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对于更年期妇女幸福感的影响效果,探索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选取入组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的76例将处于围绝经期的40~60岁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7),试验组接受8周正念训练,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该训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评价研究对象的更年期幸福感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线测评结果都均衡可比。干预后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体幸福感量总分较基线测评值升高了5.7,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严重指数≥0.50”者中,实验组的总体幸福感量总分较基线测评值升高了13.7,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训练能提高更年期妇女幸福感水平,对有更年期抑郁症状者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状况以及认知情况对其影响,加强更年期妇女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唐山市45~55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kupperman评分表、CES流量用表以及基本资料. [结果]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抑郁发生率较高,认知水平与其症状和抑郁的发生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强更年期妇女保健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改善更年期妇女情绪的作用效果,探索更年期心理保健新方法。方法将40~60岁处于围绝经期的74例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9),试验组接受8周正念训练,而对照组在此期间未接受该训练方法。采用简明心境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第9周对研究对象的更年期情绪状况进行基线测评和干预后测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线测评结果都均衡可比。干预后测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简明心境量表总分较基线测评值下降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其中,精力-活力、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4个维度得分较基线测评值分别下降1.5、1.4、1.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2.23、-2.10、-3.00,均P<0.05);而对照组的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试验组的总分及精力-活力、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5个维度得分在干预前、后的改变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训练对更年期妇女的精力、焦虑、抑郁以及愤怒状况呈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雌激素、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2例有抑郁症状的更年期妇女,治疗组33例给予雌激素(利维爱)、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雌激素(利维爱)治疗,结合抑郁自评量表(Zung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诊断和6周后的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Zung量表、HAMD评分治疗后均减分明显,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幼保健》2017,(4)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改善更年期妇女情绪的干预效果,探索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将处于围绝经期的40~60岁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接受8周正念训练,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该训练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心境量表(b POMS)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第9周对研究对象的更年期情绪状况进行基线测评和干预后测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基线测评结果都均衡可比。干预后测评结果显示,人群中试验组的b POMS总分较基线测评值降低了8.8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P0.05),而对照组下降了5.4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在"抑郁严重指数≥0.50"者中,试验组的b POMS总分较基线测评值降低了17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05)。结论正念训练能改善更年期妇女情绪状态,对有更年期抑郁症状者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为了解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自评抑郁量表,对上海市城区和郊县各1000例40~60岁更年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有抑郁症状606例,发生率为30.30%,其中轻度占79.70%,抑郁症倾向者11.06%,抑郁症9.24%;工人下岗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P<0.05);对丈夫、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不满意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生活满意者(P<0.05)。更年期妇女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不单纯是因为雌激素缺乏等生物因素引起,而同时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因此,医务工作者对有抑郁发生危险因素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保健,同时妇产科工作者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咨询及治疗,并建议开设女性心理门诊,由心理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协作,针对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对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为了探讨影响妇女更年期症状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有关因素,对北京市和南京市年龄为45~60岁更 年期妇女638人进行更年期症状及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数据应用计算机SPSS/P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其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恐惧衰老、感觉更操劳、因更年期症状经常去医院和经常服药 与更年期症状程度呈正相关;厌烦月经、感觉受尊重,情绪更好、对住房满意和对收入满意与更年期症状程度呈负相关。 结果表明,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不仅为生物学因素,并且与社会、文化和有关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为了研究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春市 3个城区中939例 4 5~ 5 5岁妇女进行了抑郁症状的评价及生物、心理、社会方面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单因素线性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为 32 .0 % ,其中 ,中、重度者占 31.9% ;抑郁症状发生率与是否有精神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及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与家庭月收入多少、爱人下岗后是否就业、夫妻感情好坏、对生活是否满意、有无意外生活事件、对自己评价的高低、遇到烦恼淡忘它的时间的长短、是否愿参加社团组织活动、遇到烦恼是否有家庭或社会的帮助等因素成负相关关系。提示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是躯体、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是降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正确途径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 ,还应予以心理咨询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及保健需求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不同职业群组妇女进行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的分析及保健需求探讨。结果发现,不同群组妇女对月经和更年期认识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以及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对工作和生活的要求和满足程度、心理压力、社会尊重感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更年期妇女希望得到有关部门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围绝经期年龄段的妇女约占总人口的10%,即1.2~1.3亿。