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98例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SBP组和非SBP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既往SBP病史、腹外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钠水平、血清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级、糖尿病史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性别、肝硬变病因、血小板数、是否合并肝性脑病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P病史、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是肝硬变腹水并发S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既往SBP病史、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3者可能是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加以重视,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姚希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80-208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发病率为22.3%,腹水细菌阳性率为27.9%,致病菌以革兰阴杆菌为主,多数患者缺乏腹膜炎的症状及体征。结论: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5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89例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治愈4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7.6%,死亡29例.结论 提高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茵性腹膜炎的临床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因素,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本院住院的532例肝硬化腹水按照是否伴有SBP分为SBP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伴有消化道出血、伴有腹泻、腹水白蛋白含量(ALB)〈10g/L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伴有消化道出血、腹泻及腹水白蛋白〈10g/L的肝硬化患者要高度重视,早期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并密切观察有无SBP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1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12例,其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严重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合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1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12例,其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严重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合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在无腹腔内临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等)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年4月至2007年4月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某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35例患者蛋白含量≥10×109/L,占71.11%,19例白细胞数(WBC)≥500×106/L,占42.22%。37例多形核细胞数(PMN)≥0.5,占82.22%。本组患者中,22例腹水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8.8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较为常见,分别占17.78%、8.89%、11.11%。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将PMN作为病情确诊的重要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腹水细菌学培养结果取抗生素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相似文献   

11.
熊良圣  祝金泉 《江西医药》2007,42(7):590-592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肝硬化腹水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科2005年间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百分比、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方面,低钠血症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死率上低钠血症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重度组与中度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钠血症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相关,尤其是重度低血钠,且其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特征,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8例肝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BP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变化多样,诊断依据主要是腹水细胞计数和腹水细菌培养,但腹水细菌培养率极低。结论及时观察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腹水检查,早期诊断有助于SBP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4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4例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革兰阴性菌占8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6.2)。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腹水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诊断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泻及腹膜刺激征。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部分患者腹水白细胞及多核细胞数升高。腹水培养发现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占有相当的比例,极少数患者存在真菌感染。结论诊断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应综合分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尽早进行腹水细菌培养,治疗方面应根据药敏试验及时医用有效抗生素,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SBP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急性发病者192例,隐匿发病者155例,分析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特点,腹水培养后病原菌情况,以及主要菌种的耐药率。结果除腹水增加外,急性发病组在畏寒、发热、腹痛、腹胀、黄疸加重、腹部压痛、肌紧张以及反跳痛等方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隐匿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7例患者中共有96例腹水的病原菌培养呈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0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0.00%真菌占3.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表现出耐药性,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对于第3代的头孢菌素均敏感,此类菌株可报告对其耐药。结论针对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治疗时应及时予以腹水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通过药敏结果作出科学正确的指导,最终有助于提升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探究主体为234例肝硬化者,依照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加用培菲康。结果两组SBP的治疗结果差距较大,观察组的腹水治疗以及肝功能改善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腹水消失时间为(4.33±0.34)d,而对照组是(10.32±0.58)d, t=96.371, 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ALT为(352.35±10.45)U/L,而对照组则是(249.57±10.47)U/L, 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肝功能指标TBIL (t=46.986, P〈0.01)以及Aib (t=29.107, P〈0.01)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SBP者加用培菲康能够帮助加快治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部分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各项指标与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关系。结果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和无效组中,肝硬化并发症、肝功能分级、血电解质水平、尿量、血肌酐水平和腹水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利尿剂治疗有效的主要预测因素为肝功能分级(P=0.006,OR=0.326)和血肌酐水平(P=0.044,OR=0.169)。结论肝功能分级和血肌酐水平是影响肝硬化腹水利尿剂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49例,非SBP22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及腹水中PCT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伴SBP组及非SB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SBP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P<0.01);伴SBP组腹水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P<0.01);30例治疗有效的SBP患者血清及腹水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其治疗前血清及腹水PCT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血清及腹水降钙素原水平对于肝硬化腹膜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献词  束庆文 《安徽医药》2012,16(4):494-496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重要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SBP患者有较高死亡率,死亡组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血肌酐值(Scr)明显高于存活组;腹水白蛋白值、血钠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合并并发症多于存活组。结论 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腹水白蛋白值、低血钠水平、血Scr值及合并并发症等因素均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转归,临床医师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瘦素在肝硬化和恶性腹水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 共研究肝硬化性腹水患者30例,恶性腹水患者30例.所有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腹水,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恶性腹水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腹水患者腹水瘦素水平高于血清腹水水平(P<0.05).结论 瘦素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良,恶性腹水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