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四维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本院行产前检查孕妇资料,均二维超声检查后行STIC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及正常胎儿各切面状况满意率。结果:单胎胎儿筛查时间和图像采集时间STIC技术检查低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160例受检新生儿中,经病理或活产胎儿超声诊断确诊先天性心脏畸形7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5例(检出率71.4%),漏诊2例(漏诊率28.6%),误诊为0例;STIC技术检出7例(检出率100%),漏诊0例,误诊0例;两组检查方式误诊率无差异(P0.05),STIC技术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P0.05)。正常胎儿的STIC技术检查四腔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等整体满意度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无差异(P0.05)。结论:STIC技术用于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有较好的心脏畸形检出率,可得到较高满意度的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二维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以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300例中晚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人群,孕妇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均应用二维超声、二维联合四维超声依次进行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300例中晚期孕产妇分娩结局显示,300例胎儿中,有15例胎儿畸形。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联合诊断的检出准确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二维超声以及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进行筛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辅助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二维超声技术筛查,再行STIC技术采集数据,脱机分析。对终止妊娠或死亡胎儿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活产胎儿以新生儿超声诊断为金标准。观察二维超声技术与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 120例胎儿中,81例经引产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心脏畸形,其余39例活产胎儿经超声诊断,有38例确诊为心脏畸形。产前二维超声确诊为胎儿心脏畸形111例,其中产后经金标准确诊103例;产前二维超声诊断为正常9例,产后经金标准确诊正常1例。产前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STIC技术确诊为心脏畸形胎儿119例,产后金标准确诊118例;产前联合诊断为正常1例,产后金标准确诊1例。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7%、灵敏度为86.5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诊断准确率99.17%、灵敏度为99.16%,两组灵敏度与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对疑似胎儿心脏畸形采用二维超声筛查,再行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5例和对照组225例。所有孕妇分剐在孕早期、中期、晚期行超声筛查,观察组行二维超声联合四雏超声检查,对照组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及采用联合超声法下在不同孕周下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胎儿畸形的检出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联合超声法筛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孕中期(52.38%)显著高于孕早期(16.67%)和孕晚期(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胎儿临床准确率高,孕中期胎儿畸形的检测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胎心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的孕妇4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及胎心心动图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四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筛查准确率,比较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所用时间参数。结果观察组产前筛查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8例,产后证实诊断准确15例;对照组产前筛查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产后证实诊断准确15例。观察组筛查准确率为83.33%,对照组为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胎心筛查中,观察组在每例样本耗时及每幅图像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动态直观,提升了超声成像时间,缩短了诊断时间。四维超声联合胎心心动图检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00例,300例孕妇均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进行超声筛查,根据孕妇选择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120例孕妇为选择单纯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组有180例孕妇选择二维超声联合思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组孕妇的筛查结果。结果:孕中期筛查出胎儿的畸形率多于孕早期和孕晚期,观察组产前筛查出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中期筛查的畸形胎类别中以泌尿生殖系统最高,与其类别相比,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选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妇进行筛查,可提高胎儿畸形检查的准确率,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步标准化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海南省三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245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五步标准化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出生后心动图复查及尸检结果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在245例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12例。其中五步标准化产前超声筛查检出11例,漏诊1例;出生后心动图复查及尸检证实有心脏畸形患儿12例。五步标准化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出生后心动图复查及尸检结果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严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达100%。结论五步标准化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效果显著,在未来可作为主要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超超高细微分辨血流技术(HD-flow)进行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FCHD)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孕妇1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疑似胎儿宫内心脏发育异常者再行四维彩超HD-flow检查。以分娩后超声诊断结果和引产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FCHD检出情况,并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结果:经产后新生儿超声检查和引产病理学检查共发现FCHD 30例(2.7%),二维超声检出率(66.7%)低于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超检查(90.0%)(P0.05),联合检测误诊3例分别为动脉弓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1例和肺动脉瓣闭锁1例。结论:常规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重要初筛手段,对超声提示异常者,建议联合四维彩超HD-flow技术检查,以更准确地对畸形部位、类型等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及介入性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方法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807例孕妇为高危组,低风险的1 614例孕妇为低危组。高危孕妇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孕妇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每例孕妇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高危组出生缺陷发生率9.1%(73/807),高于低危组3.9%(63/1 614);高危组出生缺陷73例,产前诊断59例,检出率80.8%,分别为系统超声检查诊断各种缺陷4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其中7例胎儿超声结构畸形)。结论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病例,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出生缺陷干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建档并进行产检的孕妇87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心脏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对心脏畸形的总检出率为95.83%,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高,可很大程度上提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病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二维和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筛查的中期孕妇362例,均给予二维、四维超声检查。