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内服及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炎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口服及双柏散外敷下腹部进行治疗,与单纯口服氧氟沙星片(对照组)对比,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年内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输卵管通畅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内服与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炎阻塞不孕的疗效可靠,且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治疗该类患者的一种安全、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和重组水蛭素对兔耳静脉淤血皮瓣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低分子肝素和水蛭素都有活血化淤作用。目的:观察局部注射低分子肝素或重组水蛭素对静脉淤血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在24只兔左耳背制作3cm×6cm静脉淤血皮瓣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皮瓣下多点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组皮瓣下多点注射低分子肝素625U/mL,水蛭素组皮瓣下多点注射重组水蛭素1U/mL。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术后水蛭素组和肝素组较对照组淤血程度轻,血肿消散快。②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水蛭素组、肝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水蛭素组和肝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对照组术后同期微血管淤血程度较水蛭素组和肝素组严重,微血管计数明显少于水蛭素组和肝素组(P<0.05,P<0.01),水蛭素组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肝素组(P<0.01)。说明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或重组水蛭素可较快改善皮瓣的淤血,提高皮瓣成活,重组水蛭素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DIC模型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滴注脂多糖制作DIC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即对照组、DIC组和水蛭素组,选取4个时间点(4,6,8,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水平的变化;同时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IC组及水蛭素组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低于DIC组(P<0.05);AQP4表达在水蛭素组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DIC时产生的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AQP4蛋白的表达,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水蛭素局部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53例采用微创颅内抽吸血肿并引流管注入水蛭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并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分别计算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头颅CT上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血肿及血肿周围的面积明显缩小。结论微创并水蛭素局部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疗效优于尿激酶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背景:一般认为天然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与其抗血栓、抗凝血酶有关,但其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重组水蛭素效果与天然水蛭素的差异也未有深入研究。目的:探索天然、重组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存活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皮瓣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即刻、第3,5天注射在距皮瓣末端1.5cm和3.0cm处分别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7天的皮瓣成活率、皮瓣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天然、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增多,内皮素、丙二醛水平减少。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说明水蛭素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减低皮瓣的坏死率、丙二醛、内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一般认为天然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与其抗血栓、抗凝血酶有关,但其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重组水蛭素效果与天然水蛭素的差异也未有深入研究。目的:探索天然、重组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存活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皮瓣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即刻、第3,5天注射在距皮瓣末端1.5cm和3.0cm处分别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7天的皮瓣成活率、皮瓣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天然、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增多,内皮素、丙二醛水平减少。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说明水蛭素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减低皮瓣的坏死率、丙二醛、内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瘀血,甚至缺血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目的:探讨天然水蛭素凝胶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制备天然水蛭素凝胶,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实验,使用Markwardt法进行水蛭素活性的检测。选用Wistar大鼠,在其背部设计随意皮瓣,面积为9 cm×3 cm;皮瓣随机分3组,分别涂抹生理盐水、天然水蛭素凝胶、空白凝胶基质。术后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第7天计算皮瓣存活率。结果与结论:体外实验:Markwardt法检测到天然水蛭素凝胶组的活性成分能透过皮肤,而空白凝胶组未检测到任何活性成分。体内实验:术后7 d,天然水蛭素凝胶组皮瓣坏死长度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空白凝胶基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 3 d,天然水蛭素凝胶组真皮内毛细血管及微静脉红细胞瘀滞现象较生理盐水组、空白凝胶基质组明显减轻;术后7 d,天然水蛭素凝胶组皮下胶原及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空白凝胶基质组;术后7 d,天然水蛭素凝胶组皮瓣存活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空白凝胶基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天然水蛭素可渗透进入完整皮肤组织,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水凝胶同样对皮瓣移植后瘀血有改善作用,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目的:观察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成活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生理盐水。术后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与结论: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比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多(P<0.05),且天然水蛭素组最多。提示天然、重组水蛭素均能够促进随意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目的:观察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成活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生理盐水。术后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计算皮瓣成活率。结果与结论: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天然水蛭素组与重组水蛭素组比对照组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多(P〈0.05),且天然水蛭素组最多。提示天然、重组水蛭素均能够促进随意皮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急性EAE模型。免疫后,米诺环素治疗组大鼠每天给予米诺环素50 mg/kg灌胃治疗,对照组和EAE组大鼠每天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对各组大鼠的临床症状、脑部病理改变及外周血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进行观察,评估米诺环素的治疗效果。结果米诺环素治疗组大鼠临床症状减轻,脑部特异性淋巴细胞浸润减少,IFN-γ表达降低。结论米诺环素治疗大鼠EAE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为治疗人的多发性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的损伤以及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培养,取第二或第三代内皮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成3组:对照组、凝血酶组和水蛭素组。通过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的情况。利用TRITC-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3组细胞骨架的形态变化。结果:凝血酶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骨架重排、紊乱,而水蛭素可以减轻凝血酶的这种作用。结论:凝血酶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引起细胞收缩、变形,同时增加内皮细胞凋亡,破坏血脑屏障。水蛭素可以减轻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2.
