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为针灸临床治疗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志新 《中国针灸》2003,23(10):613-614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治疗原则之一。阴阳并不局限于经脉之阴阳,可指经络、脏腑、表里、气血之阴阳,上下、左右部位之阴阳等。因此临床应用有5种方法,即取背俞、腹募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阳或阴经之穴,治疗阴或阳经之病;位置相对的二穴透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  相似文献   

3.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条是对中医治疗原则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对文中“治阴“‘治阳”之阴阳,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医家认为“治阴”“治阳”之阴阳,是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相似文献   

4.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阴阳观在治疗认知论上的具体体现,始终贯穿于针灸临床实践中。临床上针灸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重要神经康复手段。本研究以周围性面瘫面部经筋气血闭阻、阴阳失衡的总病机为前提,根据其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不同分期下的病机特点和临床症候,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探讨针灸临证时的选穴、配穴与针刺手法,阐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法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的临床应用,进而为临床辨证和治疗方案提供与传统理论相契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采用“阴阳配穴拔罐法”治疗外感咳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阴阳配穴拔罐法 “阴阳配穴拔罐法”是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针对外感咳嗽的拔罐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用针如此,拔罐之理类似.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病在阳而治其阴,病在阴而治其阳;或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  相似文献   

6.
“阴阳互济”法则源于《内经》“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及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张景岳深研阴阳理论,认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基于阴阳一体,阴阳互根的原理,对于阴阳虚损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这一理论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已有明确记载 ,清·张志聪对这一理论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进一步的阐述 :“此言用针者 ,当取法乎阴阳也 ,夫阴阳气血 ,外内左右 ,交相贯通。”  南京市名老中医崔学良老先生从医四十余载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在指导学生学习《黄帝内经》时 ,对“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这一理论作了细致、深入的讲解 ,使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遂将其运用于临床 ,每获疗效 ,兹举病案数例 ,简介如下 :1 背部的俞穴 ,治五藏之病  仲×× ,女 ,4 1岁。泄泻反复发作十余年 ,曾间断性服用中西药…  相似文献   

8.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广泛运用其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源于阴阳学说,笔者从这一理论出发,对该理论在诊治中医内科疾病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阴中引阳,阳中引阴”针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经典理论之一,属于针灸治疗原则的范畴。该句的含义不仅包括前后选穴;巨刺、缪刺;阴病选阳经穴,阳病选阴经穴;远端选穴;阴阳平衡针法;调和气血等选穴方法和原则。还包涵强调在选穴方面要注重病因病机,并且对后世医家针刺手法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选穴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典型病例的形式,概括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素问·阳应象大论》,是针灸治疗很重要的原则,其出在《素问》第五篇,也是有深意的。中医学治疗遵循的原则就是调和阴阳,本文综合探讨了在临床运用中如何"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相似文献   

11.
韩虹虹  崔卫东  王伟 《光明中医》2013,(12):2576-2577
目的 观察"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中之巨刺法加滞针手法对住院期间中风患者偏瘫肢体肌力提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巨刺加滞针手法,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针刺法.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上肢为91.2%,下肢为98.2%,与对照组的上肢为72.7%,下肢为81.8%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巨刺法加滞针手法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痛属中医“痹病”范畴,病位在筋、骨,中医理论认为其是因风、寒、湿邪致经筋挛缩不伸。现代医学认为腰痛的原因仍与椎间盘相关,而忽视来源于其周围肌群、关节、神经的关联。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对于仅有轻微的椎间盘膨出却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运用常规针刺治疗后疗效欠佳,此类腰痛常与患者腹部区域出现相关性阳性反应点密切相关。当在腰痛局部施术难以获效时,可对其腹区进行查体,并对腹区阳性点进行针刺,即从阴引阳治法可获显效。正如《黄帝内经》:“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即在常规治疗收效甚微时,可应用针刺配合手法,从阴引阳,调节阴阳平衡,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符合中医治病理念的阴阳整体观。笔者临证中总结腰痛的发生、轻重与脊柱的结构密切相关。大多数医师将腰痛的焦点集中在腰椎后侧,忽略腹肌和髂腰肌。又因“腹属阴,腰背属阳”,《黄帝内经》:“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有别于痹证治疗时“以痛为腧”的原则,故认为“从腹治腰”是关键。文章以腰痛治腹的诊疗为主,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现代筋膜学理论及生物力学,基于临床实录对腰痛病的治疗经验加以阐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浅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刺手法操作原则的角度诠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腧穴表里角度认识“阴阳”,对理解寒热补泻手法的机制、指导针刺手法操作和临床应用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总结发现,"阳常有余"是卵巢早衰的主要病因,此"阳"非真阳不足,主要指易引起真阴不足的"妄动的阳气","阴常不足"为阴精、阴血不足,即为真阴,是主要病机。故针对此病因病机临床针刺治疗上主要以调衡阴阳为纲,以"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针灸治疗原则为主导,运用平衡阴阳的针刺方法,经络部位上下、前后阴阳相引,调整阴阳,心身同治,形神同调,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张怀宇 《新中医》1997,29(3):51-51
旁路调节法运用举隅张怀宇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旁路调节法,就是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基础上,采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方法,达到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而治...  相似文献   

16.
<正>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及现在的统一教材,均按阳病从阴着手治疗,阴病从阳着手治疗之意解释。即阳盛因阴虚导致者,治其阴虚;阴盛因阳虚导致者,治其阳虚。王冰则更明确地列出本篇上段原文中“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句为例说明“阳病治明,阴病治阳”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意。这样解释不完全符合原意。他只谈了阳病可以治阴,阴病可以治阳这一面,没有谈阳病也可以治阳,阴病也可以治阴这一面。原文的本义应该是:阳病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从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疾病的治疗皆体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并对其有了独到的见解。现以中风为例,试从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方面,用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故善用碱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至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于用针治病的医生,阳病从治阴入手引导阳气,阴病从治阳入手引导阴气,用针刺右侧穴位的方法治疗左侧的病,用针刺左侧穴位的方法治疗右侧的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去了解病人的情况。凭借外表的症状探知内在的病变,以便观察疾病的严重和轻  相似文献   

19.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李东垣在《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中叙述:从阳引阴有两说:一是外感六淫之邪入于属于阳的背俞穴,宜针泻背俞,从阳引阴邪外出;另一种是指上热下寒证,病由下焦阴虚火旺,逆于上焦阳分所致,  相似文献   

20.
膝痛的针刺治疗多从病变局部选穴或佐以补益肝肾、或健脾益胃之法而配穴.根据《黄帝内经》所载"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叙述,探讨以心包经络穴内关为主从心论治在针刺膝痛中的运用,并举病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