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神病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遇到心理冲突的原因,为制定精神病患者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及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精神病康复期住院患者心理冲突调查表,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住院满1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存在饮食、被尊重情况、医院管理等多方面的冲突,各种原因所占比例各异。结论: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冲突,要求精神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重视日常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及管理措施的制定更应该人性化,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家庭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康复期精神病病人78例,在康复期进行家庭护理。结果:7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28例患者(35.9旧社会功能完全恢复,重新回单位工作或重新就业;21例患者(26.9徇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协助亲属料理家务,从事力所能及劳动;19例患者(24.4岣病情稳定,生活能完全自理;仅有10例患者(12.8响病情反复再次住院治疗。结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做得好,不但可以降低精神病的复发率、延缓精神衰退,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精神残疾、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日间康复照料对社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日间康复照料站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相关行为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社区随访和疾病指导。并采用相关问卷和量表对两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相关项目均无差异;干预后,干预组ADL、SDSS、BPRS和MRSS量表部分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日间康复照料能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有针对性实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敏 《现代养生》2014,(8):229-229
精神病患者的防治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应注重患者在康复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训练,实行对症施护,这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使他们尽快的回归社会,开始正常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精神疾病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笔者所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居家康复期能够维持合理治疗和康复,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方法 对187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就医指导、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并对指导前后服药依从性、患病复发率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指导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自觉按时服药的比例由42.2%上升为55.6%;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由68.5%上升为81.3%;患者劳动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参加社会工作和家庭工作的比例由52.4%上升为62.6%.结论 加强精神病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单位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患者中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且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8%(82/83)。结论科学地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科康复期患者护理当中,既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积极进作。  相似文献   

8.
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碧绿 《现代医院》2010,10(9):81-83
目的了解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的心理需求,为制定可改善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满足相关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癌症病人需要调查问卷(SCN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对生存期≥1年的120名医院肿瘤康复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20例康复期癌症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37.5%、焦虑发生率为9.2%,SDS总粗分高于常模组,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SAS总粗分也高于常模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调查的5个需要领或中,康复期癌症患者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最多,其未得到满足的程度也最高,其次为照顾与支持需要、心理需要。结论出院后回到社区的康复期癌症患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仍有强烈的健康信息需求,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与支持。广大研究工作者,应根据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相关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癌症患者进行以信息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是个体在心理学、社会环境、生物学等各种因素刺激下,大脑功能紊乱致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发生一定程度障碍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增加,精神病发病人数有明显升高趋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之一,而加强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是精神卫生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重要职责。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产生受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生理上、认知上及行为上的异常,其干预主要目的及原则是预防过激行为,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心理平衡及动力,但具体干预措施需结合不同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分析以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其中心理治疗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方法,可协助精神病患者逐步解除危机状态,同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辅助药物治疗、环境干预等。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心理危机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陈丽 《中国保健》2010,(4):56-57
目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以预防本病的复发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5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进入康复期后有不同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客观事物虽有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但由于缺乏对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已和周围事物而产生消极、抑郁、焦虑、紧张等许多心理问题。结论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心理分析,从中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给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的行为观察和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精神疾病的患者245例,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进行口服,观察患者在口服药物之后的行为并做好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的药物反应实施干预。结果:在用药治疗的245例精神类疾病患者当中,有精神分裂症120例,躁狂症5例,精神障碍120例。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之后,有34例患者发生了行为异常,5例患者发生了嗜睡,7例患者出现情绪抑郁,13例患者发生焦虑症状,9例患者出现缄默、呆滞的症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的大部分症状得到了改善。结论:精神病患者进行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是有部分的患者特别是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或者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果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发行为异常,因此需要对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行为进行观察以及做出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的特点,寻找一种合适的对该病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帮助其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和交流,对比分析之后得出对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更好.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沟通交流能够帮助重度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3.
傅碧绿  廖珊 《现代医院》2011,11(11):153-154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抑郁状况,为制定可改善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对生存期≥1年的120名已出院的我院肿瘤康复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种类癌症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调查的120例康复期癌症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37.5%;SDS总粗分高于常模组,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不同性别癌症患者其抑郁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9);但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其抑郁状况不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出院后回到社区的康复期癌症患者仍然存在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心理状况仍较差,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广大研究工作者应根据康复期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措施,提高精神健康教育质量,确保精神患者在心理及社交方面的正常认知,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方法 对我院32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9例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均取得了有效的效果,其心理健康及社交认知等方面较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康复科住院接受治疗的76例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干预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心理辅导,38例)与观察组(焦点解决模式,38...  相似文献   

16.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的问题以心理问题为主,年龄在19~40岁的病人心理问题较多。据报道,86.8%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1];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有消极情绪者占15.3%,有焦虑感者占12.6%[2]。这种现象提示康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出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98例、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4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家庭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3.41±2.8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4.44±3.05)分,生活质量评分:(92.22±2.04)分,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较优,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粉红心光”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支持项目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中作用.方法 从政策支持、科普教育、康复指导、心理干预、人际支持、业务学习和学术科研方面,搭建一套常规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支持体系,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支持项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有利于缓解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创伤后成长.结论 “粉红心光”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支持项目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精神病的病因学不明,但其发病与生物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常规药物治疗可获明显疗效,但又常常遗留精神残疾或伏下复燃的祸根。因此,精神病的康复医疗应从系统论、控制论和整体优化的辨证思维出发,按照现代医学模式,集药物、心理、社会治疗于一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医院、家庭、社区康复网络,实施社会性康复安排,着眼预防疾病的复发和恢复正常的精神功能。  相似文献   

20.
修复心灵     
许多人认为,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后“不打不闹”就算是康复了,即便整日闲散在家、无所事事。这种过低的期望值势必导致患者本人及家人忽视自己应尽的努力,或听天由命,或怨天尤人,使众多的精神疾病患者长期与世隔绝,导致社会对他们产生更多的偏见。事实上,精神康复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消除精神疾病症状,而是通过各种综合康复措施,使患者能融入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