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原特殊气候环境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同时对驻训人员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有研究报道,急进高原人员和常驻高原工作人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都发生明显的代偿性升高。我们研究发现血小板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同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不同。本实验对高原驻训人员外周血小板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原具有氧分压低、风速高、紫外线辐射强、寒冷及昼夜温差波动大等气候特点,不但给驻训人员执行任务带来困难,而且对驻训人员的一些生理指标也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1000余名高原驻训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原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T)对青年男性急进高原淋巴细胞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30例世居平原青年男性随机分为无运动训练组(NT,n=15)和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T,n=15)。HIT组受试者进行HIT训练,以90%~95%心率贮备强度快跑3 min,间歇以45%~50%心率贮备强度慢跑3 min,重复6个循环,7次/周,共2周。训练后所有受试者同批次急进高原,在移居高原24 h检测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中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eoxyguanosine,8-oxod G)含量、线粒体复合体活性、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1,OGG1)蛋白表达。【结果】与NT组比较,HIT组淋巴细胞OGG1蛋白表达、线粒体复合体I、II、IV和ATP合成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mt DNA中8-oxod G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平原阶段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高原低氧环境下淋巴细胞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常驻内陆的官兵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22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应用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表的症状自评部分对官兵在不同环境下的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进行了测评,并且将不同海拔高度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进高原官兵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m:14.6%,3800m:21.2%,4500m:27.4%,不同高度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1.184,P<0.01),而且评分阳性率与海拔高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次外训习服策略安排科学合理,确保了相对较低的AMS评分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为急进高原施工作业部队的卫生防病积累资料。方法 采用DS—114型电脑数字血压表,对1030名施工官兵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血压测量,观察不同海拔高度人体血压的变化。结果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收缩压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脉压增加,不同海拔高度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差非常显著(p<0.01)。(2)不同海拔高度的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表现复杂,高血压发病率无明显规律,临界高血压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低血压发病率在进入高原后呈降低趋势。结论 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血压升高,对收缩压的影响大于舒张压;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机体代偿以影响收缩压为主,而失代偿时表现复杂;高原锻炼有增强心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白术对急进高原大鼠小肠推进率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和干细胞因子(SCF)m RNA的影响,探讨急进高原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生白术防治的有效性。方法利用低压氧舱建立不同海拔高度的急进高原模型。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兰州海拔,1 430 m)、海拔3 500 m及海拔5 000 m模型组、马来酸曲美布丁组、生白术组。造模72 h后各组大鼠给予2 m L墨汁灌胃,30 min后处死,测量每只大鼠小肠推进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窦组织C-kit m RNA和SCF m 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 500 m模型组C-kit m RNA、SCF m RNA的表达和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5 000 m模型组C-kit m RNA的表达和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SCF m RNA表达下降(P<0.05);3 500 m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大鼠C-kit m RNA表达升高(P<0.05);5 000 m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大鼠C-kit m RNA、SCF m RNA的表达和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3 500 m生白术组C-kit m RNA的表达和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5 000 m生白术组C-kit m RNA的表达和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SCF m RNA表达上升(P<0.05)。结论急进高原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与C-kit及SCF m RNA表达变化有关,生白术可纠正急进高原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常驻内陆的官兵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22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应用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表的症状自评部分对官兵在不同环境下的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进行了测评,并且将不同海拔高度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进高原官兵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m:14.6%,3800m:21.2%,4500m:27.4%,不同高度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11.184,P〈0.01),而且评分阳性率与海拔高度问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次外训习服策略安排科学合理,确保了相对较低的AMS评分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进高海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于到达高原(海拔3 450 m)3d内,对6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比较其急性应激反应的人员类别、文化程度、子女结构和婚姻状况差异.结果 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2~0.95(P<0.01),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961,Spearman分半信度为0.946,说明ASRSA在急进高海拔高原军人群体中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可以作为急进高海拔高原军人群体中的测评工具.①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士(军)官和义务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文化程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文化组认知改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病理改变、工作效率和总反应指数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组(P<0.05);③独生子组急性应激反应病理改变和工作效率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组(P<0.05);④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未婚组和已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病理改变得分在各军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子女结构和军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健康老年人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海拔地区长期居住的健康老年人Hcy的含量。结果:高海拔地区组Hcy水平比平原组显著增高(P〈0.001),海拔3 700m与海拔2 300m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老年人血清Hcy代谢水平升高可能与高海拔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平原对照组(山东菏泽,海拔50 m)、高原实验Ⅰ组(青海玉树结古镇,海拔3 700 m)、高原实验Ⅱ组(青海玉树治多县,海拔4 950 m),在不同海拔高度生活4 h后,取大鼠海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暴露于高原后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且随海拔的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高原低氧应激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地区健康军人唾液指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健康军人唾液指标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受试者按海拔高度分为3 700m组(n=49)、4 300m组(n=57)、4 500m组(n=36)、5 300m组(n=21)及平原对照组(1 400m组,n=20),采集其唾液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唾液多项生化指标。结果随海拔高度增加,各项指标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与平原对照组比较,除Mg2+、K+以外,5 300m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初步确定了不同海拔地区唾液指标正常参考范围,为高原地区兵员作训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有氧运动对健康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适量有氧运动的高海拔地区(海拔≥4 000m)与中高海拔地区(海拔≥2 260m)健康老年人和30例缺乏运动的健康老年人。取外周血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56和CD19。结果运动组CD3、CD4、CD8比值明显高于缺乏运动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两组间CD56及CD1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海拔地区与中高海拔地区长期有氧运动的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无明显差异。结论有氧运动可能有增强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海拔梯度对长期适量有氧运动的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最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多发伤后发生感染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创伤患者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2组,即严重创伤组(A组,ISS≥32)和非严重创伤组(B组,ISS<16),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C组).分别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A组C...  相似文献   

16.
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早期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重复性流产提供依据。②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早期自然流产病人、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30例健康非孕妇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③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17.69,q=8.08,P〈0.05);CD4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21.31,q=9.23,P〈0.05);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F=4.18,q=2.79,P〈0.05)。④结论 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升高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邓良准  庄军 《广州医药》2010,41(5):23-2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CHB患者在服用替比夫定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CHB组较健康对照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降低(P〈0.05),CD8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HB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有明显回升(P〈0.05),CD8 T细胞百分比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改善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了解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两者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18例ITP病儿及20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数量进行检测。③结果 ITP病儿CD4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P<0.01);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60,P<0.01);CD19和活化B细胞(CD3^-/HLA-DR^ )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5.62,9.63,P<0.001)。C4/CD8比值正常组与比值倒置组比较,CD19和CD3^-/HLA-DR^ 细胞的数量无显著性差异(t=0.78,0.26,P>0.05)。④结论 ITP病儿不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而且还存在B淋巴细胞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在结核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93例(其中初治肺结核49例.复治耐药肺结核44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9例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结果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34.64±5.45)%1,而CD3+[(63.29±4.16)%]、CD4+[(27.81±6.17)%]及CD4+/CD8+[(0.81±0.42)]则明显降低,与初治肺结核组及复治耐药肺结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耐药肺结核组间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广泛者(病灶≥3个肺野)的CD3+T细胞比例为(65.37±9.9)%,明显低于病变范围小者[(74.4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分布失衡,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监测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对疾病的免疫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ute aplastic anemia,AAA)、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itc anemia,CAA)患者、32例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A、CAA组CD3+CD4+T细胞、CD4/CD8、调节性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8+T细胞、γδ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AAA组与CAA组相比,AAA组γδT细胞高于C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比例失调、调节性T、γδT细胞功能紊乱可能在AA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