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并发严重机械性溶血性贫血(mechanical hemolytic anemia,MHA)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心脏瓣膜术后发生严重MHA患者2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12例和手术治疗组16例,保守治疗组给予减轻心脏后负荷、碱化尿液、补充铁剂、输血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瓣膜置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组2例有手术禁忌证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7例未及时诊断及治疗死亡;手术治疗组3例因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对存活患者随访1个月~11a,保守治疗组1例术后2a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反流为重度、余2例患者无异常,末次随访时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1例;手术治疗组1例出院时有轻度肾功能不全,随访3个月时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均存活,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5例。结论心脏瓣膜术后发生严重MHA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如无手术禁忌证应及时行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机械瓣功能障碍6例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在妊娠期机械瓣功能障碍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妊娠>28周、机械瓣重度梗阻、心功能Ⅳ级2例,同期进行剖宫产术和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术.妊娠>28周、机械瓣梗阻轻至中度、心功能Ⅱ~Ⅲ级2例,1例先行剖宫产,65 d后行机械瓣再次置换术,另1例只行剖宫产术,术后加强抗凝并随访.妊娠<28周、机械瓣重度梗阻、心功能Ⅳ级的2例病人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行机械瓣再次置换术,术中监测胎心.结果:妊娠>28周的4例孕妇,行剖宫产分娩出活婴儿各1例,随访16个月~4年零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及智力正常.妊娠<28周的2例病人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1例胎儿于术后第1天宫内死亡,另1例术后继续妊娠至足月,顺利分娩.6例孕产妇有5例行机械瓣再次置换术,均康复出院,随访期间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对妊娠期发生机械瓣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妊娠时间、心功能状态和彩色多普勒检查等三方面来选择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积极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再次手术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病因、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1998年1月~2003年8月,对19例曾接受人工机械瓣替换术的病人行再次瓣膜手术。再次手术的病因为瓣周漏(13/19)、血栓形成致人工瓣膜或瓣下狭窄(6/19)以及原手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致主动脉瓣(1/19)或二尖瓣瓣下狭窄(1/19)。再次手术的方式包括瓣周漏修补(9例)、左室流出道疏通(3例)和再换瓣(9例)。再换瓣的病例中,1例主动脉瓣小瓣环者置换无支架生物瓣,其余均再换机械瓣。结果:术后19d死亡1例,住院死亡率5.26%。随访2个月~5年,共24.3病人年,随访中晚期死亡3例。其余病人心功能恢复到1~2级。结论: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可出现瓣周漏、血栓形成致左室流出道狭窄和人工瓣膜狭窄等而需再次手术。再手术方式包括瓣周漏修补、左室流出道疏通和再换瓣。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因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8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视三尖瓣病变情况和左心房大小行三尖瓣成形术和左心房折叠术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同时行搭桥术。结果 因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有8例早期死亡,其中因左心室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4例,心律失常死亡3例,左心室后壁破裂死亡1例。因冠状动脉病变,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无早期死亡。2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20个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生存的患者112例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Ⅲ级。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MVR)后感染性心内膜炎(PVE)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1979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依据修正的Duke大学诊断标准确诊的MVR术后的PVE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55岁,中位年龄28岁,PVE的发生率为0.97%(16/1657).术前血培养阳性5例;单纯内科保守治疗10例;内、外科联合治疗6例,其中1例因难以纠治的心力衰竭急诊手术,另5例经抗生素治疗,全身情况改善后择期手术;手术拆除感染的人工瓣膜后彻底清除周围的感染组织和赘生物,用稀释的氟氯溴碘溶液及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重新置换新的人工瓣膜,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R)3例.结果 采用单纯内科方法治愈2例,死亡8例,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4例,死于脑部并发症(包括脑栓塞、脑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内、外科联合方法治愈6例.术后随访8例,随访时间1.7~16年,平均5.1年.随访期间除1例患者于术后8年由于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瓣周漏和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而行瓣周漏修补加三尖瓣置换外,其余7例随访患者无感染复发.结论 内、外科联合治疗MVR术后PVE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内科治疗.及时诊断、足量足时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把握手术时机、感染组织的彻底清除、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后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和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有7例患者确诊为二尖瓣成形术后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第1次手术在笔者单位行二尖瓣成形术6例,另1例为外院手术患者.在第1次手术时所有患者均植入人工瓣环,第1次手术至出现溶血性贫血表现的间隔时间为0 ~ 65 d(中位数30 d),出现溶血至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0 ~ 40 d(中位数19 d).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有二尖瓣残余返流,返流面积3.6 ~ 20.88 cm2.内科保守治疗1例,再次外科手术治疗6例.再次手术均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1例患者经内科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6例接受再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脑出血,另外4例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至3年9个月,心功能均为Ⅰ级,无后期死亡病例.