以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后的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检查胎儿畸形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种方法检查胎儿畸形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以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后的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四维超声的阳性检出率为95.65%,高于二维超声的78.26%(P0.05),四维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6.96%、98.24%和97.24%,高于二维超声的39.13%、94.43%和87.29%(P0.05)。结论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41-1442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产科临床证实胎儿畸形的中晚期孕妇106例,采用日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对所有孕妇进行二维检查和四维检查,观察和比较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和胎儿体表畸形符合率。结果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和胎儿体表畸形符合率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能够准确地检出胎儿畸形,有利于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提高优生优育率,建议产前检查应当注重四维超声排畸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二维结合四维超声在产前筛查不同孕周胎儿畸形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3-2014年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57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孕周的孕妇首先行二维超声,然后对怀疑是胎儿畸形行二维+四维超声,比较分析不同孕周孕妇二维超声及二维+四维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 578例孕妇中56例初步怀疑为胎儿畸形,正确诊断的有42例(75.0%);再次行二维结合四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的有48例(85.7%)。经随访及临床观察发现50例畸形,其中2例四肢骨折,4例皮肤水肿,4例胎儿肿瘤,6例胸腹腔积液,8例心脏,12例消化系统,14例泌尿生殖系统。二维+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筛查准确率明显比单纯二维检查高(P0.05)。结论在不同孕周孕妇的胎儿畸形诊断方面,二维结合四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胎儿产前畸形筛查的1 100例孕中期孕妇资料,对孕妇均行二维超声以及STIC筛查,并分析其随访结果以及各种检测方式对CHD检查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共有19例胎儿确诊为心脏畸形,其中二维超声检出10例(52.63%)、STIC检出15例(78.95%)、联合诊断检出17例(89.47%),联合诊断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出阳性率(P<0.05);STIC技术检查每例样本所需时间与每幅图像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二维超声(P<0.05);STIC对胎儿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的检验合格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而STIC与二维超声检查对四腔心、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心底血管短袖、动脉导管弓的检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可以将其作为二维超声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scan,TVS)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abdominal scan,TAS)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妇科门诊及住院检查的具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高危因素产妇4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孕11~17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检测筛查先天心脏畸形胎儿,并与胎儿引产后的病理解剖及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照,比较TVS、TAS及TAS+TVS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404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高危因素产妇经引产后的病理解剖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39例,发生率为9.65%(39/404),TVS检出34例,检出率为87.18%(34/39),TAS检出30例,检出率为76.92%(30/39),TAS+TVS检出38例,检出率为97.44%(3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TAS+TVS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7.44%和99.75%,均高于TAS的76.92%、9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6.480,均P0.05),高于TVS的87.18%、98.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S+TVS可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能够对大部分胎儿心脏畸形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拟定进一步检查及处理方案,为避免严重心脏畸形胎儿出生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0例中孕期孕妇,对其进行产前筛查,筛查时选择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随后和出生诊断结果进行相比对,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0例孕妇经胎儿出生诊断以及引产后,证实30例胎儿产生畸形,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后诊断畸形的例数为19例,诊断正确率经计算后为63.33%,进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断畸形的例数为28例,诊断正确率经计算后为93.33%,两组数据经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选择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可提升诊断正确率,与此同时在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时四维超声检查为主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产前孕妇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观察诊断。结果:本组共检查502例胎儿,其中有13例经超声产前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与产后和尸解诊断结果相比,共有1例漏诊,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心脏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双平面法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420例孕妇,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或实时双平面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并对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实时双平面超声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2%和95.94%,常规二维超声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74%和91.67%,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实时双平面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57-1658
目的研究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妊娠20~24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切面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结果。结果不同单一切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均较高,其中以四腔心切面最高,达到100%,其余切面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不同切面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儿先天心脏畸形检出类型以室间隔缺损最多(31.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多切面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四腔心切面联合流出道切面以及单一四腔心切面(P<0.05)。结论四腔心切面联合流出道切面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主要手段。对于较难诊断或诊断不清的胎儿,超声多切面联合检查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疑似心脏畸形胎儿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250例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25例。对照组产妇的检查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凸阵式二维超声探头频率为3.5 MHz进行。研究组产妇的检查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RAB2-5四维超声探头,频率为2.5~7.0 MHz。以出生后的复查结果为参照,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胎儿的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39,P=0.0012)。研究组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93.31%、95.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88.54%、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细节进行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