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P<0.01);CA患者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CA短病程组(P<0.01)。结论 CA患者有Thl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长病程患者更明显,患者Thl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干扰素Ⅱ型(interferon type Ⅱ,IFN-γ)的水平. 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PR患者病程≤4周时及病程>4周时血清中IL-2、IL-10和IFN-γ的水平.结果 病程≤4周时PR患者血清中IL-2、IL-10 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P<0.05);病程>4周时IL-2水平仍低(P<0.01),IL-10恢复正常水平,IFN-γ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但IFN-γ水平在病程>4周时低于病程≤4周时的水平(P<0.05).结论 PR患者的Th1 及Th2细胞亚群均受抑制,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调在PR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探讨SLE患者的发病与Th1/Th2优势活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SLE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PBMC培养上清IL-4、IL-10、IL-2、IFN-γ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水平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活动期SLE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活动期SLE患者存在分泌型Th1细胞因子的细胞活化减弱。  相似文献   

4.
张江淮  陈伟  丁琼  肖蓓 《安徽医学》2010,31(7):736-738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系统性红斑狼疮和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SLEDAI评分法,将54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静止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4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的表达量与血红蛋白量、血小板量和红细胞数成正相关;IFN-γ的表达量与补体C3、C4成负相关,与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IL-10的表达量与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结论 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联合检测SLE患者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对指导治疗及病情的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2、γ干扰素(IFN-γ)、IL-10和IL-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辅助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并发症的30例孕妇作为对照,检测2组孕妇血清中IL-12、IFN-γ、IL-10和IL-4含量并分析。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中的IL-12、IFN-γ蛋白水平及其mRN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 0.01),而IL-4、IL-10及其mRN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 < 0.01)。结论: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加,Th2型因子减少以及Th1/Th2比例失衡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沈洪彦  孙治君  于冰 《医学争鸣》2007,28(20):1899-1901
目的:探讨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在青年和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5例良恶性乳腺组织中IL-2,IFN-γ,IL-4,IL-10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程度的差异.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乳腺癌组织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阳性表达率较乳腺纤维瘤组显著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阳性表达率较乳腺纤维瘤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的表达水平在青年组与老年组随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5),青年组IL-2的表达水平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腋窝淋巴结阳性组IL-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乳腺癌癌组织中呈现Th2型免疫反应优势状态,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Th1/Th2的比值更低.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IL-2和IL-4联合检测对评价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FN-γ,IL-4水平对血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0例HD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H-D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外周血PBLC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Bcl-2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经相关分析发现:Fas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Bcl-2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HD患者PBLC存在异常凋亡现象;并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低下,以及T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上述改变可能在HD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患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尿白三烯E4(LTE4)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22例急性期、恢复期喘息性疾病患儿(喘息组),20例急性期非喘息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喘息组),20例健康体检儿(正常对照组)血清IL-4、IFN-γ及尿LTE4水平,分析IL-4与IFN-γ的比值,分析IL-4、IFN-γ与尿LTE4的相关性.结果 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水平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尿LTE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与非喘息组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恢复期血清IL-4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LTE4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喘息组急性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非喘息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15.86,P<0.01);恢复期血清IL4/IFN-γ比值较急性期明显下降(t=4.14,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t =5.94,P<0.01).喘息组急性期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82,P<0.01),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81,P<0.01).结论 IL-4、IFN-γ及LTE4可能共同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气道炎症反应,喘息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3、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8例哮喘患者不同分期和分级血清IL-4、IL-12、IL-13以及IFN-γ水平和IgE水平,观察不同分期和分级各项观察指标的水平,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发作期患者IL-4、IL-13、I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FN-γ、IL-1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L-4、IL-12、IL-13、IFN-γ、IgE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测定血清中IL-4?IL-9?IL-21表达和单个核细胞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L-4?IL-9?IL-2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缓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缓解组血清IL-4?IL-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并且IL-4?IL-9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血清IL-21以及mRNA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 哮喘患者血清IL-9 与IL-4 水平呈正相关(P < 0.05),IL-21 与IL-4,IL-9与IL-21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05)?血清IL-4?IL-9水平均与患者FEV1%成负相关(P < 0.05),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 < 0.05)?而血清IL-21水平与FEV1%?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Th2?Th9?cTfh细胞特征细胞因子IL-4?IL-9?IL-21均参与了哮喘发病,检测IL-4和IL-9水平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与供肝非实质细胞(NPC)输注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排斥反应组、免疫耐受组,每组20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检测受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耐受组供心存活时间为(30.83±2.55)d,排斥反应组为(8.15±2.08)d,差异有显著性(t=24.46,P<0.01)。术后7、14 d排斥反应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均高于免疫耐受组,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低于免疫耐受组,术后7 d血清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t=4.50~16.20,P<0.01)。结论免疫耐受的形成与Th1/Th2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和单克隆抗体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各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及Th1/Th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而CD3和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Th1偏移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在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与IL-10,IL-4和IFN-γ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冠心病组28人,按相同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通过冠脉造影选取冠心病患者28人。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t和IL-4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γ浓度。结果两组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L-4浓度增高(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FN-γ浓度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IL-4及IFN-γ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内源性IL-10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FN-γ和IL-4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了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时、2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血清IFN-γ、IL-4水平,并与同期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FN-γ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完全缓解组IFN-γ水平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L-4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完全缓解组IL-4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调有关,是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患者与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布、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平衡情况,探讨宫颈HR-HPV感染患者Th1/Th2平衡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R-HPV感染患者(感染组)与健康女性(对照组)各60例,应用《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 进行体质辨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比较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两组中偏颇体质人群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情况。[结果]感染组中偏颇体质占主导(63.33%),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感染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颇体质人群中,感染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I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偏颇体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感染组IL-2/IL-4、IL-2/IL-10、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女性更易感染HR-HPV,且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Th1/Th2平衡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17.
