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联合外用雌激素软膏和盆底功能锻炼康复对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45~55岁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妇女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盆底功能锻炼康复(组1)、雌激素软膏外用(组2)和盆底功能锻炼康复联合雌激素软膏外用(组3)的治疗方法,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3个月,各组尿失禁量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t分别为28.75、36.49、33.25,均P<0.01),组1(2.48±1.20g)与组3(1.84±1.62g)治疗后尿失禁量少于组2(4.25±2.42g);②组1总有效率高于组2(96.67% vs 70.00%;χ2=7.68,P<0.01),组3总有效率高于组2(100.00% vs 70.00%,P=0.00);③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3组Kupperman评分均明显减低,其中组2(16.80±4.21)、组3(16.23±3.38)评分均低于组1(38.41±6.82,t值分别为14.81、15.99,均P<0.01).结论 单用盆底功能锻炼康复对改善尿失禁效果明显,单用雌激素软膏外用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症状,盆底功能锻炼康复联合雌激素软膏外用不仅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尿失禁,同时可减轻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均为40例,A组采取盆底锻炼,B组采取雌激素治疗,C组采取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康复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A组、B组的尿失禁量和更年期综合征评分(Kupperman)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的尿失禁量、Kupperman评分与A组、B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康复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吴女士是一位好强的中年女性,今年48岁。她自45岁开始便有了一个难言之隐,即每当连续咳嗽、不停打喷嚏、大笑或提起重物时,尿液就会有少量漏出,经常打湿裤裆。开始时,吴女士羞于对别人说,也不去医院就诊,常常自行买些这样那样的药拿来自治,但总不见有明显效果。近两年来,吴女士的漏尿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床上翻身也会有小便流出。无奈,吴女士只好去医院就诊,经过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武汉市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4~10月,对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检查的40~65岁妇女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其基本特征及尿失禁症状,分析影响SUI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67名受调查者中SUI的患病率为32.24%。单因素逻辑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病、萎缩性阴道炎、便秘、盆腔器官脱垂是SUI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便秘、盆腔器官脱垂是SU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武汉社区围绝经期妇女SUI发病率高,SUI的潜在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萎缩性阴道炎、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临床相关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特点,分析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盆腔脏器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08例经产妇。对98例进行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LPP)、静止性尿道压力(UPP)测定[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盆腔脏器脱垂诊断分期,按国际尿控制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分期(POP—Q)进行(分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结果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临床诊断的压力性尿失禁占68.5%(74/108)。完成尿动力学检查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高达71.4%(70/98)。SUI组(n=70)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为87.1%(61/70)。其中,腹压漏尿点压〈90cm H2O为56.1%(55/98),≤60cm H2O为26.5%(26/98)。非SUI组患者中,腹压漏尿点压呈阳性的患者为32.1%(9/28)。腹压漏尿点压均数比较,SUI组明显低于非SUI组(P〈0.001)。以腹压漏尿点压测定为标准,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隐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性为9.2%(9/98)。SUI组与非SUI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比较,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关闭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压力性尿失禁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建议在盆腔脏器脱垂矫治术中,对无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且功能性尿道长度变短、最大尿道关闭压、最大尿道压低者,行预防性压力性尿失禁矫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盆底生物反馈评估,对产后3天、6周初产妇按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将138例自愿接受盆底康复训练者,配对分为kegel、盆底生物反馈和对照组进行训练,每疗程8周,训练前后均进行评估,并评价训练疗效。结果:各组产后6周SUI发生率较孕期明显降低(P<0.05);Kegel训练组、盆底生物反馈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1);各训练组训练后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训练后盆底肌电收缩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生物反馈组与其它2组比较亦明显增强(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Kegel训练对产后SUI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PPUI)的发病情况,探索PPUI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且分娩后6~8周进行复查的单胎产妇4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PPUI分为PPUI组(n=55)和非PPUI组(n=420),采用调查问卷询问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尿失禁相关情况,分析PPUI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PPUI发病率为12.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族尿失禁史、产次、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会阴侧切、阴道撕裂、产后盆腔训练、雌二醇、孕酮与PPUI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30岁(OR=1.621,95%CI:1.043~2.519 )、产次>1(OR=1.420,95%CI:1.112~1.815)、产前BMI>28岁(OR=2.394,95%CI:1.135~5.051)、阴道分娩(OR=2.332,95%CI:1.097~4.960)、会阴侧切(OR=2.806,95%CI:1.204~6.544)、阴道撕裂(OR=1.719,95%CI:1.128~2.620)、有家族史(OR=1.452,95%CI:1.097~ 1.922)、孕酮(OR=2.323,95%CI:1.263~4.273)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产后盆腔训练(OR=0.617,95%CI:0.421~0.904)、雌二醇(OR=0.558,95%CI:0.359~0.867)为PPUI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众多,采取积极措施,预防PP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横肌(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TAM)与盆底肌(pelvic floor muscle,PFM)同步收缩的锻炼方法对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SUI的围绝经期女性4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行TAM和PFM同步收缩锻炼,对照组行传统PFM收缩锻炼,锻炼时长为12周;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在静息状态、TAM最大收缩状态、PFM最大收缩状态、TAM-PFM同步最大收缩状态等4种情况下TAM的厚度变化,并评估患者SUI的转归。结果观察组锻炼后TAM厚度在TAM最大收缩状态和TAM-PFM同步最大收缩状态下均较锻炼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和PFM最大收缩状态下TAM的厚度在锻炼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锻炼前后TAM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UI临床治愈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42.9%)(P0.05)。结论 TAM-PFM同步收缩锻炼有助于增加TAM在收缩状态下的厚度,并能提高围绝经期SUI妇女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继发于妊娠和分娩之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其对妇女身心有很大影响。该文对近年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与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继发于妊娠和分娩之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其对妇女身心有很大影响。该文对近年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与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幼保健》2019,(17)
