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现状和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孕妇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基本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870名孕妇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870名孕妇PSQI总分为(4.68±3.11)分,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17.13%,焦虑和抑郁症状占13.6%、26.8%;孕晚期(OR=2.057,95%CI:1.177~3.594)、本科学历(OR=1.868,95%CI:1.174~2.972)、有保胎史(OR=2.030,95%CI:1.318~3.126)、焦虑(OR=2.855,95%CI:1.744~4.675)和抑郁(OR=3.227,95%CI:2.131~4.886)是妊娠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强度呈“J”形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本地区孕妇睡眠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产前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为孕期焦虑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围生期保健的364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孕早期、中期和晚期收集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和焦虑抑郁可能的相关混杂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各孕期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各阶段睡眠时间/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孕妇孕早期、中期和晚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9.00±1.50)h、(8.67±1.40)h和(8.56±1.49)h,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22.57%、17.41%和21.04%,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35.64%、24.23%和26.24%。调整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家庭年收入、体育锻炼、家庭支持、早孕反应及产次等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孕期睡眠时长均与SDS(早期:β=-0.28,P=0.0007;中期:β=-0.27,P=0.0100;晚期:β=-0.38,P=0.0007)和SAS(早期:β=-0.33,P<0.0001;中期:β=-0.41,P=0.0004;晚期:β=-0.26,P=0.0050)得分呈负相关。与孕早期睡眠质量好的孕妇相比,孕早期睡眠质量越差的孕妇SDS(一般:β=2.40,P<0.0001;差:β=5.70,P<0.0001)和SAS(一般:β=3.02,P<0.0001;差:β=7.09,P<0.0001)得分均越高;孕中期和孕晚期睡眠质量与SDS、SAS得分的关联结果与孕早期相似。分别以是否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为结局指标,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教育水平、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家庭年收入、体育锻炼、家庭支持、早孕反应及产次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孕期睡眠时间≥8 h的孕妇相比,睡眠时间不足8 h的孕妇与抑郁状态(早期:OR=1.72,95%CI:1.37~2.17;中期:OR=1.50,95%CI:1.11~2.03;晚期:OR=1.54,95%CI:1.17~2.04)和焦虑状态(早期:OR=1.97,95%CI:1.54~2.51;中期:OR=1.89,95%CI:1.39~2.58;晚期:OR=1.35,95%CI:1.00~1.81)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与孕早期睡眠质量好的孕妇相比,孕早期睡眠质量越差的孕妇抑郁状态(一般:OR=1.56,95%CI:1.33~1.83;差:OR=3.23,95%CI:2.45~4.26)和焦虑状态(一般:OR=2.50,95%CI:2.04~3.06;差:OR=7.83,95%CI:5.82~10.53)的发生风险均越高;孕中期、孕晚期睡眠质量与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与孕早期相似。结论孕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质量(特别是主观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显著相关。建议产前检查时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自我报告睡眠质量差的女性,及早发现这些妇女,并及时为她们提供心理支持,减少抑郁和焦虑的潜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孕妇孕晚期抑郁症状流行情况,分析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依托北京大学通州出生队列项目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集3556名孕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孕产史资料、睡眠质量和孕晚期抑郁症状等资料,比较不同特征孕妇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的孕晚期抑郁症状检出比例为17.9%。多因素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低(与大专及以上相比,初中及以下:OR=1.52;95%CI:1.05~2.20;高中/中专:OR=1.36;95%CI:1.04~1.78),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0元(与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0元相比,OR=1.41;95%CI:1.06~1.88),有不良妊娠史(与无不良妊娠史相比,OR=1.28;95%CI:1.05~1.56)以及睡眠质量差(与睡眠质量好的孕妇相比,OR=2.86;95%CI:2.29~3.58)是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有不良妊娠史及睡眠质量差的孕妇更容易出现孕晚期抑郁症状。未来应当加大对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低、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孕期睡眠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产检的426名孕晚期孕妇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情况,统计睡眠障碍发生率。收集孕妇社会人口学资料、产科资料、孕期生活方式及心理学资料,应用χ2检验、成组t检验观察孕妇上述资料与孕晚期睡眠障碍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426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91.31%。389名孕妇PSQI评分平均(6.35±2.09)分,其中存在睡眠障碍184名(47.30%),无睡眠障碍205名(52.70%)。