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足月生理产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性剖宫产与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无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新生儿在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选择性剖宫产组ARD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与剖宫产儿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是导致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是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而高出生体重是足月剖宫产儿发生AR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本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健康分娩新生儿(对照组)各12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发生宫内窘迫的比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发生羊水吸入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羊水吸入是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尽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积极防治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以进一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26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ARDS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252例未发生ARDS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新生儿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高龄产妇、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吸入、脐带绕颈、宫内感染、剖宫产、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及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OR=3.155)、胎儿窘迫(OR=4.293)、羊水吸入(OR=5.043)、剖宫产(OR=3.706)、早产(OR=5.557)及新生儿窒息(OR=6.848)等,而产后使用PS(OR=0.432)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以上高危因素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降低ARDS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气胸组)和随机选取的41例非气胸患儿(非气胸组)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胎龄、剖宫产、Apgar评分、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有创机械通气等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剖宫产、肺炎、MAS、NRDS、CPAP、有创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剖宫产、肺炎、MAS、NRDS、CPAP、有创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减少新生儿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相关的因素,从而为降低NRDS发病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011年1月-2014年3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新生儿科出生并被诊断为NRDS的7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按1∶1.2的比例收集同期出生的84例非NRDS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病例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孕妇年龄和男性、宫内感染、选择性剖宫产、羊水吸入、宫内窘迫与产时窒息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胎龄和产前使用激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的值(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产时窒息(OR=11.3,P=0.025)、出生体重2 500g(OR=10.2,P=0.004)、选择性剖宫产(OR=6.2,P=0.002)、性别(OR=3.7,P=0.04)和孕妇年龄(岁)(OR=1.7,P0.001)是NRD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胎龄(周)(OR=0.6,P=0.002)和产前使用激素(OR=0.1,P0.001)则是NRD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年龄、低出生体重、男性、选择性剖宫产和产时窒息能增加NRDS发生的风险;而长胎龄和产前使用激素能降低NRD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术前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对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产科电子病例系统记录的孕37~38+6周剖宫产病历资料400例;随机挑选术前使用地塞米松6mg肌肉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共4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组,使用0.9%生理盐水10mL注射的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母亲一般情况,采用趋势检验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1分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而5分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转入重症病房新生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3、3.55,均P<0.05).结论 对孕37~38+6周择期剖宫产患者施行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19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70-3671
目的:分析19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诊治特点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9月19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90例患儿治愈178例,放弃治疗12例。高危因素主要为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和剖宫产,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主要为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和剖宫产等,临床表现及胸片有一定的特殊性,机械通气为有效治疗方法,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王诺扬  曹伟  朱旭红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361-1363
