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化放疗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105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化、放序贯治疗组(A组)与单纯放疗组(B组).A组采用MVP或NP方案全身化疗2周期,休息1至2周胸部放疗;B组不做化疗,胸部放疗同A组.观察近期疗效,生存期,1、2年生存率及主要毒副反应、并发症.结果 A组有效率高于B组(92.0%对65.5%),中位生存期A组长于B组(15.5个月对11.4个月),A组和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9.5%和60.0%、17.5%.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两组在Ⅲ~Ⅳ级血液学毒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序贯化、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静脉化疗联合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N分期对其疗效的影响的研究,为临床选择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静脉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0例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组(A组)37例及静脉化疗联合放疗组(B组)33例.结果 A、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8.4%和57.6%,差异无显著性(P=0.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9%、24.3%、16.2%及51.5%、18.2%、12.1%,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按UICC(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中N分期进行分层研究,两组中N0~N1者A组23例,B组17例,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1.3%及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3%、30.4%、21.7%及58.8%、23.5%、11.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N2~N3者A组14例,B组16例,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7.1%及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4.3%、7.1%及43.8%、12.5%、12.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Ⅲ期N0~N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但生存期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而对于N2~N3患者无论近期疗效还是生存期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肺癌介入化疗加放疗治疗6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经介入化疗加放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二次 ,第二次动脉灌注化疗后一周加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放疗 ,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 B 期非小细胞肺癌 6 9例 ,放疗剂量 5 5~6 6 Gy。与同期单纯放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6 5例疗效对比。结果 介入加放疗组 :CR2 4 .6 %、PR6 0 .9%、总缓解率 (CR PR) 85 .5 %。单纯放疗组 :CR 2 1.5 %、PR 4 9.3%、总缓解率 (CR PR) 70 .8%。 1、2和 3年生存率 :介入加放疗组分别为 71.0 % (49/6 9)、2 7.5 % (19/6 9)和 13.0 % (9/6 9) ;单纯放疗组 5 3.8% (35 /6 5 )、2 1.5 % (14 /6 5 )和10 .8% (7/6 5 )。结论 介入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和 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但对 2、3年生存率未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CIK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组,行2周期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CR+PR%)高于全身化疗组(66.67%,n=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骨髓抑制毒性和非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率低于全身化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肿瘤进展率(PD%)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χ2=4.287,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之间比较肿瘤进展率(PD%)无统计学差异(χ2=0.082,P=0.775).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控制肺内原发灶方面疗效优于全身化疗;在控制和预防远处转移方面与全身化疗无差异,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结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按治疗方法归入两组,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同步组)27例(ⅢA期14例,ⅢB期13例);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17例(ⅢA期8例,ⅢB期9例)。全组病例化疗采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组成的化疗方案,中位周期数为2.0。放疗采用6、15MVX线,DT<60Gy6例,60~70Gy19例,>70Gy2例;分割剂量为2Gy/(次·d),5次/周。分别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卡氏评分(KPS)变化及骨髓毒性。结果同步组与序贯组病例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KPS改善率分别为26%和23%,74%和65%、75.6%和68.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的生存曲线和治疗毒性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优于序贯放化疗综合治疗的趋势;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未增加治疗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分割放疗结合不同时机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放化疗同步治疗组56例(A组)和放疗后化疗的序贯治疗组56例(B组),两组病例均给以超分割放疗(1.2 Gy/次,2次/d,10次/周,总DT 69.6 Gy).同步组(A组)放疗开始的1,5,10,15周给予化疗(顺铂20 mg/m2,第1~5天;足叶乙甙50 mg/m2,第1~5天),化疗4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序贯组(B组)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给予4个周期化疗(顺铂100 mg/m2,第1天;足叶乙甙100 mg/m2,第1~3天),每4周为1个周期.结果 同步组和序贯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5.0%和57.1%(χ2=2.32,P<0.05);1,3,4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3.2%、28.6%、10.7%、28个月和66.1%、12.5%、3.6%、19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t=2.32,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相似.