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讨论丙酸睾丸酮合并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PEG)终止妊娠8-16周的效果。方法对妊娠8-16周,胚囊≥3.0 cm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进行药物终止妊娠临床效果的比较性研究;试验组应用丙酸睾丸酮合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两组效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8%和84%,宫内容物6 h内排出率分别为85.4%和45.2%,阴道流血量和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丙酸睾丸酮能显著提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为终止≥49 d的妊娠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玲  张寒 《首都医药》2008,15(10):34-34
目的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中期妊娠施行引产术孕妇200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每组100例.观察引产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引流产有效率A组90%,B组8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孕妇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引产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宫颈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配伍已广泛应用于早孕流产,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自1998年始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配伍及米索前列醇与丙酸睾丸酮配伍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6月~1999年10月,各种原因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共107例,全部住院引产,年龄15~42岁,已婚41例,未婚66例,无引产禁忌证。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妊娠,做肝、肾功、心电图、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型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赵艳荣  王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17-20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中期妊娠引产病例进行性分析,将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进行对比.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较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2~16周引产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持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92例孕12~16周引产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常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引产成功率98.9%,显著高于常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92.5%,产程较常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缩短,出血量和胎盘滞留率显著降低.结论 持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更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相对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站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引产者216例,总结分析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对比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终止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在促宫颈成熟及宫缩痛的强度和时间上更明显优于应用依沙吖啶注射引产(P〈0.01),引产成功率及胎盘胎膜残留也优于依沙吖啶注射引产(P〈0.05),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但可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而且终止中期妊娠(12~20周)效果优于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值得临床应用和提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3种引产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孕12~28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70例。A组予以利凡诺尔引产,B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C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情况。结果 3组在引产有效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引产后宫内残留率、排胎时间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以C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是一种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引产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赵秀琴 《黑龙江医药》2012,25(2):289-29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7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来素前烈醇选行引产,利凡诺尔组30例,采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醉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以缩短产程,减轻痛苦,减少出血量、宫颈裂伤及胎盘残留.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陈宏  林文华 《海峡药学》2011,23(3):70-71
目的探讨终止中期妊娠两种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终止中期妊娠的雷佛奴尔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病例各50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产伤情况、引产成功率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较单独用雷佛奴尔引产平均总产程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产伤发生率低,两种引产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胎盘胎膜残留率和产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7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B组77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引产术。结果A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P〈0.01),A、B两组不全流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A组所致腹痛较轻,且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少。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用于终止中期妊娠,效果优于羊膜腔引产术,适宜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艳  朱凤娣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64-226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妊娠12~24周要求引产者228例,按不同引产方式进行分组,药物组(140例)及利凡诺组(88例),对两组引产效果进行分析.药物组根据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口服组及直肠给药组,比较引产时间及用药剂量.结果:药物组与利凡诺组胎盘胎膜残留、引产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12~16周,口服组与直肠给药组引产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16~24周,口服组与直肠给药组米索前列醇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具有成功率高、完全流产率高、引产时间短及阴道流血量少等优点,根据孕周不同,选择合适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可提高引产效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60例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2组引产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顾雪 《淮海医药》2014,(1):30-3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4周妊娠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A组予米非司酮150mg口服,阴道后穹隆置入米索前列醇2片;B组予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引发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产时产后阴道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及宫颈管成熟情况方面均优于依沙吖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的成功率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4周妊娠效果优于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靠、痛苦小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孕妇女引产的效果。方法对113例的中孕引产妇女,给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组,A组)同时对110例同期引产妇女,给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服米非司酮150mg(对照组,B组)观察引产时间,组织物排出情况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排出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儿胎膜残留,产后2h出血明显少于观察组。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后口服米非司酮,引产产现缩短,降低组织物残留量,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4例要求终止妊娠的中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行经腹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150mg分次口服;对照组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并记录自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由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软产道有无损伤。结果两组中孕妇女均一次穿刺注药引产成功。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宫缩乏力,给催产素加强宫缩引产成功。观察组未出现类似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从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及宫颈撕裂伤比较均有差异性。观察组从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从宫缩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盘胎膜残留及宫颈撕裂伤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51例未行清宫术,观察组66例未行清宫术,胎盘胎膜残留明显减少。对照组宫颈撕裂伤3例,3例宫颈撕裂伤均未静滴催产素,宫颈撕裂伤与催产素无关。观察组无宫颈撕裂伤。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使引产总产程缩短,减少胎盘胎膜残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孕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晚期妊娠引产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凡诺组)100例和观察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组)10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出血量、清宫率、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宫颈裂伤发生率及用药前后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清宫率及宫颈裂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宫缩发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用药后Bishop评分≥7分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期妊娠引产,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大剂量组宫缩规律至引产结束时间、总引产时间、出血量及清宫率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时间短,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止瘢痕子宫(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中晚期妊娠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60例患者,按不同引产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观察组患者28例,主要采用利凡诺尔羊膜内注射的方法进行引产;B组观察组患者16例,主要选择水囊引产的方法;C组观察组患者16例,主要选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引产。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非瘢痕子宫引产患者60例,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21例,主要选择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引产,B组对照组患者25例,主要采用水囊引产的方法;C组对照组患者14例,主要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进行引产。比较两组患者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和患者分娩过程中出血量以及产道损伤情况。结果A观察组和A对照组、B观察组和B对照组、C观察组和C对照组之间胎儿娩出时间以及产时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半年后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可以在严密观察下实施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或者水囊引产法。  相似文献   

20.
岳冬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46-194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羊膜腔内依沙吖啶终止14~19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本站自愿要求终止14~19周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238例,B组单纯应用依沙吖啶216例.结果:产程、产后2 h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引产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优于依沙吖啶引产,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