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妇女被动吸烟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妇女的健康影响.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关系进行研究.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上海和成都指定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发住院病例157例,以1(肺癌病例):2(医院对照 人群对照)配对;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市足月分娩小于胎龄儿产妇155例,以1:1配对.结果妇女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OR=2.95),在24岁以前开始被动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OR=4.1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91)、职业接触有害物(OR=3.16)、职业接触粉尘(OR=3.41)、工作场所通风不良(OR=4.02)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24)、常喝牛奶(OR=0.53)、经常服用维生素(OR=0.53)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因素.趋势性χ2检验显示,随着被动吸烟指数和被动吸烟年限的增加,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经常吃动物内脏、职业接触粉尘、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吃蔬菜、经常服用维生素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性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期体重增加少、孕期被动吸烟、工作场所通风不良、配偶身高较低和孕期进行胎教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高、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家庭总月收入高和孕期进行胎教等可能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孕前体重低(OR=2.08)、孕期体重增加少(OR=2.83)、被动吸烟(OR=3.42)及孕期饮茶(OR=2.72)、孕期及怀孕之前3个月内进行染发、烫发或焗油(OR=5.67)、配偶身高较低(OR=2.92)等因素均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OR=0.41),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被动吸烟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及行为相关因素对足月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上海某区孕期<20周的孕早期妇女纳入队列,最后分娩单胎足月活产儿的孕妇共2768人.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被动吸烟、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结果]在2768名产妇中,有1284人(46.4%)至少在孕早期或孕晚期有二手烟暴露的情况,孕妇低身高(模型1:OR=0.9,95%CI为0.840~0.996;模型2:OR=0.9,95%CI为0.860~0.998)及怀孕后患有疾病(模型1:OR=2.7,95%CI为1.1~6.5;模型2:OR=2.7,95%CI为1.1~6.6)会增加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孕早期或孕晚期的被动吸烟史对胎儿的出生体重没有影响. [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孕期被动吸烟与胎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0名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79人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111人 )和 7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 ,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母亲有人工流产史、孕龄大于 3 5岁、孕前体质指数 >2 8、孕期精神刺激、低血红蛋白 ,父亲饮酒和母亲吸烟等因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 (OR =1 0 67~ 10 0 2 6,P <0 0 5,0 0 1) ;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母亲孕前体重轻、母亲职业为教师、父母亲职业为农民 (OR =1 114~18 3 3 5,P <0 0 5,0 0 0 1)。与 2者均有关的因素是 :多胎、产前检查次数少、母亲身高矮、患有妊高症及家庭收入低等。结论 低出生体重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 ,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生活习惯与早产低体重和足月低体重的关系。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编孕期健康调查问卷对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江门市14家医院住院分娩的1 964名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应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早产低体重组、足月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分别为294、289和1 381名;3组被动吸烟率分别为36.39%、38.41%和33.09%,饮酒率分别为2.72%、3.11%和1.59%。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与母亲孕期基本不锻炼相比,孕期体育锻炼1~3次/周(AOR=0.58,95%CI=0.40~0.86)和≥4次/周(AOR=0.54,95%CI=0.37~0.78)均是早产低体重的保护因素;在足月低体重儿中,与母亲孕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长1 h相比,使用1~2 h(AOR=0.61,95%CI=0.40~0.93)、3~4 h(AOR=0.55,95%CI=0.35~0.86)和4 h(AOR=0.57,95%CI=0.37~0.89)的母亲其新生儿发生低体重的危险均降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AOR=1.36,95%CI=1.02~1.81)是足月低体重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期生活习惯会影响低体重儿的发生,且在早产低体重儿和足月低体重儿中存在差异,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111 例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和7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并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对影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父母亲身高、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母亲孕前体重、初潮年龄、多胎、产前检查次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年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OR=0.894~9.275,P均<0.05)。 【结论】 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重庆市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全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重庆市6所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2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同期住院分娩的326名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所获资料。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可能与母亲一般情况(孕前BMI、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等)、孕期情况(单胎、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被动吸烟等)和膳食营养(服用多种维生素片、食用鱼禽肉类、食用海产植物类等)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单胎、孕期增重和产前检查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保护因素,妊娠期贫血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重庆市两区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简称早产组)与正常足月儿(简称足月组)母亲孕期膳食营养、孕期保健及生活方式,为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对460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460名足月儿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应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母亲的孕期营养、产前检查和生活方式,为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早产组母亲孕期叶酸服用比例,孕期每天进食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水果的比例和频率,进食动物性食物的平均量都低于足月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亲在孕期是否服用钙片、多种维生素,主食量,每周进食蔬菜、蛋类、豆及豆制品的进食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母亲产前检查的次数、在区县级医院进行产检的比例、分娩前体重均低于足月组,分娩时白细胞总数高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两组不同级别医院产检、被动吸烟、性生活、使用电热毯、孕期简单的体力活动等情况,以及分娩时中性粒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产组母亲孕期膳食营养较足月组的差,孕期保健也不规范。