结论:人工瓣环植入并有残余返流是二尖瓣成形术后并发机械性溶血的发病基础,重症患者或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再次瓣膜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63例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外科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心脏各个辩膜病变的情况、心功能和全身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及护理配合,术后予心理支持,重视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做好感染监控及健康宣教.本组围术期死亡5例(8.0%),长期生存50例,起声心动图未发现复发,心功能均恢复至Ⅱ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病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28例接受再次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的病因:二尖瓣成形术后瓣膜进行性病变10例,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7例,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败6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狭窄5例。其中合并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3例血培养阳性,1例瓣膜培养阳性,血栓形成致人工二尖瓣瓣下狭窄1例。结果:术后死亡2例,手术病死率为7.14%。2例死亡患者的死因皆为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访5个月~5年,随访中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所有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示人工二尖瓣无明显异常,心功能恢复至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II级。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后瓣膜进行性病变已逐渐成为二尖瓣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术前严格把握二尖瓣成形术的适应证能减少患者再手术的风险。而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瓣膜手术严重和高致死率的并发症,应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应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为手术争取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Paravalvular leakage,PVL)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瓣周漏可引起心力衰竭、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1]。以往严重瓣周漏的治疗是以再次外科手术为主,而二次开胸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近年来,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瓣周漏以其低死亡率、低并  相似文献   

10.
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早期结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再次与多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6例(12.1%),主要死因为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与肾功能衰竭。再次与多次瓣膜置换术的危险因素与急诊手术、再换瓣次数、术前心功能状态、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有关。116例患者康复出院,术后半年心功能达Ⅰ~Ⅱ级者占92.2%。结论 重视心律失常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作好健康宣教和随访,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12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再次急诊换瓣及围术期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对2005-03~2011-01瓣膜置换后行急诊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9例,Ⅳ级1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MVR)9例,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TVP)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1例.结果 无一例住院死亡,随访存活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急诊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及时、准确诊断,果断抉择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是解决人工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术式及良好围术期处理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993年1月—2002年12月间15例14岁以下儿童心脏辩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分析儿童心脏辩膜置换术的原因、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治疗等问题。方法:全组儿童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人工机械筋膜置换术。其中MVR7例,MVR VSD修补2例,AVR2例,AVR PDA缝闭1例,AVR 二尖瓣成形术1例DVR2例。结果:住院死亡2例。13例患者出院,失访5例,随访时间9—112月,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I级10例,Ⅱ级3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儿童出现抗凝治疗并发症。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瓣膜型号和严格监测术后抗凝治疗是儿童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何娟  刘燕  龚仁蓉  谢自欣 《华西医学》2009,24(3):749-751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2000年1月~2007年2月对我科收治的151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60~72岁)实施心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95例,主动脉瓣置换1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37例,110例置入机械瓣,41例置入生物瓣。结果:本组死亡5例占3.3%,4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心室颤动,切口感染1例,纵隔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均作相应处理痊愈出院。出院随访3~52个月,每年236人次,心功能恢复Ⅰ级82例,Ⅱ级46例。结论: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术期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加强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监护对提高生存率,促进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选择的体会,方法:根据症状,体征,血培养,心脏超声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分别进行手术及药物治疗。结果:1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愈2例。手术治疗8例,治愈5例,手术死亡3例。其中2例因感染导致瓣周漏致左心功能严重损害,1例因再交感染致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坏死。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得到满意效果。对感染引起的瓣周漏致左心功能不全者应立即果断进行手术治疗。反之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熊万玲  胡汉宇 《现代护理》2006,12(26):2491-2492
