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与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及与三阴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9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乳腺癌中ER-α36、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8例乳腺癌中ER-α36、ER、PR及HER2的表达率分别为41.8%、72.4%、66.3%、23.5%,ER-α36表达和ER、PR及HER2无明显相关性(P0.05)。17例三阴乳腺癌中ER-α36阳性12例,ER-α36和三阴乳腺癌正相关(P0.05)。结论 ER-α36在乳腺癌中有重要作用,ER-α36和三阴乳腺癌正相关,ER-α36有望是ER阴性乳腺癌及三阴乳腺癌诊治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2.
王植红 《现代保健》2012,(20):145-145
目的:探究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以及21例良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标本,经石蜡包埋后,对其进行染色,观察经过染色的三组切片中GPR30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病理切片特点。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死亡情况并计算其5年生存率。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的组织切片中GPR30的阳性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正常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死亡数:Ⅰ期〈Ⅱ期〈Ⅲ期(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Ⅰ期〉Ⅱ期〉Ⅲ期(P〈0.05)。结论: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和5年生存率的一项指标,分化程度越高的患者,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则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膜受体GPR30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组(模型组)和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的实验组,G-1的浓度分别为10pmol/L、100pmol/L、1nmol/L、10nmol/L。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GPR30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MTT和PI-hoechst染色对各组心肌细胞增值凋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GPR30在心肌细胞内大量表达,属于胞膜受体;它可抑制NE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GPR30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膜受体GPR30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组(模型组)和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的实验组,G-1的浓度分别为10pmol/L、100pmol/L、1nmol/L、10nmol/L。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GPR30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MTT和PI—hoechst染色对各组心肌细胞增值凋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GPR30在心肌细胞内大量表达,属于胞膜受体;它可抑制NE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GPR30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雌激素受体ER、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雌激素受体对宫颈癌进展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SL)、3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46例宫颈鳞癌(SCC)中ER和GPR30表达情况。结果 ER主要表达在鳞状上皮的细胞核内,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其表达的强度及表达率明显下降,在正常宫颈组织、LSIL、HSIL、SCC中表达率分别为100%、83.3%、38.9%、13.0%。除正常组与LSIL组两组,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R30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GPR30在正常宫颈组织、LSIL、HSIL、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40.0%、80.6%、82.6%。GPR30在正常宫颈和LSIL中表达位置主要在细胞核,在HSIL和SCC中主要细胞膜和细胞质。GPR30在SCC形成的癌巢组织中不易表达,游离鳞癌细胞中表达量较高。结论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ER表达的丢失、GPR30表达量的增多及表达位置的改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的发病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ERR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Rs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s)的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重叠和相互作用,ERRs的高表达和活性增高与乳腺癌不良的预后呈正相关。该文对ERRs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指出了以ERRs及其配体为靶标的治疗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发现,1971年Jensen首先报告测定乳腺肿瘤组织的ER可以预测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都肯定了这个结果,乳腺癌激素受体的测定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一、雌激素受体的作用原理:雌激素属类固醇激素,具有甾核的结构,雌激素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的亲和力,只能和雌激素特异的结合。受体作用机制是按照“二步作用”原理进行的,首先雌激素通过扩散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和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形成雌激素——雌激素受体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TNBC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收治的TNBC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Rα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ERR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96例。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瘤直径、肿瘤形态、边界强回声等特征性指标;免疫组化检测病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96例患者中,肿瘤直径0.9~9.5 cm,其中直径2 cm 106例(54.08%);肿瘤形态不规则130例(66.33%)、边界强回声106例(54.08%)、内部低回声136例(69.39%)、等回声/高回声60例(30.61%)、后方回声衰竭84例(42.86%);血供分级:0~1级82例(41.84%)、2~3级114例(58.16%);淋巴结转移92例(46.94%)。194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28例(65.31%),孕激素受体阳性114例(58.16%),P53阳性102例(52.04%)。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直径、肿瘤形态、肿瘤边界、肿瘤边缘、后方回声、血供、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激素受体、P53表达水平在不同横纵比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表达有关,存在恶性超声征象的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低表达,P53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因缺乏天然配体而被称为孤儿核受体,在调节代谢基因和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核心作用,参与多种生物进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R)通过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凋亡和炎症作用,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但关于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ER亚型表达仍有争议。