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妇幼保健》2020,(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71例NM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NMLE良恶性分布特征、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结果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得知,71例患者中有48例为恶性病变,23例为良性病变。依据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金标准",动态增强MRI诊断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86.96%(20/23),准确度为92.96%(66/71),阳性预测值为93.88%(46/49),阴性预测值为90.91%(20/22);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37)。良性NMLE区域样、弥漫样、多区域样、局灶样分布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导管样及节段样分布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网状、斑点样强化占比高于恶性NMLE,不均匀、簇状强化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 TIC类型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诊断乳腺NMLE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当乳腺NMLE出现导管样、节段样分布,不均匀、簇状强化则提示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评估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394例患者共400个肿块,分别在手术前进行FFDM及CDF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恶性肿块,FFDM和CDF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4.07%vs.80.53%、87.36%vs.83.90%、89.62%vs.91.00%、80.85%vs.76.84%和85.50%vs.82.00%,FFDM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8.49%、80.45%8、5.47%8、4.34%和85.00%。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并没有明显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超声检查的非肿块型病变患者66例,所有患者的病变均通过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回顾患者的超声资料,并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6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为45例(68.2%),非恶性病变为21例(31.8%).1级共有48例(72.7%),有片状低回声表现;2级共有15例(22.7%),存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表现;3级共有3例(4.5%),有微钙化呈现或簇状分布表现.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多数存在微钙化、不含钙化片状低回声等表现,诊断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数字化乳腺断层X射线摄影即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影像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相结合能否更好地显示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特征,比较仅阅读FFDM影像和将FFDM与DBT影像结合后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诊断能力的差异,评价DBT针对致密型乳腺诊断乳腺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BI-RADS标准由乳腺影像诊断医生对乳腺内纤维腺体组织成份进行分型,从中选出致密型乳腺患者134例,包括不均匀致密型102例和高度致密型32例,采取先阅读FFDM影像再阅读DBT影像然后进行诊断并分别记录。同时分别对FFDM及DBT影像显示的病变特征进行比较并记录,比较对象包括肿物是否能够较清晰显示、肿物边缘是否清晰、有无毛刺、钙化及血管穿入。诊断标准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创立并推荐的BI-RADS的评估分类标准。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34例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69例,恶性病变65例。针对致密型乳腺病变形态的比较,DBT可以比FFDM影像显示更多细节,尤其是肿物边缘、毛刺征及血管穿入征等的显示更加清晰。DBT与FFDM在恶性病变中检出毛刺征分别为30例及14例;在良性病变中能够观察到肿物边缘清楚分别为46例及33例;仅DBT观察到3例血管穿入征,而传统的FFDM影像未观察到此征象。相比仅阅读FFDM影像,将FFDM结合DBT影像后诊断病变的准确性由89%提高到92%。结论 针对致密型乳腺,DBT在显示病变及病变特征方面较FFDM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毛刺征的显示。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与仅依靠FFDM相比,结合DBT后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DBT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7,(5)
目的总结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结合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进行乳腺钼靶检查的506例病例,分别对其FFDM和DBT影像进行分析,将其乳腺影像报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506例女性(双侧乳腺)术前乳腺X线结果如下:FFDM结合DBT:良性202例(39.9%),恶性304例(60.1%);单独FFDM:良性194例(38.3%),恶性312例(61.7%);单独DBT:良性187例(37.0%),恶性319例(63.0%)。病理结果:良性214例(42.3%),恶性292例(57.7%)。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上,单独FFDM<单独DBT相似文献
6.
