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2.9%和26.6%,P0.01),女性卒中评分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表现均以迟滞和睡眠障碍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SD与既往心脏病史、精神障碍病史以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男性与年龄、吸烟史、精神障碍病史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PSD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PSD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神经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85例脑卒中患者及90例脑供血不全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的抑郁发生率(68.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卒中的部位、大小及脑内生化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重视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6月~ 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两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检测。结果 患者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是4.78±6.04(1-30天),入院两周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3.5%;不同性别、是否第一次发生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HAMD分因子中,焦虑躯体化与性别、是否第一次脑卒中、吸烟、饮酒显著相关;认知障碍与文化程度显著相关;睡眠障碍与性别、婚姻状况显著相关;迟缓与年龄显著相关;绝望感与性别、年龄显著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婚姻状况以及是否第一次发生卒中、是否患有高血压可以部分预测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率较高,HAMD总分及各分因子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多差异,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障碍19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戢秋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2):107-108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对198例人组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30分为非抑郁组,≥30分为抑郁组。对抑郁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8分为无抑郁,≥8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并对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障碍发生率36.86%,其中轻度抑郁46例(63.01%),中度抑郁19例(26.03%),重度抑郁8例(10.96%)。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焦虑等。结论卒中后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有明显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的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选取发病8 d以内的序贯住院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帕罗西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发病第8天常规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20 mg 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于发病第8天、第38天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发病第8天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0.00%、6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两组发病第38天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8.33%、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干预组、对照组发病第8天和第38天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86、6.53,P均<0.05)。发病第8天,两组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3、0.55,P均>0.05)。发病第38天,干预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4.15,P均<0.05);两组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发病第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21、8.27;5.21、5.29,P均<0.05);且干预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下降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分别=12.56、12.46,P均<0.05)。结论脑卒中后的早期抗抑郁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抑郁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皮质醇水平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6例脑卒中未合并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探讨其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清皮质醇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皮质醇水平的表达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刘津李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7)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治疗作用。 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rTMS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10 d。于磁刺激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日及治疗结束30 d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治疗结束当日,rTMS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MS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0 d后,对照组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结束当日(P<0.01),2组HAMD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高频rTMS辅助治疗PS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预测量表(DePreS)联合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ESMPSD-SF)预测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效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研,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DePreS、ESMPSD-SF、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PSD发生率为36.76%(68/185)。PSD患者DePreS、ESMPSD-SF得分分别为(6.29 ± 8.77)、(33.83 ± 6.78)分, 明显高于非PSD患者的(-2.05 ± 5.70)、(26.51 ± 5.5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7.97, 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DePreS与ESMPSD-SF得分、婚姻状态及合并其他疾病数是PSD发生的预测因素(P<0.05)。DePreS诊断PSD的AUC为0.777, 最佳诊断点为2分, 其敏感度为59.42%, 特异度为80.71%;ESMPSD-SF诊断PSD的AUC为0.792, 最佳诊断点为28分, 其敏感度为78.26%, 特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于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SD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叙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Hamition抑郁量表(HMA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两个量表的得分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叙事护理可以显著缓解PSD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在PSD发病中的地位。方法卒中组入选者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轻、中度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入院1 d内、1 d7、d、14 d2、1 d及90 d后血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TSH变化。入院7 d时采用汉密尔顿(HAMD)评分量表测评后,再分为单纯卒中亚组(<8分)、卒中后抑郁亚组(PSD亚组)(≥8分)。对照组为年龄、性别构成比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只采血1次)。比较3组甲状腺功能,分析PSD患者下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特征,并将HAMD评分与甲状腺功能改变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卒中亚组、PSD亚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25例、18例1、6例。卒中组患者入院1 d内1、d7、d1、4 d血FT3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T3、T4和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1 d及90 d时,卒中组血T3、T4、FT3、FT4和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单纯卒中亚组患者比较,PSD亚组1 d内1、d7、d、14 d2、1 d血FT3、TSH较低(P均<0.05),血FT4较高(P均<0.05)9,0 d时,两亚组间血FT3、FT4、TSH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在各时间点,两亚组间血T3、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PSD亚组患者血TSH与HAMD评分密切相关(r=-0.35,P<0.01)。结论与普通脑卒中患者比较,PSD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时间久、程度重,这可能是出现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根据PSD发生情况分为非PSD组和PSD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NLR与PSD的关系,探讨NLR联合CRP预测PSD的价值.PSD组患者又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非PSD组相比,PSD组女性患者比率、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比率、NLR、CRP水平、前循环梗死比率、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住院时间、HAMD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组患者NLR、CRP依次为(2.69±0.81)和(3.79 ±1.22) mg/dL,均低于中重度抑郁组患者的(2.87±0.84)和(4.44 ±1.37)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NIHSS评分、CRP、NLR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LR联合CRP预测PS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敏感度为92.14%,特异度为83.26%.结论 NLR联合CRP预测PS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与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30例、针刺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各组治疗前、结束后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
结果:各组治疗后汉密尔顿量表组内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及针刺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电刺激组与针刺组治疗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和针刺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产生一系列的情感行为变化,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心 相似文献
15.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PSD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52例PSD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状消失率为 78.85 % ;SDS标准分均数值经治疗后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SDD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n,PSD)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约60%的患者可发生抑郁,抑郁情绪对脑卒中的预后产生着明显的负面效应,可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在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有抑郁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及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进行Fagl-Meyer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Hamihon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组Fa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2.1±17.2)明显高于常规组(48.7±13.2)(P〈0.01);康复组治疗后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53.4±12.8)明显高于常规组(39.6±11.9)(P〈0.01);康复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14.3±0.6)明显低于常规组(18.3±0.6)(P〈0.01)。结论: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失率为 74.2 9% ;SAS、SDS标准分均数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SCAD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自行缓解或消失。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同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