目的 筛查正常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 25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眼病发生情况,分析眼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4 25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中筛查出眼病患儿1 419例(9.95%),其中居前三位的异常眼病分别是睑内翻824例(5.78%),泪囊炎358例(2.51%),结膜炎43例(0.30%)。单因素分析显示眼病患儿的多胎出生比例、顺产比例及宫内窘迫比例明显高于非眼病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病患儿的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非眼病新生儿(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胎生产(OR=3.897)、宫内窘迫史(OR=3.688)以及出生体重偏低(OR=3.425)是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眼病发生率较高,多胎、宫内窘迫史以及出生体重偏低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据此有针对性筛查新生儿眼病并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对气胸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5例气胸患儿与同期住院的100例非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可能影响气胸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根据是否行胸腔闭式引流将气胸患儿分成两组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湿肺、机械通气等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气胸患儿经胸腔闭式引流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而撤机后吸氧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是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NRDS、MAS、湿肺、机械通气。严重气胸患儿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高频机械通气,可促进气胸的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导致病理围产新生儿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宫内窘迫后39例发生病理过程和50例无病理过程的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孕妇产前、产程、及胎盘脐带病理等因素对胎儿宫内窘迫时围产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儿宫内窘迫导致病理围产新生儿的危险因素包括:胎儿心率变化、羊水性状改变、胎盘出血、脐带血管扩张充血、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多因素分析显示:胎儿心率变化(OR=0.849)、脐带血管扩张充血(OR=2.656)、孕妇妊娠晚期体重(OR=0.860)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胎儿心率变化、脐带血管病变、孕妇妊娠晚期体重为胎儿宫内窘迫导致病理围产新生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9例EOS早产儿为EOS组,随机选取357例未发生败血症的早产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早产儿发生EOS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两组间的母亲年龄、GDM、HDCP、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时发热、剖宫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3.294)、生殖道感染(OR=5.129)、胎儿窘迫(OR=3.702)、羊水污染(OR=5.675)、产时发热(OR=6.626)、极低出生体质量(OR=2.881)、新生儿窒息(OR=2.989)及新生儿肺部感染(OR=3.411)等为影响早产儿发生EOS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发生EO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新生儿窒息、产时发热、极低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应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EOS,改善EOS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行气管插管通气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有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20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4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这14种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插气管天数(OR=32.438)、插气管次数(OR=5.841)、吸痰次数(OR=2.734)、住院天数(OR=5.373)、肺透明膜病(OR=2.475)等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插气管天数、插气管次数、吸痰次数、住院天数、肺透明膜病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出血发生情况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出血发生情况及预后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探讨影响肺出血发生情况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收回问卷的10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在温州市中医院进行诊治,其中在治疗后有90例患儿未发生肺出血状况,有15例的患儿发生了肺出血症状,发生率为14.29%。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儿的预后发生不良(如肺出血、败血症、颅内出血及呼吸机有关肺炎等病症)水平较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的患儿用氧连续时长、机械通气时长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70、12.970、13.341,均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发生肺出血与Apgar评分(出生后5 min)、性别、胎膜早破、产前服用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法、心率、多胎、呼吸及出生72 h后的红细胞压积水平表达变化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t=1.250、0.103、2.100、2.626、2.227、0.680、0.317、0.784、0.317、0.232,均P>0.05);而与出生体质量、胎龄、重度窒息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有关(χ^(2)/t=6.111、3.566、11.843、12.444、3.775、10.083、12.444、6.310,均P<0.05);相较于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PaCO_(2)表达降低(P<0.05)。以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出血发生及其预后为因变量(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重度窒息、出生体质量、胎儿窘迫、PaCO_(2)、宫内感染、血小板计数、机械通气时长及用氧连续时长为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发生肺出血及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胎儿窘迫、出生体质量、重度窒息、PaCO_(2)、血小板计数、宫内感染及机械通气时长等为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发生预后不良情况的主要威胁因素,为临床治疗、干预此病提供了有力参考,有效降低了肺出血等并发症状的发生,调节PaCO_(2)水平,以此提升患儿的预后治疗效果,促使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济南军区医院住院治疗的4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420例研究对象中,BPD患者102例,占24. 29%。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在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1次、肺出血、肺炎和Apart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分析发现,胎龄(OR=0. 023,95%CI:0. 012~0. 036,P0. 001)、出生体质量(OR=0. 021,95%CI:0. 010~0. 037,P0. 001)、肺出血(OR=1. 575,95%CI:1. 190~2. 085,P=0. 001)是NRDS合并BP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肺出血的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患者发生BPD的风险越大。结论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肺出血是影响NRDS并发BPD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和发生肺出血的患者的关注,警惕BPD的发生,减少不良疾病转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在该院出生的16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119例和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41例。