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成4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0μg/kg(F组),另外3组复合使用布托啡诺,分为布托啡诺10μg/kg组(B10组),布托啡诺15μg/kg组(B15组)和布托啡诺20μg/kg组(B20组),每组40例.4组丙泊酚血药浓度3.0μg/ml靶控输注.观察麻醉前后患者循环变化、麻醉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都顺利完成,各组结肠镜检查后MAP、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F组为著(P〈0.05),B20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苏醒时间延长.4组麻醉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布托啡诺10~15μg/kg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米库氯胺快通道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全凭吸人七氟烷复合维库溴胺麻醉,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米库氯胺麻醉。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R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意识状态评分(OAA/S)等。结果:两组手术开始后10min时MAP水平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不同时间节点MAP、HR和SO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拔管、清醒时间均显著早(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拔管时R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5min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VAS和OAA/S分值不同时间节点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一瑞芬太尼复合米库氯胺快通道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效果,优于全凭吸入七氟烷复合维库溴胺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舒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9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舒芬太尼(S组)和布托啡诺+舒芬太尼组(BS组)各30例。B组布托啡诺10mg/100ml,S组舒芬太尼100mg/100ml,BS组(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100ml;持续量2ml/h,单次给药量为1ml,间歇时间10min。观察比较3组PCIA开始后4h、8h、12h、24h、48h患者的生命体征、VAS评分、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节点HR、BP、SaO2、ECG和PETCO2差异不显著(P〉0.05);在4h、8h、12h、24h时间节点上,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1);12h内,B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B组在0~4h、4~8h、8~12h和12~24h时间段PCA总需求次数显著多于S组和BS组(P〈0.01);B组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BS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人工无痛流产术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15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0ml,术前10min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H堰;对照1组静脉滴注丙泊酚2rag/k;对照2组术前15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0ml。比较3组镇痛效果,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O2)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98例,占98.0%;对照1组为99例,占99.0%;对照2组为55例,占55.0%。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术中MAP水平,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HR较对照2组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1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SO2水平较对照1组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2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盐酸哌替啶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马恒涛  杨黎  李春丽  王勇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68-137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泊酚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0 min、手术开始2 min、术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效果、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丙泊酚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和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B、F组两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P组(P<0.05),B、F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F组对患者术中的MAP影响明显低于P组(P<0.01);B、P组呼吸抑制率明显低于F组(P<0.01),B、F组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和注射痛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或P<0.01)。B组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P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药量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对循环干扰小,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诱导后(T2)、胆管内操作时(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心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在胆管内操作时心率及血压上升,与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痛ERCP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痛觉过敏(OIH)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ASAI-II级,年龄18~4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B组),芬太尼(F组),每组25例。两组皆采用吸入0.7~1.3MAC七氟醚+0.05~0.25u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BIS、TOF、ETCO2、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观察指标:(1)拔管期指标:记录静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前基础值(T0)、静脉注射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后5min(T1)、拔管前(T2)、拔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的HR、MAP、SpO2、BIS值。(2)拔管后30min、1h、4h早期镇静/警觉(OAA/S)与镇痛(VAS)评分。(3)PACU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点的HR、MAP、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T1的BIS明显低于F组(P〈0.05)。OAA/S在拔管后30min与1h两时间点,B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B组VAS均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痛觉过敏的防治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8.
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术后恢复期出现寒战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例。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多沙普仑50 mg,观察1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观察2组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比较3组给药前后寒战、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除对照组给药后15 min外,3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观察2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寒战评分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除对照组给药后5 min外,3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镇静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观察1、2组给药后各时间节点镇静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1、2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布托啡诺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效果优于多沙普仑,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拟行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七氟醚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B组吸人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待患儿入睡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点MAP、HR、RR、SpO2,入睡和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A组患儿检查中的MAP、HR及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HR及RR检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检查中的MAP、HR及RR大于A组(P〈0.05);A组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长于B组(P〈0.05),术中体动发生率大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无痛肠镜检查及治疗。与丙泊酚相比,七氟醚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入睡及苏醒更快,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布托啡诺与传统方法治疗肾及输尿管绞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肾及输尿管绞痛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布托啡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哌替啶加阿托品治疗,均为单次肌内注射。比较两组绞痛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显效18例,占81.8%;有效4例,占18.2%;总有效率100.O%。对照组显效17例,占81.0%;有效4例,占19.0%;总有效率1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用药30min内起效17例,占77.3%;用药30~60min内起效5例,占22.7%。对照组用药30min内起效16例,占76.2%;用药30~60min内起效5例,占23.8%。