文化程度、流产史、妊娠并发症、久坐时间、临睡前摄入液体、反刍思维量表(RR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与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OR=0.621,95%CI=0.425~0.906)为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独立保护因素,流产史(OR=2.500,95%CI=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做好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固原市人民医院、石嘴山市人民医院的产前门诊中选择符合调查要求的妊娠期妇女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1 004名妊娠期妇女中,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6.15±2.27)分,有睡眠障碍的为333名,睡眠障碍发生率3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OR=2.759,95%CI=1.905~3.996)、有流产史(OR=1.779,95%CI=1.269~2.494)、焦虑(OR=1.405,95%CI=1.012~1.952)、抑郁(OR=2.951,95%CI=2.166~4.022)是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而有职业(工人或农民)(OR=0.448,95%CI=0.266~0.754)、居住地在城镇(OR=0.333,95%CI=0.231~0.479)是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不良问题较为常见。应该重点关注孕晚期、有流产史、有焦虑、抑郁心理等高危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胎儿发育,提高孕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QSI)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孕晚期孕妇进行睡眠和抑郁状况调查,运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晚期妇女睡眠状况的因素。结果:孕晚期孕妇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筛查阳性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抑郁筛查阴性孕妇的10.542倍(OR=10.542,P<0.001),丈夫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丈夫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孕妇的0.182倍(OR=0.182,P=0.003)。结论:孕妇在孕晚期睡眠障碍的发生比例较高,可能与孕妇自身的抑郁状况及丈夫的文化程度有关,应运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和知识教育等改善孕晚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60-364
目的探讨舟山地区妊娠妇女的孕期各阶段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孕妇358名,检测其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素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早、中、晚孕阶段分别发现甲状腺异常孕妇116、104、81例。早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孕前吸烟(OR=11.212,95%CI:5.965~19.232))、孕前饮酒(OR=2.151,95%CI:1.132~5.131)、孕前丈夫吸烟(OR=3.555,95%CI:2.216~6.325)、孕期中丈夫吸烟(OR=4.151,95%CI:1.350~8.254)、中度抑郁(OR=3.588,95%CI:1.059~7.233)、中度焦虑(OR=4.566,95%CI:2.128~8.612)(P0.05);中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孕前吸烟(OR=4.123,95%CI:3.313~5.489)、孕前丈夫吸烟(OR=3.512,95%CI:1.247~6.220)、轻度焦虑(OR=5.335,95%CI:3.254~9.363)、中度焦虑(OR=7.151,95%CI:4.259~12.362)(P0.05);晚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孕前吸烟(OR=2.251,95%CI:1.741~3.369)、轻度抑郁(OR=4.251,95%CI:2.699~7.984)、中度抑郁(OR=5.714,95%CI:2.364~10.284)、轻度焦虑(OR=7.596,95%CI:2.636~13.585)、中度焦虑(OR=5.151,95%CI:1.154~9.541)(P0.05)。结论孕妇和丈夫戒烟、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有助于防范和减少舟山本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共7个睡眠维度。采用老年抑郁问卷自评版(the self-reported version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SR)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不同睡眠维度问题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7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0%,总体睡眠障碍率为39.5%。社区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OR=2.738,95%CI:1.394~5.378)、睡眠紊乱(OR=2.351,95%CI:1.060~5.211)、日间功能障碍(OR=5.063,95%CI:2.911~8.805)、使用催眠药物(OR=2.521,95%CI:1.164~5.461)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不同孕期抑郁和焦虑共患(CAD)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6月28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综合性医院连续纳入641名孕早期孕妇。通过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孕妇进行首次调查,并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跟踪随访,最终有609名孕妇完成了所有调查且数据有效。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整个怀孕期CAD的检出率分别为11.66%、9.03%、9.85%和19.70%。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类型为个体或农民(OR=2.307,95%CI:1.011~5.260)、对饮食状况不满意(OR=3.184,95%CI:1.577~6.429)和近期发生负性事件(OR=7.987,95%CI:4.356~14.646)是孕早期CAD的危险因素;对社会支持不满意(OR=2.416,95%CI:1.271~4.592)和近期发生负性事件(OR=6.331,95%CI:3.255~12.312)是孕中期CAD的危险因素;职业类型为个体或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产前抑郁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抽取妊娠不同时期产检孕妇共1 89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出现的产前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899名孕妇中,存在产前抑郁症状的638人,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33.6%,孕早、中、晚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4.3%、31.1%、36.8%,不同孕期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孕期无工作(OR=1.6,95%CI:1.1~2.4)、有流产史(OR=1.3,95%CI:1.0~1.8)、有产前抑郁史(OR=3.9,95%CI:1.4~10.7)、夫妻关系不和谐(OR=4.4,95%CI:1.8~10.4)、对胎儿性别期待(OR=2.3,95%CI:1.5~3.4)。