比较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医院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及产妇产前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医院感染及产妇产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动脉导管未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及动脉导管未闭是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上述方面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未进入产程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的低危孕母所产足月儿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未进入产程但因胎儿窘迫紧急剖宫产的低危孕母所产新生儿,根据患儿有无ARDS分为ARDS组、无ARDS组,并选取查体正常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及其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足月新生儿93例,其中对照组31例,无ARDS组37例,ARDS组25例。3组母亲未产检时间>5d、既往胎监异常次数≥2次、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30min、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812、19.740、9.668、8.87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发生ARDS可能与未按时产检、孕期多次胎监异常相关:无ARDS组中孕母正常产检、既往无异常胎监的可能性分别是ARDS组的4.121倍(95%CI:1.048~16.211)、6.997倍(1.318~37.148);对照组正常产检的可能性是ARDS组的5.995倍(95%CI:1.175~30.592),P<0.05。结论 母亲未产检时间>5d和既往有胎监异常的未进入产程因胎儿窘迫紧急手术的低危孕母所产足月儿发生ARDS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需要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剂(PS)危险因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03例NRDS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PS使用次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单次使用) 65例和观察组(重复使用) 38例,收集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前发热、宫内窘迫、胎盘异常、羊水异常、新生儿窒息、X线片情况,治疗情况包括PS首次给药日龄和药物剂量、PS给药前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心衰、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败血症、肺出血以及休克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新生儿窒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X线片Ⅲ~Ⅳ级、PS首次给药日龄、PS给药前PaO_2/FiO_2、机械通气时间、败血症、肺出血及休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X射线检查Ⅲ~Ⅳ级(OR=5.2,P0.05)、新生儿窒息(OR=6.24,P0.05)、败血症(OR=2.660,P0.05)、首次PS日龄(OR=3.63,P0.05)、休克(OR=7.457,P0.05)是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重复使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早产儿窒息和休克患儿的抢救,监测败血症高危患儿,尽早给予PS对降低PS使用次数、改善患儿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产科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的胎儿窘迫、子痫前期、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是主要围产期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74.81、14.75、25.51、12.92、117.88、4.51,均P<0.05);其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OR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10.56(5.88~18.98)和20.73(11.08~38.77);阴道手术产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OR=6.20,P<0.01),而顺产和剖宫产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阴道手术产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矫正OR分别为8.23、21.26、2.34、4.28,均P<0.05.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提高产科技术,对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照分析,研究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患儿大量肺出血(MPH)的高危因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临床医护手段。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5例ELBW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MPH状况分为两组,出现MPH者设为MPH组(24例),无MPH者设为非MPH组(10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H的高危因素。结果 MPH组患儿胎龄、新生儿体质量及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非MPH组(P0.05),而动脉导管未闭(PD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发型败血症(EOS)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MPH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是MPH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38,P0.01),而合并PDA和EOS是MPH发生的危险因素(OR=3.685、0.342,均P0.05)。在正常出院的患儿中,MPH组辅助通气时间长于非MPH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于非MPH组(P0.05)。结论合并PDA、EOS是ELBW发生MPH的危险因素;较高的5 min Apgar评分是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发生MPH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生后5 min内如能建立有效的通气护理,保障正常的循环功能,可以大大降低肺出血发生率。MPH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时间更长,病死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单良  李娟  杨荣平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241-1245
目的 分析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随访出院1年患儿脑功能及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并发BPD的危险因素,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患儿脑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出院1年后随访患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3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有81例患儿并发BPD,发病率为25.3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28周(OR=3.443)、出生体重<1 500 g(OR=10.374)、5 min Apgar评分<7分(OR=8.888)、机械通气时间>7 d(OR=9.760)、吸氧浓度≥ 40%(OR=7.354)、新生儿感染(OR=12.872)及产前感染(OR=6.155)均是患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BPD组患儿的背景活动形式及睡眠清醒周期(SWC)均较非BPD组差(均P<0.01)。出院1年期间,BPD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喘息次数、再入院次数均多于非BPD组(均P<0.01),2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龄<28周、出生体重<1 500 g、5 min 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时间>7 d、吸氧浓度≥ 40%、新生儿感染及产前感染是攀西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并发BPD会对患儿脑功能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且会导致患儿在1岁内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症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