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3)观察组24h内因疼痛复发复诊2例,占9.1%;对照组为7例,占33.3%。两组24h内复诊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4例、嗜睡8例、头痛3例、心悸1例;总发生26例次。对照组出现口干14例、嗜睡11例、头痛9例、心悸4例;总发生38例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次肌内注射布托啡诺能够有效缓解肾及输尿管绞痛,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PCIA)效果。方法:将中等以上疼痛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氯诺昔康)和对照组(芬太尼),每组各30例。采用VAS评分、舒适度评分和镇静评分测定术后12、24和48h镇痛、舒适度和镇静效果,记录用药量、PCIA次数、镇痛泵持续时间、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评分和舒适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用药量、PCIA次数、镇痛泵持续时间、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诺昔康具有与芬太尼相似的镇痛效果,而无呼吸抑制,可作为芬太尼的替代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芬太尼、曲马朵及两者联合用药在全麻诱导期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曲马朵组(T组)和联合用药组(FT组),各10例。F组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T组静脉注射曲马朵3mg/kg,FT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加曲马朵2mg/kg,其他诱导药物相同。术中监测诱导前、中、后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参数。结果:T组诱导前、中、后的RR、SPO2、VE、PERCO2均无显著变化(P〉0.05)。F组诱导中RR和SPO2均比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VE下降非常显著(P〈0.01)。T组诱导中SBP轻度升高(P〈0.05),诱导后升高非常显著(P〈0.01);诱导后DBP显著高于诱导前和诱导中(P〈0.05)。诱导后MAP、HR比诱导前升高非常显著(P〈0.01);诱导后RPP与F组、FT组差异显著(P〈0.05)。F组诱导中SBP、DBP、MAP、HR和RPP均低于诱导前(P〈0.05)。FT组诱导前、中、后各循环参数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芬太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曲马朵对呼吸功能无明显抑制,也不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芬太尼和曲马朵联合应用可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同时也避免了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1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异氟醚(I)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及维持麻醉,Ⅰ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Ⅰ组在手术牵拉过程中血压、心率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P〉0.05)。且R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1组相比恢复快,清醒程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嘧啶联合颈丛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颈丛阻滞麻醉并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颈丛阻滞成功后予以右美托嘧啶0.2~0.4μg/(kg.h)持续泵注。观察两组入室时、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分离肿瘤时、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警觉/镇静(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MAP、HR及OA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MAP水平在分离肿瘤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OAA/S评分在切皮时、分离肿瘤时和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嘧啶联合颈丛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术中,麻醉效果优于颈丛阻滞麻醉并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53例,随机分为喉罩组(观察组)26例和气管插管组(对照组)27例。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喉罩)即刻(T2)、插管(喉罩)3min(T3)、拔管(喉罩)即刻(T4)、拔管(喉罩)3min(TS)不同时间节点的SBP、DBP、MBP和H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用量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两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T2、T3、T4、T5时间节点的SBP、DBP、MBP和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T3、T4、T5时间节点的SBP、DBP、MBP和HR水平均显著低于T0(P〈0.05)。结论:Supreme喉罩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注射用芬太尼0.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组(F组):氟比洛芬酯100mg,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组(FB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观察静脉给药后0、2、4、8、12、24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术后4h镇痛评分低;FB组在术后2、4及8h镇痛评分低,2及4h镇静评分高(P〈0.05)。与F组比较,FB组在术后2及4h镇痛评分低,在2h镇静评分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安全有效,能够更好的满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镇痛,且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陆忠辉  周逸刚  许君 《武警医学》2014,(10):1018-102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 percutau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肝癌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预行PMCT治疗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 F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开放静脉后,F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D组静脉微量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 /kg(注射时间为10 min),继以0.5μg/(kg· h)静脉维持至PMCT结束前5 min左右。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定位后,F组和D组分别以丙泊酚1~2 mg/kg和0.5 mg/kg(注药速度4 ml/10 s)静脉注射诱导,分别以丙泊酚6~8 mg/(kg· h)和3~4 mg/(kg· h)静脉输注维持至PMCT结束;术中出现呻吟不适或身体扭动者追加丙泊酚20~30 mg/次。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VRS疼痛评分并调查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丙泊酚用量D组显著低于F组(P<0.01),苏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F组(P<0.01)。 F组SBP、DBP和HR在PMCT治疗前后波动大于D组(P<0.05)。 F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暂停和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0%、20%、30%及90%,D组患者未有以上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痛P<0.01,余P<0.05)。治疗结束后30 min ,VRS疼痛评分F组明显高于D组(P<0.01),患者满意率D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需要,但右美托咪定除苏醒时间延长外,能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满意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派卡因复合芬太尼骶管阻滞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及术后下腹痛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全麻组和复合1、2、3组,每组40例。全麻组实施单纯丙泊酚全身麻醉,复合组1、2、3组分别用0.075%、0.15%、0.3%罗派卡因和芬太尼(2ug/m1)行改良骶管阻滞麻醉,再行丙泊酚全身麻醉。结果四组病人丙泊酚诱导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2组和3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麻组,P〈0.05,术后下腹痛发生率和程度明显小于全麻组,P〈0.05,恶心呕吐,唾液增多及皮肤瘙瘁病例各复合组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改善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减轻术后下腹痛等并发症,对下肢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对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75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分别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组(A组)、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组(C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维持麻醉,肌松药均用阿曲库铵。比较分析3组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结果 B组在切皮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B组在切皮10 min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均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而A组与C组在麻醉期间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A组T1、T2、T3各时点的Cor、AngⅡ、β-EP无明显升高(P〉0.05);而B组和C组T1、T3时间点的Cor、AngⅡ、β-EP明显升高(P〈0.05);3组IL-10在T3时间点均较T0明显升高(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SS评分显著升高(P〈0.05)。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肺癌手术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疏影  张颖  郑砾 《西南军医》2009,11(1):53-54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孕8—10周无痛人流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人流术中对130例符合孕周的妇女将宫术宁胶棒置于宫颈内口处,10分钟后静脉注射丙泊酚,随即开始手术。观察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院时间。结果丙泊酚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术,宫口松弛程度好,起效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无宫颈损伤,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孕8—10周无病人流是一项有效镇痛,减少人流并发症的适宜技术,适用门诊孕8—10周的无痛人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