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严重烧伤病人进行应激性糖尿症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观察研究 ,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重度烧伤病人进行血 BS、BUN、Cr、UA、TNFα、INS、β2 - MG及尿糖、尿 PRO、尿 p H、尿β2 - MG等进行监测。结果 :发现 5例病人在血糖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糖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结论 :部分严重烧伤病人早期糖尿是由肾脏近曲小管吸收障碍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液体用于脓毒性休克早期大鼠复苏,比较其复苏成功率及所用时间、重要脏器心脏和肺脏的病理改变,了解各复苏液的效果.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1)正常对照组(n=8);(2)脓毒性休克早期组(n=8),通过颈外静脉注射内毒素(10 mg· kg1)建造脓毒性休克早期大鼠模型,不予任何干预.(3)干预组(n=56),又分为7个亚组,每组n=8:生理盐水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人血清蛋白组、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组、生理盐水+人血清蛋白组、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清蛋白组(混合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清蛋白组(胶体混合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上述不同的液体复苏.结果: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时间比较:生理盐水组和混合组复苏成功率最高,分别为87.50%和83.33%;人血清蛋白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效果最差,其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6.67%和25.00%,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需要的平均时间最短[(18.50±8.85) min],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人血清蛋白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清蛋白组复苏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及电镜下心脏、肺脏组织病理改变:脓毒性休克早期组病理改变最明显;各液体复苏干预组中,生理盐水组效果最好,其次是生理盐水+人血清蛋白组、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组,而单纯胶体(人血清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胶体混合组效果最差.结论: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首选生理盐水,如生理盐水复苏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联合人血清蛋白等胶体进行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延迟复苏时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即分假烧伤组(A组),标准组(B组),对照组(C组),卡巴胆碱组(D组),制备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C组经损伤处理0.5h后管饲卡巴胆碱。损伤处理后大鼠经外科游离颈静脉及颈动脉并分别置入无菌导管,以微蠕动泵控制输入乳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和卡巴胆碱组给药剂量及输注速度为标准组药量或输注速度的1/2。A组仅行备皮及动、静脉导管置入,无任何损伤处理及后续措施。数据采纳输注相关液体后0,1,2,4h二组的血细胞比容(Hct)、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等,同时检测大鼠肝、肾、肠组织血量。结果 D组经处理2h及4h后可明显降低心率,提升血压,改善烧伤休克大鼠早期脏器的功能。结论卡巴胆碱能够维护烧伤大鼠休克早期的脏器功能,同时减少机体液量需求,对休克及并发症的处理具有明显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急性期角膜碱烧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角膜碱烧伤模型,比较湿润烧伤膏以及羊膜覆盖法联合应用与两者单用的治疗效果.结果: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减少胶原纤维的断裂溶解,结膜充血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羊膜覆盖治疗急性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用.  相似文献   

5.
CMGDS软件以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和各级咨询判别程序,既遵循中医辨证沦治的原则,又结合现代营养治疗学的特点,精选近1000首古今食疗名方,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为咨询者提供中医妇科临床常见45种疾病的辨证施膳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6.
烧伤创面真菌感染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烧伤创面真菌感染与温湿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4例次烧伤病人创面定期采样进行真菌学培养,菌种鉴定。用干湿温度计定时(每天)记录烧伤病房湿温度,并用多元相关和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期间,本院烧伤病房创面真菌检出率为28.6%,烧伤创面真菌带菌率的最适宜室温为28℃,适宜范围为26℃~31℃;最适宜相对湿度为78,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77~80。结论:本调查揭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间应用90Sr-90Y照射防治瘢痕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8例患者50处深Ⅱ度和Ⅲ度创面愈合后分组采用90Sr-90Y照射,其中A组36处创面在愈合后第3天开始照射,B组14处创面在愈合后2周开始照射,每个疗程的总剂量为25~40 Cy,分6~8次完成,每次剂量3~7 Cy.照射一个疗程后大体观察瘢痕生长情况,部分病例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创面经照射一个疗程后,病理学检查见A组瘢痕厚度平均为3 mm,B组瘢痕厚度平均为5 mm.A组CD34染色示血管数也明显低于B组,A组创面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90Sr-90Y照射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烧伤面积超过90%,其中Ⅲ度烧伤面积超过70%的病人休克期处理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发现:①补胶体和电解质液的量,伤后第2个24h为第1个24h的2/3。而非习用的1/2;第3个24h接近第2个24h,也非第1个24h的1/4。②休克期尿量30~50ml/h是不够的,要达80~100ml/h。③补液后要尽快简单清创,随即用“四合一”方法保痂。④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治肠源性感染。⑤必须注意保护各脏器,防治多脏器衰竭。  相似文献   

9.
