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鱼胆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变化特点与急性肾衰竭 (ARF)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比较 3 5例鱼胆中毒并发ARF患者、3 0例单纯鱼胆中毒患者以及 2 0名健康人血浆ET水平 ,分析对比治愈组和死亡组ET水平。结果 鱼胆中毒并发ARF组血浆ET水平 13 0 .8± 60 .5ng/L比正常对照组 5 1.6± 9.2ng/L显著升高 (P <0 .0 1) ,单纯鱼胆中毒组血浆ET水平 63 .3± 10 .5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鱼胆中毒治愈组和死亡组ET水平分别为 78.6± 2 5 .9ng/L和 2 2 7.8± 82 .6ng/L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ET参与了鱼胆中毒并发ARF的发生与病情的进展 ,血浆ET水平可作为判断鱼胆中毒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及内皮素 (ET 1)含量的变化。方法 :利用Mar marou创立的模型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脑损伤 ,于伤后 6h抽血检测血浆中NO及ET 1含量。结果 :轻、重度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浆中NO及ET 1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其中轻度损伤后血浆中NO含量从 (2 6 .70±3.30 ) μmol/L升高至 (35 .6 8± 2 .39) μmol/L ,ET 1含量从 (85 .0 7± 2 .89)ng/L升高至 (94 .2 0± 3.4 6 )ng/L。重度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浆中NO含量升高至 (46 .86± 4 .1) μmol/L ,ET 1含量升高至 (131.0 4± 9.0 )ng/L。 结论 :NO和ET 1参与弥漫性脑损伤的原发及继发性神经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且二者的血浆浓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心衰 )与血浆内皮素 (E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 8例心衰患者血浆ET和血浆CGRP水平。结果 心衰组血浆ET水平 ( 12 0 .4 2± 8.1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 ( 4 8 66± 6 4 8)ng/L ,P <0 0 0 1。而心衰组血浆CGPR水平 ( 16 70± 4 13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 ( 64 70± 11 76)ng/L ,P<0 0 0 1。心衰严重程度与血浆ET和CGRP水平相关。心衰患者血浆ET与GCRP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r =- 0 82 3 6,P <0 0 0 1)。结论 循环血中ET与CGRP可能参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CGRP可能拮抗ET的心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胃溃疡(GU)和14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GU(91.2±18.0ng/L),DU(70.1±15.3ng/L)较对照组(50.8±7.6ng/L)显著升高(P<0.01)。GU组血浆ET水平又明显高于DU组(P<0.01),治疗后GU组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P<0.01),提示血浆ET在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 ACI)与血浆内皮素 (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脑梗死组 45例、正常对照组 47例血浆 ET、CGRP水平。结果 :ACI组血浆 ET为 ( 10 8.80± 38.77) n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1.19± 16 .75 ) ng/ L,P <0 .0 1。ACI组血浆 CGRP为 ( 2 3.72± 12 .5 5 ) ng/ 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36 .89± 17.30 ) ng/ L,P <0 .0 1。ACI伴高血压者 ET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者 ,而 CGRP显著低于不伴高血压者 ,P <0 .0 5。结论 :ACI患者 ET较正常人升高 ,而 CGRP较正常人降低 ,ET和 CGRP的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 31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与 2 7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 (正常妊娠组 )的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为 10 5 .78± 2 2 .77ng/L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6 8.38± 13.2 3ng/L) (P <0 .0 0 1) ,病情越重 ,其值越高 ;妊高征组血清NO水平为 2 1.96± 13.40 μmol/L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86 .76± 2 6 .72 μmol/L) (P <0 .0 0 1) ,病情越重 ,其值越低 ;正常妊娠组ET和NO相关不显著 ,妊高征组ET和NO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ET和NO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ET/NO比值越大 ,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5例肝硬化无腹水患者、2 6例肝硬化有腹水患者、12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 ( ET)含量。结果 ,无腹水组血浆 ET浓度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有腹水组血浆 ET为 64 .9± 11.6ng/L与正常人及无腹水组有显著差异 ( P<0 .0 1) ;肝肾综合征组血浆 ET为 10 8.1± 15 .3 ng/L与其它 3组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1)。肝肾综合症患者血浆 ET浓度显著升高 ,提示 ET在该病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血浆和组织浸液凝血酶调节蛋白 (TM)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188例癌症患者血浆 TM和 2 4例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浸液的 TM浓度。结果 :癌症患者血浆 TM水平[(33.4 7± 14 .2 5 ) μ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4 0± 7.2 2 ) μg/ L,P<0 .0 1],癌症转移组 [(4 1.6 8± 16 .96 ) μ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术后组患者 TM[(18.4 5± 9.96 ) μg/ L]比术前组 TM[(2 8.2 9± 11.74 ) μg/ L]明显回落 (P<0 .0 1) ,术后复发转移组 TM水平 [(34.5 0± 12 .5 7) μg/ L]明显增加。