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18水平检测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琳  汤旭磊 《医学争鸣》2004,25(17):1607-1610
目的:探讨IFN-γ, IL-4, IL-18在Graves'病(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和GD免疫动态.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0例初发GD患者及其中38例治疗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IFN-γ, IL-4和IL-18水平. 结果:①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 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 ②治疗后GD患者与初发GD患者比较,血清IFN-γ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降低(分别为 P<0.05,P<0.01) .治疗后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8升高(P<0.05),血清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P<0.01). ③初发GD患者血清中IFN-γ与IL-18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77,P<0.05);治疗后GD患者血清中IL-4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678,-0.626,P<0.05),血清中IL-18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01,0.535,P<0.05). 结论:GD患者血清中IFN-γ, IL-4和 IL-18水平的变化可能在G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初发GD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则向Th2型漂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8、IL-10和IFN-γ水平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关系.方珐:采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52例、对照组48例血清IL-18、IL-10和IFN-γ的水平.结果:SLE组IL-18(265.7士78.3)pg/mL、IL-10(78.2士2.2)pg/mL、IFN-7(22.4±9.2)Pg/mL较正常对照组IL-18(184.1±63.6)pg/mL、IL-10(18.3±6.4)pg/mL、IFN-γ(12.5士5.1)pg/mL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且活动期SLE患者IL-18(382.7±156.4)pg/mL、IL-IO(90.8±12.9)pg/mL与非活动组IL-18(91.3±48.6)pg/mL、IL-10(45.1士15.4)pg/mL之间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活动期IFN一7(26.8±9.8)pg/mL和非活动期患者IFN-γ(18.9±9.1)pg/mL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IL-18、IL-10水平增高,且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判断疾病疗效的监测指标.SLE患者血清IFN-γ水平也显著提高,表明在SLE患者中,参与炎症反应可能既有Th1型细胞因子,也有Th2型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白细胞介素-12(IL-12)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IL-18与IL-12共同刺激的TIL与人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共孵育后接种于BALB/c SCID小鼠皮下,测定小鼠肿瘤的生长大小并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10、IL-4的表达水平,同时体外测定NK细胞及CD8+T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结果:IL-18与IL-12共同作用于TIL后,与对照组相比,SGC-7910细胞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小鼠生存率明显延长;同时,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处理组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水平明显增高,而IL-10与IL-4水平明显降低;体外LDH杀伤实验证实IL-18联合IL-12处理组NK细胞及CD8+T细胞杀伤活性明显提高.结论:IL-18与IL-12协同刺激能增强TIL对胃癌胞的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Th1/Th2漂移变化规律,为卫气营血辨证提供客观的实验指标.方法 将5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卫分证组20例,气分证组15例,营分证组15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6例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不同阶段患者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β)、γ-干扰素(IFN-γ)、IL-4、IL-5、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卫分证组、气分证组、营分证组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气分证组、营分证组TNF-β、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卫分证组比较,气分证组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5,P<0.01),营分证组TNF-β、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气分证组比较,营分证组IL-2、TNF-β、IFN-γ均有下降趋势,IFN-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IL-6、IL-10继续上升(P<0.05,P<0.01).结论 从卫分证到气分证再到营分证病理发展与Th1/Th2漂移密切相关,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