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癫痫新药单药或联合用药对癫痫患儿血液系统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并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在抗癫痫新药单药或联合用药至少1年后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同期门诊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儿6个月及12个月均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6个月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12个月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联合用药或单用抗癫痫新药对血液系统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会引起癫痫患儿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及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会引起癫痫患儿白细胞计数降低;其他抗癫痫新药联合用药或单用抗癫痫新药对血液系统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探讨单药应用丙戊酸、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三种抗癫痫药物对学龄期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奥卡西平,B组给予左乙拉西坦,C组给予丙戊酸,均进行单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血清Ca与25-(OH)D水平下降、AL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5、4.037、4.976,P<0.001);B组仅ALP水平显著升高(t=2.321,P<0.05);C组血清Ca、25-(OH)D与BMD水平显著下降、ALP与BAP水平显著升高(t=31.596、5.991、3.591、3.239、4.643,P<0.001)。三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在疗效上优于丙戊酸,在不良反应上优于奥卡西平,且对学龄期患儿的骨代谢指标影响也为最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部分性癫痫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拉莫三嗪(43例)、左乙拉西坦(42例)、奥卡西平(43例)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脑电图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α波减少〉0.5 Hz、θ波增多、δ波增多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常规描记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三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对脑电图背景活动影响最明显,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对脑电图痫样波放电的抑制作用更佳,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IQ、VIQ及PIQ评分均较对照组高,GFAP、神经特异性烯醇酶、S-100β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丙戊酸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情况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和终止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有效保护脑部神经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共10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7/50)明显高于参照组64%(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展,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癫痫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提高疗效及患儿认知功能,降低GFAP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抗癫痫药物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多种抗癫痫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分析对比新抗癫痫药的单独使用和多效治疗间的优劣。结果:奥卡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这些1993年之后上市的新抗痫药物逐渐代替传统抗癫痫药物,作为主要的癫痫类疾病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研究发现合理利用癫痫药物的多药治疗比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药物效果翻倍。  相似文献   

10.
常用抗癫痫药物对小儿癫痫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AEDs)对小儿癫痫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寻找降低抗癫痫药物副作用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92例服用单一药物治疗的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35例、卡马西平31例、苯巴比妥26例)和30例未服用AEDs的癫痫对照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Hcy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药物观察组中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的患儿血中Hcy水平均高于癫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且丙戊酸钠组、卡马西平组和苯巴比妥组间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对照组患儿的Hcy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应定期检测血Hcy水平,及早发现血Hcy水平升高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防止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单独使用拉莫三嗪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某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为拉莫三嗪治疗组;第二组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组,第三组为丙戊酸钠治疗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1年后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拉莫三嗪组患者治疗1年后,2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2.5%;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组治疗有效者共有31人,治疗有效率为77.5%;丙戊酸钠组治疗有效者24例,治疗有效率为60.0%。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组治疗效果与其他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之前相比,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P<0.05),丙戊酸钠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小于拉莫三嗪治疗组、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组(P<0.05)。拉莫三嗪组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其余2组患者(P<0.05)。结论 无论是单用拉莫三嗪还是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拉莫三嗪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癫痫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拉莫三嗪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Hcy、IL-6、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cy、IL-6、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拉莫三嗪片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顾红菲  宁宪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77-2678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P3潜伏期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左乙拉西坦治疗组治疗后临床下痫样放电较卡马西平组减少,P3潜伏期缩短(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总智商(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治疗组儿童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较卡马西平组提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怡汶 《智慧健康》2023,(12):107-110
目的 研讨小儿癫痫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9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起效、病情控制、苏醒等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FAP、S100-β蛋白、GABA与STES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IQ、VIQ、PIQ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显著提升,药效更好,对血清指标与患儿认知功能也有明显改善效果,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55-356
目的观察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儿童难治性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6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将两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难治性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并发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以丙戊酸钠单用治疗(对照组,n=38)与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n=38)总有效率及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治疗前,炎症因子IL-2、IL-6水平及神经递质NSE水平经测验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测验值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癫痫发作次数及单次发作症状持续时间经观测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观测值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测验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经观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在应用丙戊酸钠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神经递质水平,控制癫痫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一要看患者是否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多数癫痫患者使用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是能够控制发作的。一线的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等。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单药足量应用。如果不能控制癫痫发作,再选择第二种一线抗癫痫药。如果仍然不能控制癫痫发作,就被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疗效研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选取50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增加使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并逐渐替代丙戊酸,观察患者各阶段的用药效果、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41例,占比82.00%,完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31例,占比62.00%;药物联合治疗总好转概率为80.49%,单独用药治疗总好转概率为77.42%,药物联合治疗阶段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治疗阶段高(P0.05)。结论在拉莫三嗪的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丙戊酸,患者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患者的高。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成人癫痫的治疗效果以及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诊治的120例成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丙戊酸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治疗后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日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日剂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 α、Hcy及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较好,丙戊酸可明显提高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因此联合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调整拉莫三嗪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