伤后24h内削痂对深二度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对深二度烧伤创面局部炎症反应以及组织进行性损害的影响。方法:12例烧伤患者深二度创面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每例患者实验创面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手术前标术取自削痂术前创面,而手术后和未手术实区标本则于伤后5-7d获取,采用组织培养和ELISA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IL-8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炎性反应和创面组织坏死程度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IL-8的水平虽较手术前有显著升高(P<0.01),但与未手术创面比较则呈现明显降低(P<0.001),此外,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削闸手术后创面局部的炎症在反应较未削痂创面明显减轻(P<0.05),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坏死组织范围亦较削痂后创面明显扩大。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可以改善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改善创面进行加深的发生,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盐水组(n=6)、茶多酚组(n=6)。盐水组及茶多酚组大鼠麻醉、插管后经食道起搏诱导心脏骤停,常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分别给予静脉泵入生理盐水2mL/kg、茶多酚10mg/kg,监测大鼠1h后结扎血管放入笼内饲养。假手术组大鼠仅行麻醉、插管,未诱导心脏骤停,监测1h后结扎血管放入笼内饲养。自主循环恢复后48h处死大鼠取出海马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及TUNEL方法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茶多酚组大鼠海马区病理损伤及神经元凋亡程度均低于盐水组,盐水组的凋亡指数为(27.1±11.9)%,茶多酚组的凋亡指数为(4.9±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茶多酚可减轻复苏后大鼠海马区病理损伤及凋亡程度,对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肝素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制成异种(羊)ADM,再用低分子肝钠素注射液浸泡处理,合成肝素化羊ADM。对肝素化羊ADM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吸附量,进行细菌、真菌培养。②96只Wistar大鼠制作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n=24)肝素化羊ADM覆盖创面,B组(n=24)异种(羊)ADM覆盖创面,C组(n=24)肝素钠乳膏涂沫创面,D组(n=24)为对照组。测算3,7,14,21d创面愈合率,于7,14d光镜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于14d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结构。观察各组创面、粪、尿有无出血现象。结果①肝素化羊ADM质感柔软有弹性,不易断裂。含有低分子肝素钠(4047.50±497.49)IU/g。光镜检查、电镜检查未见表皮和真皮细胞残留,胶原结构基本完整。细菌和真菌培养呈阴性。②伤后14,21d,A组创面愈合率优于B,C,D组(P〈0.05)。伤后14d光镜观察,A组与B,C,D组比较表皮组织、肉芽组织、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伤后14d电镜观察,A组与B,C,D组比较成纤维细胞细胞器更丰富。各组动物创面、粪便及尿液均无出血现象。结论肝素化羊ADM能够促进大鼠深Ⅱ度创面愈合,适合用作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浆蛋白的影响及其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14例烧伤面积大于50%,Ⅲ度面积大于20%的成年烧伤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组(rhGH)和对照组。常规行补液、抗感染及支持治疗。伤后5d内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移植。rhGH组从术后第1天起每天按0.3IU/kg给予rhGH治疗共10d,对照组按相同方法给2ml生理盐水作安慰剂对照。伤后当天、14、21d取外周血检测血浆蛋白、转铁蛋白,记录供皮区、深Ⅱ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rhGH组血浆蛋白水平、供皮区、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严重烧伤病人早期应用rhGh,能有效促进蛋白合成,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赤石脂和绿豆汤治疗家兔磷烧伤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0例和对照组90例,均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法,对照组运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局部注射,观察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程度及消失时间,用疼痛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3、5、7、9d时的评分,根据评分标准比较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1%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χ2=17.818, P <0.01);治疗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t =13.411,P <0.01)。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第1d( t =-6.847)和第7d( t =-5.94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第3d( t =-9.356)和第5d( t =-12.398),排便疼痛缓解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术后第9d ,排便疼痛评估无明显差异( t =1.351,P >0.05)。