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家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其中4个家族61人中21人发病,男女比例1:3.2。初发年龄6岁6人,8岁3人,9、12、20、25、35、41岁各1人,10、15、18岁各2人。病程5~13年,平均1.3年。21例病人均有前驱  相似文献   

2.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类特殊类型,临床少见,报道不多,现报道2例如下。1病例例1,男性,14岁。因发作性偏侧头痛伴一侧肢体无力、失语13个月入院。患者于1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头痛伴视物模糊,数分钟后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伴恶心呕吐,急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约10h后症状缓解;此后1年期间类似发作约十几次,肢体麻木无力均为对侧,每次发作均伴有偏侧头痛,左右侧均有发生,每次多在1h左右自行缓解。曾到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当日凌晨患者突然再次出现右侧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3.
偏瘫型偏头痛是复杂偏头痛的一种形式。在小儿,这种无痛性的偏头痛最初常表现为一过性偏瘫,其表现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难以鉴别。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颅内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病因未明。烟雾病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并引起脑血管主干闭塞。最初表现为中风、抽搐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造影常用来诊断该病,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栓塞的由于颈动脉远端的侧枝循环(日本人形象为吸烟者所喷出的烟雾),现在,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发现闭塞的异常血管,而且能识别基底节及瞄底部扩张的毛细血管网。 作者报告1例典型的偏瘫型偏头痛,经MRI诊断为烟雾病。 病例 患者是一女性,6岁,初诊主诉为发作  相似文献   

4.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3年余加重10余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发病后2d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明显头痛。  相似文献   

5.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3年余加重10余日"入院.  相似文献   

6.
偏瘫型偏头痛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偏瘫性偏头痛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2009年收治的23例偏瘫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尼莫地平片、丙戊酸钠和西比灵治疗。结果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半年后追访无复发。结论偏瘫性偏头痛属特殊型的偏头痛,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和丙戊酸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发病机制未明,但遗传因素无疑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最明显的偏头痛亚型——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可以作为研究偏头痛遗传机制的一个模型。本文对近年来FHM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及相关的偏头痛发病机制的认识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Kurtzke 调查,美国1982年年发病率250/10万,患病率2000/10万。我国1983年六大城市调查表明偏头痛年发病率20.2/10万,患病率523.9/10万。血管和神经因素:偏头痛的血管理论是根据早先 Wolff 等的研究即偏头痛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继发脑血管扩张起始的。最近Olsen 等用氙作颈内动脉注射测定偏头痛病人局部脑血流量(rCBF)。发现14例典型偏头痛发作时11例病人头痛侧 rCBF 平均下降52%,其中7例 rCBF 降低到不足以维持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偏头痛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中患病率的研究 ;通过孪生子、不同种族及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对偏头痛遗传因素的研究 ;偏头痛与脑血管病、重症抑郁间的相关性 ;麦角胺及Triptan类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眼肌麻痹型和偏瘫型偏头痛的特点已有详细描述,但二者同时发生者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导1例如下:男,20岁,右利手,患者有发作性右侧头痛3年,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时伴恶心、短暂复视,偶有左侧肢体运动和感觉轻度障碍,发作均不超过1天而自然缓解.入院当天患者在工作时  相似文献   

11.
12.
偏头痛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HIS)分类标准,偏头痛分为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和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MO临床表现为中重度、单侧、搏动性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持续几小时至几天;MA在临床上的表现除具有以上症状外,还会在偏头痛发生之前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视野缺损,构音障碍,一侧的轻偏瘫,面部或四肢末梢的感觉麻木等先兆症状[1].另外,偏头痛患者不存在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并且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得出,在普通人群中偏头痛的发病率约为15%,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2],40岁之后患病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的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生化改变很复杂。本文综述了偏头痛病人发作期及间歇期血浆、血小板、脑脊液中5—羟色胺、神经肽类诸如β—内啡肽、甲硫脑啡肽、P物质等浓度的变化及其他一些生化改变,并对它们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一种遗传因素明显的原发性头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偏头痛的遗传基础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目标是鉴定易感基因。到目前为止,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种偏头痛是家族偏瘫性偏头痛。影响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等普通偏头痛的基因型及基因数量还不清楚。本文阐述了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与普通偏头痛的关系,并从候选基因研究法与全基因扫描法两方面阐述与偏头痛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畏光是指由光引起的感觉障碍,是眼科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使人衰弱的症状。偏头痛是引起畏光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患者畏光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枕叶和视觉皮层以及下丘脑在偏头痛畏光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偏头痛的畏光机制有助于对该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慢性偏头痛(CM)是偏头痛的常见致残性并发症。每年,约2.5%的发作性偏头痛(EM)发展为CM,即偏头痛慢性化。CM较EM患者社会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头痛相关负担加重。C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皮质正常抑制能力减弱、脑干疼痛系统调制障碍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致敏有关。其治疗包括去除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枕神经刺激。本文就CM的诊断、患病率、疾病负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的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遗传因素明显的原发性头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偏头痛的遗传基础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目标是鉴定易感基因。到目前为止,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种偏头痛是家族偏瘫性偏头痛。影响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等普通偏头痛的基因型及基因数量还不清楚。本文阐述了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与普通偏头痛的关系,并从候选基因研究法与全基因扫描法两方面阐述与偏头痛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型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方法:对20例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可能发生机理。结果:20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女性占95%,均有偏头痛史,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发生脑梗塞。主要临床表现以偏盲为最多;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次之。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偏头痛发病机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不仅介绍了两大经典学说—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的新成果,也阐述了偏头痛发病机理的新理论,如高钾诱导的血管痉挛假说、低镁学说、免疫学理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学说等,旨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该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在头晕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为与偏头痛暂时相关的反复发作的眩晕,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独特的疾病实体~([1])。在临床中,头痛和前庭症状通常相互关联,或者以不同方式共存~([2-4]),2013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ICHD-3 beta)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