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级微血管成像(SMI)显示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血供特征、血流分布模式,探讨SMI技术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5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7例,共68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所有甲状腺实性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应用CDFI、SMI观察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血供特征、血流分布模式,并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进行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CDFI与SMI显示甲状腺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差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DFI、SMI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68个甲状腺实性结节中,良性结节41个,恶性结节27个。CDFI、SMI显示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以周边型(Ⅱ型)、混合型(Ⅳ型)血流分布模式为主;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多为中央型(Ⅲ型)血流分布模式。SMI显示血流更敏感;SMI对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Ⅱ型、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均高于CDFI[68.3%(28/41) vs 46.3%(19/41),77.8%(21/27) vs 37.0%(10/2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χ2=9.16,P<0.01);而SMI对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Ⅲ、Ⅳ型,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Ⅱ、Ⅳ型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与CD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以Ⅱ型、Ⅳ型血流分布模式诊断为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血流分布模式诊断为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CDFI、SMI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0%、80.5%、73.5%、68.0%、76.7%,88.9%、95.1%、92.9%、92.6%、92.3%。 结论SMI对血流显示更敏感,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两种成像模式[彩色模式超微血管成像(cSMI)和灰阶模式超微血管成像(mSMI)]和CDFI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134例患者的146个乳腺肿块分别行CDFI及SMI检查,对CDFI、cSMI、mSMI图像的血流特点进行分型。比较3种血流检测方法在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DFI和cSMI图像显示乳腺恶性肿瘤的血流较良性肿瘤丰富;mSMI图像中良恶性肿瘤血流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0,P<0.001);CDFI、cSMI、mSM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分别为74.47%(35/47)、80.85%(38/47)、76.60%(36/47),特异度分别为89.90%(89/99)、86.87%(86/99)、95.96%(95/99),准确率分别为84.93%(124/146)、84.93%(124/146)、89.73%(131/146),三种血流检测方法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与cSMI、CDFI与mSMI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MI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度大于cSMI(χ2=5.212,P=0.022)。结论 SMI与CDF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可相互补充,但SMI可提供更多低速血流信息,SMI的两种成像模式中mSMI较cSMI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微血管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两种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共76个甲状腺结节分别进行SMI和CEUS检查,观察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和CEUS增强模式,评价两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76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41个(53.9%),良性结节35个(46.1%)。CEUS诊断为恶性结节39个(51.3%),良性结节37个(48.7%);SMI诊断为恶性结节42个(55.3%),良性结节34个(44.7%);CDFI诊断为恶性结节34个(44.7%),良性结节42个(55.3%)。SMI与CEUS相比,其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技术较CDFI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技术及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在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在我院经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的71例患者(71个甲状腺结节),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SMI进行结节内穿支血管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DFI、SMI诊断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71个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结果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良性28个,恶性43个。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DFI检查的穿支血管检出率均较SMI低(P0.05),穿支血管检出数量均较SMI少(P0.05)。SMI检查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37%、96.92%、66.67%,较CDFI检查的73.24%、75.38%、50.00%的高(P0.05)。结论 SMI用于评估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能够获得优于CDFI的成像效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更高,可作为现阶段临床常用甲状腺结节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微血管成像(SMI)检测血流分布及内部血管特征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纳入115例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3个结节,采用SMI及CDFI模式观察结节血流分布和内部血管特征,比较二者鉴别诊断TI-RADS 4级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69个良性结节以Ⅱ型血流为主,54个恶性结节以Ⅲ型血流为主。SMI对良性结节Ⅱ型及恶性结节Ⅲ型血流显示率均明显高于CDFI(P均<0.01)。SMI及CDF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92.59%和72.22%,特异度分别为89.85%和81.16%,准确率分别为91.06%和77.24%。SMI对恶性结节内走行扭曲血管和穿支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DFI(P均<0.01)。结论 甲状腺TI-RADS 4级良恶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存在差异;SMI可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微细血流成像(SMI)技术对甲状腺结节内血管分布形态的显示,并与CDFI和PD作比较,探讨SMI对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228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共286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术前行CDFI、PD和SMI检查,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形态及三种血流显像技术对甲状腺癌特征性血流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286个甲状腺结节病灶,包括105个良性结节和181个甲状腺癌。