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春燕  高梅  王淼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162-1164
目的:应用细胞玻片离心仪和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了不同时期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常规抽取脑脊液,经FMU-5细胞玻片离心仪直接离心制片,进行MGG染色,进行细胞分类。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白细胞在不同时期的细胞特征是:急性期:大量红细胞及高比例的嗜中性粒细胞期,嗜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0%以上,48~72 h达高峰,一周后逐渐消失。吸收期:激活单核细胞增多,可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及特征性细胞-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持续2~3周。恢复期:主要以激活单核细胞为主,持续数周或几月。结论:应用该法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给临床提供一个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病理学监测、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髓鞘碱性蛋白质 (MBP)是脑损伤的标志物之一。有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脑脊液 (CSF)或血清中NSE和MBP含量与其病程的发展及预后关系的报道不多。我们对 2 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脑脊液中NSE、MBP含量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2 8例收入我科治疗并经CT、脑血管造影及术中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患者 ,其中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45~ 6 6岁 ,平均 5 8 42岁。全部患者均于发病后 3d内入院。其中颈内动脉瘤 13例 ,前交通动脉瘤 11例 ,…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变化,同时测定脑脊液、血浆、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及延髓中内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等量脑脊液置换应用于中、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具有完整资料的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脑脊液分时段压力测定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等量脑脊液置换应用于中、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内压,并可减轻颅椎管间脑脊液压力波动、防治脑疝形成。充分置换血性脑脊液可减少积血对软脑膜的刺激,防止血管痉挛。此方法简单、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脊液中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CVS动物模型 ,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ET 1浓度 ,镉还原法测定脑脊液中NO浓度 ,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痉挛程度 (%reductionofbasilararterydiamiter,%RBAD)。结果 SAH后脑脊液中ET浓度显著高于注血前正常水平 (P <0 .0 5 ) ,第 7天达到峰值 (2 15± 36 ) μg L后逐渐下降 ;脑脊液中NO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至第 7天达到最低值 (5 .8± 1.35 ) μmol L后逐渐升高。SAH后血管痉挛程度逐渐加重 ,第 7天达到最大痉挛程度 4 8± 10 ,其后逐渐缓解。结论 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与脑脊液中ET 1和NO含量在时间进程和程度上密切相关 ,SAH后脑脊液中ET 1和NO可能参与了CVS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爱萍  鞠锦斌 《西南军医》2007,9(6):138-13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SAH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与脑脊液混合,如出血量大,则血液广泛流入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约有40%~80%的患者引起脑血管痉挛,随着血液在蛛网膜下腔存留时间延长,常易引起蛛网膜粘连,妨碍脑脊液循环,可加重脑疝、脑积水。因此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中的血液是治疗SAH的关键。我科2003年~2006年对部分SAH患者除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外,通过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03年~2006年住院SAH病人,病例选择首次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脊液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研究护理配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相关操作指标,以及干预期间发生的护理相关问题。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置换脑脊液量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术后脑脊液漏、术中紧张躁动及神智改变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显著缩短脑脊液置换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置换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引流组28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输液管及引流袋,持续引流,引流速度1~4(平均3)滴/min,引流量度100~400(平均250)ml/d。引流3~7(平均5、6)d后拔管。对照组32例仅给内科常规治疗。结果引流组在治疗后第3,5,7天脑脊液中红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引流组为8.76±8.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0±8.53。临床疗效,引流组基本痊愈率(20/28)明显高于对照组(7/32),而病死率引流组为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两组基本痊愈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较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引流组也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SAH,能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治疗SAH的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文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7):684-686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检测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3 d内和第5、7、10、14 d时血浆NSE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分析血浆NSE水平与患者Hunt分级及GOS预后评分的关系. 结果:患者血浆NSE的高峰值出现在发病5 d以后,Hunt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在发病第5、7 d时较对照组高(P<0.05),发病3 d内血浆NSE浓度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Ⅲ~Ⅴ级患者的血浆NSE水平在发病14 d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较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升高更明显.患者血浆NS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均呈正相关(r=0.57和r=0.61,P<0.01).结论:动态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NSE有助于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脑脊液置换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将 174例外伤性SAH随机分成腰穿组和对照组 ,治疗过程中给予格拉斯哥评分 (GCS)。治疗后腰穿组的GCS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认为脑脊液置换对外伤性SAH病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于外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肿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血管痉挛,使细胞继发性损害,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能改善血管痉挛,防止继发性损害,自1999年-2000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72例,40例按常规治疗,32例加用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早期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救治的6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8.2%、对照组6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观察组8.8%、对照组2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1.8%、对照组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SAH的方法,能明显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且无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置换术是近年来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手段之一。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我科对SAH在内科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治疗及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Holter的临床应用和动态监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心电图异常两者之间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病理学研究为SAH合并心电图异常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组织学证据。现就SAH合并心电图异常的病因,病理、治疗及其预后综述如下。 一、SAH的心电图异常 常见的异常形态有高尖P波(在Ⅱ导>2.5mm),P-R间期缩短或延长,病理性Q波,ST段抬高或压低,T波直立,低下、双向成倒置,宽大或u波反向;传导障碍除P-R间期延长外,还可有结性心律和房室分离;其它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Torsade de pointe室性心动过速,Q-T延长和房颤,也可合并心肌梗塞,严重者可发生室颤,  相似文献   

15.
16.
江拥军  唐冬良  肖雁 《人民军医》2007,50(3):150-151
1999年2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2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4~66岁,平均52.6岁。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及腰穿脑脊液证实。选择同期收治的蛛网膜下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珠网膜下腔出血DSA检查的时机选择。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34例SAH急诊全脑DSA检查。结果:动脉瘤16例,动静脉畸形8例,海绵窦瘘1例,左颈内动脉闭塞1例,未见异常8例,检出率为76.47%,26例阳性病人定性定位诊断率达100%。结论:SAH的DSA检查应尽早进行,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也可以提高DSA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19.
戴馨  范正公 《人民军医》1998,41(9):535-536
近年来,随着CT、MR、TCD、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技术的应用普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率大大提高,确诊率达80%〔1〕。其中54%~75%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5%~6%因动、静脉畸形所致。其它原因有颅内和脊髓内肿瘤、凝血机制障碍、胶原性血管病、脑栓塞、滥用药物等〔2〕。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早期治疗的重点是防止再出血和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等。1 防止再出血1.1 颅内动脉瘤1.1.1 手术时机的选择 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瘤再破裂的发生一般在首次破裂后第7日多见。但最近的报道认为多在破裂当天,特…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治疗组25人,男10例,15例;年龄20~75岁(平均52.8岁);病程4h~13d(平均4.5d)。对照组25人,男13例,女12例;年龄17~82岁(平均50.6岁);病程0.5h~10d(平均3.5d)。二、临床表现两组所有病人发病时均有头痛、呕吐,治疗组3例有意识障碍,对照组4例有意识障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出现癫痫症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1例,占4%;对照组5例,占20%。再出血发生率:治疗组3例,占12%;对照组5例,占20%。三、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保持安静,稳定血压,系统脱水治疗防止脑值,保持呼吸道通畅,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