ERRα与ER在结构上有高度同源性,两者竞争结合部分靶基因,在核内信号通路中相互作用,ERRα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ERR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易感基因(Hereditarybreastandovariancancersusceptibilitygene,BRCA1)基因突变、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作研究组,另取10例非癌乳腺组织标本作对照组。利用PCR-SSCP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情况;利用SP(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二步法检测ER,比较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BRCA1突变情况。结果10例非乳腺癌组织未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64例乳腺癌标本中检出BRCA1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9.4%。突变发生在5、12、17外显子上,均为错义突变,ER阳性44例,阳性率为68.75%(44/64)。ER阳性组中只有1例BRCA1突变(1/44),ER阴性组中有5例检出BRCA1突变(5/20),两组比较BRCA1突变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广西乳腺癌与BRCA1基因突变有关,BRCA1突变与雌激素受体有关,BRCA1基因突变病人雌激素阴性状态比非BRCA1基因突变病人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R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605例浙江地区健康女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血DNA,应用PCR-RFLP和测序技术分析ESRα基因rs2234693和rs9340799位点的单核苷酸变异,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检测其血清中血脂含量,以评价基因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SRα基因rs2234693位点以T基因型(CT或TT)为主,而rs9340799位点则以A基因型(AA或AG)为主;ESRα基因两个位点各自的基因型分布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携带有复合基因型CTGG(P=0.004,TG:0.60±0.21 mmol/L)或TTAG(P=0.014,TG:0.78±0.29 mmol/L)的女性人群甘油三脂水平均低于平均值(TG:1.14±0.93 mmol/L)。结论:ESRα基因复合基因型CTGG或TTAG与低甘油三脂水平明显相关,这可为女性血脂水平异常提供一些分子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存在与否常作为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然而有不同受体的乳腺癌是否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还不清楚。一致认为停经后肥胖增加了乳腺癌的危险性,但在乳腺癌组织存在ER和PR的情况厂,停经后肥胖和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调查。Yoo等利用病例对照方法调查了受体存在与否是否是停经后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存在与否常作为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然而有不同受体的乳腺癌是否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还不清楚.一致认为停经后肥胖增加了乳腺癌的危险性,但在乳腺癌组织存在ER和PR的情况下,停经后肥胖和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调查.Yoo等利用病例对照方法调查了受体存在与否是否是停经后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雌激素受体α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6q25.1,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显子和第一内含子上,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与很多疾病相关,研究较多的有乳腺癌、骨质疏松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通过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联的研究,对揭示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 ,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 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存在与否常作为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然而有不同受体的乳腺癌是否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还不清楚。一致认为停经后肥胖增加了乳腺癌的危险性 ,但在乳腺癌组织存在ER和PR的情况下 ,停经后肥胖和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调查。Yoo等利用病例对照方法调查了受体存在与否是否是停经后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病例组 115 4例 ,均在组织学上已经证实为乳腺癌 ;对照…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雌激素受体α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6q25.1,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显子和第一内含子上,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与很多疾病相关,研究较多的有乳腺癌、骨质疏松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通过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联的研究,对揭示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2000~2005年8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锁骨下淋巴结阳性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表现出ER、PR的低表达率和c-erbB-2高表达率,为术后综合治疗、准确分期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亚型与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雌激素是女性特有的内分泌激素,在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雌激素及其受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雌激素受体研究一直是热点。自1996年发现人类雌激素受体(ER)具有两种不同亚型(ERα、ERβ)后,国外学者围绕ER亚型进行了较多的比较研  相似文献   

20.
李静怡  栾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7):1578-1580,158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 II和Xba I多态性与小乳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收住的年龄18岁~45岁的小乳症的女性患者70例,以乳房大小形态正常的健康女性69例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ERα基因的Xba I和PvuⅡ多态性。结果:ERα基因PvuII基因型分布为:小乳组pp型40%,Pp型47.1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14%、6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124)。ERα基因Xba基因型分布为:小乳组xx、Xx与XX分别为77%、21%和0.10%;正常对照组:xx,Xx与XX分别为63%,10%和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小乳组P/p两等位基因的OR值为0.4540(95%CI:0.2093~0.8326),即可能p基因是小乳症的易感基因。隐性基因型pp/P携带者的OR值为5.9048(95%CI:2.3622~14.7604),提示小乳症与pp基因型有关联。小乳组:X/x两等位基因的OR值为0.3054(95%CI:0.1639~0.5688),可能x基因是该疾病的易感基因;隐性基因型xx/X携带者的OR值为1.9176(95%CI:1.9121~4.0317),提示小乳症与xx基因型有关联。结论:ERα基因Pvu II和Xba I多态性与小乳症的发病有关,等位基因p和x可能是小乳症的易感基因,小乳症与pp、xx基因型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