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经肝断面取癌栓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叶或肝癌切除并取癌栓,并与同期肝癌无癌栓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癌栓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3%、51.7%,与单纯肝癌切除组的93.3%、62.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肝癌并于肝断面门静脉取除癌栓不增加手术的创伤和难度,其治疗效果与无癌栓肝癌的手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及随访资料。本组行肝癌切除手术4例,其中,肝右三叶加癌栓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加取栓2例,左半肝切除加取栓1例;肝癌冷冻加IDDS(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sy stem)3例;肝癌术中无水酒精注射加IDDS1例;肝癌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加PEI(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门静脉癌栓3-DCRT(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放疗3例;肝癌TACE,门静脉癌栓3-DCRT放疗2例。全组均配合免疫制剂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结果13例病人均进行长期追踪随访,1、3、5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92.3%、46.2%、30.7%。其中1例巨块型肝癌,手术探查无法切除术中肝癌注射无水酒精并行IDDS,术后配合TACE及PEI,并经IDDS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半年后复查肝癌肿块及癌栓完全消失,现已生存9年仍健在。结论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应争取肝癌及癌栓一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者应个体化综合性运用肝癌冷冻、TACE、PEI、3-DCRT、IDDS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80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是13%和30.4,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是80%、45%、7%。结论:肝癌切除和门静脉癌栓取出术是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化疗、生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并因其微创、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地  梁力建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0):835-837
原发性肝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干癌栓病人往往表现为急性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预后凶险,多数未经治疗的病人在确诊3~4个月后死亡[1],至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研究表明,TTPV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肝癌合并TTPV的治疗是当今肝癌治疗上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TTPV的发生机制肝癌易发生门静脉转移的特殊性决定于肝癌的组织解剖学特点和其生物学特性。正常的肝脏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供血,而大多…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时,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极易复发。研究表明,PVTT是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表现,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VTT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其中涉及肝硬化肝脏的病理解剖学、血流动力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机制。其中研究较多的分子机制包括癌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肿瘤细胞间黏附力减弱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等,更明确的癌栓形成、引起复发转移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近年来,对肝癌合并PVTT多主张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是就近侵犯邻近门静脉分支,在内形成肿瘤栓子,并逆行生长延至段、叶甚至门静脉主干形成癌栓[1].CT增强扫描是显示门静脉癌栓无创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见的门静脉栓子为肝癌合并为肝癌合并癌栓,少数为血栓。以往B超超声对栓子的显示率较高,但对其定性诊断还有相当程度的困难。本文通过对48例门脉癌检的血流状况显示,分析表明:(1)在有癌栓的门脉周围均可见扩张的肝动脉分支;(2)部分可见进入栓子内的滋养动脉;(3)少数形成动脉-门脉分流;(4)门静脉原向肝的血流可转变为离肝或双向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9.
肝癌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死因,据统计,每年新增的肝癌患者中45%发生在中国大陆,近年来,随着放疗介入生物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使肝癌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60%,严重影响疗效,其原因之一就是:肝癌细胞极易侵入门静脉系统,形成门脉癌栓(PVTT),使门静脉压力升高,腹胀、腹水加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行半肝切除加取癌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施行半肝切除加取癌栓术,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2例(21.1%),顽固性腹水2例(3.5%),围手术期死亡1例(1.8%)。结论对肝癌合并癌栓患者实施半肝切除加取癌栓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改善营养及肝功能、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其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肝内缸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时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超声表现和血流动力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分别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组(癌栓组)和对照组门静脉、肝动脉的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 癌栓组较对照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增高,流速降低(P〈0.05),肝动脉显示率和流速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彩超检查获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内血流的重要指标,对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421例原发性肝癌B超诊断回顾性分析,发现伴门脉癌栓者107例(25.4%)。其特点如下:受侵门脉半数以上增宽(74.8%);门脉内单个或多个实性光团,其中以等回声光团最多见(61.7%);光团边界多不规则,呈菜花样改变或爬行样生长;门脉主干受侵时,其周围可见多数蠕虫样无回声的管状结构(38%)。发现门脉癌栓的发生及分布与肝癌肿块的类型及分布有一定关系,以弥漫型肝癌、多叶侵犯及等回声肿块癌栓发生率最高。门脉癌栓形成后以主干分布最多见,左支又较右支多见。即使小肝癌也可发生门脉癌栓。比较CT及血管造影检查,本文认为B超可作为诊断门脉癌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对66侧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术前做好病情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6例病人手术顺利,平均住院时间22d,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2例,胸腔积液23例,膈下积液10例,门静脉血栓5例.肝功能衰竭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当患者确诊时一般都处于中晚期,贻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对于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有望做到对于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形成规范的治疗流程。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肿瘤、门静脉癌栓,并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术后定时化疗或栓塞化疗,则能延长部分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共行PLC合并PVTT手术60例,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协助医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后各种治疗,我们对病人精心的护理,手术疗效较好,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分支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患者术中肝门阻断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39例,其中合并及不合并PVTT的患者分别为18例和21例,在肝门阻断下行肝段以上的肝脏切除术,比较其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肝硬化分级、肝门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3、5天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合并PVTT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前白蛋白及第1天的白蛋白分别为(0.14±0.04)、(0.09±0.14)和(37.17±3.19)g/L,与HCC不合并PVTT组患者[(0.19±0.05)、(0.11±0.04)、(39.48±3.16)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及0.03).结论:HCC合并PVTT患者术中行肝门阻断安全有效,术后患者肝脏合成前白蛋白的能力较不合并PVTT患者短期下降更明显,在术后第5天均未恢复正常,需加强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7.
邓泽南  刘选敏 《临床荟萃》1991,6(6):261-263
门脉癌栓常导致原发性肝癌病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迅速恶化致死.本文观察6例经B超诊断合并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为了提高对门脉癌栓的认识,现作简短探讨.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根据临床表现,甲胎蛋白检测、B超检查证实为合并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全为男性,年龄38~60岁.临床表现除1例无明显自觉症状,体征外,余5例均有轻重不一的右上腹痛,腹胀、肝大,2例有轻度脾大,3例有少量腹水,6例均在入院前出现呕血和黑便,6例中除1例在消化道出血缓解后自动出院外,余5例均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均经B超检查在门脉主干及左干或右干发现不规则的等回声、低回声的絮状光团.测门脉主干宽度,有5例>1.4cm,3例脾静脉宽>0.8cm.  相似文献   

18.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3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3年4月间,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癌栓缩小,生存期延长。结论: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手术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1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肝切除 门静脉癌栓清除术,术后予以辅助化疗.结果 癌栓全部取出,无手术死亡,术后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61.1%和11.1%.结论 选择性地对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肝切除 门静脉癌栓清除术,可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提高疗效,并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过程.结果 介入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经内镜止血治疗后出血终止,恢复良好顺利出院;1例患者终止止血治疗后死亡.28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9.8℃,经对症处理后25例患者于1周内缓解,3例患者2周内缓解.2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3 d内均缓解.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除介入常规护理外,应重视患者主诉,对剧烈恶心呕吐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与护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的颜色及肝功能指标,防止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