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RA患者随病程进展机体内部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活动期(36例)、缓解期(23例)RA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IL-6、IL-1β及TN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RA患者IL-6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10和TN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L-6随病程发展在后期趋于稳定外,其他4类炎性细胞因子中,IL-4、IL-10有上升趋势,IL-1β和TNF有下降趋势。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Th1及Th2型细胞因子存在失衡状态,以向Th1型因子偏移为主;将RA按病程划分定期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为评价病情活动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组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与某些自身免疫和肿瘤有关。慢性肝炎患者细胞因子网络及某受体之间的调节失常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我们观察了32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活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涛  张波  周红燕 《临床荟萃》2008,23(2):118-119
各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毒的清除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我们研究了我院近两年多来各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与病情进展程度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六安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其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4例健康成人和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8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3、IL-4、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a、IL-1RA]的浓度。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IL-1a、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 IL-6和TNF-α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相关,IL-10在精神分裂症早期抗炎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苦参素治疗前、治疗3月后的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活性进行测定,并设立对照组。结果 苦参素对血清TNF-α、IL-6、IL-8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苦参素具有调节细胞因子、减轻肝脏免疫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AIT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 AITD患者治疗前后的水平 ,以探讨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的影响。方法 :测定 Graves病 (GD)、桥本氏病 (HT)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 6、IL- 10、TNF- α水平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 6在 GD组增高 ,而在 HT组降低。IL- 10只在 GD组显著增高 ,TNF- α在 GD、HT组均增高。且 IL- 6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关 ,TNF- α则与 TM、TG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与 AITD免疫异常及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患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来某院检查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例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清Th1类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类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不同BNI疼痛分级者的检测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与BNI疼痛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BNI疼痛分级者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与BNI疼痛分级呈负相关,其他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与BNI疼痛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异于健康同龄者,且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在本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8.
苗莉  杨宝中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25-1226
目的探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和100例RA患者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类风湿因子(RF),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RA患者的TNF-α、IL-6及IL-17的表达水平以及RF、PLT和ESR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及IL-17与RA免疫炎症有关,ELISA可有效检测上述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对RA有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病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血清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37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17水平,对维生素D与炎症相关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12例确诊为RA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分为缓解组、低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取3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维生素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IL-10、IL-37、IL-6和IL-17水平。采集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病情加重,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4种细胞因子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IL-37、IL-6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抑炎细胞因子IL-10和IL-37及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17水平之间不相关(P0.05),观察组各组维生素D水平与IL-10水平不相关(P0.05),缓解组维生素D水平与IL-10、IL-37、IL-6和IL-17水平之间不相关(P0.05);低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维生素D水平与IL-37、IL-6和IL-17水平之间均呈负相关(r=-0.616 5~-0.347 2,P0.05)。结论维生素D与不同病程RA患者血清中抑炎细胞因子IL-10和IL-37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17水平存在相关性,提示维生素D参与调节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RA的进程,检测其表达水平对RA的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老年MODS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老年MODS组的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NF-α、IL-1β、IL-6升高的峰值较IL-10早,死亡组血清IL-10浓度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的异常释放参与了老年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选择不同时机以纠正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今后的救治方向.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玲  陈晖  邵凤民 《临床荟萃》2005,20(5):289-289
本研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探讨LN发病、治疗和预后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IL-8、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费城染色体(Ph)阴性(Ph-)的初诊MPN患者[MPN组,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6例、原...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HD)通过血液、透析膜、透析液间相互反应可激活外周单个核细胞并影响到机体细胞因子产生,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IL-6)为炎性介质,在致热原反应中起一定作用,同时已知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导致肾小球基质增生、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及病变进展、肾功能恶化重要因素之一.此项研究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双夹心抗体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未血液透析及60例CRF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检测HD患者第一次血液透析时,单次透析前后上述指标改变,以探讨CR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透析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邱潮林  费新娣 《检验医学》2006,21(Z1):21-2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10例RA患者滑膜液和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0、IL-4与IL-12的含量.结果 RA患者滑膜液中IFN-γ含量很高[(366.7±43.2)pg/ml],而外周血中仅(20.1±3.2)pg/ml.患者滑膜液和外周血中IL-4含量均低于检测下限(<15 pg/ml).患者滑膜液中IL-12和IL-10含量分别为(419.9±89.2)pg/ml和(187.7±34.5)pg/ml,均高于外周血中的含量[(65.32±34.2)pg/ml和(85.0±12.7)pg/ml].结论 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的细胞因子分泌格局为Th1型,且明显高于外周血中含量,提示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增高可能与关节滑膜中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导致的免疫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表达,以阐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方法对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取出的髓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表达髓核中白细胞介素 1α (IL- 1α )、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 )、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结果在髓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高,远离神经根和近神经根的髓核表达阳性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创伤性突出髓核组织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可能在引起坐骨神经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与肝炎病毒侵袭肝细胞后导致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紊乱有关。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的水平变化,笔者对7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L-6作了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n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结果食管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Thl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相对地Th2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l/Th2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食管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而避免被机体清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免疫平衡状态对其的影响。方法对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在行清宫术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前静脉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患者组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6、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患者组免疫调节Th1/Th2型平衡明显向Th1型倾斜。结论 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失衡可能是导致流产的机制。妊娠早期监测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可能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唐娟  张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31-133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CD8+CD122+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2例RA患者与26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中的CD8+CD122+Tregs水平,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L-10浓度。结果RA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CD8+CD122+Tregs和IL-10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患者上述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A患者血清中的IL-10的浓度与外周血中的CD8+CD122+Tregs细胞水平情况呈正相关(rs=0.297,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CD8+CD122+Tregs和IL-10水平较低,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患者辅助性T细胞1/2(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ACHBLF中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33例ACHBLF、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及15名健康志愿者血清,CBA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Th1/Th2细胞因子在ACHBLF患者血清中的变化。结果 ACHBLF患者外周血循环中TNF-α、IFN-γ、IL-4及IL-6的水平较CHB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P0.05);ACHBLF患者血清中IL-2及IL-10与CHB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HBLF患者血清中IL-4、IL-6、TNF-α及IFN-γ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BA可同时检测各种细胞因子,适合临床应用;ACHBLF患者TNF-α、IFN-γ、IL-4和IL-6的变化可能参与ACHBLF的发生和发展,未发现上述细胞因子与反映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