建议孕母注意膳食营养,进行规范的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与母亲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同一时期44例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实验组)和193例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对照组)的母亲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母亲孕前因素比较:初潮年龄无显著性差异(t=0.623,P=0.31),孕前身体质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t=4.476,P=0.00);实验组孕期因素:孕晚期产检次数少、阴道流血、孕期增重<9kg、产科并发症多、孕期血红蛋白减少(<100g/L)、孕晚期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双胎及社会经济环境(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自认为居住社区一般糟糕)与对照组比较,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并呈负相关(r=-0.23~-0.67,均P<0.05).结论 母亲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孕期因素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可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0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2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8名)和2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母亲有急性羊膜炎及阴道流夜pH值使试纸变色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84,7.727,P<0.01);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宫颈分泌物PCR解脲支原体抗原(UU Ag)阳性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OR=3.988,0.580,P<0.001,0.05);与2者均有关的因素是: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 Ab)IgM阳性、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 Ab)IgG阳性、胎盘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和孕周等。结论低出生体重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尤其是母亲受到感染时,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1-2016年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现状并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9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分娩产妇36 3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孕妇相关基线资料、健康状况及婴幼儿分娩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探究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36 32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3.23±0.53)kg,低出生体重儿2 070例,低出生体重占比5.70%。单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与新生儿性别、是否早产、母亲的年龄、吸烟、胎次、流产、妊娠高血压、贫血存在直接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胎儿早产(OR=3.823,P=0.000)、孕妇高龄(OR=1.733,P=0.018)、孕妇吸烟(OR=1.557,P=0.008)、多胎次(OR=2.115,P=0.019)、孕妇贫血(OR=2.634,P=0.001)、妊娠高血压(OR=2.631,P=0.000)是造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州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现状不容乐观,其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德保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出生的4 915例壮族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低出生体重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358例,低出生体重率为7.28%。母亲孕龄≥35岁(OR=1.72)、身高150 cm以下(OR=2.75)、孕早期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OR=1.68)、血红蛋白浓度<110 g/L(OR=1.50)、孕中期增重少(OR=1.57)、流产史(OR=1.76)、妊娠期高压(OR =5.32)、多产次(OR=1.51)、孕期产前检查少于8次(OR=2.10)等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孕早期BMI≥24.0 kg/m2(OR=0.26)、分娩孕周37周及以上(OR =0.06)、单胎(OR=0.04)等为保护因素。结论 母亲孕龄、身高、孕早期BMI、血红蛋白浓度、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孕期产前检查次数等是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足月小于胎龄儿( SGA )的影响因素,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西部地区5个县的1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级医疗机构分娩足月小于胎龄儿的母亲,经知情同意后填写调查问卷了解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孕前体重、孕期保健情况、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饮食情况等,对照组按1:1成组配比,收集合格病例共计376对。结果与足月小于胎龄儿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母亲有早产史或低出生体重史、孕前低体重、不良产史、母亲本身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孕期产检≤4次、孕期发生并发症或合并症(多胎、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和羊水过少)、孕期未补充叶酸,饮食中鱼禽肉、牛奶、蛋类以及花生瓜子等坚果摄入相对不足。经多因素分析,羊水过少( OR=34.832,P=0.013)是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平均月收入高于2000元(OR=0.147,P=0.025)和孕期饮食中蛋类食物摄入至少每周1次(OR=0.045,P=0.029)是足月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危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期保健的次数。同时,应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孕期保健服务意识和能力,开展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父亲饮酒与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父亲经常饮酒两因素各自对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对危险性,本文调查了2010例产妇,其中母亲孕期被动吸烟者1258例(62.9%),丈夫经常饮酒者280例(13.93%)。结果表明: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整后孕期被动吸烟母亲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对危险性为孕期未被动吸烟母亲的1.94倍。父亲经常饮酒而母亲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对危险性是父亲偶尔饮酒的2.83倍。研究提示:孕妇应尽量避免被动吸烟,同时在准备受孕前男方应戒酒。  相似文献   

14.