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应用水蛭制剂(6mL/d,15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近,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治疗后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水蛭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腔灌注对输卵管炎性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盆腔灌注联合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治疗组)120例,与静脉滴注联合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对照组)50例比较,观察输卵管的通畅度及上举、扭曲、积水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输卵管的通畅度及上举、扭曲、积水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腔灌注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操作简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心、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无不良影响,易于掌握,副作用少,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宏丽  孙丽敏  邵彩慧  田力  高岩  谢强 《临床荟萃》2012,27(20):1781-1784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细胞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75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水蛭素组.各实验组分6小时、1天、3天、5天、7天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伊文思兰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ICAM-1 mRNA表达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ICAM-1 mRNA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在脑出血后6小时开始升高(1.220±0.044,0.592±0.106),3天达到高峰(1.638±0.071,0.791±0.520),5~7天开始下降.给予术蛏素治疗后,二者均明显下降,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在各个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蛭素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的ICAM-1 mRNA的高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5.
水蛭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应用水蛭制剂(6mL/d,15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近,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治疗后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水蛭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凝血酶与神经细胞骨架蛋白的关系及使用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是否能减轻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损伤,是否存在治疗的有效时间。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凝血酶注入SD大鼠尾状核,建立SD大鼠模,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组:生理盐水组;2组:小剂量凝血酶;3组:大剂量凝血酶组;4组:小剂量凝血酶与小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5组:大剂量凝血酶与大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6组:尼莫地平组。每组每时相(4h,24h,48h,3d,7d)和5只SD大鼠。结果:大剂量凝血酶的早期(4h)即能引起细胞骨架蛋白的变化,24h-48h,可进一步导致可逆或不可逆损伤,3至7d则主要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即坏死,而生理盐水,小剂量凝血酶无此作用。水蛭素可拮抗凝血酶的这种作用,尼莫地平组4h神经骨架蛋白无明显变化,24h-48h可导致神经细胞可逆损伤,3至7d则主要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减轻或延缓因酶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为进一步治疗嬴得时间,由以上结果可推测早期脑水肿是由于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这种作用(可能通过凝血酶受体)可引起神经细胞突起的改变而造成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性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水蛭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的影响,HE染色及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其对缺氧性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水蛭提取物在500μg/mL~2 mg/mL浓度范围有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作用,使神经细胞坏死亡率明显下降,与凋亡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水蛭提取物可明显减轻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除水蛭提取物组250μg/mL组外,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水蛭提取物具有明显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0 例泪道阻塞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0 例,对照组给予泪道探通术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次探通术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42例(10.5%)需要二次探通,护理干预组有18例(4.5%)需要二次探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泪道阻塞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凝血酶致脑水肿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凝血酶是否产生或促进水肿形成,以及由凝血酶引起的水肿能否被加入其特异性抑制剂水蛭素或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所防止。方法:成熟SD大鼠分别接受立体定向尾状核注射,在指定时间点被断头处死,取出大脑作冠状切片,用于湿重法和显微镜(HE染色)观察脑水肿情况。结果:大剂量凝血酶注射后4小时即可产生明显脑水肿,与其余各组比水蛭素或尼莫地平治疗鼠脑水含量减少,脑肿胀减轻。结论:凝血酶直接涉及脑出血水肿形成的过程,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的有效性提供进一步依据证明凝血酶在实质性血块产生水肿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因而代表着治疗干预的潜在目标。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减缓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起保护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蛭素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蛭素。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及纤维蛋白原的检验结果及尿蛋白定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PTT和PT延长,而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和PT变化不明显,试验组纤维蛋白原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两组尿蛋白定量相比疘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素预防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