结论三甲医院孕产妇抑郁症状在妊娠不同时期发生率高,而产前抑郁成为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妊娠期间无工作、有流产史、有产前抑郁史、夫妻普通、对胎儿有性别期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为做好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 004名孕妇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孕妇SAS平均得分为(47.68±7.35)分,SDS平均得分为(50.18±9.79)分,焦虑状况人数占68.43%,抑郁状况人数占56.98%;不同民族、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孕妇的SAS、S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SAS、SDS得分高低与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有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OR=1.791,95%CI:1.427~2.249)、居住在农村(OR=1.587,95%CI:1.031~2.442)、孕期(OR=1.021,95%CI:1.007~1.034)是影响孕妇焦虑心理的危险因素;年龄(OR=1.289,95%CI:1.066~1.560)、家庭月收入(OR=1.411,95%CI:1.133~1.758)、孕期(OR=1.214,95%CI:1.033~1.427)是影响孕妇抑郁心理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心理压力大且心理状况不良,应该重点关注低学历、高龄、孕晚期等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措施缓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孕妇妊娠早期心理社会应激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妇女孕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产期保健3 826名孕27周以前的孕妇作为随访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以及《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评价孕妇妊娠早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生活事件和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3 826名孕妇妊娠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和生活事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4%、32.7%和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意外怀孕(OR=2.355,95%CI=1.902~2.916)以及非初次怀孕(OR=1.176,95%CI=1.017~1.361)均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25~29岁(OR=0.814,95%CI=0.675~0.981)、30~50岁(OR=0.706,95%CI=0.553~0.903)以及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833,95%CI=0.711~0.976)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1.487,95%CI=1.202~1.84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791,95%CI=0.679~0.923)以及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0.761,95%CI=0.599~0.967)、大专(OR=0.729,95%CI=0.570~0.930)或本科及以上(OR=0.917,95%CI=0.544~0.95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2.016,95%CI=1.464~2.775)为妊娠早期产生生活事件应激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757,95%CI=0.588~0.974)以及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610,95%CI=0.392~0.949)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及生活事件应激较为普遍,妊娠意愿、妊娠年龄、孕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初孕是孕期心理社会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合肥市参与产前筛查的孕妇不同时期的焦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与产前筛查孕妇92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产前筛查前、产前筛查后、孕晚期(≥28周)和产后6周对孕妇焦虑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产前筛查前、产前筛查后、孕晚期、产后6周焦虑症状得分分别为(25.7±5.3)分、(25.5±5.1)分、(24.7±5.3)分、(23.9±6.4)分,整体得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64,P<0.001)。产前筛查前,怀孕年龄为25~30岁是焦虑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23,95%CI:0.130~0.805),从事以脑力为主的职业(OR=2.641,95%CI:1.136~6.141)、患妇科病(OR=2.695,95%CI:1.166~6.231)是焦虑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产前筛查后,孕妇产次为2次及以上是焦虑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6.611,95%CI:1.541~28.367);孕晚期,怀孕年龄为25~30岁是焦虑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15,95%CI:0.064~0.723);在产后6周,产筛高风险是焦虑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2.729,95%CI:1.012~7.360)。结论从产前筛查前到产后6周孕妇整体焦虑症状减轻。孕妇不同时期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济南市老年人社会隔离与睡眠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抑郁的关联。方法 采用社会网络简化版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于2019年10至11月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随机抽取915名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存在社会隔离、睡眠障碍和抑郁者分别为227人(24.8%)、180人(19.7%)、155人(16.9%)。不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患慢性病数量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为非社会隔离的2.259倍(OR=2.259, 95%CI:1.528~3.337),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为无睡眠障碍者的2.491倍(OR=2.491,95%CI:1.660~3.737)。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隔离与睡眠障碍对抑郁患病率存在相乘(OR(95%CI)=2.393(1.034~5.539))和相加交互作用(OR=7.120, 95%CI:3.950~12.834)。RERI(95%CI)=4.657(0.681~8.633),AP(95%CI)=0.654(0.419~0.889),S(95%CI)=4.183(1.548~11.307)。结论 社会隔离和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睡眠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辽宁省抚顺市某企业≥60岁退休职工1268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结果老年人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8.5%和30.8%。生活方式一般和不良,以及睡眠障碍会增加抑郁症状发生风险(OR=3.664,95%CI:2.410~5.570;OR=11.177,95%CI:7.062~17.690;OR=1.795,95%CI:1.363~2.363)。