结论 同步化疗结合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优于超分割放疗后化疗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三维适形放疗和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和化疗同步与单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84例初治的ⅢA~Ⅳ期局部晚期NSCLC进行随机分组,同步放化疗组43例(A组),单纯化疗组41例(B组).A组采用NP方案化疗,同期分别给予原发灶和纵隔转移淋巴结区三维适形放疗(TRT),原发灶DT 64~70 Gy,常规分割32~35次(中位剂量66 Gy);B组采用NP方案化疗.结果 A组有效率(CR PR)为65.9%(27/41),其中有6例(14.6%)手术治疗;B组有效率为48.8%(20/41),手术治疗2例(4.8%).A、B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切除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骨髓抑制、肝肾损伤较B组未见明显增加.A组轻、中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53.7%(22/4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较单纯化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治疗时间缩短,且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26例,占76.5%;ⅢB期8例,占23.5%)随机分成TP组和NP组,入组的每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TP或NP方案的诱导化疗,完成化疗后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64 Gy/30~32次。比较2组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1、2年的生存率。结果 TP组和N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8.8%、62.5%,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6.7%,2年生存率分别为13.3%、6.7%。2组资料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TP组和NP组表现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化放疗不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G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其在病期下调率,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率的作用。方法将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术前GP方案化疗二周期,单纯手术组直接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病期下调率为56.7% (17/30)。新辅助化疗组手术切除率为92.9%(26/28),单纯手术组为87.5%(28/32)。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25/28)、78.6%(22/28)和64.3%(18/28),单纯手术组分别为71.9%(23/32)、53.1%(17/ 32)和40.6%(13/32)。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结论术前GP方案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介入化疗的同时联合全身静脉化疗;B组:单纯全身静脉化疗。两组全身化疗方案相同。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半年生存率、年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1.42%、94.29%、72.86%和85.94天,B组分别为46.27%、82.35%、42.65%和125.23天。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BAI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在中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应用MV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3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全身静脉化疗组.结果 A组33例患者中21例有效,有效率为63.64%,与B组比较(P<0.05),有显著疗效.A组的临床疾病相关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毒副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105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3例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化、放疗(同步化放组),先使用NP方案化疗2疗程,长春瑞滨(NVB)25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顺铂(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化疗结束后2周开始用NP方案同步化、放疗,放疗为常规分割,每日1次,每次1.8 Gy,每周5次.原发灶及淋巴结受累区59.4~64.8 Gy/33~36f/45~49 d,淋巴引流区50.4 Gy/28 f/38 d.放疗结束再用NP方案化疗1~3疗程,共化疗4~6疗程.52例放疗后辅助化疗(序贯放化组),放疗、化疗方案与同步化放组相同,化疗4~6疗程.结果 同步化放组、序贯放化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24.5%(13/53)、15.4%(8/52)和71.7%(38/53)、71.1%(37/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个月(95%CI 19.2~28.8)和21个月(95%CI 17.5~24.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45/53)和71.2%(37/52)、49.1%(26/53)和30.8%(16/52)、20.8%(11/53)和9.6%(5/52),1,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化放组和序贯放化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P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2,3年生存率优于序贯放化组,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确诊的初治PS≤1的LANSCLC 87例,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 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9、8.61和16个月;放疗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13.3%、10.0%、0,化疗组为12.1%、6.1%、0,综合治疗组为33.3%、20.8%、4.2%.化疗组患者主要发生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Ⅲ度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5.0%和45.0%.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疗 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肺癌临床诊断时多为晚期,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对比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以期寻找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7例,均经病理证实,按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组。结果肺内原发灶有效率(CR PR)介入治疗组,静脉化疗组,序贯治疗组分别为59.22%、30.23%、69.05%。