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并发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以下[1]。我科2005年6月收治了1例2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均出现瓣周漏的患者,单纯换瓣远期效果不理想,必须行Bentall手术(升主动脉、主动脉瓣膜替换、冠状动脉移植术),术后经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1病例简介患者,男,37岁,分别于2001年1月和2002年9月在我科行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于2005年5月因心慌气促再次来我院检查,B超示人工瓣松动,瓣周漏。4年内出现2次瓣周漏,其瓣环结缔组织可能有病变,怀疑患者患有心脏白塞氏病,但因针刺反应为阴性[2],故不能确诊,经讨论必须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心房黏液瘤62例.右心房黏液瘤5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27例,三尖瓣叶修补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第2年因脑梗死死亡.随访62例,随访时间5个月~4年,心功能J级51例,Ⅱ级8例,Ⅲ级2例,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心脏黏液瘤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对确诊病例应尽早实施手术;保持瘤体完整、防止其残留是手术操作的关键,并同期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本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15例心脏病术后妊娠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院共收治心脏手术后妊娠患者15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9例,后天性心脏病6例。妊娠年龄21~35岁,平均28.6岁。妊娠距离心脏手术时间为2~21年,平均5.4年。手术类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例,动脉导管封堵术3例,法乐氏四联症(F4)矫正术1例,瓣膜置换术6例,术后心功能均为Ⅰ~Ⅱ级。在瓣膜置换术的6例中,二尖瓣置换术(MVR)4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均为机械瓣。换瓣距妊娠时间为2~21年。换瓣术后心功能为Ⅰ~Ⅱ级。有1例患者系口服地高辛后心功能维持Ⅰ~Ⅱ级。本组15例妊娠均在孕30~38周,其中孕30周1例,其余全部在33周妊娠以上。15例中1例双胎妊娠,其余14例单胎妊娠。剖宫产14例,阴道分娩1例,15例新生儿全部成活,无1例畸形,无1例产妇死亡。6例换瓣术后患者中2例出现产后出血,其中1例产后出血500 mL,给予维生素k1对抗,输血400 mL;另1例孕妇分娩时因胎盘粘连,人工剥离胎盘,出血约450 mL,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4年10月-2005年1月,共完成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42例;术前诊断:先心病、主动脉瓣病变39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合并瓣周漏1例,老年退行性病变1例,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全组患者术前UCG示主动脉瓣病变,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瓣环径(2.45±0.31)cm;肺动脉瓣发育正常,功能良好,肺动脉瓣环径(2.34±0.21)cm;术前心功能2.12级。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分三步进行:(1)采取自体肺动脉瓣;(2)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采用主动脉根部移植法;(3)利用同种动脉瓣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6.11±0.12)mmHg,左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P<0.01),LVEF0.49±0.23,心功能I~II级。38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1个月~10年,心功能I级,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末见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1例早期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同种瓣心内膜炎再次手术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突发心脏骤停,复苏后应用体外人工膜肺支持一周后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后因经费问题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结论: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经验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267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145例,女122例,年龄20~74岁(50.8±11.1)岁.单纯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MVR)96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辩机械瓣置换术(AVR)69例、生物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BVR)91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机械瓣置换术(MVR+TVR)2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6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4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LAT)34例,左心房折叠术(LAP)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例.结果: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36%:严重心律失常10例(3.75%)、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2.62%)、低氧血症3例(1.12%)、肺部感染2例(0.75%)、肾功能不全2例(0.75%)、肝功能不全1例(0.38%).早期死亡5例(1.87%),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左心室后壁破裂1例、心肌风湿复发并瓣周漏1例.电话、门诊随访235例,随访时间1~54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51例、Ⅱ级164例、Ⅲ级19例、Ⅳ级1例.结论:加强围术期处理,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良好术中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方法是提高人工瓣膜置换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997-2002年间18例同期行风湿型心脏联合瓣膜病二尖瓣 主动瓣双瓣置换术经验,讨论降低双瓣置换术早期并发症及病死率的有关问题。方法 全组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下同期行二尖瓣 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均置换机械瓣。结果 全组1例因出现低心排,于术后第3天死亡。1例术后急性肾衰。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有1例发生慢性心包填塞,为术后第5天,予再次行心包腔引流。术后切口感染1例。伤口行Ⅱ期缝合。随访17例,随访时间2月-5年,心功能Ⅰ级12例,Ⅱ级4例。结论 双瓣膜置换术在积极处理手术前、术中、术后有关问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手术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