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抗精神病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85例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者的临床资料.纳洛酮组加用纳洛酮治疗,常规组以常规治疗. 结果:纳洛酮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催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 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不明显,催醒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五十年代精神药物的出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涌现,又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环境和条件.药物品种的多样性,使临床医生能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尤其是非典型精神病药的问世,使以往很少有办法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也有了治疗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或电休克治疗中,有时会出现食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如果不及时急救常可引起死亡.急性噎食窒息是精神科临床急症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具有药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患者给予双氢麦角胺甲磺酸盐、Dihydroe-rgotamine mesylate(DHE)治疗,获得一定疗效。兹报告如下:对象与办法:对240例应用各种抗精神药物及抗郁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用兵动氏调查表调查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对其中确有  相似文献   

5.
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为主,而最常见的是低血压,其发病率高达50%~70%[1],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是提高透析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的主要环节.现将我院几年对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防,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比较了老年及青年精神障碍患者各42例应用氯丙哮、奋乃静后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情况,结果发现青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可在应用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时就出现,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在应用抗精神病药过程中不应常规合用抗胆碱能制剂来预防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长期应用可导致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加剧。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营养必需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本文主要对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附866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866例急性脑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和类型,从GCS评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高,死亡率越低;出现脑疝患者死亡率高,迟发性脑疝比早期发生的脑疝危害更大;保守治疗失败及时手术并不影响患者预后;合并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死亡率较普通脑疝高;合并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患者死亡率高;高血糖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 GCS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对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焦虑障碍患者很少出现幻视。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位男性患者,36岁,患有社交恐惧症和伴惊恐发作的广场恐惧症。该患者幻视明显,令其深受困扰、功能受损。用舍曲林200 mg/d、氯硝西泮1mg/d和普萘洛尔20 mg/d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焦虑和幻视缓解,能继续工作,恢复社会生活。本报告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幻视并不一定预示着精神病性障碍,很多精神障碍都可能出现视幻觉。如果非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出现幻视,那么治疗这些非精神病性障碍通常也能同时缓解相关的幻视,而无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详细分析此类罕见病例有助于加深对精神病样症状的病理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后衰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裂症的精神病后衰弱(PPC)是指急性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兴奋、紧张症改善后,患者表现为活动减少,诉说精力、活力丧失。本文作者探讨了PPC 的发生率、原因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符合 Schneider一级症状和IOD-9标准的1982年1月~1983年8月从福冈大学医院精神科出院的分裂症患者46例。排除有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者,所有患者应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和抗巴金森氏药物治疗,医生每周二次作精神状态检查,护士观察记录患者每天的行为表现。调查项目包括:PPC的出现与持续时间、性别、发病年龄、入院年龄、病前适应能力、治疗开始后急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作者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时采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经验和观点。急性精神分裂症可能需注射镇静药物,但作者相信单独服用抗精神病药或与其他药物合用都具有药物干预的关键作用。喹硫平所具有这种优点并成功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式恶化时所表现的攻击性、焦虑和敌对症状。基于对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最近的国际性精神病学会议资料和作者临床试验的回顾,作者提出一种比现行喹硫平处方资料更为快速的药物启动和增加剂量方案,并认为对急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具体方法为第2天加至400mg,第3天加至600mg,第4天加至800mg,对各别严重病例,第1天即为300mg.第2天加至600mg,第3天加至900mg。(必需注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剂量应适当减低)。而目前的处方建议通常为剂量最高至750mg/d(美国和加拿大为800 mg/d),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喹硫平加至1 600mg/d时.一些患者仍能很好地耐受。通常认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在耐受性方面优于常规抗精神病药,然而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之间还是存在耐受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喹硫平在耐受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为患者良好地接受,而且这种良好的接受能促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正因如此,作者认为喹硫平可成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或恶化的一线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2.
无抽搐电休克期间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 对1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影响药物的选择、合并用药,但用量较治疗量小,氯氮平比氯丙嗪用量小.结论 无抽搐电休治疗不影响药物的选择、合并用药,两者结合服用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急性精神病是一般综合医院中的一种常见病.在不能得到精神科及时会诊的地方,它可能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下合理治疗的问题,对实际可行的措施加以论述.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精神病发作,不论是"器质性"或"功能性"的,一并论述,但不包括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精神科急性入院患者中紧张症的识别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我院重症精神病房急性入院患者102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紧张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参照Bush-Francis紧张症评定量表(Bush-Francis catatonia rating scale,BFCRS)的症状定义归类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确诊紧张症91例,占调查患者的8.92%。81例(89.01%)紧张症患者的基础疾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紧张症症状为缄默(81.32%)、兴奋(72.53%)、冲动性(71.43%)、静止/呆滞(65.93%)和作态(51.65%),另外先占观念(92.30%)和怪异念头(58.24%)也较常见。仅有7例(7.69%)患者的病历资料中曾提及“(亚)木僵”、“紧张症/综合征”等词。30例患者仅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治愈率为83.33%(25例),仅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者与抗精神病药联合苯二氮 类和/或改良电休克治疗者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0.63)。1例患者在肌注氟哌啶醇后出现恶性综合征。结论精神科急性入院患者中紧张症并不少见,但识别率低。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治疗紧张症,但存在出现恶性综合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对QTc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研究抗精神病药对心脏的安全性.方法对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检测心电图(ECG),观察比较其QTc间期.结果服奥氮平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服其他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时,只有奥氮平最少可能出现导致恶性心律异常的QTc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急性躁狂发作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福新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I0001-I0002,I0005
由于情感稳定剂缺乏快速镇静效果和抗精神病作用,处于严重兴奋状态或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发作患者常常需要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或者其他情感稳定剂。有文献报告,大约75%的门诊患者、95%的住院患者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本文就急性躁狂发作的联合用药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演变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入组法,调查我院2008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与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的2003年比较.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增多,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 治疗指南的出台,对临床用药起到了规范作用,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38例癫痫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临床分析,认为癫痫与出现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是因果关系,可能是由于弥漫性或局限性脑损害所致的精神病综合征,癫痫大发作者患本病的机会最多,出现精神症状前大部份患者癫痫发作已停止或减少。它不仅可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任何症状,而且部份患者还出现智能障碍和发作性短暂轻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消失后,精神症状仍然存在,患病多年者也不出现其它方面的精神衰退,用抗癫痫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最理想,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痊愈。  相似文献   

19.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杭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疗效.方法 选取服用杭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22例,采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进行按时取穴治疗,每天20 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率为18.18%,显效率为27.27%,好转率为40.91%.总有效率为86.36%.患者均无不适主诉.结论 子午流注低频治疗能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有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