预计到2030年50岁以上的妇女将增加到2.8亿以上。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更年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更年期妇女往往会伴随一些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不但影响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而且还损害她们的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观察2006年2月~2008年8月前来我中心咨询及就诊的89例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8.2±3.6)岁。给心理治疗结合百优解、尼尔雌醇激素替代治疗对治疗前后进行Gteen更年期量表疗效评定。治疗8周后,对Green更年期量表进行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躯体不适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性兴趣各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评分显著降低,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女性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更年期抑郁状态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治疗+社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每组各3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版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标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妇女干预后抑郁程度减轻、各种症状减轻,干预治疗疗效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社会支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更年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妇女正念心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正念训练对于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指标的影响效果,探讨建立以正念训练为主的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模式.方法 以社区中招募的更年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加8周的正念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更年期症状、心理状况、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 ①更年期症状改善状况:实验组和对照组Kupperman评分总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082、-2.625,均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波动、骨关节痛、头痛和心悸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244、-2.301、-4.382,均P<0.05),而对照组上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00、-0.563、-1.385,均P>0.05);②心理改善状况:实验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487、-3.131,均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显著上升(t=2.922,P<0.05),而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和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52、0.450、-0.244,均P>0.05);③医学检查指标变化状况:实验组的舒张压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561,P<0.05),而对照组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91,P>0.05).结论 正念训练可以降低改善更年期症状评分,对于感觉异常、情绪波动、心悸、皮肤蚁走感等更年期症状有改善的趋势,对于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幸福感、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有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行为,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297名45~55岁妇女.结果:平均绝经年龄为46.47±3.87岁,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51.5%,其中重度仅占5.7%;农村妇女血管舒缩症状和一般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城市妇女(P<0.05);58.9%的妇女知道有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妇女(P<0.01);在有症状的妇女中,仅有20.8%的人去医院就医;调查期间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占1.3%.结论: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表现出较轻的更年期症状,农村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低于城市妇女,围绝经期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亟需加强有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1年9月~2002年8月,根据广州市人口构成比进行分层整群抽样40岁以上妇女1 090名,问卷调查询问一般情况、更年期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绝经前妇女440例,绝经后妇女650例,其中自然绝经妇女647例,自然绝经年龄平均为48.1±4.8岁,中位数为49岁.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由高而低依次为关节痛、腰痛、健忘、疲劳、心悸、易怒、失眠、尿失禁、头痛、多汗、潮热、压抑、阴道干痛、蚁行感.其中关节痛和腰痛的发生率超过50.0%,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4.4%,潮热的发生率为19.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大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办公室工作人员高于工人及服务员,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P<0.05.结论本组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分布不同于西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但与其他文献所报道的亚洲妇女相似,其发生率与其文化教育程度和职业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并掌握农村社区更年期妇女的抑郁情绪状况,分析影响其情绪变化的相关因素,开展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维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 使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及Zung氏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黑龙江省阿城市料甸乡10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测试。同时,随机调查105例处于更年期的男性。结果 更年期妇女的抑郁症状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与男性有较大差异,比较容易出现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出现较明显的更年期综合征及抑郁情绪反应。影响抑郁情绪的因素有: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失眠、躯体疾病、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紧张等。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她们更年期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孕产妇亚临床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正念和情绪调节对孕产妇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减少孕产妇抑郁,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阶段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内907例孕产妇,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孕产妇的抑郁症状,使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来测量孕产妇的正念水平,用情绪调节量表来评估孕产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 907例孕产妇中有357名有亚临床抑郁症状,占39.3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正念水平(r=-0.284,P<0.01)和情绪调节能力(r=-0.093,P<0.01)与孕产妇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正念水平的增加,孕产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少(OR=0.980,95%CI:0.970~0.991);认知重评能力的提高也能减少孕产妇的抑郁情绪(OR=0.913,95%CI:0.891~0.936);表达抑制水平的降低也能减少孕产妇的抑郁情绪(OR=1.123,95%CI:1.082~1.165)。结论 正念水平越高的妇女和情绪调节能力越好的孕产妇,较少出现孕产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