SMI图像显示,良性结节多呈环形血流,恶性结节以穿入型血流为主,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度分别为97.2%和83.8%)。SMI对甲状腺癌穿入型血流的显示率81.8%(148/181),高于CDFI 53.6%(97/181)和PD 61.3%(111/18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FI和PD对甲状腺癌穿入型血流的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形血流是良性结节的特异度表现,穿入型血流是甲状腺癌的特异度表现;SMI对穿入型血流的显示较CDFI和PD更敏感,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研究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血流分布模式及结节内血流的动静脉比例,探讨CDFI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2例共131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或以实性为主结节术前进行CDFI检查,观察并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模式及结节内血流的动静脉比例有无差异,评价结节内血流的动静脉比例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血流分布模式方面,恶性结节的以中央型为主,良性结节以周边型及混合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静脉比例方面,恶性结节内血流以动脉型占多数,良性结节内多表现为静脉型或混合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内动脉型血流比例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度高于中央型血流分布模式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结论 CDFI检测结节内动静脉血流比例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级微血管成像技术运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83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分别应用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下良性和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同时对比这两种检查方式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Ⅲ、Ⅳ型以及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Ⅱ、Ⅳ型的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超级微血管成像在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Ⅱ型以及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的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比62.9%、94.9%比81.1%、93.0%比74.0%、、92.7%比68.2%和93.3%比77.1%。结论超级微血管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观察甲状腺实性结节内的微小血管,显示低速血流,为超声医师的诊断鉴别提供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CDFI、ADF及SMI检测乳腺病变血流的能力,探讨SM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纳入超声发现乳腺病灶患者198例(210个乳腺病灶),进行常规超声、CDFI、ADF及SMI检查,采用Adler分级,比较不同技术对同一病灶的血流检出能力。通过mSMI观察乳腺病变的血管形态分布特征,比较良恶性病变的不同表现。结果 mSMI对乳腺病灶的血流检出能力优于其他多普勒技术(P0.001)。在mSMI模式下,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内部血管粗细均匀、走行自然伴或不伴周边环绕型血管;恶性病灶则常表现为内部血管粗大扭曲,周边可见放射状血管及穿支血管。良恶性病变的血管形态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MI可提高乳腺病变血流检出率,通过对乳腺病灶的血管形态分布特征进行观察,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技术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中C-TIRADS 4a类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198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数据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为C-TIRADS 3类和C-TIRADS 4a类(包括实验组97例患者和对照组10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由多模态超声技术检测,对照组仅由二维超声技术检测),全部进行手术并取得病理报告。多模态技术包括超声造影(CEUS)、弹性成像(SWE)、超微血流成像(SMI)。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了多模态超声技术相比于传统二维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中C-TIRADS 4a类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分析中的价值。结果 二维超声技术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良恶性(对C-TIRADS 3类和C-TIRADS 4a类的区分)诊断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56.7%,准确度为70.3%,阳性预测值为58.7%,阴性预测值为89.5%;多模态超声技术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64.6%,准确度为80.4%,阳性预测值为58.7%,阴性预测值为8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RTE)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肝局灶性病变及乳腺结节良恶性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122例(172个结节)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检查,其中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44个结节),肝脏疾病患者36例(41个结节),乳腺疾病患者46例(87个结节),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如弹性评分大于III级及以上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7.1%,准确度81.8%;肝脏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0%,特异度100%,准确度85.3%;乳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7%,特异度94%,准确度92%。良恶性结节的弹性图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肝脏局灶性病变,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联合细针穿刺(FNA)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做SMI、FNA检查。基于SMI、FNA及二者联合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评价,建立ROC曲线评价系统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SMI与FN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FNA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1.2%、92.4%、92.0%、约登指数为0.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高于各单项检查。结论微血管成像结合FNA能够提高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技术与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 RADS)分类法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MI检查的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ACR-TI RADS分类法对结节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MI、ACR-TI RADS分类法单用与联用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TR3类结节占比最高(71.43%),恶性结节中TR5类结节占比最高(75.56%)。