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女 ,10岁 ,因突然出现排尿困难于外院留置尿管 ,16小时后 ,自觉尿道口不适并出现肉眼血尿而转入我院。既往 :健康。查体 :痛苦面容 ,心肺理诊未及异常 ,腹部无固定压痛 ,膀胱充盈状态 ,留置尿管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性。尿常规 :红细胞 (+++)。B超 :膀胱三角区可见一中等回声 ,1 9cm× 1 8cm大小 ,类圆形 ,规整。膀胱CT :膀胱三角区壁明显增厚 ,其内可见条索状高密度钙化影 ,导尿管周围见软组织包绕。CT值 4 2Hu。诊断为膀胱颈肿物 ,尿潴留。行手术切除。术中打开膀胱后见膀胱颈部以尿道内口为中心环形生长肿物 ,厚度约 0 3…  相似文献   

2.
膀胱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钱宗鸣,叶成通(附属二院泌尿外科)膀胱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截止目前文献报告约80例。国内仅见李荣增等报告1例。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8岁,因反复发作血尿6年,加重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半年收入我院。Hb3.5...  相似文献   

3.
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报道甚少,我院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57岁。10年前无诱因头胀,右耳听力减退。于1987年2月25日入院。查体:右耳听力下降,视力低下,眼底视神经乳头界清,色稍淡,以右侧明显。颅底 X 光片:右卵圆孔较对侧扩大,内侧边缘界模糊,同侧棘孔显示不清。CT 平扫右侧蝶骨嵴骨质局限性破坏,右鞍上池充盈缺损;增强后,右颞叶下部有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区,边界整齐。CT 诊断:脑膜瘤。经右颈内动脉造影,正位: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虹吸部受压内移,大脑中动脉呈圆弧形向上内移位;侧位虹吸部拉直,大脑中动脉上抬,无病理性血管及颈外动脉供血。手术经右颞部入路:见中颅凹底有5×5×5cm  相似文献   

4.
5.
6.
7.
心包肿瘤性病变极为罕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上一例心包海绵状血管瘤.特作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9.
1 病历资料患者24岁,因停经32周、下肢水肿1月、加重6 d于2002年5月28日入本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10月14日,停经45 d时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月时自觉胎动,妊娠18+2周开始在外院定期产检,基础血压15/10 kPa, 共产检6次。停经26周B超示:胎儿生长受限,给予增强营养治疗。停经28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渐进性加重,无头晕、眼花、心慌气闷,未行治疗。5月22日产检时,血压19/13 kPa,尿蛋白(++),给予解痉、降压等治疗,效果差,转入本院。查体:血压19/12 kPa,意识清醒,心率99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  相似文献   

10.
肝海绵状血管瘤SPECT显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继珍  马玉波  张王峰 《医学争鸣》2000,21(8):1038-1039
1 病例 患者 ,女性 ,31岁 .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1mo入院 .查 :意识、生命体征无异常 ;皮肤巩膜无黄染 ,全身表浅淋巴结未及 ;剑突下轻压痛 ,肝区无叩痛 ;B超及 XCT示肝右叶约 5 .2 cm× 4.0 cm× 3.1cm实性占位 ,性质待定 .既往无肝炎等病史 .2  SPECT显像  1肝胶体显像 .静脉注入 99Tcm-植酸钠胶体 185 MBq后 10 min,于上腹部行前、后、右侧位常规 SPECT平面显像 .采集条件 :患者仰卧位 ,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 ,能峰 140 ke V,窗宽 2 0 % ,矩阵 2 5 6× 2 5 6 ,计数 80 0 K. 2肝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 .体内标记法静脉“弹丸”式…  相似文献   

11.
小肠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毛细血管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该病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由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慢性出血甚是少见.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本文报告1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慢性出血病例,病人男,44岁,主诉"乏力伴头晕2年,加重1月",血常规显示为重度贫血,胶囊内镜显示小肠糜烂并出血,小肠隆起性肿物.遂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检提示为小肠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肝脏海绵状血管溜的手术切除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长径>10cm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的手术资料,其中行右三叶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5例,Ⅵ段、Ⅶ段部分切除3例,Ⅴ、Ⅵ段及Ⅶ段部分切除1例,Ⅳ部分及Ⅴ段切除3例,近左半肝切除4例,Ⅱ、Ⅲ段切除5例。对巨大肝血管溜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或项置第一肝门阻断带及患侧肝动脉结扎法,注意第三肝门的处理。结果:全组3例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术后12—21天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5年,共18例,患者情况良好。结论:肝海绵状血管溜行现代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彻底的方法,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适形放射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其放射损伤。方法 对1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24个病灶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各靶区中心剂量最低30Gy,最高60Gy;分割剂量最小1.5Gy,最大8Gy,疗程平均为21.2d。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有5例随访2年以上,治疗后1-3个月复查,所治疗的24个病灶中最大径小于4cm者6灶;完全缓解(CR)占83.3%。部分缓解(PR)占16.7%;4-9cm者14灶;CR占35.7%,PR占50%,微小缓解(MR)占14.3%;大于9cm者4灶;PR占50%,MR占25%,稳定(NC)占25%,1年复查病灶局部控制20灶占83.3%,部分病例配合保肝治疗,2例出现白细胞轻度下降,余未发现其他副作用。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方法之一。肿瘤最大径越小,靶体积越小,疗效越好,且因无痛苦,无放射性损伤,并发症少而易为患者接受。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adrenal cavernous heman-gioma,ACH)是肾上腺的罕见病种,以往文献报道多为个例[1-2],ACH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均较为困难[3].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手术风险随肿瘤直径增大而升高.2020年7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ACH患者,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了ACH的诊断,现结合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此种罕见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与硬膜外其他病变进行鉴别。结果:6例T1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一致强化。5例位于胸段椎管内,1例位于颈胸段,均沿脊髓长轴生长。2例位于脊髓背侧,呈钳状包绕脊髓,4例位于脊髓侧后方,沿相邻椎间孔向外生长,并使椎间孔扩大。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是罕见的良性病变,并有其特征性表现。MRI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但最终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的手术技巧、可行性及对术后尿控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43例,将其中成功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的患者24例分为观察组,未能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使用国际尿控协会调查问卷评估比较拔除尿管后即刻、1个月、3个月时尿控率。结果 4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123.64±23.45)min比(117.52±32.47)min、(110.35±98.77)mL比(131.43±78.35)mL、8.33%比5.26%、(4.25±2.32)天比(5.36±2.15)天,P均0.05]。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组在术后拔除尿管后即刻、术后1、3个月尿控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19/24)比42.11%(8/19)、87.50%(21/24)比68.42%(13/19)、95.83%(23/24)比78.95%(15/19),P均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安全可行,对术后尿控功能的早期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经皮肝穿刺介入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肝血管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入平阳霉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共治疗62个瘤结节,肿瘤直径3.0-8.5cm,平均(5.8±0.7)cm。每个结节注射1-2次,术后3、6个月行超声复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在病变内或周边未探及血流信号。48例患者62个瘤体中29个瘤体基本或完全消失,瘤体缩小20%以上者33个,随访无增大现象。治愈率达29/62(46.8%),显效率33/62(53.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介入超声治疗肝血管瘤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经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男2例经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确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手术切除彻底,2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当与胸壁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时,可行快速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手术安全性,姑息性手术治疗有时是必要的;有机玻璃板和转移皮瓣是修补胸壁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Hemangioma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uncommon, accounting for only 0. 05% of all intestinal neoplasm. Bleeding, chronic anemia, and abdominal pain are the most common presenting features. We report a case of small bowel multiple cavernous hemangioma presenting a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l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