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并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以及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攀  徐东平  管群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63-64,81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6月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恩替卡韦(剂量1mg/d)与阿德福韦酯(剂量10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为血清HBVDNA检测不到(阴转)。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P=0.02),相对危险度的95%置信区间为0.51~0.95。结论恩替卡韦(1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48周疗效(血清HBVDNA阴转率)好于阿德福韦酯(10mg/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采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120例和单药组120例。联合组采用100mg LAM以及10mg ADV进行治疗,每天一次。单药组应用5mg ETV进行治疗,每日1次。结果在4周后,联合组共有80例,其中痊愈率为62.7%,总有效率为96.3%。单药组痊愈率为62.2%,总有效率为94.8%。但观察组中有1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8例,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由于症状不严重,并未进行特殊处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减少病毒学的突破以及减少患者体内病毒的耐药性上,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比ETV单药治疗的血清转化率高,疗效较好。因而联合治疗的方式应该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耐药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8月间我院105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单药序贯)耐药的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LAM+ADV)组(n=60)和恩替卡韦1.0mg(ETV)组(n=45),血清HBVDNA定量采用实时定量PCR,HBV标志物检测用ELISA.结果 LAM+ADV和ETV组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的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ETV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LAM+ADV组(P<0.01),与之相似,治疗12月ETV组病毒学不应答率(HBVDNA水平下降低于2log10 copies/ml)35.6%显著低于LAM+ADV组的78.4%(P<0.01).而两组ALT水平、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V 1.0mg治疗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序贯耐药患者的HBVDNA抑制水平优于LAM+ADV,但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避免单药序贯治疗防止多重耐药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以及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之前均未使用过核苷(酸)类药物,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药0.5 mg/次口服,1次/d,两组均治疗72周。分别在初始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72周时采血清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72周随访。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等均有可比性。治疗12周、24周、48周、72周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V-DNA低于检测值的患者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率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时观察组HBV-DNA低于检测值,HBeAg血清转换率比率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疗法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HBeAg血清转换率,疗效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单用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治疗组(改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在24周、48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周ALT复常率、HBV-DNA定量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及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水平为(30.35±9.82)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7±13.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复常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两组HBV-DNA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126例和拉米夫定组62例。完成为期12个月的治疗后,检测肝脏生化功能指标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HBV—DNA、HBV—M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0.0%和26.2%,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22.2%和11.3%;在治疗12个月时,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5.8%和51.6%,亦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24.4%和12.9%;而恩替卡韦组治疗后HBe—Hg血清转换率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黄强 《广西医学》2014,(7):980-982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初始抗病毒治疗,单药组40例接受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抗病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TP)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低于单药组(P〈0.05),但在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两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的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及肝功能CT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内各个时间点ALB、TBil、ALT、PT水平及CT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B水平呈上升趋势,而TBil、ALT水平呈下降趋势,PT明显缩短,CTP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国产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国产恩替卡韦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未曾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4例,分为联合组192例,单药组142例,联合组应用LAM 100 mg,ADV 10 mg,每日1次,单药组应用ETV0.5 mg,每日1次。分别在基线,12、24、36、48、72、96周时留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水平,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病毒耐药基因。结果①两组在治疗12周和24、36、48周时时,HBV DNA〈500拷贝/mL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72周和96周时,HBV DNA〈500拷贝/mL的比率,联合组分别为77%、78%,单药组分别为77%、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治疗96周时,联合组未见病毒学突破和耐药发生,而单药组检测到1例恩替卡韦相关耐药基因变异位点。结论 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在减少病毒学突破和耐药发生及长期疗效发面优于ETV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对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HBeAg(+)的CHB患者82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ETV组和ADV组,分别给予ETV0.5mg和ADV10mg,均1次·d^-1,用药4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12、24和48周两组血清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300copies·ml^-1)、HBeAg血清学转换率、血清ALT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观察期的延长,(1)两组血清HBV-DNA水平逐渐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ETV组明显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清HBV‘DNA阴转率逐渐增加,24、48周时ETV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ADV组(分别P〈0.01,P〈0.05);(3)两组HBeAg血清阴转率逐渐上升,但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逐渐降低,24周时ETV组ALT水平明显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HBeAg(+)的CHB患者,ETV较ADV更能有效地降低血清HBV—DNA水平,提高HBV—DNA阴转率,两者改善HBeAg血清阴转率和降低血清ALT水平的效果相当,无特殊不良反应,ETV优于ADV。  相似文献   

14.
陈子新  康大庆 《吉林医学》2012,(32):7006-7007
目的:对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丁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给予阿德福韦治疗,B组2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迅速恢复,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指标也得到有效控制,两组之间比较,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都是较为理想的备选药物,而恩替卡韦对变异株和野生株同样有效,阿德福韦则在费用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丁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给予阿德福韦治疗,B组17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迅速恢复,大多数患者的病毒指标也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都是较为理想的备选药物,而恩替卡韦对变异株和野生株同样有效,阿德福韦则在费用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基因型耐药突变特征.方法 对我院180例拉米夫定(LAM)和120例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耐药基因分析,并将检测耐药基因突变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AM耐药突变率为60.6%(109/180),常见耐药位点主要有rt 180Ml+rt 204V、rt 204I+rt 207I,变异频率分别为32.1%(35/109)和22.9%(25/109).ETV耐药突变率为58.3%(70/120),常见耐药位点主要有rt 184L+ rt 180M+ rt 204V,变异频率为80.0%(56/70).结论 LAM和ETV存在rt 204V共同耐药位点,但是不会在临床过程中同时显现HBV-DNA阳性,当LAM耐药后,可用ETV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09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0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0.1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8周后,采用X?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①治疗48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85.7%、85.7%和48.6%,单药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65.7%、65.7%和17.1%.在上述数据的比较中,两组患者仅在HBeAg转阴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7.835,P<0.01﹚.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也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与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在HBeAg转阴率方面,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更优于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肝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HBV-DNA和ALT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DNA、AL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24周、48周后HBV-DNA、ALT明显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药物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连晓明  覃舒扬  莫金荣 《海南医学》2013,24(22):3303-3305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恩替卡韦单独用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治疗后8、12、24及48周检测血清HBV-DNA阴转率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各时间点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T、PTA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可以弥补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较慢的不足,也可弥补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造成病毒耐药的不足,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