目的探讨芬吗通和雌三醇软膏分别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0就诊于妇科门诊,围绝经期妇女伴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20例。将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40例,A组患者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患者接受口服芬吗通+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雌三醇软膏+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压力性尿失禁频率、压力性尿失禁评分及血雌二醇(E_2)和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其中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B组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 863,χ~2=21. 683,χ~2=26. 841,均P0. 001);(2)3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评分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P0. 05);与A、B组比较,C组治疗3、6个月时压力性尿失禁评分明显较低(t=5. 934,t=6. 183,均P0. 001); A、B两组比较B组压力性尿失禁评分明显低于A组(t=6. 517,P0. 001);(3)3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频率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P0. 05); C组治疗3、6个月时压力性尿失禁频率明显低于A、B组(t=5. 934,t=6. 183,均P0. 001); A、B两组比较,B组压力性尿失禁频率明显低于A组(t=6. 517,P0. 001);(4)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_2水平明显升高,FSH水平明显降低(P0. 05);其中B、C组治疗后血E_2水平明显高于A组(t=5. 962,t=6. 453,均P0. 001),FSH水平明显低于A组(t=6. 582,t=5. 837,均P0. 001),C组治疗后FSH水平明显低于B组(t=5. 862,P0. 001),但B、C组治疗后血清E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83,P=0. 381)。结论雌三醇软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方法治疗妇女压力性尿失禁衣晓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咳嗽、喷嚏、大笑、提取重物或改变体位时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使尿液自行流出。国外学者曾调查3400名妇女,约1/3有上述窘状。在我国,这类病人也不在少数,尤以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为解除这些患者的身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的盆底肌训练(Kegel运动)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妇科门诊102例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的Kegel盆底肌训练的疗效。结果中度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75%和50%)高于Kegel盆底肌训练(54.6%和36.4%),轻度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愈率(73.8%)高于Kegel盆底肌训练(45.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更确切,与单纯的Kegal盆底肌训练比较,能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一胎分娩后、无合并子宫脱垂、体高体重指数(BMI)小于25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12)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尿失禁的主要类型,多由于在妊娠、分娩后盆底肌受损而引起。随着二孩政策放开,高龄产妇增加,产后尿失禁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大家对于盆底肌的康复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对盆底肌锻炼方法仍不得要领,进一步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被称为社交癌。因此孕期对盆底肌锻炼进行普及教育,产后及早进行盆底肌训练以及盆底肌功能筛查,并接受康复治疗对减少产后尿失禁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就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提高医护人员对盆底肌康复治疗的重视,对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减少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升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雌三醇软膏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9月就诊于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健康中心的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实验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雌三醇软膏涂抹在阴道壁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盆底综合肌力、1 h尿垫试验观察漏尿量情况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雌三醇软膏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结论:雌三醇软膏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正>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女性平时无尿失禁,当腹压增加(如大笑、咳嗽等)尿液不随意地自尿道溢出。导致SUI的主要原因是妇女妊娠、分娩、盆腔手术等损伤了盆底组织;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及周围组织萎缩,失去支托或支托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幼保健》2017,(16)
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围绝经妇女尿失禁(UI)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4月-2014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3个中心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和湖北省鹤峰、房县2个贫困山区40~6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对妇女的基本特征、UI症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了1 577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519份,女性UI的发病率为38.5%,其中压力性、急迫性及混合性UI的发病率分别为31.9%,24.1%及17.4%。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文化程度、绝经、生产次数、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史、运动状况、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关节炎、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痛、萎缩性阴道炎、盆腔器官脱垂、便秘、粪失禁、性意愿减退及居住地区是UI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itic分析显示:老龄化、超重、月经不规律、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痛、盆腔器官脱垂、便秘及粪失禁是U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湖北省部分地区围绝经妇女UI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增加、萎缩性阴道炎、便秘及盆腔器官脱垂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