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ACR-TI RADS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3、TR4、TR5类结节的恶性率分别为7.14%、71.43%和94.44%。甲状腺恶性结节在SMI模式下的血流RI值明显比良性结节更高(P0.05)。良性结节内部血流分布以外周型为主(61.90%),边缘血流以环形征为主(71.43%),恶性结节内部血流分布以中心型为主(57.78%),边缘血流分布以汇聚征为主(62.22%)。相比ACR-TI RADS、SMI单用,ACR-TI RADS+SMI的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更高(AUC=0.934)。结论 SMI技术联合ACR-TI RADS分类法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为临床制订医疗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62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DFI、UE检查,共检查结节135个。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DFI、UE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恶性病变漏诊状况。结果:以恶性病变为阳性,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85.56%、84.44%、8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97.78%)、准确度(88.15%)高于单独诊断(准确度:78.82%、78.82%;敏感度:64.44%、66.67%),恶性病变诊断漏诊率(2.22%)低于单独检测(35.56%、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联合UE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高,恶性病变漏诊率较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最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触诊成像(ARFI)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接受ARFI检查,根据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ARFI表现及AR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VTI分级高于良性结节(Z=8.65,P<0.05)。以VTI≥4级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其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40%、96.8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以VTQ≥2.50 m/s作为良恶性结节诊断点,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70.00%。将VTI和VTQ两者联合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ARFI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率明显提高。结论 ARFI技术有助于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细血管成像模式背景下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的评估,及其在热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穿刺病理结果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实性成分≥50%)的患者50例,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微细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及微细血管成像模式背景下超声造影(SMI+CEUS)对结节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评估,计算结节的血流信号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I+CEUS对结节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均高于单纯使用CEUS、SMI、CDFI[78.00%(39/50)、40.00%(20/50)、38.00%(19/50)、6.00%(3/50)],SMI+CEUS与单纯使用CEUS、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使用SMI与单纯使用CEU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间一致性强(Kappa=0.828,P0.05)。结论 SMI+CEUS对甲状腺结节血流的评估优于单纯CEUS,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进行甲状腺结节热消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参考价值。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8月选取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院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探究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3%、84.1%、88.9%。良恶性结节PSV、RI指标与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良恶性结节可以鉴别诊断,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高频超声下钙化形态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9例(200个)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结节钙化形态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恶性结节内部结构以实性为主,形状以圆形、纵横比≥1为主,边界多不清晰,而良性结节内部结构多为囊性,形状多不规则,且边界清晰,两组结节的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 cm的结节钙化发生率45.3%,直径2 cm的结节钙化发生率42.9%,组间比较,P0.05,说明钙化与结节大小无相关性;良性结节钙化多为粗钙型和孤立型钙化,而恶性结节以微钙化型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边缘型钙化和环状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结节患者多为低血供、低/极低回声结节,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势,通过结节钙化情况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桥本病(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桥本病患者,共54个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评分结果,并对其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术。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术后病理显示,46例患者共有54个病灶,其中恶性结节33个,平均直径为(1.59±0.94)cm;良性结节21个,平均直径为(1.68±0.63)cm,良恶性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个恶性结节中,常规超声诊断恶性27个,良性6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32个,良性1个。21个良性结节中,常规超声诊断恶性4个,良性17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3个,良性18个。常规超声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0.95%、阳性预测值87.10%、阴性预测值73.91%、符合率为81.48%。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为96.97%、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1.43%、阴性预测值为94.74%、符合率为92.59%。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T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度无显著优势,需临床上结合二维超声共同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