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科领域中三维CT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CT(ThreeDimensionalComputedTomography,简称3DCT)由Herman等于1977年首先提出,1980年应用于临床,并逐渐受到重视,骨科领域中主要应用于了解X线平片不易显示的骨关节骨折移位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3DCT在骨科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3DCT应用新进展作一介绍。1 更高的图像质量CT扫描时间、扫描层厚是影响3D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CT扫描时患者的移动使重建图像产生伪影,而层厚限制了重建图像的敏感性。因此,高速、薄层的扫描可得到清晰精确的图像。硬件技术的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小关节关节面的三维解剖学形态,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为颈椎小关节界面撑开器的制作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方法]选择近1年在本院影像科螺旋CT室行颈部或甲状腺检查的人员,CT图像显示无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肿瘤、感染及明显骨质增生的样本,选取120例,三维重建后在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对小关节面进行测量。[结果]颈椎小关节面间隙、横径、上下径均依颈椎节段向下逐渐增大,C5~7节段相比颈椎其他节段在横径和上下径上均表现为男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合横径、上下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颈椎越靠近胸椎变异性越小,男女差异越小。[结论]颈椎间小关节关节面的间隙宽度、各径线长度在诸节段及男、女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数字骨科学:一门骨科学新分支的萌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美国可视人计划(1989)的出现推动了数字人和医学图像研究的进程。数字人研究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前沿性交叉项目,对科技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数字化技术可以利用动态三维图像对传统二维医学图像进行补充,用连续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精确地显示生物组织复杂的三维结构,并可进行任意旋转、剖切等观察和操作,可以对重建的三维结构进行测量获得长度、面积、  相似文献   

4.
三维CT在鼻骨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骨比较脆弱,外伤后极易发生骨折,以往多依靠鼻骨侧位X线片,确定有否骨折及骨折的状况。由于X线分辨率较低,重叠结构较多,局部外伤后软组织肿胀,对骨折的判定及程度常常不够准确。三维CT应用于临床后,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并为临床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大体骨骼标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骨折的部位及形态。从1999年至2003年,笔者总结了36例鼻骨外伤骨折的患者,全部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为鼻骨整形的修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陶瓷是金属与氧或其它阴离子的稳定化合物。由于它们的耐磨性和生物化学惰性,近三十年来人们一直设想将其用作骨科植入物。尽管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它们的脆性会导致负重植入物的无法预料的灾难性失败,因而陶瓷未被广泛接受。也许在用作复合材料植入物中的增强纤维以及作为金属性植入物的羟化磷灰石钙涂层以诱导直接的骨性结合方面,陶瓷材料有着最为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及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尤其在创伤骨科,医生可借助术前或术中所获得的影像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影像的来源可包括CT图像、术中实时透视图像或内窥镜影像。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使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将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期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专刊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显微CT是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的、对骨量、骨质结构和强度测量的检测方法,是对传统二维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的有力补充,其在骨质疏松领域具有较好的实验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连头婴显微分离术术前影像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结果 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连头婴双头颅骨相互连续,连续部部分骨质,硬脑膜缺如;双侧脑组织相连,部分相融,双婴上矢状窦后1/3融合并汇入同一窦汇,两婴一侧横窦相融。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较清晰显示连头显颅脑,脑组织及颅内血管的变异尤其是颅内血管与颅骨的立体关系,有助于在手术中准确设计骨的立体关系,有助于在手术中准确设计骨瓣及手术入路,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9.
显微CT与组织切片技术在骨形态计量研究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CT技术与组织切片技术在骨形态计量分析中的差异,探讨显微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分别应用显微CT和组织切片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的骨组织标本,并从标本处理、表达形式与测试指标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显微CT在反映骨组织三维结构特征和对骨组织"量"与"质"变化的精确测量方面明显优于组织切片技术;而组织切片技术对反映标本局部的细胞形态和生长发育变化等方面则更具优势.[结论]显微CT技术在标本处理、表达形式两方面均提供了全新的测试手段,通过结合组织切片技术能够更加理想地反映骨组织形态和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循证骨科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骨科权威期刊之一《骨与关节杂志 (JBJS)》(美国版 ) ,自 2 0 0 0年第 6期起开辟了新栏目《循证骨科学》[1] ,编者引述了DavidSackett对循证医学所作定义 ,同时指出 :这要求把最佳研究证据与医师临床经验结合起来 ,作出治疗决策。紧接着《中华骨科杂志》编者以《一个值得关注的栏目》为题予以报道[2 ] 。以上事实说明循证医学的世界性潮流 ,已强劲地触及骨科领域 ,它将推动 2 1世纪的骨科临床 ,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医学模式向遵循科学证据医学模式的转变[3 ] 。1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4、5、6]英国已故流行病学家兼内科…  相似文献   