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139.57±23.61)h(约6d),明显优于对照组(165.38±23.26)h(约8d)( t =8.343,P <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疼痛时间出现较晚,消失较早,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肝素疗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口才因以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血小板计数、体积和分布宽度,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CD63和CD41表达水平。结果:95例肾小球肾炎肝素疗法病人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4你,发病率4.2%,肝素疗法对MC病人血以计数、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表面CD62P、CD63和CD41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共100例,均采用血管扩张剂、脑代谢活化剂等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17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和GCS评分上都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在高压氧治疗组中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6%;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1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2%、对照组为:40%。X2=6.86、X2=8.58、X2=8.23。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患者继发的肾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单核细胞组织因子 (TF)表达与冠心病病情的关系 ;观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核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 2 2例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 ,2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 ,1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用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后 ,1 8例健康人外周循环单核细胞组织因子阳性率。单核细胞组织因子阳性率测定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结果 :SAP组 ,UAP组和AMI组单核细胞T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UAP组和AMI组单核细胞TF阳性率高于SAP组 ,单核细胞TF阳性率与冠心病病情显著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 2h单核细胞TF阳性率升高。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TF的表达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单核细胞TF的表达进一步增强 ,这可能是溶栓后凝血酶活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17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标准组和联合组。两组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溶栓前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联合组加服氯吡格雷300 mg。溶栓结束后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每天1次,3 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联合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及30 d内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出血、急诊血运重建和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联合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标准组,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急诊血运重建事件低于标准组,差别有显著性(2χ=3.98~4.44,P<0.05);总出血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溶栓时早期应用氯吡格雷可增加冠状动脉再通率,减少再梗死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使急诊血运重建事件减少。  相似文献   

19.
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辅音的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辅音的频谱特点 ,为腭裂病人的语音评价及语音矫治提供理论及临床上的支持。②方法 应用语图仪对健康儿童、腭裂手术前后及语音矫治后病人进行“他去无锡市”语句检查 ,分析其辅音的嗓音起始时间 (VOT)及辅元音节的频谱特点。③结果 腭裂手术前、后仅 2 3.3% (7/30 )和 39.4%(13/33)的病人有VOT出现 ,而对照组和语音矫治后组分别为 10 0 % (10 /10 )和 93.8% (1/16 ) ;腭裂病人手术前后比较及语音矫治后与对照组比较 ,辅元音节的语音频谱无明显区别 (χ2 =1.87,P >0 .0 5及P =0 .6 15 ) ,但腭裂术后组与语音矫治后组比较 ,差异则有显著性 (χ2 =13.0 0 ,P <0 .0 5 )。④结论 腭裂病人的辅音频谱分析对腭裂序列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分析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元音的频谱特点 ,为腭裂病人的语音评价及语音矫治提供理论及临床上的指导。②方法 应用语图仪对 10例健康儿童、30例腭裂病人、33例腭裂手术后病人及 16例语音矫治后腭裂病人的 4个单元音进行检查 ,对其前 3个共振峰减弱和 (或 )缺失率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 腭裂术前组与腭裂术后组 [i],[u]的共振峰减弱和 (或 )缺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7.6 6 9~ 15 .6 10 ,P <0 .0 5 ) ,术后组与语音矫治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χ2 =9.0 10 ,5 .738,P <0 .0 5 )。④结论 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元音频谱分析有很大使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