产妇孕期被动吸烟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银  李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55-2956
目的:探讨产妇孕期被动吸烟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1~2012年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900例,有孕期被动吸烟史450例,无孕期被动吸烟史450例。分析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结果:孕期被动吸烟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产前保健,避免产妇孕期被动吸烟有助于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间接减少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300例正常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母亲年龄(OR=3.232;95% CI:0.453~ 3.348)、孕周(OR=2.454;95%CI:0.975 ~ 2.349)、双胎及多胎妊娠(OR=2.642;95% CI:0.723 ~ 2.34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36;95% CI:0.455~ 2.445)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OR=3.642;95% CI:1.347 ~ 3.425)、家庭月收入(OR=3.532;95% CI:1.436~2.335)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针对母亲年龄、孕周、双胎及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卫生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根据是否发生低出生体重,建立出生队列(共纳入280名低出生体重儿和200名正常出生体重儿),对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合肥市城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03%,女婴高于男婴(χ2=38.78,P0.05);多因素研究显示早产(OR=16.466,95%CI:8.539~31.754)、妊娠合并症(OR=2.559,95%CI:1.063~6.163)、孕期增重(OR=0.944,95%CI:0.899~0.992)和孕期食欲(OR=0.264,95%CI:0.104~0.619)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妊娠合并症增加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风险,孕期增重增加、孕期食欲好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8926例单胎活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结果共1801例产妇在孕期经历被动吸烟。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被动吸烟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风险是非被动吸烟者的1.359倍(95%CI:1.146~1.612,P<0.001),胎膜早破的风险为1.290倍(95%CI:1.095~1.520,P=0.002),早产的风险为1.367倍(95%CI:1.155~1.619,P<0.001),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341倍(95%CI:1.079~1.668,P=0.008)。与非被动吸烟者相比,平均每周被动吸烟天数≥4天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为非被动吸烟者的1.402倍(95%CI:1.104~1.780,P=0.006)、1.690倍(95%CI:1.339~2.132,P<0.001)和1.584倍(95%CI:1.172~2.141,P=0.02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期经历被动吸烟能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调查人群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在西城区7个街道调查2 977名已分娩妇女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父母双方危险因素的接触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影响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结果】 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83.6 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9%,巨大儿发生率为7.4%。经单因素χ2检验,母亲有早产史、此新生儿为早产、孕期有先兆流产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前贫血、孕期有糖尿病、孕期精神不愉快者巨大儿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OR=37.45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较高;孕期心情愉快(OR=0.737)者巨大儿发生率低,而孕期有糖尿病(OR=2.940)及父亲孕前吸烟(OR=1.407)巨大儿发生率高。 【结论】 调查人群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低,巨大儿发生率与全国水平相似,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期职业应激和不良生活事件对低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以某省2家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孕周≥28周且<42周、体重<2500 g的单胎、活产、无畸形的438例低体重儿为病例组,按1:1匹配的原则,选择同一家医院分娩、新生儿同性别、分娩时间不超过1周的438例足月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其母亲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一般情况、职业应激和孕期不良生活事件等.在控制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月人均收入等因素后,应用条件logisfic回归探讨孕期职业应激和不良生活事件对低体重儿的影响.结果 与低技术使用度和低工作决策相比,拥有高技术使用度(OR=0.62;95%CI=0.43~0.91)和高工作决策(OR=0.67;95%CI=0.46~0.97)可明显降低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与孕期未发生生活事件的孕妇相比,在孕中期生活事件指数3分及以上(OR:18.85:95%CI=1.58~225.02)、孕晚期生活事件指数1分(OR=2.67;95%CI=1.14~6.28)、整个孕期生活事件指数2分(OR=2.80;95%CI=1.04~7.52)和≥3分(OR=2.94;95%CI=1.22-7.09)是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期发生不良生活事件可影响低体重儿的发生,且不同孕期发生的不良生活事件对低体重儿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鄂州市孕期被动吸烟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1日间在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 080名20~30岁非主动吸烟的产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产妇被动吸烟发生率(47.5%)明显高于对照组 (28.3%,P<0.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孕期每周平均累积被动吸烟时间为1~3 d或超过3 d的产妇发生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风险相比无被动吸烟的产妇增加1.54倍(OR=2.54,95%CI:1.81~3.57)和3.29倍(OR=4.29,95%CI:2.62~7.04),相应归因分值AFe分别为60.6%和76.7%。孕期产检次数增加到7次以上可以减少被动吸烟组产妇约53%(OR=0.47,95%CI:0.30~0.73) 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结论 孕期被动吸烟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密切相关,且暴露时间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存在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