肺癌、胃癌和胰腺癌三种转移性癌均明显高于各自的非转移性癌 (P<0 .0 5~ 0 .0 1) ,而非转移的胃癌、胰腺癌、食道癌、大肠癌和喉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 .0 5 )。癌组织浸液 TM[(6 47.71± 317.5 1) μg/ L]显著低于其邻近正常组织 [(14 5 5 .6 3± 772 .2 2 ) μg/ L,P<0 .0 1],而其血浆 T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癌症患者血浆 TM水平升高与癌的扩散转移有关 ,其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转移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丹参 (SM)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后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心肌c fosmRNA表达等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min ,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min注射丹参 ,检测心肌再灌注 4 0min时血浆NO、内皮素 (ET)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 (LDH)、磷酸肌酸激酶 (CK)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观测左室心肌c fosmRNA的表达。结果 SM组 ( 4 g/kg)较IRI组 ,能显著减少心肌酶的漏出 [LDH :( 10 92± 5 7)U/Lvs ( 1977± 6 4 )U/L ;CK :( 185± 6 )U/Lvs ( 2 0 6± 4 )U/L ,(均为P <0 0 1) ];明显提高血浆NO含量 [( 5 8 3± 4 2 ) μmol/Lvs ( 2 1 8± 2 7) μmol/L ,(P <0 0 1) ],减少ET的生成 [( 2 2 8± 10 ) pg/mlvs ( 313± 13) pg/ml,(P <0 0 1) ],血浆NO与ET比值也明显升高 [( 0 30± 0 0 2 )vs ( 0 0 7± 0 0 1) ,(P <0 0 1) ];IRI组心肌组织c fosmRNA表达的光密度值为 0 2 1± 0 0 3,而SM组光密度值为 0 12± 0 0 3,c fos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 SM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与提高血浆NO含量、减少ET的生成 ,下调c fos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浆NO、CO及内皮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碳 (CO)的水平和影响因素 ,以及CO在布 加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测定了 30例布 加综合征患者分流减压术前后外周血浆中CO、一氧化氮 (NO)及内皮素 1 (ET 1 )的水平 ,并以 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布 加综合征患者手术前血浆CO、NO及ET 1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CO (0 .89± 0 .1 1 )mg/L ,(0 .42± 0 .1 3)mg/L ;NO(87.31± 1 0 .41 ) μmol/L ,(55 .2 3± 1 0 .2 3) μmol/L ;ET 1(80 .0 2± 1 0 .89)ng/L ,(48.75± 1 1 .50 )ng/L ,P均 <0 .0 5) ,分流术后 3者的水平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5)。 结论 :CO可能参与了布 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高的门静脉压力可能是刺激机体合成CO增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新安  钟进义 《吉林医学》2010,(24):4036-4038
目的:探讨葡多酚(GP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丙二醛(MDA)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8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多酚治疗,1次/d,200mg,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另选择20名正常人为健康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浆MDA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健康组查体时的血浆MDA。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MDA均较健康人组血浆MDA显著升高(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血浆丙二醛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早期糖尿病肾病试验组治疗8周后血浆MDA(5.8±0.45)nmol/ml较治疗前血浆MDA(7.36±0.35)nmol/ml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MDA(6.6±0.42)nmol/ml较治疗前血浆MDA(7.28±0.33)nmol/ml下降不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后UAER(70.51±32.17)μg/min较治疗前UAER(112.42±69.11)μg/min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UAER(98.30±45.84)μg/min较治疗前UAER(103.15±69.14)μg/min下降不明显(P>0.05),试验组血浆MDA降低与UAER降低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与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升高有关,葡多酚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DN)血浆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化过氧化,葡多酚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MDA,对DN的肾脏功能起到一定改善和保护作用,为GPC治疗DN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芦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血小板活化和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芦沙坦、氨氯地平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尿素氮(BUN)、血肌酐(Bcr)和肝酐清除率(CCR)。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01),GMP-140和UAER均显著降低(P<0.001),BUN,Bcr,CCR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UAER与GMP-140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9和0.48),与血压下降无显著相关。结论:①芦沙坦、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控制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减轻早期高血压性肾损害;②推测该药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而对肾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脑出血和脑梗死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脑梗死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体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亢进。