《rrjk》2017,(16)
目的 :针对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在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2月期间接受乳腺普查的成年女性当中择取550名,对其行以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检查,统计并分析检查结果,做以记录。结果:经过检查,总乳腺患病概率超过90%,且主要疾病类型包括纤维腺瘤(5.64%,31/550)、乳腺增生(76.91%,423/550)、乳腺癌(2.73%,15/550);40岁以下的女性多发乳腺增生,40岁以上的女性多发乳腺癌,均存在P0.05;另外,乳腺纤维瘤患病情况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年龄差异,且存在P0.05。结论:临床当中,借助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来诊断女性乳腺健康是非常有价值的,保证早发现早治疗,对多种乳腺疾病都能够起到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 X 线摄影表现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 2008 年 3 月 -2011 年 3 月期间 156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其中 29 例影像表现不典型.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机检查,检查体位常规采用 CC 位 ( 头尾位 )、MLO 位 ( 内外侧斜位 ),必要时加摄侧位片及局部点压放大片.对临床未触及包块者,均行术前定位.结果:29 例中,星状影 3 例,整体性非对称性乳腺组织增厚 5 例,小灶致密影 18 例,无确切病灶 3 例.结论:认识乳腺癌的 FFDM 不典型 X 线表现,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乳腺X线片上:簇状呈泥沙样钙化18例,这18例中仅见泥沙样钙化而不伴有肿块者有8例;X线表现孤立模糊结节影6例;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7例;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呈局限致密浸润影7例;乳腺导管造影阳性2例。在病理诊断上:浸润性导管癌27例;导管原位癌6例;小叶原位癌2例;小叶癌早期浸润2例;上皮不典型增生部分上皮有癌变2例;单纯癌1例。结论 (1)X线表现上簇状泥沙样微钙化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2)对临床疑为小结节或临床无阳性体征者,X线有边缘模糊或小角状突起时,应高度疑为恶性。(3)非对称性局限致密,乳腺结构扭曲紊乱,在排除炎症和手术史后,应考虑乳腺癌可能。(4)对于乳头溢液病例,建议行导管造影或其他检查,可发现乳导管内微小病变。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霍存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5):75-76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7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以提高乳腺肿块早期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肿块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文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不能检出或检出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对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乳腺肿块86例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块70例,诊断符合率93.2%,恶性肿块16例,诊断符合率84.6%,乳腺良性肿块大多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CDFI分级大多数为0-I级,RI<0.7.恶性肿块大多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边缘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后方有衰减,纵横比>1;CDFI分级大多数为Ⅱ-Ⅲ级,RI>0.7. [结论]高频彩超对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 彩色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显示率100%,其中良性171例,恶性39例,各类良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930%~100%,平均970%.各类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750%~898%,平均850%.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典型的声像图改变,高频超声结合血流显像诊断符合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早期乳腺癌,并分析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在12例患者中,5例表现为肿块结节,8例出现簇样钙化;4例出现小致密影;2例局部结构紊乱;1例单支导管扩张。结论乳腺钼靶是诊断早期乳腺癌最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全数字化乳腺平板摄影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规范的操作方法,以优化乳腺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 000例患者的数字化乳腺摄影的图像,对每一个摄影位置的摆位方法进行主观评价,对相应图像质量进行分级,进行相关性总结分析.结果:15 420幅所摄图像中,规范操作获得的Ⅰ级片15 012幅,占97.35%;因患者配合问题、不规范操作、设备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的Ⅱ级片达376幅,占2.44%:需重新拍摄有32次,占0.21%.结论: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中,高质量乳腺片的获得需规范的摄影投照方法、定期的设备质量图像校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高频超声辅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42例乳腺小肿块(直径<2cm),其单纯应用B超(BUS)检查乳癌与辅以CDF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比较,前者为632%、826%、756%,后者为842%、913%、90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根据CDFI血流分级,恶性肿瘤多为Ⅱ~Ⅲ,占8261%,良性肿瘤多为0~Ⅰ级,占947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CDFI可作为小乳癌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直径≤20 mm)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76例患者乳腺小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肿块大多边缘光滑,内部均匀低回声,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RI值<0.70。恶性小肿块大多边缘毛糙,内部不均质低回声,微钙化,部分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RI值>0.70,部分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小肿块和恶性小肿块在边缘毛糙、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级和RI值>0.70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47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及有无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疾病47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102例,良性368例。超声对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96.1%,误诊率为3.9%;良性符合率为96.7%,误诊率为3.3%。结论:综合评价乳腺肿块的各种超声征象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7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为100%,诊断符合率为84%。误诊率为6%。结论高频超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