11.
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直观、立体地显示复杂骨关节骨折的图像。方法 :本文对 5 5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胸腰椎骨折、髋臼骨折和Pilon骨折在内的复杂骨关节损伤进行三维CT图像重建。结果 :三维CT图像围绕X轴和Z轴旋转并切割 ,记录骨关节前位、后位、内侧位、外侧位、俯视位、仰视位等图像显示复杂骨关节的解剖特点和骨折形态。结论 :三维CT重建有助于骨折块的立体定位和骨关节损伤的正确分型 ,并补充在三维空间上新的骨折分型。为手术入路的设计 ,复位和内固定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三维CT重建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在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7例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x线、CT扫描、三维CT重建检查,对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据此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7例中,4例累及肩胛颈,2例累及肩胛颈和肩胛盂,1例伴锁骨骨折;6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0周,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三维CT重建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程度。对骨折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人路和内固定的选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在骶髂关节脱位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骶髂关节脱位15例进行X线片,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检查,通过任意旋转骨盆像,获得骨盆各个方位的图像,并摄取标准位图像6幅(前、后、左、右、入口、出口),也可根据特殊需要摄片,依照骶髂关节脱位和骨盆环的破坏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和最佳手术入路。结果:15例骶髂关节脱位均能在三维CT重建中较好的显示脱位的方向和移位程度,其中6例严重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余9例采用保守治疗,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进行骶髂关节脱位三维CT重建能明确移位方向、程度,不需搬动病人,并且不受病人体位影响,同时了解骨盆环的破坏情况。对脱位进行分类评估,指导治疗,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最佳位置和深度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54岁,女性31例,年龄19~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骨科创伤。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6.5%。结论: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是CCN(Cyr61/Cef10,CTGF/Fisp12,Nov)家族中的成员,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长度为34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6~38KD的分泌性蛋白多肽。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6q23.1,结构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第一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另4个外显子与CTGF蛋白结构的4个结构域编码有关。CTGF存在于多种组织器官如心、脑、肾、肝、子宫等器官组织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多种细胞中诱导合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刺激细胞迁移、介导细胞粘附、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产生和积聚…  相似文献   

18.
B超在骨科中的应用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050051)彭阿钦,张英泽,吴希瑞本文就近年来B超在骨科中的部分应用作一综述。关节及肌腱损伤1.肩袖损伤:B超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和肩关节造影有同样的准确性,它可以同时做双侧探查,且可以观察到关节造影难以看到的...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志明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23):2208-2208,F0003
目的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探讨和尝试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骨科教学。方法 借助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Power Point、Author ware、Flash等软件、图片和视频将教学信息直接、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结果 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论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掌握重点、突出设计、教与学互动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合理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尺度,多媒体画面的设计和动画的选取切忌繁琐,强调课堂教学的成功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基因治疗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探索性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是随着对遗传性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基因治疗概念的提出是在 80年代初期 ,随后获得了飞快的发展。 90年代初期 ,随着世界首例腺苷脱氨酶 (ADA)缺乏性重症免疫缺陷病的治疗获得了成功[1] ,基因治疗获得了临床治疗的批准 ,并进而推动了其他一些疾病的基因治疗的发展。基因治疗的早期概念是向靶细胞引入外源性基因 ,以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 ,基因治疗已经不再局限于治疗遗传性基因缺陷性疾病 ,所以目前它的概念应当是 :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并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