喉镜、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和计算机嗓音分析仪进行主客观嗓音障碍程度评估,以嗓音嘶哑指数(RAP%)、最长发声时间(MPT)、基础音频范围(Hz)和息肉大小等指标评判治疗效果。结果应用ABCLOVE嗓音训练法进行嗓音康复训练后,所有患者发音均有改善,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86.3%。① 治疗后复查电子喉镜有9例患者声带息肉消失,11例声带息肉较治疗前缩小,12例声带息肉无明显改变患者因声嘶等症状明显缓解达到日常用声需求,从而避免了手术治疗;② 治疗后VHI评分(功能、生理、情感和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 嗓音分析结果提示,嗓音嘶哑指数(RA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最长发声时间(MPT)训练后较前显著延长(P<0.01),基础音频范围(Hz)和音强(dB)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ABCLOVE嗓音训练法可针对声带息肉等临床常见喉部炎性病变造成的发音障碍进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发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常规手术,达到减少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目的。  相似文献   

9.
痉挛性发音障碍的喉功能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了探讨痉挛性发音障碍的喉功能特点及其发音障碍的表现形式。方法 对24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男4例,女18例)的发病诱因、发音障碍特征、喉镜所见、喉肌电及喉空气动力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痉挛性发音障碍主要表现为音韵及声音的流畅性障碍,主观听觉上以紧张性发音障碍为特点;喉镜检查可看到痉挛性发音时声带过度内收,室带不同程度的内收超越,重者声带强烈内收,会厌、室带以及整个喉呈闭锁状态;典型的喉肌电图所见为束发性放电;喉呼气流率明显减少。结论 痉挛性发音障碍伴随着紧张性发音的同时声带或整个喉强烈内收痉挛,同时伴有呼气流率下降,典型病例可看到喉肌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嗓音异常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1989年至1996年采用喉外科手术、配合声门分间隙注射等方法,治疗排除肿瘤、息肉、小结等原因外,因炎症、外伤、神经麻痹、喉肌张力异常等造成的嗓音异常病例86例(93次),取得~定的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25冽。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46.2岁。病史1至7年。其中慢性肥厚性喉炎27例,声带麻痹15例(单侧11例、双侧4例),男性女声12例,声门弓形闭会不全11例,声门梭形闭会不全9例,环构关节固定7例,痉挛性发声障碍5例。二、治疗方法(一)声带紧张术适用于甲的肌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眼震是眩晕疾病的常见体征,识别眼震性质可提供眩晕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眼震大致可分类为生理性眼震和病理性眼震。根据常见疾病来源和发生机制,病理性眼震可大致分为3类:耳源性眼震、眼源性眼震及中枢源性眼震。本文重点讨论这3类病理性眼震及其性质特征对识别眩晕疾病来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SD)患者的动态喉镜下表现、嗓音学特点以及病因,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1例内收型SD患者的嗓音参数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嗓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1例为女性患者;61例患者中35例(57.4%)患者的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分值>7;有明显心理因素或心理创伤的患者7例(11.5%)。患者发音时存在一些颈部及全身肌肉过度紧张的表现,动态喉镜下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声带紧张并过度内收、喉部震颤,部分患者可见声门上结构向中间挤压靠拢。嗓音测试时所有患者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紧张性发音,基频(F0)及响度瞬间起伏,语音颤抖、嗓音挤卡、失去韵律,42例(68.9%)患者出现嗓音中断:患者读一段话的嗓音平均中断次数(1.9±2.0)次显著高于正常人(0.0±0.0)次(P<0.01);所有患者读一段话的朗读时间均值(21.5±4.8)s较常对照组的朗读时间均值(16.2±3.7)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及基频微扰(jitter)均值为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内收型SD患者大部分为女性,患者动态喉镜下会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患者的音质、音韵和流畅性较正常人有一定改变;患者的shimmer、jitter、DSI、MPT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该疾病可能与胃酸反流有一定关系,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其中颅底脊索瘤约占1/3。颅底脊索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程度与预后高度相关。因为大部分肿瘤位于颅底腹侧面的硬膜外,适用于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小。放疗是颅底脊索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残留肿瘤放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脊索瘤化疗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传统化疗药物对于脊索瘤的疗效较差,有待发展新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底脊索瘤的治疗效果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儿童嗓音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变,为儿童嗓音保健及嗓音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喉科就诊的来自于15个社区、主诉为声音嘶哑的儿童1285名,应用间接喉镜进行检查,其中声门区不能完全暴露者235例,不能配合者351例,均在表麻下经鼻腔电子喉镜检查。对其发病特点、嗓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儿童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占66.61%,其中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过度用嗓是造成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开展社区儿童用嗓保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实验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30只6周龄雌性封闭群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2)、对照组(n=4)、酮替芬灌服组(n=6)、玉屏风散灌服组(n=6)、玉屏风散滴鼻组(n=6)、布地奈德滴鼻组(n=6)5组。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第1、8、15天,分别腹腔注射1 000 μg卵清蛋白,自22 d开始300 μg卵清蛋白滴每侧鼻孔。与此同时,造模第22天开始给药。采用叠加量化法记录各鼻部症状得分,然后计算总分。第37天,解剖获取胸腔心脏血、鼻中隔和双侧鼻腔外侧壁黏膜并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鼻部症状得分减少,纤毛上皮损伤较轻,血清中组胺水平显著降低,鼻黏膜中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症状得分及鼻部组织具有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释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PAF作为潜在的相关炎症介质,可以通过影响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改变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及气道反应性并影响腺体的分泌,从而对AR一些症状的产生起着较关键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使用PAF抑制剂是干预AR症状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国内关于PAF抑制剂在AR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甚少。本文就近年来血PAF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七氟醚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53例,采用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出麻醉恢复室时间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比较两组患儿Aono’s评分、小儿麻醉后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和术后疼痛评分(children and infants postoperative pain scale, CHIPPS),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8.2±2.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15.7±32.4)s和出麻醉恢复室时间(28.4±6.3)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Aono’s评分、PAED评分和CHI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提高小儿麻醉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患儿苏醒期躁动,降低不良反应反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microRNA表达谱芯片技术,选取临床明确诊断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及变应性鼻炎罹患哮喘(asthma, AS)患者相应血浆,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罹患哮喘后血浆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方法选取AR及AR+AS各3例,使用miRCURY LNATM芯片,筛选出两组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靶基因。结果与AR组相比较,AR+AS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有9个,其中表达下调的有4个,表达上调的有5个。靶基因预测显示,以黏附连接、Wnt和MAPK信号传导通路靶基因的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结论通过microRNA芯片发现的相关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有可能成为AR患者罹患AS的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及临床可能的治疗靶点,但是尚需要进一步靶基因验证及功能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耳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至今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例中耳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000~2018年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中报道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其次为外耳道肿物、耳鸣。27例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患者15例,常见相关标志物有突触素、嗜铬蛋白、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波形蛋白等;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复发7例。结论中耳类癌是一种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于漏诊和误诊的中耳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当发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的中耳肿物患者时,应考虑行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根据肿物性质确定手术方案,使手术方法更加合理,从而改善预后。尽管中耳类癌患者预后尚好,但容易远期复发,须进行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