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而难治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命明显延长,但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DN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促炎和抑炎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单纯厄贝沙坦组32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3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所有入选患者空腹血清中促炎因子CRP、IL-6及抑炎因子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经16周治疗,联合用药组TC、TG、LDL及UAER水平较厄贝沙坦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血清促炎因子CRP、IL-6表达下降更明显,而抑炎因子IL-10及TGF-β表达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抑制炎症,纠正促炎和抑炎失衡,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阿托伐他汀降脂以外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CKD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2、3组为治疗组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治疗组给予治疗16周,分别检测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16周血TGF-β_1、β_2-微球蛋白、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12、16周后,血TGF-β_1、尿蛋白明显下降,12周和16周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与6、12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6周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mg/d组与40mg/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TGF-β_1的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予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样本量一共抽取了80例,分成两个组别,40例常规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干预治疗,另外一组研究组实施阿托伐他汀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予以治疗。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最后统计对比患者治疗效率。结果:统计评估各组之间血糖水平后得出,研究组实际水平比常规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血脂情况比常规组要好得多(P<0.05);研究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常规组更好(P<0.05);常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所占概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概率为97.50%明显比常规组80.00%要高(P<0.05)。结论: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能够充分改善,调节其肾功能,同时患者在治疗之后所发生的并发症概率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DN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水平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缬沙坦相比,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B组各56例,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75 mg/次,1次/d,B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LDL-C、Upro、FBG、PBG、UAER水平和炎症标志物CRP、IL-1、IL-6、TNF-α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和炎症标志物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其中A组LDL-C、Upro、FBG、PBG、UAER、CRP、IL-1、IL-6、TNF-α[(5.02±1.25)mmol/L、(0.15±0.11)g/24 h、(7.02±1.0)、(9.55±1.98)mmol/L、(78.91±34.87)μg/min、(4.94±1.99)mg/L、(14.86±3.94)、(16.87±2.01)pg/ml、(31.20±4.03)ng/ml]与B组[(4.29±1.21)mmol/L、(0.13±0.09)g/24 h、(6.62±1.01)、(8.53±1.76)mmol/L、(67.54±32.76)μg/min、(3.42±1.19)mg/L、(11.08±3.41)、(12.87±2.10)pg/ml、(25.38±3.89)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存在微炎症的早期DN患者给予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控制其常规的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mg),且1次/d.监测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情况,并观察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的UAER、TC、Scr、TG、LDL-C、HbA1c、FBG明显降;对照组的FBG、UAER、HbA1c明显降低;治疗组在UAER、TG、TC、Scr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的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反应、血脂、尿蛋白等,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 68例早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胱抑素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U)、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 2-MG)]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胱抑素C、UAER、MAU、α1-MG、β2-MG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4.32±1.26) mmol/L比(5.65±1.38) mmol/L,( 1.67±0.64) mmol/L比(2.53±0.96) mmol/L,( 1.29±0.38) mg/L比(1.74±0.51)mg/L,(61.09±18.45)μg/min比(86.42±21.34)μg/min,(5.73±4.81) mg/L比(23.16±9.73) mg/L,( 1.41±1.21) mg/L比(4.76±1.24) mg/L,(1.21±0.13) mg/L比(2.58±0.26) mg/L](P<0.01或<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血清胱抑素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AER、MAU、α1-MG、β2-M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但下降程度不及观察组(P< 0.05或<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2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I型糖尿病,以不足以产生降血脂作用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TNF-α、IL-1β、血管粘附分子-1(VCAM-1)、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2.118±0.153)μg/L、(2.857±1.032)mg/L和(0.2347±0.1264)μg/L,均高于无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上调(P<0.05)。糖尿病大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1.602±0.145)μg/L,(2.263±0.691)mg/L和(0.1565±0.037)μg/L,均低于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抑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范培云  罗玮  姚勇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67-768,770
[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胆石症组、无胆石症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测定血脂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及无胆石症组相比,胆石症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降低。②胆石症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8周后二者进一步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上升,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下降。[结论]①血脂异常可能是糖尿病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②他汀治疗在防治糖尿病胆囊结石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沈绍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41-604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降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80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治疗组)82例,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HDL水平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两组TC、TG、LDL、Lp(a)水平继续降低,HDL水平继续升高,与治疗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具有更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梅 《现代保健》2011,(27):60-6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治疗组患者RBP、mAlb、β2-MG、NA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及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普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4例和B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次,口服,1次/d,B组给予普伐他汀治疗,10 mg/次,口服,1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患者FBG、TC、TG、LDL-C、HDLC、hs-CRP和apo-B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A组的FBG、TC、TG、LDL-C、hs-CRP和apo-B水平[(5.97±0.52)、(3.02±0.41)、(1.29±0.17)、(2.01±0.81)mmol/L、(5.12±2.95)mg/L、(1.01±0.19)g/L]比治疗前[(9.58±0.72)、(5.52±0.77)、(2.36±0.51)、(3.62±0.71)mmol/L、(11.48±4.71)mg/L、(1.37±0.28)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FBG、TC、LDL-C、hs-CRP和apo-B水平[(6.02±0.56)、(3.87±0.53)、(2.35±0.77)mmol/L、(6.97±4.12)mg/L、(1.08±0.31)g/L]比治疗前[(9.52±0.69)、(5.54±0.80)、(3.64±0.75)mmol/L、(11.45±4.80)mg/L、(1.38±0.25)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TC、TG、LDL-C、hs-CRP和apo-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B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2mg)与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高瞻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经过4周饮食控制及安慰剂洗脱的高脂血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5例)与匹伐他汀组(33例),治疗8周后,观察其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不劣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阿托伐他汀组34例,测定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比值,并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E/A比值与AGEs的相关性。结果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基线时血脂、HbA1C、AGEs水平、LVEF、E/A比值和NYH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间血脂、HbA1C、AGEs水平和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NYHAⅡ级(16例,47.1%)和Ⅲ级人数(2例,5.9%)明显少于辛伐他汀组[分别为25例(69.4%)、5例(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A比值(1.19±0.14)低于辛伐他汀组(1.2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AGEs水平与EA比值呈正相关(R2=0.3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以80mg/d替米沙坦、替米沙坦8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20w,比较24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尿TGF-β1水平、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前,两组DN患者血压、血肌酐、血糖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UAER及尿TGF-β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AER及尿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UAER及尿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及尿TGF-β1水平,延缓早期DN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别为(3.50±0.63)mmol/L、(2.15±0.38)mmol/L,对照组分别为(4.16±0.82)mmol/L、(2.67±0.49)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91、7.481,均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别为(26.6±12.5)U/L、(23.3±11.3)U/L,对照组分别为(33.2±13.8)U/L、(30.7±11.8)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86、4.083,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调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9%>82.2%),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佳,在降脂和保护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自2 01 1年1月-2 01 3年1 2月门诊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5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有进一步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148例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加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蛋白质(LDL)、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者患者的TC、LDL、TG明显比对照组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9%,对照组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达到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目的 ,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