经统计学分析,原发灶总有效率介入治疗组较静脉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序贯治疗组较静脉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介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外转移灶有效率介入治疗组,静脉化疗组,序贯治疗组分别为18.19%、53.85%、60.00%,转移灶有效率介入治疗组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序贯治疗组较介入治疗显著提高(P<0.01),静脉化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既可有效控制肺内病灶又对远处转移有良好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肺癌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但外科在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拟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近15年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 年1 月到2003 年12 月外科治疗肺癌1574 例生存结果,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比较A组(1999~2003年)和B组(1989~1998年)生存率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并发症分别为11.2%和19.2%,死亡率分别为1.06%和1.93%,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和B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6.07%和42.35%,5年生存率分别为38.99%和28.46%,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Ⅰ期、Ⅱ期、ⅢA期生存率较B组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而ⅢB期、Ⅳ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肺叶切除生存率提高明显,而开胸探查、局部肺切除、全肺切除及支气管袖状切除生存率差别不大。结论 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方式;肿瘤切除后辅以铂类/第三代化疗药物综合治疗模式,初步证实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NM ⅢB~Ⅳ期合并胸水患者共67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二组,A组:胸腔灌注顺铂和胞必佳+CAP联合方案化疗;B组:单纯胸腔灌注顺铂(PPD)和胞必佳,前瞻性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 A组在控制肺瘤及胸水、改善肺不张、缓解临床症状、生存质量Karnofsky积分的升高及中位生存期延长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胸腔灌注+联合化疗的方法对晚期肺癌合并胸水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胸腔灌注,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不良反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首程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12例。分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为主组三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1.9%(89/212)、11.3%(24/212)和6.6%(14/212)。5年存活率手术为主组(A组)为10.3%(6/58),放疗为主组(B组)为5.8%(6/102),化疗为主组(C组)3.8%(2/52)。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为主组比放、化疗为主组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香姑多糖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星  丁乾  杨勤 《中国肿瘤》2007,16(11):946-948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诺维苯(NVB)加顺铂(DDP)在治疗中晚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其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4例经病理证实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采用香菇多糖加化疗,B组(31例)采用单纯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NP(NVB、DDP)方案。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肿瘤缓解率、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5%和35.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42.2%)高于B组(22.5%)(P<0.01);A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B组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13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后75例观察(A组),61例行辅助放疗(B组).结果 A组、B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7%和98.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2%和48.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8%和33.7%(P=0.039).A组、B组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7%和95.1%,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9.9%和73.1%,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9%和65.8%(P=0.040).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吸烟、临床N2期、T分期、阳性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比例、N2淋巴结累及区域、辅助化疗疗程、行术后辅助放疗为预后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临床N2期、T分期、阳性淋巴结个数、行术后辅助放疗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术前临床诊断为N2期、T分期越晚、手术切除阳性淋巴结个数越多,预后越差;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控率,延长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与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接受胸部放疗的最佳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5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了一线诱导化疗,选取化疗后未进展患者216例,其中接受胸部放疗180例,单纯化疗36例。依据患者剂量分布特点,折算为等效生物剂量,然后分为剂量A组(31.3~40.2 Gy,23例)、B组(46.0~46.8 Gy,38例),C组(49.5~53.7 Gy,43例)及D组(55.1~60.6 Gy,76例)。为进一步比较,分为低剂量组(31.3~46.8 Gy,61例),高剂量组(49.5~60.6 Gy,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倾向性评分用以控制混杂变量。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2个月,A、B、C、D、化疗组分别为8.3、11.0、15.8、17.8、8.1个月(P=0.000);A组与B、化疗组相近(P=0.172、0.495),B组与化疗组不同(P=0.020),C、D组间相近(P=0.624),C、D组与A、B、化疗组均不同(P<0.05)。全部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7个月,A、B、C、D、化疗组分别为6.5、7.6、11.8、12.4、6.1个月(P=0.000);A组与B、化疗组相近(P=0.588,P=0.668),B组与化疗组接近(P=0.070),C、D组间也相近(P=0.627),C、D组与A、B、化疗组均不同(P<0.020)。多因素分析提示转移病灶数目、胸部放疗剂量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生存共有影响因素(P<0.05),而同步放化疗为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8)。低剂量组分别与高剂量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发现低剂量(50例)与高剂量组(50例)无论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均不同(中位生存期 10.9、17.5个月,P=0.045 ;中位无进展生存 7.4、10.7个月,P=0.014)。结论 广泛小细胞肺癌接受胸部放疗的剂量应予以较高的剂量(49.5~53.7 Gy),过低剂量(≤40.2 Gy)可能无法延长生存时间,同时过高剂量(≥55.1 Gy)也无法进一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