GMP-140含量的检测不仅对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对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小板膜颗粒蛋白(GMP-14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9例SLE患者和15名正常人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含量,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及用魏氏法测定血沉(ESR)。结果:1.活动期SLE患者(n=27)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49.81±5.85)μg/L]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21.92±3.67)μg/L],(n=12)和正常对照组[(15.74±2.33)μg/L](n=15),P均<0.01。而缓解期SLE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含量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7例活动期患者中有2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治疗后SLE患者血浆血小板GMP-140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5)。2.活动期SLE患者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均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1),而血沉(ESR)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3.血浆血小板GMP-140的变化与ESR呈直线正相关(r=0.67,P<0.01),与血常规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有血小板活化,SLE患者在活动期血浆血小扳GMP-140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且与FSR呈直线正相关,说明GMP-140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同时对部分临床表现的解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祥明  梁炜 《现代医学》2002,30(6):363-365
目的 观察大黄糖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0 5例 ,随机分为大黄糖肾胶囊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疗程 12周。治疗前后观察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 ,血浆内皮素 (ET)及尿ET等指标。结果 大黄糖肾胶囊治疗 12周后 ,治疗组UAE、血浆ET及尿ET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提示UAE的下降与尿、血浆ET降低呈正相关 (r =0 .68,P <0 .0 1和r =0 .71,P <0 .0 1)。结论 大黄糖肾胶囊对DN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肾脏局部ET合成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vWF、TM、GMP-140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140,GMP-140)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90例2型DM患者血浆vWF、TM、GMP-14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DM各组血浆vW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TM、GMP-140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均<0.05)。结论①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②TM、GMP-140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尿白蛋白排泄(Urinary AlbuminExcretion,UAE)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与无肾病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电泳率(EPM)及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组比较,肾病组和无肾病组MAR升高及EPM水平降低(P<0.01),肾病组GMP-140水平升高(P<0.01)。肾病组的MAR、GMP-140的升高和EPM水平的下降较无肾病组明显(P<0.01)。提示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助于血栓形成和微血管损伤,这一变化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及Fg在CHD发痛中的作用。方法:将CHD病人分为3组,观察各组血浆vWF、GMP-140及Fg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培果: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厦F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上述指标明显增高(P<0.01)。结论:CHD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vWF、GMP-140及Fg可预:则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止消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洛汀新治疗,治疗组使用止消保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S)、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NO水平及SOD活性.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均能明显降低FPS、UAER及NO,升高SOD活性(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积分(P<0.01),而且在降低UAER及NO水平,升高SOD活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止消保肾汤能降低早期DN患者的症状积分及UAER,可能与降低NO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 (DM)和糖尿病肾病 (DN)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 43人 ,DM组 45例 ,DN组 40例 ,测定血浆 CGRP、 ET及血压。结果 :DM组的 CGRP比对照组、 DN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DN组的 ET比对照组、 DM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1)。三组的血压 :DN组最高 ,DM组次之 ,对照组最低。对照组、 DM组的 CGRP与 ET正相关 ,DN组的 CGRP与 ET无显著相关。结论 :CGRP对血压的影响 ,在无血管并发症的 DM大于 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