生活方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相比较于无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良好,无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一般(OR=2.641,95%CI:1.132~6.164)、生活方式不良(OR=5.154,95%CI:2.425~10.952),有睡眠障碍和生活方式良好(OR=7.656,95%CI:3.532~16.593)、生活方式一般(OR=13.770,95%CI:6.327~29.970)、生活方式不良(OR=30.477,95%CI:12.899~72.009)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增大。结论有睡眠障碍和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会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倾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8月-2017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伴急性应激障碍倾向患者172例和单纯乳腺癌患者344例,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516例乳腺癌患者SASRQ得分为(46.25±24.77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于45岁(OR=9.455,95%CI:3.939~22.697)、性功能障碍(OR=16.046,95%CI:6.583~39.114)、根治术(OR=31.810,95%CI:12.655~79.957)、肿瘤转移(OR=3.775,95%CI:1.911~7.459)、睡眠质量差(OR=12.283,95%CI:3.543~42.581)是乳腺癌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疼痛不影响睡眠(OR=0.199,95%CI:0.103~0.386)是乳腺癌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倾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倾向,性功能障碍、根治术、肿瘤转移、睡眠质量差是乳腺癌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倾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3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1~5年级473名本科医学生进行睡眠质量现况调查。结果 473名本科医学生的睡眠障碍率为59.83%(95%CI 55.43%~64.21%),女生睡眠障碍率(63.66%)高于男生(50.71%)(P=0.00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压力(OR=1.653,95%CI1.146~2.385)、就业担忧(OR=1.512,95%CI1.128~2.027)、每天使用手机时间(OR=1.314,95%CI1.051~1.642)对睡眠障碍有正效应(P0.05),而学习兴趣(OR=0.669,95%CI0.482~0.930)、睡眠环境(OR=0.386,95%CI0.289~0.516)对睡眠障碍有负效应(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医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3 130名阜阳市某高职在校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 18.1%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50.1%的大学生睡眠时间≤7 h/d。男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5.9%和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28)。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40.4%,32.0%,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13.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OR估计值分别为2.691(95%CI:2.151~3.368)和2.955(95%CI:2.386~3.659)。结论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6月-2016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脑损伤患者伴重度急性应激障碍患者172例、伴中度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45例和无急性应激障碍脑损伤患者299例,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516例脑损伤患者SASRQ得分为(47.85± 25.8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392,95%CI:0.245~0.628)、年龄小于45岁(OR=0.139,95%CI:0.076~0.256)、无偏瘫(OR=0.431,95%CI:0.264~0.704)、睡眠质量很好(OR=0.1654,95%CI:0.0712~0.384)是脑损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需要药物辅助睡眠(OR=2.531,95%CI:1.611~3.975)、重度头痛(OR=6.417,95%CI:3.251~12.680)、是脑损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损伤患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严重头痛、偏瘫、睡眠质量差、需要药物辅助睡眠是脑损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的运动情况对孕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孕期焦虑、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系统地搜集孕妇怀孕前、孕早期(8~12周)、孕中期(18~22周)及孕晚期(32周后)运动情况及相应时期焦虑、抑郁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运动与孕妇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488例孕早期孕妇,随访至孕中期2610例,孕晚期1745例。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孕妇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43.33%(2378/5488)、40.54%(1058/2610)和32.89%(574/1745)。调整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学历、婚姻状况、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孕次、近3月妊娠反应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孕前、孕期均不运动的孕妇相比,如果孕妇在孕前经常参加运动,那么无论孕期是否运动均可以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发生风险,从孕前至孕期一直保持运动则更加有利于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的风险。与孕早期“0-0”运动模式相比,“1-0”运动模式:OR(95%CI)=0.730(0.636~0.838);“1-1”运动模式:OR(95%CI)=0.589(0.489~0.708)。与孕中期“0-0-0”运动模式相比,“1-X-X”运动模式:OR(95%CI)=0.696(0.546~0.885);“1-1-1”运动模式:OR(95%CI)=0.597(0.418~0.847)。与孕晚期“0-0-0-0”运动模式相比,“1-X-X-X”运动模式:OR(95%CI)=0.654(0.477~0.896);“1-1-1-1”运动模式:OR(95%CI)=0.458(0.280~0.749)。结论孕期焦虑、抑郁状态在孕妇中发生率较高,运动是影响其焦虑、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从孕前至孕期一直保持运动更加有利于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的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从孕前到全孕程提供体育锻炼指导和干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